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科技热词——超级地球
古古小离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级别: 通讯员联谊会白金会员

UID: 9184
精华: 14
发帖: 2984
财富: 2145232777 鼎币
威望: 14 点
贡献值: 178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597 点
在线时间: 1260(时)
注册时间: 2010-03-20
最后登录: 2022-1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科技热词——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 i<{/r-w=E  

aB4L$M8x  
  1、名词解释 A*3R@G*h  
    所谓“超级地球”,也称超级类地行星,是指那些环境可能和地球类似、而质量通常为地球1到10倍的行星。由于可能适宜人类或其他生命生存,“超级地球”一直是天文学界的研究热点。科学家们普遍怀疑这类行星上可能存在水和生命,因此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IeJ@G)  
    有记录的最早在2005年,科学家发现一颗被命名为“格利泽876d”的超级地球,它是迄今发现距离地球最近的系外“超级地球”。 OY(znVHU  
    据媒体报道,11月8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这个“超级地球”可能适合生物存活,而且与地球的距离只有约42光年,或许日后能透过望远镜直接观测。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报导,新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HD 40307g,位于恒星系统的适居带内,与恒星距离适中,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HD 40307g的质量是地球的至少7倍。 "RsH'`  
    天文学家这次发现3颗行星,超级地球HD 40307g是其中之一,加上先前已知的3颗行星,矮星HD 40307共有6颗行星。这颗恒星比太阳稍微小,亮度也较暗。天文学家先前侦测到恒星HD 40307周围有3颗超级地球,但这3颗行星的轨道都距离恒星太近,液态水无法存在。HD 40307g是该星系最外围的行星,与恒星的距离平均为9000万公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1亿5000万公里。 ,NQ>,}a0  
    2、最新研究发现 C,3yu,'  
    一个国际天文学团队8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类似地球具备宜居条件的太阳系外行星。由于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7倍,也被天文学家昵称为“超级地球”。 /4u:5G  
    这个研究团队的成员来自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和德国哥廷根大学等机构。据介绍,他们在一颗代号为HD40307的恒星周围新发现了3颗环绕它运行的行星,但其中只有一颗处在所谓的“宜居带”上。HD40307属于恒星中的矮星,距太阳系约42光年,个头和亮度均小于太阳,此前天文学家已在它附近发现另外3颗行星。 \ffU15@N  
    研究人员说,这颗宜居行星与其恒星的距离类似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行星表面不会过热或过冷,具有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研究人员还推测,在围绕恒星运转的同时可能也在自转,并可能产生白天与黑夜循环以及与地球类似的环境。 `jCq`-.  
    参与这项研究的修·琼斯说,这颗行星的轨道运行特征意味着它也许正好能够支撑生命存在。这项研究成果将发表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期刊上。 7=]Y7 "XCf  
    自上世纪90年代早期探测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以来,天文学家已在人类熟悉的星系外发现超过800颗行星。但其中仅有很少数存在宜居的可能性。此前的一项天文学报告说发现了迄今已知离地球最近的太阳系外行星,离我们只有约4光年,但它的条件并不适合生命存在。 O; <YLS^|6  
    3、特性:生命宜居 1z=}`,?>  
这颗行星位于距地球约42光年的绘架座。人们此前认为,名为“HD40307”的绘架座恒星只有三颗行星环绕,但是通过高度灵敏的数据滤波方法计算,该恒星系统还存在另外三颗行星。最远端的一颗行星处于“最佳位置”——与恒星的距离恰巧可供液态水存在,因此也可能存在生命。 pXHeUBY.  
r#K"d  
将在新一期《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周刊上发表的该报告作者之一、英格兰赫特福德郡大学天文学家休·琼斯说:“重要的是行星在轨道上的位置。”上述行星与它所围绕的恒星距离足够近,这样它的温度就能与地球接近。琼斯还说,“该行星并不总是用同一面朝向它所环绕的恒星”,因此它应当有昼夜之分。 +PkN~m`  
74*iF'f?c  
琼斯和他的同事是通过研究恒星上的光线变化发现上述三颗新行星的。行星的吸引会造成恒星光线的变化。但是,科研人员没有分析该恒星上的所有光线,而是把光线分成各个波段,以甄别出哪些是行星发出的信号,哪些是恒星本身发出的信号。琼斯说:“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分析数据并发现较弱的信号。” .#ATI<t  
zGE{Z A  
时至今日,科学家在恒星宜居带上只发现了少量行星。目前,科研人员对上述那颗新行星的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还一无所知。但是他们说,很适合对该行星开展空间成像任务,因为它离地球很近。另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位于宜居带上的“超级地球”则要远得多,距地球大约620光年。 =DXvt5G  
c9;oB|8|  
4、典型代表 7$I *ju_  
G3t 4$3|  
超级地球格利泽876d是超级地球的典型代表,鉴于超级地球相对较大的质量,它们与地球在物理特性上有着一定的差距。一份以Diana Valencia为主的团队针对格利泽876d的研究报告显示,使用经由检测行星及其相应质量的中天法所测得出来的半径,有可能推测出超级地球的组成结构。计算绕行格利泽876的行星所得出的范围,可以是在九千两百公里(约为地球半径的一点五倍)的固态行星到地核大到超过一万两千公里以上(约为地球半径的两倍)有着冰层覆盖表面的液态行星。在这半径的范围之内,超级地球格利泽876d的表面引力为~3.3g与~1.9g之间。巨大的表面引力(通常大过类海王星行星与类土行星,在某些情况下则大过类木行星)是超级地球一项众所周知的特性。温度 g3,F+  
(Zu V5|N  
首先是温度。由于这颗行星的红矮星“太阳”温度较低且光芒不足,因此即使它距离“太阳”的位置非常适中,地表温度也会很低。科学家估计这颗行星上的温度大约只有零下200℃,相当于天王星表面的温度,这么低的温度下,生命想要在上面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大气 T 9?!.o  
f= l*+QY8f  
其次是大气。这颗行星上没有像地球一样包围在外的大气层,而且似乎也不可能再产生大气层,这和地球及木星、土星有很大出入。启示 5V/CYcO  
1oIu~f{`  
科学家从超级地球格利泽876d发现中得出一个重大启示。在银河系中,这种类似地球的行星似乎很“普遍”,只不过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这种‘超级地球’在银河系中应该很多,大约35%的恒星附近应该都有这种行星。”科学家格尔德如是介绍道。因此科学家打算利用重力显微镜重新扫视一遍银河系,借以发现曾经被遗漏的类地行星。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西部在我心中不单纯是地理的界限,它是我最纯真的记忆,最久远的怀想,它也是我灵魂的方向永远追寻着的地方。
古古小离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级别: 通讯员联谊会白金会员

UID: 9184
精华: 14
发帖: 2984
财富: 2145232777 鼎币
威望: 14 点
贡献值: 178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597 点
在线时间: 1260(时)
注册时间: 2010-03-20
最后登录: 2022-11-14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3  
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 CDM==Xa*  

Bh,LJawE  
一、名词解释:“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 >w=xGb7  
    “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自2008年启动,在未来的两年内研究人员将会对27个种群的2500个样本进行研究,全部数据都将免费公开。在基金会和多国家政府的支持下,该计划将在2012年结束,花费约1.2亿美元。 C\dlQQ  
    该计划由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英国桑格研究所,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等共同发起并主导,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科学家们构建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该图谱包含约15万个SNPs,100万个插入/缺失,2万个结构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绝大多数是最新发现的。根据分析,任何人95%以上的突变都可以在该数据中找到。研究人员发现,平均每个人大概携带250个到300个失去功能的突变,其中50到100个与遗传病有关。 Aw *:5I[  
    二、初衷:认识不同人群间的差异 gJ>HFid_C  
  “任何两个人在基因水平上99%以上是一样的,只有小部分的基因组序列因人而异。了解这些差异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与人之间对疾病的易感性、对药物和环境因素的反应性的不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叶葭博士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F I\V6\B/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在种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高血压发病率在白种人中为5%~7%,而在黑人中可高达20%~30%,黄种人最低。我国不同民族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存在很大差异。 MhpR^VM'.  
  但这种差异究竟从何而来?研究发现,不同人的基因组至少有99.99%的碱基对是相同的,只存在不到0.01%的差异。但这一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链上单一碱基对的变化,不仅决定了人们是否易患某些疾病,也决定了不同种族之间在身高、肤色和体型等方面的差异。而目前科学家对其中的关系还知之甚少。 ;i><03  
  2003年4月14日,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与中国6国科学家参与、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人类基因组DNA关键序列图的测序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国屏研究员介绍说,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序列)来自不同人种的5个个体,是一个参考图谱。为了在健康和医疗上应用,科学界必须认识不同类型人群之间在序列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直到最后理解这些差异到表型的作用机理。 !Rw\k'<GKX  
  叶葭感慨地说:“2007年,测序技术获得了很大突破,测序能力成百倍提高,测序成本成百倍下降。DNA之父James Watson、基因组学先锋J. Craig Venter的个人基因组图谱、以及‘炎黄一号’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先后完成。这些工作都为开展千人基因组计划奠定了基础。” 1"CbuV 6  

O(E-ox~q  
三、目标:一张高精度遗传变异图 oxPb; %  
  目前的人类遗传变异数据,如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已被证实对人类遗传研究很有价值。运用单体型图和相关数据,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00多个与人类常见疾病相关的基因组区域。然而,由于现有的图谱还不够精细,研究者经常还需要通过既昂贵又费时的DNA测序来进一步精确地找到致病基因及其变异。通过千人基因组计划绘就的新图谱,将能让研究者更快地锁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点,从而能够使用这些遗传信息更快地开发出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新策略。 yw;!KUKb|  
  “该计划的目标是最后得到一张精度很高而且几乎覆盖全人类的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以提供人类遗传变异的基础信息,用于研究人类各种特定的疾病。”叶葭说。 5K*-)F ]  
  所谓千人基因组计划并不只测序1000个人的基因组,而是要测序1000个人以上的基因组。首先是对其个人基因组图谱进行测序,对整个基因组情况有所了解,然后进行数量较多的个人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据叶葭介绍,千人基因组计划的第一阶段将耗时约一年,进行3项先导实验项目,这些项目的结果将用于决定如何高效且低成本地绘制这张人类遗传差异图谱。 9jwo f}OU  
  第一项先导实验项目将包括两个核心家庭(双亲与一个成年子女)的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每个基因组的平均测序深度为20倍,即反复测定20次。这6个个体所产生的全面详尽的数据集,有助于确定这一计划如何使用新的测序平台识别遗传变异。这既是个人基因组图谱方法上的一种探索,也将作为整个计划中其他项目进行比较的基础。 2tqO%8`_  
  第二项先导实验项目将对180个个体进行浅度测序,每个基因组的平均深度为两倍。这将用于测试新测序技术的浅度测序数据用于检测和定位序列变异的能力。 O}3M+  
  第三项先导实验项目将测定1000个人的1000个编码区域(也叫外显子)的序列,其目的是探索如何更好地得到约占基因组2%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更详细的图谱。 cIgicp}U  
  千人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将由英国的Sanger研究所、中国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及包括Broad研究所、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因组测序中心和贝勒医学院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在内的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大规模测序平台共同承担。 (8(z42  
  四、手段:高效低成本测序技术 ]jzINaMav  
  1990年,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耗时13年,耗资约30亿美元,其间一共有6个国家的16所实验室约1100多名生物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参与了这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科学研究工作。 jTx,5s-  
  “千人基因组计划这么宏伟的工程在两年前是不敢想象,现在能够启动归功于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叶葭说。 XDJQO /qN  
  叶葭告诉记者,在“炎黄一号”的工作中克服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同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例如,在完成“炎黄一号”基因组测序的时候,我国科学家就掌握并很好地应用了作为个人基因组图谱基础的下一代测序技术,同时建立了大量后续分析、拼接的方法,这些都为千人基因组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iBHJ{  
  虽然测序技术和成本在大幅度降低,但目前测序一套个人基因组图谱还是件非常奢侈的事。2007年5月31日,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DNA之父”的美国著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成为世界首张个人版基因组图谱的拥有者,但其成本也高达200万美元。完成沃森DNA测序工作的美国454生命科学公司创始人和总裁乔纳森·罗思伯格表示:“我们正在向着10000美元基因图谱前进,很快就会降到1000美元。”千人基因组计划将采用几种新的高通量测序平台,通过建立更高效、更低价的新测序技术,这一计划的成本最终将有望降低至3000万到5000万美元,时间缩短至3年。 k]`3if5>  
  叶葭也表示:“虽然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突破,但是测序一个人的基因组暂时还会在千万元人民币的成本上。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工作速度的不断提高,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基因组图谱,就像我们去医院作检查照X光一样简单。” o^! Zt 9  
  在共同发起并参与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同时,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还在中国国内启动了“炎黄计划”,以便在更大范围内研究中国人群的遗传变异,绘制高分辨率的中国人遗传变异图谱。在发布了第一个中国人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后,启动了第二阶段的“炎黄99”计划,该研究将对99个中国人个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及多态性比较。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参与千人基因组计划所完成的中国人样品的测序将作为“炎黄计划”的一部分。 N7xkkAS{  
^$y_~z3o#7  
西部在我心中不单纯是地理的界限,它是我最纯真的记忆,最久远的怀想,它也是我灵魂的方向永远追寻着的地方。
古古小离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级别: 通讯员联谊会白金会员

UID: 9184
精华: 14
发帖: 2984
财富: 2145232777 鼎币
威望: 14 点
贡献值: 178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597 点
在线时间: 1260(时)
注册时间: 2010-03-20
最后登录: 2022-11-14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3  
好奇号 %_SE$>v^  

60AX2-sdJ,  
一、名词解释 kC9A  
9LJ/m\bi  
“好奇”号也被称之为“火星科学实验室”,是迄今为止研制的最为先进的火星车。重达1吨,大小与一辆Mini Cooper接近,采用核电池作为动力。好奇号于2011年11月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8月6日13时31分在火星着陆,并首次采用特殊设计的“天空起重机” 系统着陆。根据设计,它将在火星盖尔陨坑着陆,随后执行两年的考察任务,探测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具有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确定火星是否具有可居住性。 +I\ bs.84  
|_[mb(<|  
在设计上,“好奇”号共携带10个科学仪器以及1个样本获取、处理和传送系统。多个仪器将相互配合,共同对潜在的取样目标进行远程探测研究和现场测量。“好奇”号将借助相关设备获取岩石、土壤和大气样本并利用车载分析仪器对其进行分析。此外,这辆火星车还将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 dt3Vy*zL  
o <l4}~a  
二、四大科学目标 -07(#>  
[AX).b  
   在“好奇”号将要勘探的区域,科学家借助在轨航天器获取的数据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古代的火星曾出现与水有关的过程。除了对这一区域进行勘探外,“好奇”号还将研究火星的过去和现在是否拥有适于生命生存的环境。对当前的火星环境适居性进行评估需要分析一系列环境特征以及在微观和宏观上对此产生影响的过程,同时还要将这些特征与我们已经获得的与生命在这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有关的发现进行比较。评估过去的适居性需要根据当前的观测发现推断过去的环境和相关过程。这些评估涉及到大量化学、物理学和地质学观测。 NnHM$hEI"U  
  “好奇”号并不是一项生命探测任务,在设计上也并不用于探测能够泄露当前微生物新陈代谢秘密的重要过程。这辆火星车并不具备对微生物或者微生物化石进行成像的能力。不过,“好奇”号具备在岩石和土壤中探测复杂有机分子的能力。如果发现这些分子,可能意味着存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源头,同时也能反映出碳质陨石的参与。“好奇”号的分析能力能够帮助它探测其他生物学信号,尤其是岩石和土壤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同位素,特定的元素和矿物浓度以及数量,不寻常岩石纹理和结构的特性。 GJy,)EO6{  
  确定生物信号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寻找很难用物理过程解释的化学或者结构特征。此外,“好奇”号还能够对潜在生物源气体——例如最近在火星大气中发现的甲烷——的浓度和同位素构成进行评估。与当前和过去旨在寻找火星过去或现在存在水的证据的任务相比,“好奇”号寻找适居环境的任务面临更大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即使数量很多,有机碳在火星表面的保存程度也是一个未知数。 05pCgI}F>  
  “好奇”号的科学研究目标主要有4个,只有完成这些目标才能实现评估火星适居性的目的。第一个目标是至少对一个探测区域的生物学方面的潜力进行评估,方式是研究有机碳化合物的特性和数量,寻找构成生命的化学组件,以及寻找和鉴别可能记录生物学相关过程的特征。第二个目标是研究着陆点的地质特征。在此过程中,“好奇”号将对登陆点地表以及近地表物质的化学、同位素和矿物构成进行研究,同时揭示岩石和土壤形成过程。第三个目标是研究与过去适居性(包括水扮演的角色)有关的行星过程,方式是评估长期内的大气演化,研究水和二氧化碳当前的状态、分布和循环。第三个目标是确定地表辐射的频谱,包括宇宙辐射、太阳质子活动以及次级中子。 l/rhA6kEU  
  “好奇”号进行的观测和测量将对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评估火星过去和现在环境适居性的这一科学研究目标取决于上面提到的4个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所取得成果的整合。“好奇”号的10个科学仪器中每一个都要参与多项科学研究任务,帮助这辆火星车完成既定目标。由于科学仪器的多用途和多使命,“火星”项目组的各个团队需要紧密配合,共同完成科学勘察、评估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_TQt!Re`,  
  
3y 3 U`Mo  
三、携带十种科学仪器  9y]$c1  
    1.桅杆相机 u{p\8v%7  
  桅杆相机(以下简称MastCam)是“好奇”号的主要成像工具,负责拍摄火星地貌的高解析度彩色照片和视频,供科学家进行分析。MastCam由两个照相系统构成,安装在“好奇”号主车身上方的一个桅杆上。在“好奇”号在火星表面行进时,MastCam能够获得很好的视野。MastCam拍摄的照片将帮助任务组驱动和操控“好奇”号。 e$>5GM  
  2.火星手持透镜成像仪 ( v ~/glf  
  火星手持透镜成像仪(以下简称MAHLI)功能相当于一个超级放大镜,允许地球上的科学家更细致地观察火星上的岩石和土壤。这台仪器可以拍摄小到只有12.5微米(不及一根人发的直径)的地貌特征彩色照片。MAHLI安装在“好奇”号的5关节7英尺(约合2.1米)机械臂末端,本身就是一个工程学奇迹。形象地说,这台仪器就是科学家的一个高科技手持透镜,将对准他们希望对准的任何地方。 "?qu(}|  
  3.火星降落成像仪 6u:5]e8  
  火星降落成像仪(以下简称MARDI)是一台小型摄影机,安装在“好奇”号的主车身上,负责拍摄“好奇”号降落火星地面过程的影像。届时,这辆火星车将借助一个悬浮的火箭动力太空起重机完成降落。MARDI将在“好奇”号距离火星地表1英里(约合1.6公里)或2英里(约合3.2公里)时启动,此时的“好奇”号将丢弃隔热板。在“好奇”号触地前,这台仪器将以每秒5帧的速度拍摄影像。MARDI拍摄的录像将帮助“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组规划“好奇”号的火星之旅,同时为科学家提供登陆地——直径100英里(约合160公里)的盖尔陨坑的地质信息。 [V jd )%  
  4.火星样本分析仪 R#\8jvv  
  火星样本分析仪(以下简称SAM)是“好奇”号的心脏,重83磅(约合38公斤),占到“好奇”号所携科学仪器总重量的一半左右。SAM由3个独立的仪器构成,分别是质谱仪、气相色谱仪和激光分光计。这些仪器负责搜寻构成生命的要素——碳化合物。此外,它们还将搜寻与地球上的生命有关的其他元素,例如氢、氧和氮。 J?%D4AeS]v  
  SAM安装在“好奇”号主车身内。“好奇”号的机械臂通过车外的一个进口将样本送入SAM。所采集的一些样本将来自于岩石内部,利用机械臂末端2英寸(约合5厘米)的钻头钻入岩石提取。迄今为止,所有登陆火星的火星车都没有安装可提取岩石内部样本的工具。科学家对这个钻头既感到兴奋,又充满期待。“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乔伊-克里斯普表示:“对于一名研究岩石的地质学家而言,没有什么能够比获取岩石内部样本更让他感到兴奋的了。” <U,T*Ql1x  
  5.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 `8'T*KU  
  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以下简称CheMin)可用于确定火星上的矿物类型和数量,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这颗红色星球过去的环境。与SAM一样,“好奇”号的机械臂通过车外的一个进口将样本送入CheMin进行分析。分析时,这台仪器向样本发射X射线,根据X射线的衍射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克里斯普在接受太空网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看来,这就像是在变魔术。”X射线衍射是地球上的地质学家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从未在火星上使用过。CheMin将帮助“好奇”号进一步了解火星矿物的特征,超过它的前辈“机遇”号和“机遇”号火星车。 B4|% E$1+  
  6.化学与摄像机仪器 $V~%$  
  化学与摄像机仪器(以下简称ChemCam)可以向30英尺(约合9米)外的火星岩石发射激光,使其蒸发,而后分析蒸发的岩石成分。借助于这台仪器,“好奇”号可以研究机械臂无法触及的火星岩石。此外,ChemCam同样可以帮助任务组在远处确定是否应该派遣“好奇”号前往一个特定的地带进行探测。ChemCam由几个不同组件构成。激光器安装在“好奇”号桅杆上,旁边是一台摄像机和一架小型望远镜。3台光谱仪安装在车身上,通过光纤与桅杆上的设备相连,负责分析蒸发的岩石样本中受激电子发出的光线。 'pm2C6AC  
  7.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 6/#= dv  
  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以下简称APXS)安装在“好奇”号机械臂末端,负责测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学元素的数量。届时,“好奇”号将让APXS与样本接触,APXS通过发射X射线和氦核进行分析。这些“弹药”能够将样本中的电子撞出轨道,进而产生X射线。根据放射出的X射线的特征能量,科学家能够确定元素的类型。“机遇”号和“勇气”号安装了早期版本的APXS,用于揭示水在影响火星地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6o1.?t?  
  8.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 bh7 1Zu  
  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以下简称DAN)安装在“好奇”号主车身背部附近,将帮助火星车寻找火星地下的冰和含水矿物质。这台仪器将向地面发射中子束,而后记录下中子束的反弹速度。氢原子往往延缓中子的速度,如果大量中子速度迟缓,便说明地下可能存在水或者冰。DAN能够发现地下6英尺(约合2米)浓度只有0.1%的水。 5&9(d_#H  
  9.辐射评估探测器 @#Xzk?+  
  辐射评估探测器(以下简称RAD)体积与一个烤面包机相当,在设计上用于帮助准备未来的火星探索任务。这台仪器负责测量和确定火星上所有类型的高能辐射,包括快速移动的质子和伽玛射线。RAD的观测数据允许科学家确定宇航员暴露在火星环境下时将受到多大剂量的辐射。此外,这一信息也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辐射环境对火星生命的产生和进化构成多大障碍。 Zp__  
  10.火星车环境监测站 Ugdm"  
  火星车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REMS)安装在“好奇”号桅杆中部,是一座火星天气监测站,负责测量大气压、湿度、风速和风向、空气温度、地面温度以及紫外辐射。所有这些数据汇聚成每日和每季报告,帮助科学家详细了解火星环境 p-(Z[G*  
四、基本参数 H8-,gV  
swLgdk{8n  
    1、飞船 vCpi|a_eCu  
    巡航级尺寸(巡航级和隔热罩,其内部是火星车是下降级):直径4.5米,高度3米 h0^V!.- 5  
    火星车名字:好奇号 SV\x2^Ea0  
    火星车尺寸:长度3米(不计入机械臂);宽度2.8米;高度(计入桅杆)2.1米;机械臂长度:2.1米;轮子直径:0.5米 \GvVs  
    质量:发射总质量3893公斤,包括:火星车899公斤;进入-下降-着陆系统2401公斤(包括隔热罩和加注燃料的下降级);加注燃料的巡航级539公斤 ` chf8  
    火星车动力: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和锂离子电池 ap6Vmp  
    科学任务载荷:75公斤,包括10件设备,分别是: 3.dUMJ$_  
    α粒子X射线分光计(APXS) BEI/OGp  
    化学相机(ChemCam) Rthu8NKn  
    化学和矿物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设备(ChemMin) #!`zU4&2  
    中子动态反射测量仪(DAN) l E&hw  
    火星下降成像仪(MARDI) $Jr`4s  
    火星机械臂相机(MAHLI) E$ngmm[  
    桅杆相机(MastCam) +qz)KtJS  
    辐射评估探测器(RAD) A|>C3S  
    火星车环境监测站(REMS) G8;S`-D1a,  
    火星样本分析仪(SAM) TM^1 {0;r5  
    2、发射 !<YRocQY  
    发射时间和地点: 2011年11月26日美国东部时间10:02 (北京时间23:02),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第41号发射台发射升空 D{l.WlA.  
    发射火箭:联合发射联盟(ULA)所属“宇宙神” V 541 pKH4?F  
    发射时地球-火星距离:2.04亿公里 j{;3+LCo*  
    3、任务 (bo bKr  
    火星着陆:预计着陆时间为8月5日美国东部时间1:31(北京时间13:31),误差正负1分钟。这一时间为预计地球确认时间,其中包括了无线电信号从火星着陆地点发回地球控制中心所需的时间。在火星着陆地点,好奇号的着陆将在火星当地时间下午3点左右进行。 ynDx'Q*N'  
    着陆地点:火星南纬4.6度,东经137.4度,靠近盖尔陨石坑内的夏普山山麓 I Mv^ 9T:  
    着陆时地球-火星距离:2.48亿公里 l.34h  
    着陆时无线电信号单程耗时:13.8分钟 Czci6 Lz  
    飞船从地球飞向火星实际飞行距离:5.67亿公里 `riv`+J{s  
    主任务期:一个火星年(约合两个地球年,即98周) h ?ia4t  
    预计主任务期间着陆点附近近地面空气温度:-90摄氏度~0摄氏度 AQiP2`?  
    项目耗资:25亿美元,这一数值涵盖了飞船研制,火星科学考察主任务期间费用,以及其它发射及运行费用。
西部在我心中不单纯是地理的界限,它是我最纯真的记忆,最久远的怀想,它也是我灵魂的方向永远追寻着的地方。
古古小离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级别: 通讯员联谊会白金会员

UID: 9184
精华: 14
发帖: 2984
财富: 2145232777 鼎币
威望: 14 点
贡献值: 178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597 点
在线时间: 1260(时)
注册时间: 2010-03-20
最后登录: 2022-11-14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3  
秸秆焚烧 (Dar6>!  

r2](~&i2  
名词解释 h#n8mtt&i  
dH/t|.%  
顾名思义,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    "aBd0i&  
Zn/9BO5  
——焚烧的原因—— \G=E%aK  
y="SzPl  
1、农民对秸秆焚烧还存在认识的误区,有些农民凭多年的经验认为,焚烧后的秸秆是富含钾肥的草木灰肥料,适合中性和酸性土壤,对来年种庄稼有好处。    wU ; f   
(O-)uC  
2、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农民认为不如一烧了之。    dq8 /^1P  
nfJ8Rt   
3、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现实中,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要么实施成本太高,比如用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让农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回收价格太低,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    ~r!5d@f.6  
:1lE98=  
4、缺乏正确的引导。近年来,对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然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具体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奖惩措施为主,无人去做秸秆利用的组织、协调和转化工作,只堵塞不开流,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    <bx9;1C>zd  
!Q(xOc9>Ug  
5、缺乏处置技术。首先,多数农户基本不用秸秆当柴烧,只剩下“付之一炬”。其次,农民找不到秸秆“变废为宝”的途径。原有的其它小麦秸秆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也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第三、农作物秸秆还田推广缓慢,第四,秸秆饲料处理成本高,难度大。另外,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沤造有机肥,这些简便易行的秸秆处理方式,也都是家庭式、规模小,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Fm;)7.% >  
O7dFz)$  
6、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就地焚烧秸秆。抢收时为防止损伤机器,留的麦茬太高,如果不把麦茬去除,难以插秧。如果不烧会误农时,“三夏”大忙,忙就忙在一个“抢”字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秸秆从地里弄出来。    y{{EC#  
{.lF~cOu  
7、机械收割留茬较高。据调查,我国生产的收割机因功率不够及机械手图省油等原因留高茬达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YT5>pM-%  
`Of wl%G  
8、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秸秆禁烧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单靠禁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千家万户秸秆处理的问题。另外,秸秆禁烧监管力度不强,执法手段也比较薄弱。    L@z !,r,  
7XDV=PQ[  
9、试点的秸秆气化站,用秸秆很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面积吸纳秸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CL|q+-  
$&C(oh$:  
——焚烧的危害—— Hr+-ndH!Pq  
+_g T|vlU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p\{+l;`  
|tg?b&QR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v`;ym  
pq[mM!;#v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baNfS  
;/V@N |$n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AIm$in`P  
ya{>=  
——秸秆的用途—— qp W#!Vbx  
gr 5]5u  
成分:改善土壤形状 H<;Fb;b  
} x.)gW  
秸秆还田有利于新鲜腐殖质在土地内形成,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含量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土壤保肥性能,能有效地固定土壤氮素,避免养分流失,协调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循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同时,秸秆可直接作为饲料或作为企业加工原料。因为作物秸秆中含有作物生长必需的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及有机成分,是一种完全肥料。秸秆还田可以较全面地供应作物养分,有利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 vaj66nV  
@1F'V'  
出路:变身新型绿色能源 fl"y@;;#h  
s3M84wz  
    农村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是生产木煤的重要原料。作为生物质原料,农作物秸秆经过粉碎、干燥、筛选、再碎、挤压5个步骤就可以“变身”为新能源。削片机“粉碎”秸秆后,将含水率干燥至14%-16%,干燥后进行“清洁筛选”,将其中的金属物质和石头等杂质“分离”出来。“分离筛选”后“再粉碎”,然后将细小的木屑用传送带“送入”螺旋喂料器,由自动加水装置“喷洒”适量水量,接着,充分混合搅拌。搅拌后将混合物“注入”挤压机。挤压机通过高温高压将木屑“压缩”成一定直径的长条“圆棒”形状并“挤”出、切割成2-3cm的颗粒状”木煤,然后包装。 BJ9sR.yX62  
    作为新能源项目,该项技术由南京林业大学朱典想教授所带的团队和北京泛欧瑞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与设计。朱典想说,经过这样5个步骤生产的木煤完全可以替代煤炭,且比煤炭更安全、环保,可大量使用于民用、单位取暖。 &Bn; Vi  
    同样是“煤”,木煤不仅燃烧效率高,“一吨木煤相当于1吨二类烟煤的燃烧效率”,而且作为生物质能源,木煤有着煤炭所没有的绿色环保。煤炭在锅炉中燃烧后,排出大量的飞灰、炉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其中飞灰和二氧化硫是空气主要污染物,炉渣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而木煤燃烧则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物质的排放量。 W"kw>JEt  
    以大气中PM2.5的主要成分之一飞灰为例:经测算,锅炉燃烧5万吨二类烟煤,向大气排放的飞灰(粉尘)量为325吨,而燃烧5万吨木煤,向大气排放的飞灰量仅为6吨。此外,木煤燃烧时二氧化硫的减排率达96%。木煤燃烧后的炉灰还可以作为“肥料”,促进新的植物生长,可循环使用。 5ZA%,pH>Jq  
    木煤作为新能源,是传统煤炭的“绿色替代品”。朱典想说,从理论上讲,木煤在燃烧过程中可实现“零排放”,“在替代将近7亿吨的工业用煤中,木煤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朱典想告诉记者,“我国林木生物质总量约178.86亿吨,每年可采伐剩余物的生物量约16.2亿吨。考虑到采运条件、生态防护、资源分布等多方面因素,每年可提供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量为3.3亿吨,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如全部得到利用,能够减少1/10的煤炭的消耗。” e9W7ke E*  
这样一套处理装置,工艺技术并不复杂,运行成本也不高,朱典想说,目前木煤的制作成本大约600元/吨,而同样热值的煤炭价位在900元/吨左右。 IMGqJc,7  
<s-@!8*(  
经验:各地秸秆处理方法 ,w%oSlOu  
-m160k3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近7亿吨,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在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下,近年来一些地区在秸秆综合利用上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秸秆焚烧。 |)q K g  
f%{Tu`  
譬如,实现了秸秆100%综合利用的江苏省江阴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仅对大马力拖拉机、大中型秸秆还田机、与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等农机购置进行补贴,还对秸秆集中收集堆场体系建设、秸秆收集费用及运费等进行补贴,创建了村组织收集、镇堆放转运、市集中处理的秸秆综合利用运行体系,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同时,对实行秸秆还田的农户给予每年每亩一定数额的补贴。江阴市还积极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新途径、新模式,建设了秸秆、垃圾混合焚烧发电项目、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秸秆气化项目等,与高校实行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大学科研成果,生产以秸秆为辅料的商品有机肥料。当地农民高兴地说,“秸秆还田鼓了粮袋子,富了钱袋子,又肥了地力,现在哪还有人舍得烧啊!” -L9R&r#_e  
5FSv"=  
在山东省莱西市,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推广生物新能源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广青贮、反应堆、还田等秸秆循环综合利用模式,转化玉米秸秆,使其变废为宝。玉米秸秆作为奶牛青贮饲料,不仅增加了玉米种植的附加值,而且通过奶牛过腹还田,达到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莱西市还推广秸秆反应堆技术,利用秸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发展冬暖式设施瓜菜大棚基地,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建起十几座大型秸秆气化站,常年为农村居民户直供燃气。
西部在我心中不单纯是地理的界限,它是我最纯真的记忆,最久远的怀想,它也是我灵魂的方向永远追寻着的地方。
古古小离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级别: 通讯员联谊会白金会员

UID: 9184
精华: 14
发帖: 2984
财富: 2145232777 鼎币
威望: 14 点
贡献值: 178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597 点
在线时间: 1260(时)
注册时间: 2010-03-20
最后登录: 2022-11-14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12-23  
金星凌日 Blbq3y+Sq  

u5Ny=Xm  
金星凌日(transit of Venus): 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金星凌日”将在6月6日精彩上演。天文专家说,这是直到2117年以前所能看到的最后一次,凌日时间长达6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最佳观测地区。 5ttMua <G?  
金星凌日的周期 ?{: D,{+  
cVay=5].  
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100多年。2004年之前的最后组金星凌日发生在1874年的12月和1882年12月。21世纪的首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8日,这一组的另一次将要发生在2012年的6月6日6:09开始。再下一 金星凌日次是2117年和2125年。 _;:rkC fj  
WE[m@K[CR  
每种类型每隔243年出现一次,是因为地球上的243个恒星年(365.25636天)是88757.3天,金星上的395个恒星年(224.701天)是88756.9天。因此经过这个时间段后金星与地球差不多同时回到各自轨道上同一位置。由于金星和地球环绕太阳的运行轨道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并不是每次金星下合日都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一般的,地球在每年12月10日前后经过金星轨道的升交点,在每年6月8日前后经过金星轨道的降交点,因此,金星凌日只能发生在这两个日期前后。 ^%8qKC`Tt  
ns#~}2"d  
金星凌日有着8年、243年和251年的周期。8年的周期等到于8个地球年(365.256天)、13个金星年(224.701天)和5个会合周期(583.92天)。243年的周期等于243个地球年、408个金星年和157个会合周期。任意选取8年,可得两次金星凌日,如1874年至1882年。任意选取243年, 可得5次金星凌日,如1874年至2117年,任意选取251年,可得6次金星凌日,如1874年至2117年 。两次金星凌日的间隔时间分别是:8年、121.5年、8年、105.5年、8年、121.5年、8年、105.5年,这样依次地排列下去。其中8、121.5、8、105.5之和等于243是金星凌日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周期。从金星凌日的长周期可看出,金星降交点(升交点)是自西向东移动的。2004的 6月8日金星凌日比1761年6月6日金星凌日推迟了两天,即在243年中,金星的降交点向前(向东)移动了两天。对于8年的金星周期,我国天文学家早在二千二百多年前就发现了。成书在西汉的《五星占》写道:“五出,为日八岁,而复与营室晨出东方。”这是说金星的五个会合 周期恰好等到于八年,即金星在八年前或八年后会在相同的时间里复现在相同的星座。这说明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已掌握了金星与地球的运行规律。从以上金星凌日的周期可看出,任何一个人,一生中最多只可看到两次金星凌日,最少的一次也看不到。 N\q)LM !M  
`4%;qLxngP  
金星凌日的科学作用  gt_X AH  
y?#9>S >:\  
在科学史上,金星凌日曾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1716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哈雷发表论文提出了一套利用观测金星凌日来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方法,从而使人们首次有可能比较精确地获得太阳系的大小。于是1761年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而成为众多天文学家竞相观测的目标。1824年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发表了对两次观测的比较全面的讨论结果,得到地球距离太阳1.53亿公里,但该值的不确定度较大。因为日地距离是一个最基本的天文常数,日地距离的测定被誉为“最崇高的天文问题”,所以天文学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1874年和1882年的金星凌日观测。最后从1882年的观测结果归算出日地距离为1.4934亿±9.6万公里,现在的为1.49597870亿公里。编辑本段光学现象 d;~ 3P  
z Bt`L,^  
在金星进出太阳表面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有趣的光学现象,非常值得观测。金星凌日,它是天文摄影数量较 多的事件之一。众多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影像,不断地从可以看见凌日的区域:欧洲、非洲、北美洲和亚洲产生。以科学的角度来说,专业的天文摄影家注重的其中的科学性,以期能够从中发现什么。而以美学的观点来说,凌日影像可以分成数类。一类的主题在于捕捉清晰太阳盘面上的凌日金星。一类着重于捕捉双重凌日,例如有金星和飞机或金星和低轨道国际太空站的暗影同时出现在日面上等。一类则含有趣味型态的云朵。例如,右面这张从美国北卡罗莱那州拍摄的影像。影像中金星黝黑的剪影,乍看之下,很容易被误认是一小团具有不寻常外观的云。 @ EmGexLPM  
}t|Plz  
金星凌日的观测要点 C.>  
>{m2E8U0  
金星凌日难得一见,但要成功观测凌日现象必须作好充分准备。 nMG rG  
#+" 4&:my  
首先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切切不可用普通的太阳镜来直接观测太阳。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观测,都不要长时间地凝视太阳,必须经常让眼睛休息片刻。 MCeu0e^)  
kT^*>=1  
观测者必须使用适当的减光装置来保护眼睛,最好使用专用的日食观测卡,但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观测卡的膜层是否完好,有否小孔等瑕疵。我们还可以用电焊防护玻璃、用烟充分熏黑的普通玻璃、黑色X光胶片或几层过度曝光的胶卷等作为观测工具。比较而言,用望远镜进行投影观测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R4  
2L2 VVO  
在金星进入太阳圆面之前,金星是看不到的。因此,必须根据预报的金星凌始外切时刻和该时刻金星的位置角,耐心地等待金星凌始外切的出现。 ] *-;' *  
t<sNc8x  
在凌日观测中,共有5个特殊时刻。其中凌甚是无法直接取得的,而凌始外切时刻的实测记录比较困难。可以比较准确记录下来的是:凌始内切、凌终内切和凌终外切。凌终外切之后金星就看不到了,凌日过程结束。 A)hhnb0o  
|mxNUo-  
人类观察史 i-,D_   
4;C*Fa  
世界上第一个用肉眼观察金星凌日的人是阿拉伯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法拉比(870至950年),他在一张羊皮纸上写道:“我看见了金星,它像太阳面庞上的一粒胎痣。”据分析,法拉比 金星凌日目睹到这次金星凌日发生在公元910年11月24日。 't( }Rq@  
L)F1NuR  
世界上第一个向世人预告金星凌日是德国伟大的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至1630年)。他在1629年出版的《稀奇的1631年天象》一书中写道:1631年12月7日将发生金星凌日。 7]|zkjgI  
kG1;]1tT#  
世界上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金星凌日是英国的天文学家霍罗克斯(1619至1641年)和克拉布特里。他俩在1639年12月4日用望远镜观察到十七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 fw' r.  
k&) K(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用金星凌日测量太阳视差和日地距离(天文单位)的人是英国天文学家哈雷(1656至1742年),他在1716年建议在世界各地联合观察金星凌日,并论述了利用金星凌日测量太阳视差的方法,这是当时精确测定太阳视差的理想方法。 xQJIM.  
f xDj+Q1p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金星有大气存在的人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他在1761年6月6日在圣彼得堡附近的天文台进行了认真观测。他发现,当金星凌日刚刚开始,看到金星边缘刚刚与太阳边缘接触时,在金星周围有一非常模糊的微微发亮的圆环。经过仔细分析,他认为,在金星周围应该存在大气,当金星接近太阳时,太阳光经过的大气折射在金星周围形成亮环。这是第一次指出金星上存在大气。现在我们已经对金星大气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等成分。 mX&xn2}qZ"  
,?g=U8y|  
1824年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发表了对两次观测的比较全面的讨论结果,得到地球距离太阳1.53亿公里,但该值的不确定度较大。因为日地距离是一个最基本的天文常数,日地距离的测定被誉为“最崇高的天文问题”,所以天文学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1874年和1882年的金星凌日观测。最后从1882年的观测结果归算出日地距离为1.4934亿±9.6万公里,现在的1.49597870亿公里。 FaFp_P?  
:N@U[Wx0A  
专家解读“金星凌日” TZ_rsj/t  
 {l2N&  
看什么,怎么看 5"JU?e59M  

$n= O  
  
(*,8KLV_i  
2004年6月8日下午1点13分,金星凌日天文奇观上演时,吸引了众多兰州市民手持简易的挡光膜、减光片驻足观看,竞相目睹这一天文奇观。CFP/供图 '{[!j6wt\  
    6月6日,堪称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金星凌日”将如约而至。天文专家表示,本次天象除给人们带来一次难得的视觉盛宴外,还将有助于人类研究金星大气的成分和寻找系外行星。 X9fNGM1  
    当地球、金星、太阳在一条直线上,金星运行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G02ox5X  
    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100多年。21世纪的首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8日。2004年之前的最后组金星凌日发生在1874年的12月和1882年12月。专家指出6月6日将是本世纪最后一次观测机会,凌日时间长达6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最佳观测地区。下次金星凌日将出现在2117年。 N = LM?(H  
    看什么 pkXv.D`  
    “5个特殊时刻”不可错过 w[(n>  
    “在凌日观测中,共有5个特殊时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第一是凌始外切,即金星的边沿与太阳的边沿相交的一瞬,第二是凌始内切,就是金星看上去刚刚“进入”太阳后,边沿与太阳边沿内切的一瞬。第三是食甚,在金星凌日的食甚时,金星与太阳的中心点最近。第四是凌终内切,就是金星看上去即将“逃出”太阳前,边沿与太阳边沿内切的一瞬。第五是凌终外切,与凌始外切正好相反,凌终外切之后,金星就在太阳强烈的光照下“隐身”了,凌日过程结束。 NZLXN  
    除此之外,在入凌和出凌阶段,有时候金星视面边缘会镶上一丝极细的“晕环”或“光环”。这个“晕环”是由于金星大气层顶部反射、散射阳光形成的。使用目镜投影方式可看到它,但如果将望远镜加滤光片,则会更清楚。专家指出,“晕环”大小的变化,环亮度是否均匀,是否能在太阳圆轮的背景下看到,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 <jeh`g  
    黒滴现象最值得期待 成因仍存争议 I%@e@Dm,h  
    专家介绍,金星入凌和出凌时,细心的观察者可能会发现所谓的“黑滴”现象。实际上,当我们对着光亮,将两个手指逐渐靠近,当很接近的时候,可以发现尽管手指还没有接触,就能够看到上下手指之间有阴影把它们联系了起来,像是手指间有水滴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黑滴”现象。金星进入太阳与从太阳出来这一头一尾两个环节,被认为是金星凌日最值得观测的。 :l+_ja&o  
    “黑滴”的产生原因是一个谜团,即使到今天也存在一些具有争议的解释。有人认为这种效应来源于光的衍射,有的认为它仅仅是错觉,还有人认为它与金星的大气层有关。但目前的学者们更倾向于认为,黑滴效应并非由以上这些原因引起,它实际上由地球大气中的一种与视宁度有关的涂污效应引起。另外,“黑滴”现象也受到观测时望远镜质量的一些影响。 D_d|=i  
    怎么看 $$JIBf8  
    应使用专用日食观测卡 -(*nSD9  
    “金星凌日”难得一见,但要成功观测凌日现象必须作好充分准备。 (I4y[jnD  
    专家提示,首先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切不可用普通的太阳镜来直接观测太阳。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观测,都不要长时间地凝视太阳,必须经常让眼睛休息片刻。 v&fGCD\R  
    观测者必须使用适当的减光装置来保护眼睛,最好使用专用的日食观测卡,但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观测卡的膜层是否完好,有否小孔等瑕疵。此外,还可以用电焊防护玻璃、用烟充分熏黑的普通玻璃或几层过度曝光的胶卷等作为观测工具。 |q;Al z{  
    比较而言,用望远镜进行投影观测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专家指出,使用望远镜的话,一定要提前在镜头前罩好供目视观测使用的巴德膜。如果使用相机拍摄“金星凌日”,一定要在镜头前使用滤光片或巴德膜进行减光,以免烧坏机器。 &=6%>  
    金星第一次与太阳表面外切时间为6时10分05秒,金星完全脱离太阳的时间为12时49分24秒,整个过程将持续6个多小时。天文专家提示,在金星进入太阳圆面之前,金星是看不到的。因此,必须根据预报的金星凌始外切时刻和该时刻金星的位置角,耐心地等待金星凌始外切的出现。 SIq1X'7  
    观测意义 a3q\<"|  
    利用“行星凌日”或可发现系外行星 ,"Tjpdf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1761年“金星凌日”刚刚开始的时候,俄国天文学家罗蒙诺索夫看到了金星周围的大气层,后来的凌日当中利用分光镜检测出金星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气、硫酸雾等,这对于世人揭开金星之谜提供了重要信息。但金星大气的成分还有什么,至今各国科学家都在苦苦探索。因此,本次“金星凌日”为金星大气成分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良机。 `=79i$,,t  
    太阳系外行星是独特的天体,人们可以参照太阳系内与它们类似的行星来研究,“金星凌日”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分析太阳系外行星。赵之珩表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人类正在竭力寻找太阳系之外的“系外行星”,企图发现“地球型行星”,从而进一步找到“外星生物”。如果地球轨道正好和系外行星轨道在一个平面上,利用“行星凌日”发现系外行星,不失为一个绝妙的方法。 2H[ ; v+  
    为解决“最崇高的天文问题”提供途径 p8=|5.  
    “金星凌日”最早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预言,英国天文学家霍罗克斯在1639年首次记录。在科学史上,金星凌日曾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9x=3W?K:,  
    1716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哈雷发表论文提出了一套利用观测金星凌日来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方法,从而使人们首次有可能比较精确地获得太阳系的大小。于是1761年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而成为众多天文学家竞相观测的目标。1824年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发表了对两次观测的比较全面的讨论结果,得到地球距离太阳1.53亿公里,但该值的不确定度较大。因为日地距离是一个最基本的天文常数,日地距离的测定被誉为“最崇高的天文问题”,所以天文学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1874年和1882年的“金星凌日”观测。最后从1882年的观测结果归算出日地距离为1.4934亿±9.6万公里,现在的为1.49597870亿公里。 ~r<p@k=.#0  
    新闻链接 F>N+<Z  
    国际空间站、哈勃望远镜加入观测队伍 R<_?W#$j  
    宇航员唐·佩提特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担任飞行工程师的职位。他计划着对即将发生的金星凌日天象在轨道上开展观测。届时,佩提特将把他的相机对准飞船的侧边舷窗,这里是一个由欧洲空间局制造的观测舱,拥有大视野的舷窗,可以观察地球和太空。这里的7扇舷窗被宇航员们用来观察并操作空间站上的机械臂,协调飞船对接,并拍摄地球和太空的科学图片。 d.`&0  
    为此完成“金星凌日”的拍摄,2011年12月出发前往国际空间站时,宇航员专门带上了太阳滤光片。2004年发生“金星凌日”时,由于没有携带滤光片,国际空间站与这一罕见天象失之交臂。 bGN 54{f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金星凌日”,哈勃空间望远镜也会加入到观测的队伍中,虽然其镜头不能对准太阳,但可以对准月面观测,测量月面亮度的变化,从而推测太阳光强度的微小变化,积累测量“系外行星”的经验。据介绍,本次观测一旦成功的话,它的科学意义将会非常巨大。(记者 王婷婷 综合报道) Ah-8"`E  
  
西部在我心中不单纯是地理的界限,它是我最纯真的记忆,最久远的怀想,它也是我灵魂的方向永远追寻着的地方。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72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