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正名“14年抗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泓冰
2017年01月12日09:0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分享到:
在走向现代化的改革道路上,我们正前所未有地关注、检视并还原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幢幢史影,尽管它沉重、曲折,甚至滴沥着鲜血。真实的历史会严肃地告诉孩子们,和平的明艳背后,是无数牺牲者远去的微笑;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无数父老乡亲献出至亲至爱的鲜血点染而出的。不去还原历史,我们也许容易忘却从哪里出发、为什么改革、为谁发展这些根本性命题。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便更深刻地理解,人们何以会为这则消息郑重点赞——中国教育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将教材中“8年抗战”的表述改为“14年抗战”。
中国历史教材此前常用的“8年抗战”,为人们所熟知。8年,是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起点的全国性抗战。现在,一个新的历史概念即将在新一代国人心中形成:“14年抗战”的起点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那么,向前延伸的,从“九一八”到“卢沟桥事变”这6年,被庄重写入教科书的抗战史,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东北抗联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意味着那位留过学、读过黄埔军校、红衣白马在白山黑水坚持抗战的奇女子赵一曼,她受尽日军酷刑而牺牲于“卢沟桥事变”之前的1936年,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写入中国抗战正史,实现她就义前给独子留下的拳拳期望:“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它也意味着,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驻上海闸北的第十九路军抵抗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的淞沪血战被认可被还原,意味着蒋光鼐、蔡廷锴以及所部那5000余人的伤亡代价,不但凛然让当时的世界知道中国仍有一批敢打能打的热血男儿,也让后人遥相敬慕,重温其通电全国“尺地寸草,不能放弃”的决绝忠勇。
它更意味着告诉后人,何以在日军悍然侵我东北、虏我同胞,在“九一八事变”过去了漫长的六年,中国的宣战才姗姗来迟,“地无分南北,人不论老幼”……因为中华民族在那几页史册之间陷入了“悲惨的时候”,同胞在流亡、骨肉被异族凌辱,而积贫积弱的祖国、忙于内战的政府,却怯于抵抗、不愿抵抗。
因此,中国修正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对抗战起点的修订,更在重塑历史的大关节,将悲壮甚至屈辱的民族受难史毫不遮蔽地剖开,让孩子们在痛心疾首中,了解祖先受过的苦难、国家曾经的不幸,也就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
这样的庄严正名,是一个警示:慎以概念性、结论性的宏大浪漫叙事,遮蔽中国曾经挨打受辱的历史真相。真正的抗战史,并不只是最终胜利日的光荣受降和震天烟花,侵略军也并非不堪一击的“纸老虎”。当孩子们从教科书上更全面了解残忍的侵略者罪行,了解数以千万计的伤亡将士与同胞的惨烈代价,了解亡国灭种的命悬一线和漫长抗战,才能更敬服慷慨赴死的先烈,对那些迹近无耻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抗日神剧也才更有抵抗力和辨别力。重要的并不仅仅是记住曾经的胜利,更要牢记烈火一般照亮那个苦难时代的殉难者,是他们铸就了民族的精魂,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护佑了和平的今天。
这样的庄严正名,是一种宣示:我们珍惜每一个为祖国献身的英雄、珍惜每一个受凌辱的个体生命。在对每一段历史的永不遗忘中,中华民族的道德勇气、贲张血性与和平愿望,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屈不挠地永远留存于中华民族壮丽史诗的字里行间。让先烈们死得光荣,中国才能生得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