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谢谢你了解我。我写的都是传主的人生断简、残片似的文章,篇幅小,为杂志所约,不可能采用宏大整体性叙述方式。写正儿八经的“传”,那是学者、专门研究者的专利,说白了,我缺少那种驾驭大块头文章的本事。我只能就手头的资料做文章。所谓就菜吃饭,就汤下面。我关注传主的风骨、操守,喜从细节提炼入文。这是手段,以此展示传主的风姿。没有细节支撑的人物是苍白的。也想以此给读者阅读快感,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回味、思考,见微知著。采用这种视角,非但考量过,还仔细研究过。“重”,大名人大家都关注,“轻”,小名人或“无名”者往往被忽略。就像某人一头乌发,鬓角或脑后有根白发,别人不注意或有意回避,我就喜欢“焦聚”那根白毛,因为它“鹤立鸡群”,有个性有故事。长期从事出版工作,我还算能注意到读者审美需要与阅读情趣。我不是史家、学者,我没必要一本正经用严谨文字作文。我的笔较“活”。我将我的读者定位在民国出生的人,六十岁以上者居多。曾有一位陌生的年轻读者打电话给我,说我写的人物他大多都不知道,说我在给他们“扫盲”。我蛮高兴的。 c,MOv7{x_
<*ZJaBwWU~
我也偶用“整体性”的叙述方式写作,如《杨宪益的百年流水》,那是今生中写得最长的,两万字。除阅读了杨本人所有“自传”文字外,我还读了公开或“地下”的所有“杨传”后写成的。九十五岁的杨宪益先生读罢,对其妹杨苡说:“这个张昌华搜集的资料真多,许多我自己都忘了的事,都让他翻出来了。”杨宪益这个人物本不好写,在梳理所拥有的资料后,我以为只有采用这种纪年式流水方式,最能反映他卓尔不群、多彩多姿的人生,也方便发表。我只罗列史实,不言其他。百年流水,静水流深。文章发表后,杨宪益先生很高兴,托人带给我一封亲笔信,很逗,只三个字:“谢谢你。” $``1PJoi
!LMN[3M_
梁:陈丹青曾经将他理解和想象中的民国精神概括为“民国范儿”,即“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趣味,一种风尚,一种美学”。您同意他的观点吗?您理解的“民国范儿”是怎样的? olB)p$aH#
&F:IIo7
张:陈丹青写“民国范儿”的文章我没读过。但对他的“民国范儿”的诠释我赞同。范儿,北京话。“范”,大概有模范、典型的意思。陈先生所说的趣味,我揣摩未必是高尚的,但一定是有“趣”的、不俗的;所说的风尚,也未必是崇高的,但一定是入世的、有普世价值的,自然也是美学的。我想我写的傅斯年、叶公超、吴稚晖等,是可以装在陈丹青设立的“民国范儿”的筐子里的。傅斯年敢在老蒋面前跷二郎腿与其对话,当台大校长时,小蒋来手谕要他配合当局调查学潮,他敢回应:“学校不兼办警察局。”叶公超在北大上课常迟到早退,在街上遇到漂亮的女生,尾追着大喊“密斯特”,学生钱锺书等拜访,谈到平剧(京剧),他舞动手脚大唱《打渔杀家》;到台当“外长”后,对秘书说:“一天只看五个文件,其他不必送上来!”他烦老蒋有开不完的会,在台下发牢骚说是“浪费时间”,用英语向同事说“他可以枪毙我”!他还敢把到台演出的巴黎女高音歌唱家请到家中,自己躺在沙发里,听此姝专为他纵歌。他就是这么一位“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的角儿,你能说他不是“民国范儿”?至于国民党大佬吴稚晖的故事就更有趣了。民国范儿,不止须眉,也有巾帼。我写了亦侠亦仙的吕碧城,“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为父报仇枪杀孙传芳的施剑翘,以及不吃蒋经国这一壶的名伶顾正秋。 "Mw[P [w*
7"F*u :
我想象中的民国范儿,应是有品味、有风度、有趣味、个性张扬的人物,但在个人操守上是清白的,最起码是有道德底线的。 H<hVTc{K
!3n)|~r;K
梁:您最欣赏的民国人物有哪些?他们身上的哪些方面吸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