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迪拜沙漠中的绿色农场——记中国企业家孙建省
2016年11月07日 16:37:27 来源: 新华社
来阿联酋迪拜的游客大多听过这样的介绍:判断当地某户人家是否真“土豪”,就看其房子的绿化程度。因为在常年干旱炎热、遍地黄沙的阿联酋,养活一棵树每年的维护成本高达3000美元。
在距离迪拜市中心西南方向大约50公里的地方,在黄沙漫漫的纳兹瓦沙漠里,却有一座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蔬菜农场,里面种植有丝瓜、苋菜、韭菜、油菜等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农场的主人名叫孙建省,是迪拜温州超市集团董事长,他希望当地的华侨华人能从他的菜里吃出家乡的味道。
2006年孙建省初来迪拜,从一家小超市做起,经过10年时间,小超市一步步发展为集超市、网上商城、茶业、绿色农场、食品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温州超市集团。
孙建省说,迪拜的饮食以烧烤油炸为主,蔬菜种类有限,饮食不习惯是很多华人来迪拜后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这边蔬菜水果基本依赖进口,要么价格昂贵,要么不够新鲜,而且很多食品为了运输储存而添加防腐剂、保鲜剂,很不利于人体健康。”2012年,孙建省决定斥资逾千万元人民币在沙漠中建设蔬菜农场,当时,许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室外高温炎热,而记者和孙建省站在恒温恒湿的钢架塑料大棚里却倍感凉爽,藤蔓上的黄瓜顶花带刺,丝瓜又嫩又长。
站在田边,谈起当初那个艰难的决定,孙建省记忆犹新:“当时我就一个人站在这里,面前除了一片沙漠,什么都没有。迪拜一年到头下不了几场雨,有半年气温在四五十摄氏度,朋友们的怀疑我完全理解。但新鲜正宗的中国味道就是我们华人的思乡之情,这条路再难走,我决定做了,就一定全力以赴。”
灌溉水源是种植蔬菜的首要条件,孙建省用魄力和勇气打动了迪拜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特批允许他打了6口深度超过100米的深井,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
除了决心与投入,在沙漠中建设农场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从铺设浇灌管道、防风沙围护,到架设变压器拉电、搭盖水冷空调大棚,孙建省在基建初期的一年里几乎每一项都亲力亲为,顶着烈日高温每天驱车近百公里,奔波往返于农场和迪拜市区之间。他还从家乡请来有经验的农民,并手把手地教授外国员工,逐渐将荒芜的沙地变成了绿油油的农田。
农场秉持“生态环保、精细化种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坚持使用从上百公里外养殖场运来的牛粪和骆驼粪混合有机肥料,就连除草都是员工们蹲在菜地里一点一点用小刀清理。而这样精心培育出的蔬菜价格并不“土豪”,和国内价格基本持平。
如今,孙建省的绿色农场已初具规模,一期、二期总面积约130亩,拥有20个水冷温控大棚、100多平方米的保鲜库,种植中国特色的瓜果蔬菜30多种,每天产量数吨,除了一天两次供给自己的超市零售,还向驻阿联酋的中资企业食堂供货。
向来以采购标准严苛著称的阿联酋航空公司不久前发来认证书,正式将孙建省的绿色农场列为阿航机上餐食特约蔬菜供应商,这下农场的绿色蔬菜真是名副其实地“美上了天”。
谈到今后的目标时,孙建省说,将继续科学合理地管理农场,进一步完善种植养殖、清理加工、销售配送等一条龙流程,并适时扩大规模。“希望迪拜80%以上的华人每天都能吃到我们提供的新鲜有机蔬菜,”他说。
正如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李凌冰今年年初参观农场时所感叹的,迪拜政府在沙漠中建起繁华都市是让世人瞩目的奇迹,而中国企业家克服重重困难,在沙漠中打造出如此规模的现代化农场,也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绿色奇迹”。孙建省是广大在阿华商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随着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开展,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相信这样的绿色创业奇迹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