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Yn`Fc5 陈忠实 1942年6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著名作家。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桐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dX cbS< 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长篇小说《白鹿原》先后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KIDZYC 一口浓重的陕西乡音,一件朴素的背心,在高高堆起的书丛中,陈忠实讲述着对电力发展的感受,一缕淡淡的青烟在他指间袅袅升起。
kt2_WW[ 电力60年的发展,让陈忠实感触良多:“上世纪5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每位同学都自备一个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直到1955年秋天,我进城念初中,才第一次见到电灯。”
=JIceLL 描述第一次看见电灯的感受时,陈忠实非常感慨,连续说了几个“唉呀”,并讲出了一段趣事:“当时这个电灯呀,对一个乡下见惯了煤油灯的农村娃,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神奇到让人有点恐惧。因为出来上学的时候,家里人一再叮咛,城里人用的电灯能电死人。出于对电的恐惧,我一个学期都没有开过电灯,因为当时用的是手一按就亮的那种开关,我怕被电到,从来不敢按开关。”
X]p3?"7 没有电的日子里,煤油灯在陈忠实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高中毕业后,我回到我们村子——西安灞桥区最东头、离城不过50华里的一个村子。当时我是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备课,自己还想读书,写点读书笔记,还想搞点创作,灯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我是民办教师,学校给提供了一盏煤油灯,带玻璃罩子的那种,比原来墨水瓶煤油灯进步了很多。尽管如此,煤油灯产生的烟气还是让人很难受,特别是冬天天冷紧闭窗门的时候,用一晚上煤油灯,第二天起来,鼻子都是黑的,印象太深刻了。”
OW4j!W “记不清是1963年还是1964年,我们那个地方开始通电。先通了高压电,村里人欣喜若狂。当时供电局用汽车从水泥厂拉水泥电杆到村里,到了公路尽头卸下来。这里离村子还有七八里路,要上一个坡,再下一个坡,而搬运的工人只有一个,需要生产队派一个人帮忙,因为我是民办教师,正在放暑假,可以干活挣工分,生产队长就派我帮忙搬电杆。”提到这段与电“亲密接触”的经历,陈忠实显得非常高兴,“我记得很清楚,搬运电杆的是一个小伙子,我和他一起把水泥杆抬上架子车,小伙子驾辕,我在前头拉着梢绳,一根根拉到标定的地点,连续干了好几天。”
Lz.khE< 深深吸了一口烟,陈忠实接着说:“我们那个地方通电,我是栽电杆人之一。那时年轻,心里想着我们要通电了,干得很猛。到了要通电的时候,一亮起来,唉呀,点了几辈子煤油灯的村里人,那个高兴劲,跟过节日一样。”
t.28IHJ “对电的印象太深刻了,通电了,但用不上电,这个印象也很深刻。”陈忠实谈到以前的用电感受时说,“我一直在当地工作,先当教师,后当公社干部,再到区上,再成为专业作家回到村里。整个过程中,电力不足、供电不正常给我的体会相当深刻。当时一天只供电几个小时,晚上用电高峰时常常停电,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在机关用着蜡烛。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当专业作家回到村里,晚上还常常停电,我也时常备着蜡烛、煤油灯。看书、写稿子都要用到煤油灯,包括我写《白鹿原》,也是经常用煤油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不再经常停电。”
U
5J
_Y 谈到现在的电力发展,陈老又高兴起来:“现在电已经很充足了,极少停电。电的作用也不仅仅是照明,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元素,电视、电冰箱、电风扇、空调,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了。不敢想象,如果现在没有了电,会是怎样一种情况。而现在的用电量之大,也是不可思议的。一到晚上,五彩缤纷的城市要耗多少电,过去西安只有几条大街有路灯,现在郊区村子里的主要街道都有了路灯。”
BZ?3=S1* 在记者向陈忠实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和我国电网发展的情况后,陈忠实非常感慨地说:“因为文学活动,我曾经到过龙羊峡、葛洲坝、三峡大坝、安康水电站,特别是陕西的安康水电站。当时修瀛湖的时候有一个文学活动,我去参观过,清晨整个湖面弥漫着一层白雾,非常美丽,既改善了环境,又发了电,真的很神奇。而这神奇,需要许多电力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借这个机会,向我们奋战在电力生产战线上的技术人员、负责人、普通员工表示敬意,正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生活的享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F{b Yf^% &/]en|f" 来源:国家电网报
vS>'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