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假民族生”事件的警示
zy6983离线
在平台,你快乐,我也快乐!
级别: 通讯员联谊会白金会员

UID: 5710
精华: 30
发帖: 10539
财富: 184370 鼎币
威望: 680 点
贡献值: 2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3442 点
在线时间: 3139(时)
注册时间: 2008-12-25
最后登录: 2019-06-03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0  
0

“假民族生”事件的警示

        重庆高考“假民族生”事件终告一段落。      31名考生都被取消录取资格的结果,无论对于考生本人还是其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对这些考生来说,剩下的出路是到境外大学求学或复读一年再考。前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经济成本。而选择后者,那么复读的一年,他们会否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能否保持或提升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明年高考有着怎样的变数……希望重庆市31名考生的受罚结果,能对未被查处曝光的高考造假行为起到震慑作用,能令企图弄虚作假的极少数家长、学生悬崖勒马。  kp3%"i&hD  
  回溯整个事件,不难看出,正是社会监督的强大力量,才令真相逐步大白于天下,令违规者无处可藏。    Vrn+"2pdJ  
  我们看到,高招公示制度已经日渐透明公开:早在5月25日,重庆市招办就按照教育部“阳光招生”有关规定,将全市高考加分考生资格名单上网公示。 b_Dd$NC  
  我们看到,社会举报机制的建立健全,大大提升了不诚信者的造假风险和机会成本:6月9日,也就是当地高考结束第二天,地方教委等多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巴蜀中学在今年高考报名中弄虚作假,有200多名学生以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身份报名获取加分。监察部门立即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最终查出31名违规考生。 /Ref54  
  我们还看到,网络等新兴媒体在这一事件的及时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参与和推动作用:几乎与举报同时,互联网上的相关帖子即引起网民关注。之后,报纸与网络的热烈讨论也直接推动了对这一事件的依法严肃处理。 N|e#&  
  这一切都向胆敢违规者传递出一个信息:监督机制不是“纸老虎”,切莫再抱侥幸心理。 ?/q\S  
  高考打假之“网”正越织越密,但这并不等于说,对于高招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公众已可高枕无忧。每年高考之前,各级教育部门都会连发禁令,三令五申严禁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严禁有关人员以权谋私。在这样的背景下,造假事件依然屡禁不止,足以令人深思。 '!<gPAVTzV  
  此次造假事件,重庆被查处的15名领导干部中,包括地方的招办人员,还有户籍科、派出所、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人员。违规变更考生少数民族身份的途径包括:个别家长和有关人员法纪意识淡薄,违规从异地迁移考生户口到聚居地并更改民族成分;个别户籍管理单位把关不严,违规将散居地民族考生户口迁移到民族聚居地报名参考;个别区县有关部门把关不严,将不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考生民族身份变更为少数民族。 W<u,S  
  如此在权力作用下的“隐形作弊”,单靠一个教育部门难以及时察觉,也难以担负合格的把关之责。这一切也在启示我们,切实做好高招工作中的信息公开工作,建立起社会各方的立体监督机制,是何等重要。信息公开,就是要把高校招生录取各个环节中,所有得“优惠”考生所在的区域、学校、姓名、加分优惠项目等,一一公示,切实起到公示作用;立体监督,需要教育、公安、保密等部门联手制定相关规则,细化措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维护高考公平公正。对于干扰高考公平的弄虚作假和渎职行为,需将造假相关人员按照法律和党纪政纪处理。高考场外的“阳光”,需要社会共同营造。(徐敏 彭德倩) CB^.N>'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刻画、注重在“情”、“事”、“理”字上延伸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