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故事】从人工到机械:焦炭筛分轻松完成(图3幅)
◎刘晓雪
“49.8,49.8,振动分级筛上没有卡料现象,成功了!”7月9日,新天钢集团天铁公司技术质量部原料科职工吕淑峰拿着刚刚出炉的振动分级筛筛分检测报告,一路小跑到办公室,激动地将检测报告递给原料科科长张辉。张辉接过检测报告,习惯性地将鼻梁上的眼镜往上推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这下好了,焦炭筛分可以轻松完成。”
振动分级筛是一种由振动电机和弹簧产生振动,通过合理的筛面倾角及筛网孔径,并使筛面角度可调,采用链条清理筛面来强化筛分,利用振动的筛面将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按粒度进行分级的机械设备。“进厂的焦炭进行冷强度测试需要经过机械转鼓和人工筛分定级两个环节。”张辉说,“以前利用振动分级筛对转鼓前的焦炭进行配鼓、对焦炭粒级进行检测,后来因设备升级换代无法继续使用,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进厂的焦炭转鼓后,筛分只能靠人工来完成。按检测工作标准要求,每次人工筛分的焦炭重量需要达到50公斤,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筛分过程产生的大量粉尘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购置一台新的振动分级筛需要4万元左右。如果把闲置的振动分级筛‘改头换面’,让其重新‘上岗’就好了。”该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张金坤在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该问题,便琢磨着如何对闲置的振动分级筛进行改造,使焦炭转鼓后筛分由人工变为机械。为此,她组织质量部技术骨干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研究如何对振动分级筛进行“手术”。
怎么改?从哪里开始?内部空间如何布局?张金坤带领攻关小组成员张辉、甘玉宝、靳晓军、吕淑峰、贾建刚多次利用下班时间围着振动分级筛认真研究、讨论分析,通过集思广益,终于商定了一套可行性改造方案:一是结合焦炭冷强度试验以直径为25毫米和直径为10毫米的焦炭块度为主,并将其作为焦炭采购结算指标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割技术将振动分级筛由五级改为两级,以满足生产试验要求;二是合理布局筛片,最大限度地留出筛片的间距,保证焦炭在振动过程中匀速平稳地运行,做到不卡料,使用焊接技术在振动分级筛的第三级、第四级筛片的位置分别安装筛网孔径为25毫米和10毫米的两级振动筛,并封堵其余的筛网孔洞;三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实验后焦炭在振动分级筛上的残留情况,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将振动分级筛的观察窗由两个改造为4个,便于职工对振动分级筛上残留的焦炭进行彻底清除;四是在出料口安装苫布进行遮挡,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振动过程中粉尘的扩散,减少了焦炭的损失量,又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按照方案,攻关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两天便完成了振动分级筛的改造工作。
为检验改造效果,攻关小组将改造后的振动分级筛装机试运行。伴随着轰轰声,第一次测试开始,需要转鼓的焦炭经过上料程序倒进振动分级筛内进行筛分。这时,甘玉宝打开观察窗,对筛分工序认真观察后发现,振动分级筛左右两边的振动频率不一样,左边速度快,右边速度慢。于是,吕淑峰立即对振动分级筛两端的平衡螺杆进行微调,使其左右两边的振动频率一致后,再次上料试验。10分钟后,振动分级筛停止工作,出料,检测。“49.8公斤,误差在0.3公斤范围内,完全符合鼓后冷强度分析要求。”看到振动分级筛筛分的焦炭检测结果,吕淑峰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改造后的振动分级筛重新“上岗”以来,焦炭筛分由人工变为机械,提高了焦炭筛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保证了焦炭的筛分效果,得到了大伙一致认可。“原来人工筛分50公斤的焦炭需要30分钟,现在10分钟就完成了。不仅如此,还节省了近4万元的设备购置费用呢。”张金坤乐呵呵地说。
图1:技术人员对振动分级筛上的观察窗进行切割改造
图2:技术人员焊接安装改造后的振动分级筛观察窗
图3:职工使用改造后的振动分级筛对进厂焦炭进行鼓后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