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JdM
I,z"_[^G 刘瑜,1975年出生,政治学者,代表作有小说《余欢》,时评集《民主的细节》等。
q\G{]dz?R j>g9\i0O1 2010年8月,刘瑜从英国回到
中国。她辞去了剑桥大学的教职,进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系任教。即使人在国外时,刘瑜也是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她的《民主的细节》,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加印,年底入选各大好书榜、畅销榜。
+9}' s{ " V/k<HRw 谈学术
写作 _6/Qp`s R_~F6O^EO 好的学术作品像侦探小说
[sptU3,2U :`j"Sj!t3 新京报:你最近暂停了专栏写作,出于怎样的考虑?
s3y}Yg YL!oF^XO 刘瑜:专栏这个形式对于我想表达的东西有一定的束缚,所以就停掉了。我最近在写论文,主题是第三波民主化。关于民主化的动力和发生方式很多人在谈,但是关于民主化的后果和绩效,谈的人比较少。我觉得这个题材不是你一拍脑袋,或者基于个人的
价值判断,就能得到一个有说服力的、客观性的看法,需要做一些研究,所以学术论文是一个更好的写作形式。
j~Ff/O tpd|y| 新京报:但是这可能意味着阅读门槛的提高,很多人对于公共
知识分子会有一个启蒙大众的期待,你怎么看待公知这个身份?
'&{(:,!B
z8tt+AU 刘瑜:这是别人贴给我的标签,我不会主动去追求,但是别人贴给我,我也不会特别奋力地去抵抗,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对我来说,只在乎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搞清楚。不管是公共知识分子,学者还是文艺青年,这些身份都不重要。而且我觉得“启蒙”,或者说对读者有所启发,这不是写作人的目的,这只是一个效果。说服人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我只是想要把事情说清楚。
!?Tzk&' 3_@G{O)e 新京报:大家通常会觉得学术论文比较枯燥,你如何避免这个状况?
=/f74s
t ~vkud+r 刘瑜:论文也可以写得非常好看,像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好的学术作品像侦探小说,在某种意义上原理是一样的——作者提出悬念,抛出线索,诱导读者深入,然后又用新出现的论据给它打上问号,直到最后的解释浮出水面。我不会刻意追求某种写作风格,重要的是把一个事情说清楚。
2"_ 18l. ;p .j 新京报:但是学术写作的一些
特殊要求和规范天然就会拒绝很多读者。
%0Vc\M@"G {vCU^BN,k 刘瑜:不是所有写作都以受众最广为目的。有人会把学术规范理解为对阅读造成障碍,但我认为正是这些规范提高交流的效率。如果看非学术著作,一些作者表面上在谈同一个概念,但其实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是鸡同鸭讲。但是在学术写作中,当谈到民主的时候,作者会给出定义。也许我不同意你的定义,但是我知道你的出发点在哪里。反而是这些啰嗦和规范,让交流更有效。
V?o&])?[ `oan,wq+ 新京报:你现在的写作状态是怎样的?看你之前的
文章,写专栏的时候好像很焦虑?
<|wmjW/D MbM:3 刘瑜:任何作家如果对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在写作中都会焦虑,但也有充满乐趣的一面。能够不断地对自己好奇的东西有新的发现,这是写作能带来的最大乐趣。这也是一个自我启蒙的过程,比如写《民主的细节》,我自己学到很多东西。
),z,LU Yf 2@4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