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写一线
走进唐家尖,走近电焊工
通讯员 吴 鸽
12月21日,冬至的前一天。走在兰成管道最长的隧道——唐家尖隧道内,呼呼的冷风直刮脸面。作为兰成管道通往火烧沟的唯一运管通道,待火烧沟隧道群连接段所需管材全部运输到位后,12月10日,唐家尖隧道在众人的期许下,正式开工。
由管道三公司CPP327机组承建的唐家尖隧道,全长2961米,人字形。该机组分成两班人马,从中间向两头分段施工,各负责约1.5公里的管线安装工作。
听安全员吴国亚介绍:由于隧道内不断渗水,电焊工李松和张恺的工作服全被打湿。在阴冷潮湿的隧道内,平时穿着大棉袄都会浑身打哆嗦,更何况身着冰冷湿衣服的焊工们?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不顾寒冷潮湿坚守奋战在一线,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再一次走近了他们。12月22日,冬至,天更冷了,呼呼的北风猛烈的刮着。由于唐家尖隧道四处环山,久日不见阳光,通往隧道的路面被雪水覆盖着,稀泥一般。费尽一番功夫我见到了李松和张恺,他们的嘴唇已冻得发紫,脸上的沟壑被寒风、烟尘刮得有些沧桑。
“每多焊完一道口,就离洞口又近了一步,我能感觉到离家的脚步也越来越近。”李松说。
陇南的康县自然植被丰富,水资源丰沛,水流就顺着隧道内壁缝隙一点点的滴落下来。焊接小车用宽大的塑料布罩了起来,可焊工们却没法躲避这些,水滴落到塑料布上,又滴落到李松、张恺的身上。一道口连打磨、对口、预热、焊接最快也要50分钟,他们就身着湿透的工服坚持工作了50分钟,焊前加热,焊后检验,一道工序也不含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怎么敢马虎?”李松说。
李松,自电焊学徒到现在已近4年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他说今年收获最大的就是焊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的师傅张德彬笑呵呵地这样评价李松:“毕竟是大学生,学习能力也不差,加上勤奋,这技术就学的也快。李松的父亲是咱三公司原先的老电焊工了,儿子的技术也差不到哪里去。”“还有就是我也马上要当爸爸了,真希望明年5月工程完工时能在家好好陪陪妻子。”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李松腼腆的笑着,言语之中透着无限的喜悦。
谈起张恺,他已是3个月婴孩的爸爸,可是就在9月10日妻子分娩的那天,他还在兰成管道控制性工程火烧沟隧道群施工,“大干的时期,我怎么能走呢?当爸爸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出生时,我都蒙了!”张恺说。他因在妻子最重要的时刻没能陪伴在身边,心中不免有一丝愧疚。可是妻子什么怨言也没有讲,这让他很感动。张恺说刚结婚那会,妻子确实不适应这样的两地分居,可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一句简单的“习惯了”,透出多少这个大家庭对一个年轻石油工人的支持、鼓励与爱慕!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的儿子,她的老公,是最棒的!
听着,感动着;看着,欣赏着。看着焊工们因长期仰躺在地面上焊接,工服的肩部和肘部早已被磨破,得知他们要从早上7点坚守到晚上近9点,一天14个小时的工作都是在黑暗和寒冷中度过的,所有艰难困苦和心里的煎熬,却也被他们一句轻描淡写的“习惯了”轻松搞定。
转眼间他们就继续投入到火热的焊接工作中。临走时忍不住再回头看看,那两束明亮闪烁的焊光,不正是他们年轻的印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