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金钢钻”,敢揽“瓷器活”
抚顺石油二厂 李冬铃
“两会”进行时,在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催生的诸多热词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词为广大职工所热捧。这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冲锋号,体现了政府挖掘职工群体蕴藏的巨大创新能量的决心。对于企业而言,提高创新能力收获的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更会带来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那么,做为企业主体的广大职工如何把握创新“支点”,应势而生、顺势而为?
点燃创新激情。做为个体,每名职工都有实现自我价值,渴望从简单劳动向智慧劳动转变的期待。那么,如何挖掘职工这座创新的“富矿”?整个社会就要从机制、体制上给以引导和支持,将这股强大的创新能力引到正确方向。要建立从创新立项、资源配置到成果评价、实践推广一整套规范的制度体系支持,在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和创新服务上做足文章。让职工知道有了创新成果何处申报,创新成果如何推广,在创新之路上找得着北、摸得着门。同时,创新活动必须持续、健康发展,企业要精心呵护职工的创新激情,想方设法营造氛围。通过“引路子、给位子、压担子”三管齐下的措施,为职工通过创新实现自我价值,成长为创新型技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为创新尖兵著书立说、以创新者命名操作法等形式提升创新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师带徒、开办创新工作室的形式,有重点地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创新精神的传承;通过积极推广创新成果、加快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形式,让创新人才走上前台,使广大职工如同追星般向往创新人才,从而感染、带动广大职工的创新激情。
积聚创新能量。创新需要激情更要能力。我们有创新的愿望,但是没有创新的本事,想到做不到,就成了纸上谈兵,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声叹息。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职工,就必须积聚创新能力。先从岗位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学起,要学有方向、有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有些职工认为自己学历低,输在创新的起跑线上,创新无望。抚顺石化公司钳工班长赵林源以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当工人可以没文凭,但不能没技术;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只有初中学历的赵林源,从一名普通钳工走上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领奖台,并且出版两本个人著作。工余时,当身边的师兄弟们打扑克下棋时,赵林源却埋头在一堆零件里,整天琢磨着把钳工的基本功——铲、锉、刮、研练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练就一身“绝活”。几十年来,他从简单的“按力索冀”照着图纸干零件,到自己设计图纸搞攻关改造进口设备零件,成为敢拿“洋家伙”开刀的“土专家”,完成了创新能力的逐步积累。
衷情“微创新”。2006年至今,王洪军、杨建华、代旭升、赵林源等9位一线工人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登上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观察他们的成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之路都是从渐进式“微创新”开始逐步实现自己的创新飞跃。我们一线职工是生产的实践者,掌握着最“新鲜”的创新源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注意细节,从那些耗时费力、产生安全隐患的生产细节中找到创新的灵感。比如一名车工发现机器加工零件的速度变慢了,为什么慢呢?可能是因为方法不正确,也可能是缺少合适的工具。这样,有心人就会反复研究寻找省时省力的加工方法“小窍门”,或者研制一些更“顺手”的工具,应用到具体工作中。这样,一点一滴地在工作和实践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累经验,创新的点子呈出不穷,小改革、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就会应运而生,通过一个个“微创新”逐渐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传承创新道路。企业的创新活动是持续的,也是全员的。要想使创新活动蓬勃发展,真正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支掌握创新技能的团队做支撑。可以设立以班组为单位的创新团队,形成一线职工的创新合力;可以集中优势技术力量成立创新工作室,培养创新高度;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组成创新小组方式,培养创新方向。从最基础的生产实践中的小问题入手,一步一步开展技术创新群体性活动,对于团队的贡献及时进行激励,使职工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最终形成鼓励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这样,员工队伍良好的创新风气催生大批创新成果,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发展了,会为职工提供更便利的创新条件,职工也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形成企业创新活动的螺旋式上升。
企业自主创新时代已然来临,让我们广大职工精心打造自己的“看家本领”,成为有绝招、绝活的高技能人才,在创新之路上成就自己的价值、一展风华! [ 此帖被fsldl在2012-03-12 21:3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