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 寻找破解培训创新问题新思路新做法
太原铁路局湖东电力机务段 冯原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现存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引起企业和班组员工极大的关注。2013年3月9日晚,全国各企业59名班组员工相聚《工人日报》班组天地聊天室,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提到国家层面反复说的一项工作,为何基层总做不好?到底问题在哪里?接下的几天,企业、班组把脉问诊,在认真查找问题:
培训形式陈旧、老生常谈。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岱河矿业公司采煤一区魏班长认为“出现职工技能提升慢、创新能力不足,是企业的培训形式陈旧、老生常谈,要么内容泛泛,不着边际,要么划划范围,背背重点,考试合格,以至于有一种‘背合格’, 其实‘背合格’未必合格。这样的培训就没有起到桥梁作用,造成了员工安全素质不高,技能提升慢,从而创新力也就不足。”
培训走形式、应对对付上级。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襄阳输油处魏岗输油站曹吉祥,认为之所以出现向“师带徒”活动昙花一现,半途而废的现象,主要是一些企业在开展培训创新时爱搞“假大空”的表面文章,目的完全是走形式,应付上级检查,而且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工学矛盾紧张,缺少培训时间。现在由于企业提倡少用人,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员工除了工作,就没有时间去接受培训学习。
培训重视不够,缺少机制。员工培训的技术创新是一件投资大,收效慢的事。仅凭个别员工自己的爱好和热心是远远不够,一些企业根本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不制订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愿意不舍得投资把钱花这方面,导致员工想学没地方学,学了没地方用,用了得不到认可的难堪局面和现实。
企业、班组及员工在查找问题的同时,纷纷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良策,让大家看到了员工培训和技术创新的出路和希望所在:
强调个性化的培训。“列培训需求矩阵,避免“一锅烩”。 冀东油田陆上采油一区柳15中心站采油井场上副站长王俊给出的提示有新意,使培训层次、目标更加明朗化。找员工提速短板,缺什么、补什么,提升有针对,员工素质提速就不难。
强调与岗位结合的培训理念。冀东油田陆上采油一区柳15中心站提出:“培训创新 要有的放矢 切合岗位需求”,是啊,不分工种、岗位的培训,浪费资源,耽误生产,使培训误入歧途。
建立激励机制,必须让员工从培训、技术创新中得到实惠和发展。湖东电力机务段建立机制主动创新成绩喜人,他们采取“待遇激励、服务激励、荣誉激励,形成“凝聚智慧、发动骨干、带动群体的局面。” 建立了以调研选题、征集建议、评审实施为一体的征集“金点子”活动长效机制,万元重奖创新人才,为创新人才提供最好的环境。“黄金闸把”“万元点子” 《重载列车优化操纵办法》、《李健LKJ一卡通》一大批成果在实际推广中收到良好效果。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郭二庄矿“为职工打造一把技能创新的‘金钥匙’”出现“岗岗出人才、有为才有位”良性发展态势。淮北矿业芦岭矿综采预备区班队长 大胆提出“全面‘提素’的目标是提高职工收入的底气。反映企业员工最朴素诉求。
员工培训和技术创新是一个老话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的班组员其实最希望得到较好地培训,更希望在技术创新上大显身手。只要企业班组像政府一样重视员工培训和技术创新问题,积极引导,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关注关爱员工,那么,员工就会从培训中提升素质,从创新中发展自己,最终创新会让企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长足的发展。
[ 此帖被金文仙在2013-03-14 10: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