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组建个圈子,欢迎大家来捧场。
级别: 管理员

UID: 22506
精华: 406
发帖: 440912
财富: 614382927 鼎币
威望: 2272067 点
贡献值: 679 点
会员币: 15 个
好评度: 5186171 点
在线时间: 32661(时)
注册时间: 2012-05-22
最后登录: 2024-04-28
楼主 发表于: 03-27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为生歌唱 执行加亮操作(2024-03-27)
原标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N<4L>y<  
C -\S/yd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各地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遵循。 ;#vKi0V7  
whi`Z:~  
因地制宜是由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共同决定的。从理论逻辑看,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为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与不同产业相叠加,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新动能形成的机理也是多元的。 @~YYD#'vNY  
\$*7 >`k  
例如,前沿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向实体经济赋能,带动的是行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各类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叠加,突破的可能是一个或若干个关键环节。从这些影响看,传导的路径是不同的,各地产业结构构成有区别,这个现实就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方式、方法也是各异的。 ]x(e&fyHB  
 |8My42yf  
从实践逻辑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各类新技术的突破瞬息万变,对要素配置的要求也是不一致的。有的技术突破依托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势,有的技术突破则主要依靠资金密集优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每个板块的要素构成条件、资源禀赋基础条件都不同,发展新质生产力虽然是殊途同归,但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至关重要。 u~WVGjoQ  
EfCx`3~EX  
因地制宜的另外一层重要内涵,是要防止“一哄而上”。要防止出现产业发展模式千篇一律、产业类别高度雷同的现象。脱离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实际去盲目“求新”,带来的只能是资源浪费和要素低效率配置,甚至是产能过剩。 TFkZpe;  
A Q'J9  
“一哄而上”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忌。防止“一哄而上”需要不断完善制度设计,通过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把产业路径的选择权交给经营主体,政府在营商环境保障、科技创新支持等软环境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让具备创新潜能的“种子选手”通过市场竞争成长为行业领域的“单项冠军”,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9Ux{@$o[  
_j< K=){  
因地制宜的关键是精准分类。要结合各地的产业发展实际,把产业底数、优势、劣势认识清楚,形成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产业图谱,按图索骥、扬长避短,根据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情况去规划、设计新质生产力发展,除了做好科技创新的环境营造工作,还要进行精准有序的招商,引入各类有潜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参与到当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过程当中。在分类过程中,每一类产业加快形成新动能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传统产业侧重提升改造,通过挖掘技改投资潜力形成产业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循环。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应注重扩容提质,在技术路线优化、前瞻技术融合以及应用场景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未来产业则应侧重在研发头部环节做好制度设计,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到研发中来,形成有利于技术突破的良好氛围,为技术产业化打好基础。 G 8g<>d{j  
l'/R&`-n  
总体来看,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就能更好理解这一方法论的科学内涵。 ;/r1}tl+3>  
xKuRh}^K  
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中,应注重政策与经营主体的互动、沟通,政策的支持应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平稳有序做好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注重发挥标准规范的引领作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推进不同类别产业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有序进退。 tt0f-:#  
;C3US)j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形成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供给,统筹做好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基础研发、产教融合之间的衔接,形成合力。应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破除影响人才培养和发挥潜力的障碍,促进各类人才按照市场需求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自由流动。 VGpWg rmHk  
O(D ~_O.  
(魏琪嘉,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为生歌唱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206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