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熟能生巧”制作数字化风量调节窗
◎陈震亮
“数字化风量调节窗使用起来很便捷。以前,工作面的全风压系统调整需要8名测风员、4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现在3名测风员、30分钟就达到了盘区风流稳定的效果……”12月5日,谈起数字化风量调节窗的使用效果,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通风区区长李振平乐呵呵地说。
矿井通风是为井下提供新鲜空气,稀释并排出矿井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重要途径。调节风窗是矿井常见的通风设施,通过改变通风窗口的截面大小,实现通风量的调节。“通风管理工作容不得出现丝毫差错。各生产盘区、工作面任务必须以风定产,风量分配相互依赖、互相制约,尤其是在生产地区调整时,需要重新对井下所有区域的风量进行测定和调配。各盘区的测风员在供风调节时,需要先测风量后计算,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如果风量调节作业时间过长或风量调节不到位,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将导致造成瓦斯积聚甚至出现瓦斯超限事故。”李振平说。每次生产区队搬家倒面,他总要精心安排部署,确保风量及时调节到位。
今年8月初,该矿东三盘区掘进工作面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工作地点调整到南四盘区,这就需要及时将东三盘区每分钟450立方米的风量调节到南四盘区。李振平知道,调风的关键是南四盘区风量逐步加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风量调节是通过测风员慢慢开启风量调节窗来完成的。测风员在开启风量调节窗的过程中,需要一边调节风窗,一边用风表测量风速,然后通过读取表值乘以巷道的断面积来计算出补给风量,会出现风流忽大忽小、风量不稳定等现象。而有经验的测风员能从吹到面部的风流,估算出补给增加的风量,调节过程用时短且风量过渡平稳。因此,李振平特意把爱钻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测风员程海啸安排在调节风量的关键地点。程海啸按照区队提前拟定的调风方案,测定现场风量与报表数值一致后,直接将调整盘区的风量调节窗板固定到合适的位置,仅用20分钟就平衡了两个盘区的供风调整要求,比以往盘区调整风量用时整整提前了30分钟。这让李振平惊叹不已。
升井的路上,李振平一脸欣喜地问程海啸:“你是如何精准快速地完成风量调节的?”程海啸淡淡一笑,说:“熟能生巧呗。我干测风员8年了,早就将平时测定的风量值和调节风窗的窗板开启位置暗暗记在心里。只要说出调节所需的风量值,就能迅速准确地将窗板位置调整好。”“原来你还有这个‘绝招’呀!”李振平边走边思索着,突然,他一把拉住程海啸,激动地说:“要是能把你心中的窗板位置与对应的风量值,用数字刻画出来,固定在调节窗上,无论哪个测风员都能够准确地调节风量,风量调整工作就既省时又轻松了。”就这样,数字化风量调节窗的雏形在李振平的脑海中迅速形成。
升井后,李振平顾不上洗澡便直奔维修工房,按照各盘区密闭墙和风门上的风量调节窗尺寸,用钢板和角铁制作了一个带有数字刻度及风量标识的矩形框。第二天,让程海啸拿到井下一一对应安装测试,按照刻画的数值,逐一测出通过该调节风窗的风量,标定在对应的风量框内,数字化风量调节窗便制作完成了。“虽然前期测量风量的工作量很大,但是风量框对应数值的标定工作完成后,就能快速准确地调整到系统所需的风量了。”李振平说。
该数字化调节风窗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不易变形,风窗框架上有刻度尺,可实现风量的精准化调节,为该矿的井下通风安全提供了保障。目前,该矿按照通风标准和通风设施联络等要求,在井下工作面和各盘区风量卡点安装一至二道数字化调节风窗。“有了它,测风员再也不用通过测算矿井风量、调窗等流程去调节风量了,达到了测量数值与调整所需风量一次吻合的效果,杜绝了调整过程中的测算误差,解决了测风人员不足、通风系统调节费时费力的难题,消除了风量调节不到位导致掘进头瓦斯聚集或超限的不安全隐患。”该矿负责通风安全的副矿长吕栋男对数字化风量调节窗的使用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图1:李振平制作的数字化风量调节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