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敬业心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0208
精华: 50
发帖: 41625
财富: 567143 鼎币
威望: 49 点
贡献值: 200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609 点
在线时间: 8485(时)
注册时间: 2011-09-01
最后登录: 2023-11-13
楼主 发表于: 2018-04-18  
0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u/ Os  
一个回国两年的年轻人,发文吐槽说自己得了抑郁症。 MA:2]l3e  
8q)wT0A~  
回国前,他在欧洲住了四年。那段日子在他看来“几乎是完美的”,完美到他“迫切地想摆脱那种致命的舒适”,“经过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后回国创业。 T Y|5O! <  
fI{ZElPp  
两年后他创业失败,感到很沮丧和焦虑。然后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抑郁,是由于“国内价值系统太单一”,周围有“各种声音争夺着对他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b.qp&2A  
nI1DLVt  
他说,欧洲人都不会像国人那样“相互踩”。 _3q%  
4$~]t:n  
“欧洲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 RwH<JaL:  
~~U2Sr  
他还对比了国内和欧洲的幸福感获取途径的不同: ?e? mg  
0D;MW  
“欧洲人本能地从‘我’出发,崇尚参差多态的幸福路径,而国人的意义和幸福感似乎都仰赖于外界的认证和比较”。 $rB20!  
-1tdyCez  
事实上,哪个国家都有这种“轻松易混”的圈子。 OD,"8JF  
sZ,MNF8i  
笔者大学刚毕业那几年也混过这种圈子。圈内有复旦大学的老师、有校门口卖碟片的,也有摇滚青年。 _n.2'  
LPjsR=xi  
他们也“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从来不干涉别人的隐私。 _1z|QC  
4dDDi,)U  
但是,身份以及阶层和由此产生的鄙视链难道不是全球范围的? =F!DwaZ  
真相也许是: u3!aKXnv<  
^y.e Fz  
因为欧美的阶层固化,他在欧洲几乎接触不到会让他感到挫败的中上阶层,而回国后接触到的却是正在上升的中产阶级。 &&iZ?JteZ  
8\Y/?$on  
创业失败的他抱怨水土不服挺正常,骂骂命运不给力也正常,但为了给自己创业的受挫找理由,就给欧洲和国内分别加那么多戏,这有点像蹒跚学步的小孩绊倒了,需要妈妈一边拍打地面,一边哄:“坏地!把我们摔疼了!” F&{RP>  
S ("Zzq`  
妈妈会用谎话安慰你。请问你现在几岁? Sz\"*W;>  
^wL n  
一、自己实力不够强,就别在职场演“宫斗戏” | v? pS  
刚工作不到一年的表弟跟我说想闪辞。 DRldRm/  
QjW7XVxB#N  
这份工作是他研究生毕业后拼了小命考上的,垄断国企,技术岗位。可惜,他说没法在这部挤破脑袋才参演的“职场剧”里活过前3集了。 RU>Hr5ebo  
p_!;N^y.  
“体制内的人际关系太难处理!”表弟吐槽说。 4<S*gu*W  
8:Yha4<Bv7  
比如,同科室的大姐表面上是个热心肠,相处起来爱答不理的。 $#4J^(I*:  
5XO eYO{  
比如,他满腔热血接了一项任务,直属上司只知道给他泼冷水。 fvajNP  
V?g@pnN"  
比如,他明明按照大领导交办的事完成了工作,但最后结果不如人意,大领导竟然让他顶锅。 ,`7;S,f  
`aFy2x`3  
“国企里怎么那么多戏精?”表弟无语凝噎。 A>"v1Wk  
4(aDi;x"w  
当问清楚了这些事的来龙去脉,我发现是表弟自己加了很多戏。事实的真相跟表弟的宫斗式假想差距很大。 7m;2M]BRi  
同科室大姐工作量很多,孩子正在小升初,自己的事情已经自顾不暇。表弟每天十几个问题,同一个问题问三遍。大姐能回答已经很善良了。 ;T0Y= yC  
c#q OK  
换做我,早打人了。 !Jo3>!,j  
dzY B0vut@  
表弟却觉得,这是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忌惮和敌意。 39;Z+s";  
=*q|568  
顶头上司也没有泼冷水,但是他把普通的工作做出普通的样子,实在是找不到夸点。上司的本意是让他好好努力,而他却把这种提醒看成了“泼冷水”。 Te%'9-jk  
R jO9E.nm  
大领导交办他的工作,就是他亲手搞砸的,他不负责谁负责?他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有啥问题,真的是情商低到尘埃里。 I0 y+,~\  
ICNS+KsI  
职场上,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学习是最好的选择。请记住,职场不是宫斗戏,没有“谁善良谁被迫害、谁弱谁有理”这一条。 @=[/bG  
Z+!3m.q  
但凡能用实力证明的事情,千万别搞弱暴力绑架。 aqvt$u8  
0B(<I?a/  
所以,正确的认知就显得格外重要。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活在错误里而不自知,严重一点的,就很容易假想出玛丽苏大战容嬷嬷的可笑场景。 ,}M@Am0~  
ETP}mo  
二、你在周围人眼里是个“戏精”吗? d*26;5~\  
"7R"(.~>  
每个人对自己的判断都难免有失偏颇。 5YJn<XEc  
1y5]+GU'`  
跟自己相处了几十年,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自我认知和现实之间的误差到底有多大?你在周围人眼里是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戏精”?几乎没有人会直接告诉你。 0NLoqq  
<BIj a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塔莎·欧里希写过一本书叫《最大的错觉》,这本书会告诉你,怎样能听到别人对你真正的评价。 Vp $]  
$or?7 w>  
1、为什么很多人没法认清自己? QN[-XQ>Xt  
)hH9VGZq(  
因为缺乏自我意识。 GyV3]Qqj  
!F0MLvdX7^  
自我意识不像我们之前以为的那样,只是一种认知,它更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让我们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它分为内在自我意识,和外在自我意识。 wj>mk  
a a<9%j  
内在自我意识,包括我们自认为自己重视什么、喜欢什么、对什么事情有热情、想做什么事情、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等等。 ~Mv@Bl  
“有内在自我意识的人”能够准确了解自己,会生活得更有激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也就是缺乏内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会生活的更纠结、更痛苦。 GS|sx  
T`g.K6$b  
外在自我意识,就是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 fI%+  
L&1VPli  
拥有外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能够准确地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自己,很清楚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而缺乏外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表现的没有自知之明,过于自恋,不怎么招人喜欢。 (~/VP3.S  
NiU}A$U  
诺贝尔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研究者丹妮·卡尼曼说过: _S:6;_bz  
!1f8~"Z  
“人类拥有一种近乎无限的能力来忽略自己的无知。” z`-?5-a]I  
X{rw+!  
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更聪明、更幽默、更有趣、更优秀。科学家们将这种心理称为“优于平均效应”,就是说大家都觉得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u,0N[.&N  
2 Mc/ah  
其实,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在最近做过一次调查,他们问了1000位工程师自己的业务水平如何。出人意料的是,超过33%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在业界可以排到前5%,更惊人的是,只有一位工程师表明,自己的业务水平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Sf>R7.lpP  
心理学家表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我们对自己潜能的自信。 ?PNG@OK  
bWv4'Y!p  
事实上,能力越差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越好。一个看起来超级自信的人,很可能远远高估了自己。 -If-c'"G  
`fEB,0j^  
2、很多人在用错误的方法自省 &x{CC@g/  
SCl$+9E  
《最大的错觉》里还提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说法,“经常自我反省,就能认清自己”这个观点是骗你的! ./@!k[  
#n^P[Zw  
经常自省,却不能用恰当的方式反省,反而会更加困惑。 -bHQy:  
.gNWDk0$Y  
那么该怎样自省呢? ]%IcUd}  
:ho)3kB  
很多人在自我反省的时候,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但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找到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答案,然后停止继续追问了。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找到的这个答案是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呢?一旦这个答案是错的,那后面你很可能会为这个错误答案埋单。 UhCE.# U  
eR r.j  
有几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0$3\D S<E  
QRj>< TKi  
他们请两组人穿过两座桥。实验人员请来一位美女站在桥的尽头,当被测试者穿过这两座桥后,桥头的美女会请他们填写一张调查问卷,并假装无意地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留个联系方式进一步了解彼此。 {aI8p}T  
r]eeKV,{p  
两组人经历的一切过程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其中一座桥是公园里普普通通的石头桥,而另一座则是距离地面约80米的木头吊桥。 \^iPU 27H  
&?^S`V8R*  
结果,在跨越公园石桥的那些人中,只有12%的人留了电话,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彼此;而在跨越吊桥的人中,这个比例高达50%!当心理学家追问原因时,跨越吊桥的大多数人表示,那位女士很漂亮,他们见到那位女士的时候感到开心甚至兴奋。 E 3b`GRay  
但其实,这种感觉只是他们成功跨越那座危险吊桥所带来的。 !3>(fj+QS  
<@FOqi{o{  
相比于问自己“为什么”,作者提出了一个更容易帮助我们找到内在自我意识的问题,就是问自己“是什么”。比如刚才的实验中,如果那些男士在反思的时候,问的不是“我为什么会留下联系方式”,而是“我在整个过程中的感觉是什么”,那他们就更容易得出真相。 <Vyv)#32o3  
hXi^{ntw,  
3、教你几招窍门,听到别人的真心 p<>%9180!F  
<,d.`0:y  
别人的真实评价能帮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 。但是,别人很少会主动告诉你他对你的真实想法。所以,你需要一些主动出击的技巧。 ^yH!IRRAq  
s z  
挑选对合适的对象 .Gv9RKgd~  
E"5 z T1d  
当你选择询问的对象时,要排除这两类人。第一类是那种经常吐槽别人、什么都看不上的“毫无爱心的批判者”,第二类是那种说话总是小心翼翼、很少发表自己看法的“从不批判的爱护者”。 #q1Qa_LXc  
0es[!  
他们都不会说真话。 ]Q=D'1 MM  
k"|4 LPv[  
我们应该寻找的是那些“富有爱心的批判者”。他们应该和我们互相信任,并且他们愿意且敢于帮助我们。 '3Yci(t+  
I|lz;i}$  
选出恰当的问题 gK/mm\K@  
问题一定要具体,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假设你问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事,“你觉得我在工作上表现的怎么样”,他可能会一头雾水,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但如果你问的是“你觉得我在工作上足够细心吗”,他可能会回忆出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告诉你答案。 D<$~bUkxR  
<A&mc,kj  
每次谈话只专注于一两个有效的问题 i"%X[(U7  
/_E8'qlx  
一次性听到太多的负面评价会让你感到不太舒服,日后改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很容易半途而废。 LZm6\x  
@s J[<V  
恰当的时机 Pw/Z;N;:V  
v4!zB9d  
当对象和问题都准备好了以后,就差选一个正确的时机了。你可以选择一个悠闲的晚上,约你的提问对象一起吃个晚餐。 g\&[;v i  
m "\jEfjO  
在大家都比较轻松的时候,告诉他,你想要了解自己,需要他的帮助,然后抛出你的问题。因为共进晚餐是一项亲密的行为,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氛围不至于变得太尴尬,而你也更容易接受对方对你的批评。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敬业心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余梦伦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