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一线工人高森团队自主研发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申报,是2011年度山东省一线工人科技创新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作为全国工人创新的杰出代表,高森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7B|ddi7Q> E% ?X-$a 很多人在看到这则报到时,无一不被一线职工创新取得的辉煌成绩而欢欣鼓舞,于是这则信息也成为鼓舞许多一线职工坚持走创新之路的强心剂,然而笔者细细品读这则报道后发现报道中这样提到:该项目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申报,是2011年度山东省一线工人科技创新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由此可见,一线职工创新成果能在国家级重要评比奖励中获得认可,并非易事,成果的来之不易更加凸显一线职工创新之路并非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一番坦途。目前很多企业发展中,一线职工创新往往会受到管理体制、领导决策、成果认定的三难境遇。
3XCePA5z fG+/p 0sJ? 体制之难。有人这样说道:花公家的钱办公家的事,肯定是第一效率低,第二浪费钱。如果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第一效率高,第二省钱。这样就很简单了,你拿的资产都是企业的了,现在我划到你名下,变成你的。把这个资产给你,让你来运作。你运作增值的话就得好处,亏损的话就没有工资了,就不会把很多难题推到你这上面来了。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了一句话,追逐私利的人往往会烧掉大家的房子来煮自己的鸡蛋。其实这样的事例在企业发展中也不胜枚举。在一些企业,受到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的影响,一线职工开展创新往往会存在出力不讨好的尴尬。
.%.bIT g3}K 决策之难。在许多企业里,不是没有好的创新成果,但往往是一些一线职工的创新成果在还没有得到运用之初便夭折了。其实创新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在面对一些创新成果时,一些管理者不务实,唯上不为民,贪一时一事之功,而不是着眼长远,这也致使一些创新成果运用率不高,很难产生好的效果。同时这也为企业发展提出这样的课题:怎么样创新、怎样提高呢?就像《基业长青》所说的,对于领导人的挑战,你不能做报时人,应该做造钟师。都靠你来做决策,你再英明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做造钟师,能够把每个人都打造成为了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断创造新价值的主体。这样企业就不是靠你一个人来运转,而是像一部精密的时钟一样准确地运转,会克服所有的问题。
9L$bJO-3 u@;6r"8q 认可之难。在许多企业中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成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足够的权益保障。一方面挫伤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技术运作现场的效率和质量,影响技术工人的储备升级;另一方面,也是部分企业优秀熟练员工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具体的收益分配中,企业与一线职工的收益平衡处于倾斜状态,一线职工收益较低,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对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成果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和确认体系,制度安排缺失,也严重挫伤了一线职工搞创新的积极性。
&.>
2@ CSUXa8u7 大千世界,矛盾无时不有,困惑时常显现,前进的道路一定会有无数的荆棘和坎坷。一线职工的创新之路要想走得平坦顺畅,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可谓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yJ\K\\] [ 此帖被古古小在2012-02-24 09:3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