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守己心,看淡浮华。
UID: 4610
精华:
89
发帖: 95819
财富: 7412413 鼎币
威望: 168 点
贡献值: 162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2967 点
在线时间: 11784(时)
注册时间: 2008-07-03
最后登录: 2021-04-19
|
【技术创新】让数据多“跑路”,让职工少跑腿
【技术创新】让数据多“跑路”,让职工少跑腿(图2幅) ■高攀 仲昭俊 “井下-410水平变电所值班员吗,你们那里高压配电开关过载,请迅速调整。”5月29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岱庄煤矿机电工区维修班班长闫恪想发现井下-410水平变电所数据故障,正给该变电所值班室打电话,通知其处理过载故障。而这个过载故障,闫恪想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现的。闫恪想所在的维修班(以下简称闫恪想维修班)原有职工20人,随着人员退休转岗,目前仅剩12人。面对人员少、维修任务重的难题,他们另辟蹊径,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班组管理效能持续提升。去年以来,他们运用“简道云”网络系统,搭建起了人员培训、设备检查、工作创新3个“云平台”,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给班组插上了提效的“翅膀”。闫恪想认为,要想让班组管理上水平,首先要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去年2月份,闫恪想维修班利用该矿推出的“互联网+OPL(单点课程)模式”,搭建起了班组的“培训云平台”,把学习制度与“培训云平台”有机结合,让职工定期学习。平台上既有硬性学习指标,也有自由互动区。职工可以将自己的绝招绝活上传,展示自己;还可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平台上提问,大家各抒己见,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交流,共同提升技能。这种培训方式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业务素质,也给班组职工带来了实惠:平台搭建至今,班组已有5名职工通过了高级技工资格认证,2名职工通过了高级技师资格认证,6名职工成为岗位多能工。设备维修是该矿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矿井上、井下共有847台设备需要检修维护,班组里的12个人每天都要到现场对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仔细检查,大伙儿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去年4月份,闫恪想维修班在该矿的支持下,搭建了“设备点检云平台”。技术人员将847台设备的性能信息全部上传到平台,建立了电子档案,每天记录和更新检修记录、故障症状及解决方案。班组职工为每台设备贴上二维码,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只需用手机扫码,该台设备的详细信息一目了然。检修中若发现设备异常,检修人员可及时上传相关信息,系统会自动将信息流转至相关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指定专人落实处理。前不久,在该矿地面主井绞车房,该班维修工王学国发现一台电机有异响,便利用手机扫码查询该设备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手机上显示出“电机异响可能是风冷扇叶螺丝松动原因导致”字样。他马上检查了风冷扇叶,发现果真是其螺丝松动而导致了异响,立即紧固螺丝快速解决了这一问题。两个“云平台”让闫恪想维修班尝到了技术革新的甜头。他们又借助矿上“提案改善征集评审平台”,将提案改善与小改革、小创新结合起来,打造出班组“创新云平台”。平台设立了降本减耗、工艺改进、效率提升等6大板块,职工可通过手机扫码方式,将配有图片的创新内容发布到对应的板块上,发布后评审人员手机终端即时显示,待评审通过后即可实现共享。去年7月份,针对井下压风随温度变化产生水分从而影响井下风动力机械设备寿命的情况,该班维修工孙国提出了使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实现压风管路智能化自动放水的创新思路,并及时写出方案发布到该平台。孙国的方案很快得到了评审人员的通过,还得到了奖励。之后,他联合3名同事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将方案付诸实施,实现了压风管路的水量智能监测和24小时智能化自动放水,提高了供风质量,延长了压风管路和风动机械使用寿命,为矿井创效25万元。平台报送方式便捷、推广应用快、评审奖励周期短等诸多优点,受到了职工欢迎,班组成员的创新热情被点燃,小改小革不断,甚至敢于挑战高难度革新项目,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创新”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闫恪想维修班已累计解决现场难题23个,提交提案改善142项,获奖127项,从提案改善中提炼整理创新成果7个,班组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图1:闫恪想班组成员剖析电机常见故障 图2:闫恪想(右二)带领班组人员对上传开关故障进行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