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娭毑"和" 姐"同源 AiykIER/
1.1 "毑"和" 姐"以及相关的同源语 E#`=xg
"毑"字较早出现在《方言》中:"南楚瀑洭之间,母谓之媓、毑。"《方言》之后,《广雅》《集韵》《类篇》《玉篇》等都有此字。"毑"实际上是个会意字,即"母也"。 {^1GHU
"姐"字较早出现在《说文》中:"蜀人谓母为姐"。后人大都引用《说文》,如《玉篇》《广韵》等等。"姐"是个形声字。 K~5QL/=1
"毑"和"姐"在早期(汉代或者汉代以前)都是指称母亲。 p}hOkx4R\
娭毑 7KnZ
"毑"的读音,据唐曹宪《博雅音》卷第六释亲:其音为子我切又子倚切。查《汉字古音手册》:子的音为精母,拟音为ts,我的古音为疑歌,上声,拟音为 a。子我切当为tsa。倚的古音为影歌,上声,拟音为ǐa,子倚切当为tsǐa。我,广韵为五可切,疑哿开一上果 a,子为精母ts,子我切则是tsa;倚,《广韵》为於绮切,影纸开三上止,ǐe,子倚切则为tsǐe,与"且""祖""姐"的读音相合,在意义上也应该有密切的关系。 ><viJ$i
"姐"的字音见于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兹野切、假开三上马精。仅有中古音。《汉字古音手册》:野,广韵为余马开三上假,拟音为jǐa,兹为精母ts,兹野切,拟音当为tsǐa。"且",广韵为七也切,清马开三上假,tshǐa:"祖",广韵为则古切,精姥合一上遇,tsu。"姐"与"且"的中古音相符,与上古音亦一致。而"姐"与"祖"则是转注的结果(据陆宗达语)。 WQ<J<$$uu
跟"毑"和"姐"同源的尚有"社""爹""姼"" ""耶""爷"等等。 @mW: FVI
温廷敬曾在《大埔县新志言之二篇》中,对"姐"、"毑"及相关同源词在音韵方面作了论述。文中说:"外祖父谓之外公,或曰公爹多他切;外祖母谓之外姐。或称 姐。廷敬按:方言,南楚瀑淮之间,谓妇妣曰母姼,称父考曰父姼。姼,郭璞音多,曹宪音多可反,与古爹音同。说文训美女,音尺氏切。则与古姐社音同,故章氏谓其与爹 姐社同字。广雅爹 并训父,曹宪音奢,止奢反。说文,蜀人谓母曰姐淮南渭之社。高诱注淮南说山训云,江淮渭母为社,雒家谓公为阿社。盖初民之称祖父母父母,原无甚别,反后因欲示别,而随地不同,遂形歧异耳……公爹即方言之父姼, 姐即方言母姼,原有二音,其音多与多可切者,即与爹同;其音尺氏切者,即与姐社同。" r+217fS>
"姼"一字二音,是姐与爹分化的过渡。它们的关系是:尺氏切--姐,可多切--爹。加父字头的爹 应该是最后才出现的字。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姼爹的古音都是歌韵, 社都是鱼韵,而歌鱼两韵非常接近;社、姼、 的声母禅昌书同属舌上音,爹的端母是舌头音,发音部位相近。所以,姐、毑、社、姼、 、爹为同源词有音韵学的依据。此外,"爷"亦是同源词。爷,古人只用"耶"字。杜甫《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自注云:"古乐府:不闻耶娘哭子声,但闻黄河之水流溅溅。"后来才有"爷"字。《玉篇》:"爷,以遮切,俗为父爷字。"据《汉字古音手册》: KcglpKV`
耶(古)余鱼,阳平;(广)以遮切,余麻开三平假 13I
7ah
此字古音亦鱼韵,声母是舌上音日母部位相当的边音,与昌书禅等相近。应与姐、毑、社、姼、 、爹同源。 {j+w|;dZF
从今天方言的情况来看,跟"娭毑"和" 姐"相关的同源词还有"依呀"、"依爷"等等。 Gmi4ffIb3
有些地方把母亲叫作"依呀"(作者在《武平方言研究》中选择的同音字。其实在武平话中"呀"有时候是有塞尾的,有时候没有塞尾的,面称或背称两可),《娄底方言词典》写作"依爷",《汉语方言词汇》中,建瓯话写作"依*□",具体读音如下: ``)ys^V
(1)武平:i452ia 32;武东i453ia 2(林清书,《武平方言研究》); 0PIC|
(2)永丰:i2ia1;永修i5(刘伦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 E9;cd$}K
(3)建瓯:i54ia22(北大中文系,《汉语方言词汇》); p[VBeO^%
(4)娄底:依爷i32i 44=姆奶m11ma51,母亲面称、背称通用(颜清徽、刘丽华、《娄底方言词典》)。 6n]fr9f
此外,傣语把祖母叫做ja6或i 7ja6。壮语、侗语和水语等壮侗语系的语言中把妈妈叫做ja。 9; H R
我们认为,"依呀"是"姐"随着词义的分工而产生的分化,并且在语音上产生了曲折变化。客家话中"姐"主要用于祖母的面称,"依呀"主要用于母亲的面称。本来,"姐"既可以称呼母亲及其同一辈分的长辈,也可以称呼祖母及其同一辈分的长辈。可能在某一个时期,由"姐"分化出"依呀"。傣语把祖母叫做"姐",又叫做"依呀",壮语、侗语和水语等壮侗语系的语言中把妈妈叫做ja。为从"姐"演变成"依呀"提供了线索,而且为客家话的"依呀"可能来源于壮侗语提供了依据。 .dt7b4.kd
综上所述,"毑""姐""社""姼""依呀""依爷"以及壮侗语的ja等,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都是指称女性长辈,无疑是同源词;"姼"(父侈)" ""爹""耶""爷"等在音韵上跟"毑""姐""社""姼"(母姼)"依呀""依爷"以及壮侗语的ja也有亲缘关系,在意义上指称男性长辈,很可能在远古时候不区分男女长辈的称呼,或者说在母系氏族社会只有女性长辈的称呼,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才出现男性长辈的称呼。因此,"毑""姐""社""姼""依呀""依爷"和壮侗语的ja,以及" ""爹""耶""爷"等都是同源词。 _$s9o$8$
——————百度百科上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