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匠史家亮:创新趁年轻
◎高常月
“成功了,比计划提前60个小时产氢并网,干得漂亮!”近日,在燕山石化炼油厂第五作业区2号制氢装置现场,一个满脸胡茬的年轻人,严肃的面孔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个年轻人就是2号制氢装置检修开停工总指挥、90后的史家亮。史家亮参加工作才7年,来到制氢装置作业区也只有一年的时间,就独立指挥高压加氢和2号制氢装置。同事们都暗暗为这个年轻人捏着一把汗。
看着史家亮连续几天吃住在厂里,胡子拉碴的样子,技能大师张炎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家亮把心思全都放在了一线,为装置解难题,这个年轻人真了不起。”
“让我到生产一线吧。”史家亮认真地说。2016年7月份,史家亮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一头扎进加氢装置和制氢装置生产运行现场。
来到一线的史家亮,为了尽快掌握加氢技术,他每天泡在装置里,一遍遍梳理现场的每一台设备、每一道管线,密密麻麻的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很快,现场的设备、管线、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案等,他都烂熟于心。连“工人院士”刘劲松都不禁为这个年轻人点赞。
2019年5月份,史家亮担任高压加氢装置工艺员。他一边学习临氢装置工艺,一面留心现场的各种问题。针对航煤高烟点难题大胆开展攻关创新,凭借在一线积累起来的工艺技术经验,结合大量最新文献和其他企业生产经验,从反应机理出发,深入分析航煤组成和性质关系,创造性地提出改善原料油性质和分馏塔油品分离的方法。经过不懈努力,当看到装置平稳运行、高烟点航煤实现大批量生产的那一刻,史家亮喜极而泣。
让史家亮更为欣慰的是,高压加氢装置应用该生产方案后,大批量产出的航煤既满足了最新质量标准,又保证了市场供应,该创新项目还申请并授权了3项生产航煤的加氢裂化方法发明专利和《高温油品采样器》《用于灌输液体硫 磺的装车系统》2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他的课题成果《提高加氢裂化装置航煤烟点》获2019年燕山石化QC成果一等奖、2020年中国石化QC成果一等奖,《加氢裂化装置掺炼二次加工柴油多产喷气燃料的技术应用》《加氢裂化装置掺炼不同二次加工油的研究》2篇论文也在核心期刊《石油炼制与化工》上刊载。
首次创新就大获成功,让史家亮信心倍增。年轻、肯干、爱钻研的他成功当选炼油厂第五团支部书记,这让他更充满了干劲和激情。史家亮组建了“春光创新工作站”,针对原料、工艺、方法和设备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带领团支部的青年团员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在史家亮的带领下,“春光创新工作站”先后开发了废吸附剂密闭装袋工艺系统,解决了S-Zorb汽油吸附脱 硫装置废吸附剂装袋难题;完善了现有液硫装车系统密闭设施和电子液位计问题;设计了液硫口密封设施和废气回收装置,有效解决了气体排放难题,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提出用自产干气代替部分天然气生产氢气方案,有效降低了产氢成本;优化高压加氢装置和2号S-Zorb装置工艺生产,助力京VIB成品油成功产出。工作站成员刘鑫提及史家亮,由衷地夸赞道:“家亮脑子灵活、点子多,他带领我们对多套装置进行了优化创新,不仅保证了装置的安稳运行,也让我们得到了成长和锻炼。”
史家亮带领他的“春光创新工作站”所做出的成绩,不仅得到同事、领导的表扬,还被北京市团委授予2020年度北京市青年创新工作站荣誉称号。
“一线创新,关键是要在工作中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提起创新,史家亮总喜欢这样说。2021年,他第一次参与并负责高压加氢装置的检修改造工作,每天早来晚走,盯守在检修现场,针对柴油空冷前温度较高未被有效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在柴油换热流程上新增柴油汽包的合理化建议,建议实施改造后,每年产0.4兆帕蒸汽约3.5万吨,不仅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还降低了碳排放,可谓一举两得。
为了能在创新上有更大的突破,史家亮工余时间除了学习创新,还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曾获得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加氢裂化(处理)装置操作工竞赛金牌。史家亮说:“比赛只是练习,创新才是目的。”
这两年,史家亮将工艺专业、安全专业、环保专业有机结合,对加热炉氧含量和氮氧化物等指标进行立项攻关。通过调整烟道挡板和现场风门开度等措施,大幅降低了加热炉氧含量,提高了加热炉热效率,降低了装置的综合能耗,每年节约燃料气费用约365万元, 氮氧化物降低约20毫克每立方米,降本增效和环保成果显著。针对S-Zorb装置开车过程的反应器温度高,容易造成吸附剂失活等问题,他提出多种创新优化措施,目前,该项目正在申请三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线需要大量的创新人员,我希望能带领更多的年轻人创新。”史家亮说。史家亮将自己的所懂所会进行了总结,并无私地传授给身边的年轻人。他还结合年轻人特点,总结形成了“手指口述”“日、周、月”监督机制、“理论考试+现场考试+学习笔记”学习成果评估法、“理论+实践”交叉复合型教学法等人才培养方法,大大加速了年轻人才的培养。王启尧是一个刚入职一年的新人,在史家亮的传帮带下,已经从一个不懂化工专业的“小白”,成长为能够娴熟独立对现场流程进行改进和质量调整的创新型人才。
扎根一线,锚定创新。7年时间,史家亮从一名新人成长为一名执着于技改创新的优秀青年工匠,先后获得燕山石化优秀青年工程师、燕山石化优秀团员青年、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和中国石化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史家亮说:“成绩只代表过去,我想带领更多的年轻人为一线解难题,为打造国内最安全的炼化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工匠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图1:史家亮(左二)在装置现场和团队成员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图2:史家亮(左二)在讲授室内DCS界面工艺参数调整
图3:史家亮(右二)在梳理工艺流程
图4:史家亮(右二)带领年轻人到现场寻求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