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技师”刘大庆:平凡岗位也能书写精彩人生
◎ 杨玉清 任静
“作为国有企业,要依靠创新、低碳、智慧推动全面转型升级的路径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成功范例,实现‘钢铁向材料,制造向服务’的转变。”1月12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机电公司“刘大庆创新工作室”内,刘大庆和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正规划着工作室新一年的目标任务。
今年53岁的刘大庆,是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机电公司机械五作业区支部书记、副作业长。他不仅是高级技师、企业维修类一级操作专家、国家级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还是张家口市能工巧匠、河北省燕赵金牌技师、河北省能工巧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获得者。
刘大庆出生在张家口市宣化县沙岭子的一户农家。从小听爷爷讲马万水工程队等故事长大的刘大庆,立志要做一名像马万水一样的钢铁工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1990年,刘大庆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宣钢技校钳工专业。心怀梦想,勤奋学习。两年后,他以理论和实践操作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进入河钢宣钢工作,成为了轧钢厂一名维修工。当时很多同学都认为维修工作又脏又累,事业又没有发展,纷纷转行,刘大庆却严格要求自己,每天苦练本领、钻研技术,他坚信:只要努力,平凡岗位也能书写精彩人生。
随着张宣科技“提档晋级、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对设备维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刘大庆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在对设备维检的同时,通过修、配、改、代等多种形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利用率。生产线实施四切分工艺改造后,机时产量大幅度提升,而冷床收集能力严重不足、设备故障高发成为制约生产稳定高效运行的难题。刘大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研究,他创新性采用剖分式偏心轮在线更换的方式替代长轴套件更换的操作方法,使换轴时间由原来12小时缩减到3小时,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还解决了因冷床挂钢导致的钢材S弯现象。改造后,即使在冷床故障率高的暑期,也没有出现过冷床问题造成的轧线设备停机现象。这让刘大庆感受到了创新工作带来的无穷挑战和价值,此后,刘大庆的创新劲头一发不可收。
2010年,“刘大庆创新工作室”揭牌。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刘大庆紧紧围绕“促进企业发展,护航设备无忧”,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面对各类大型减速机轴承位外委贴片需要拆除、运输、安装等问题,刘大庆大胆提出要开发新技术。他带领团队成员查阅资料、外出拜师取经、拆解废旧轴承……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他和团队熟练掌握了贴片操作技能,成功开发了“轴承位贴片修补技术”,广泛用于减速机、主电机、冷剪离合器及飞剪剪柄轴等轴承位磨损后的贴片修补,不仅实现了由外委变内修,还减少了大型设备拆检运输的费用,填补了企业技术空白,年创效10余万元,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即使再能干,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我想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能工巧匠。”刘大庆说。为培养创新力量,刘大庆把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编写成《轧钢大型设备拆检法》传授给工作室成员;每次发现和处理设备隐患时,刘大庆都会把团队成员喊到现场,让他们听轴承损坏后的异音,让他们观察更换下来的损坏件,了解设备损坏的程度;遇到检修任务,刘大庆还会要求每人制定一份检修方案,然后通过方案对比、探讨,来确定最佳方案。刘大庆通过这些独特的带徒法,让工作室成员很快成长起来。白海波、王心博等人被公司评聘为机械类三级专家,闫志勇被公司评聘为二级专家。白海波、闫志勇等人研发的“一小型主机列联轴器穿心改造项目”“一小型立式轧机万向轴拆检机具”等创新发明项目也多次获得公司青工创效奖和先进操作法。“我们的创新团队已形成了具有极强战斗力的创新力量。”刘大庆高兴地说。
“师傅用亲身实践和工作中的一点一滴诠释了什么是创新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白海波深有感触地说。面对轧钢生产线连续出钢间隔时间长的问题,刘大庆带领团队开展攻关,申报的发明专利“一种缩短轧钢生产线连续出钢时间间隔的装置及方法”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专利通过钢坯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咬入首架轧机,以首架轧机为分钢点实现分钢,使经过首架轧机之后的钢坯随着轧制速率的不断加快而拉开间距,不仅缩短了钢坯轧制间隔时间,还大幅降低了轧机交流主电机空载电流消耗。在开发中,为解决含钢识别的难点,刘大庆带领团队成员在红钢前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通过对数据的不断校对、讨论和研判,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此技术在产线应用后,提高轧制节奏7%~11%左右,每小时节约交流设备空载运行时间22秒~27.5秒,间接提高机时产量约10%,年创效400余万元。
“只有把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加速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12年来,刘大庆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出了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等技术骨干近10人,圆满完成小型产线上料系统优化改造、链带移钢机改造、热带平板机及护板改造等多项技术改造及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余项,累计为企业创效4000余万元。
从一名普通维检工人到钳工技师,再到钳工高级技师、机械高级工程师,刘大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平凡岗位也能书写精彩人生。站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征程上,刘大庆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我要带领团队用技术创新点燃企业发展‘新引擎’。”
图片1:刘大庆(右一)带领团队成员研究回转窑改造方案
图片2:刘大庆(左)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图片3:刘大庆(中)在给员工开展技术培训
图片4:刘大庆(右一)在现场验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