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相伴职场路(图1幅)
◎杨正平
到今年5月,而我来到河南豫光股份公司熔炼厂已是第13个年头了。在进入职场后的一些重要节点上,有一些关键的人给了我一些特别的“关照”,让我受益匪浅,往事历历,不待回忆,就浮现于眼前。
2007年6月份,初到熔炼厂烟化炉工段的时候,我从最初畏惧炽热的火焰到适应工作的快节奏,经历了放渣、堵渣、挂钩、进渣、打槽这几个程序。工作由生疏到熟练,我干得酣畅淋漓,得心应手,不觉间就有点飘飘然,觉得这工作也不过如此。心理活动很快表现在言行举止上,对师傅们言词之间就没有了最初的谦逊了,甚至有点不服气。
一天,临时停炉检修,渣放完后,人就进去清渣。等到温度可以,我冒冒失失地抢着就要进去。比我工龄长很多的王永波师傅一把将我拽了过来。“咋了?”我有点丢面子,恼火了。他平时就对我不“友善”,常打击我。“你傻呀,炉壁渣还没清,你就敢进”,他对着我就骂开了。
啥是炉壁渣?我瞬时懵了,还有我不懂得。沉默不语的我在他的指挥下吊起炉顶人孔门盖,用吹氧管从人孔门插入炉内,捅掉炉内四周水套壁高处的结渣,否则真是要命的安全隐患。醒悟过后,心中不由地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安全,要时刻记在心间,熟练掌握和提高安全生产技能,于我还是一个不小的工作目标,我必须得继续向师傅们学习,踏踏实实学习,百般磨练方能成功。
2007年8月份,初次接触到《豫光报》时,我感到惊奇和喜悦,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个平台真好,上面有许多朴实无华的文章,作者们好多都是普普通通的职工。我看他们写的就是身边的人和事,我觉得自己也能写。工人们的苦和乐,我深有体会,自己又具备写作基础,也曾投过稿,只是没有音信后,自卑地放下了笔,把那份文学梦深深地藏进了心底。没想到十几年后,《豫光报》又重新燃起了我心中的火星。鼓起勇气,我毛遂自荐担起了工段稿件的写作任务,并出师顺利,在报纸上发表了处女作,工段长和师傅们都为我喝彩加油。
但写作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有时投了好几次不见发表,我本就想打退堂鼓,又加上有些人对我冷嘲热讽,我干脆就不写了。工段长卫东红却一直劝导、鼓励我,说我写得好着呢,可能只是不符合版面要求才没有被看中,但我还是如泄气的皮球一样提不起精神,师傅急了:“他们就是嫉妒你,自己又不会写,才咋咋呼呼。不要听他们的,你咋这么容易上别人的当呢!”我就像在梦中被惊醒一样,是呀!我不能让看笑话的人得逞呀。这句话给了我勇气和自信,我一直坚持到现在,并有所不少收获,不知不觉间开辟了一片文学新天地,成了厂里的骨干通讯员。
2010年3月,我调到底吹一工段后,需要用行车抓煤。对于操作行车,我产生了畏难情绪。师傅聂朝宪口气轻松地笑着说:“没啥,就是按按键钮,抓斗张开按2,闭合按1,上升按上,下落按下,方向往东去按东,往西就按西,挺容易的。就是抓满煤往上起的时候,你得同时按1键和上升键,不然煤就漏洒完了。同样,煤卸完往下落重新抓第二次时,你必须同时按2和下降键;否则抓斗不张开,不能抓煤。”看似容易,可我做起来就难了。不是煤升起时漏了,就是下落时,老是抓斗没打开,弄得我手忙脚乱,满脸是汗。我不禁有点泄气了,想撂挑子不干了。
这时,聂朝宪笑眯眯拽住我的胳膊,“这点小困难就吓倒你了,慢慢练。一遍不中练两遍,十遍不中练二十遍……我就不相信你练不会。”在他的不厌其烦的示范和唠叨下,我终于熟练掌握了行车的操作方法。
师傅们不论是当头棒喝的训斥,还是激将式的鼓励,抑或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诲,都让我从工作中学会了很多东西。这些经历,这些人和事,对于今天的我来说,弥足珍贵,终生难忘。感谢有他们一路相伴而行,我的脚步才踏实沉稳。[ 此帖被屈联西在2020-05-12 20: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