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发险情的事故现场,确实需要有人冲在前面;但不能一次又一次让工人们以血肉之躯担当“风险排查仪”。不能用精神上的褒扬代替对生命的尊重,忽视劳动保护的不足 KfPgj
6.$z!~8
近日,一张题为“最美双腿”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原来,江苏省淮安市一处自来水管爆裂,由于事故发生地段在居民楼墙角路牙边,受场地、时间限制,无法用机械开挖,也来不及等潜水泵抽完水再观察,年过六旬的自来水抢修工王兆福,为了尽早摸清断口位置,先后4次扎进浑浊不堪的污水坑,只有双腿露在外面。 0P{8s
居民将王兆福抢修管道的照片上传到网络后,迅速在网络、微信朋友圈刷屏,人们纷纷为这位管道工的职业操守点赞。 c4r9k-w0E
在感动的同时,许多人忍不住追问:王兆福已经60多岁了,论理不是该退休了吗?他一头扎进污水作业,为什么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起码也该穿一件防水隔污的工作服吧?城市街巷宽窄摆在那儿,而且老旧街区恰恰是管道问题多发地段,管道维修单位为什么不提早准备好合适尺寸的机械设备呢? rZ)7(0BBs
可以说,“最美双腿”凸显了管道工的奉献精神,也暴露了相关部门劳动保护工作的疏漏。浏览新闻,一篇篇有关管道工人在高危环境下作业发生意外甚至搭上生命的报道,读来让人痛心。又何止管道工人!千千万万环卫、电力、园林等基层劳动者,他们的工作脏、累、差,却是城市运转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的特殊工种,相关部门有责任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装备设备,来降低职业风险,减轻工作强度。在突发险情的事故现场,确实需要有人冲在前面;但不能一次又一次让工人们以血肉之躯担当“风险排查仪”。不能用精神上的褒扬代替对生命的尊重,忽视劳动保护的不足。 m8G/;V[x
经济社会发展了,工人的福利保障、劳动保护理应同步提高标准。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卫工、管道工、建筑工等体力劳动者属于中高收入职业,并能享受较好的社会保障。比如,在英国、德国,环卫工人的起薪,比一般公务员和企业员工都要高。这其中,有市场价格调节的作用,但更多的则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卫、市政管道等单位受事业单位编制限制,在编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交由企业大量招聘编外人员维持运行。有些企业尽量压缩人力成本和设备安全维护费用,比如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不及时缴纳社保、不进行安全培训、不配备防护用具、工装材料低劣、设备超龄服役,等等。如此,工人的合法权益便得不到保障,这种状况亟待改善。 aR'~=t&;z1
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眼下,由于职业体验差,年轻人对体力劳动岗位避而远之。调查显示,老龄化正成为我国环卫、建筑等行业的一大隐忧,很多地方连招人都非常困难,何谈转型升级?这种情况下,智能城市、绿色城市的建设,也将缺乏人力支撑。 D #7q3s
未来,随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部门将越来越多地向企业购买服务。不过,放手不能放任,要对企业用工的基本薪酬、劳动保护等定标准、立规矩,关心特殊岗位一线工人的安危冷暖,监督、督促相关运营公司切实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 _
b</
::Tp
要把关心落实到细节。比如,眼下正值暑伏,天气炎热,环卫工人们穿着不吸汗、不透气的工装作业,容易中暑。如今纺织面料品类很多,为什么不能给他们配套更轻便、更透气的工作服呢? a#x@e?GvI
要用科技提升一线工人的舒适度。在德国,管道工人铺设管道用上了自动化的设备,坐在驾驶室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在日本,很多建筑结构是在标准化的工厂里完成,只需要在工地进行拼装,免去建筑工人的风吹日晒之苦,不少大学生都把它作为职业起点,并推动了建筑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我们的科研院所、制造企业,也要“眼睛向下”,用智能化、自动化手段,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环境舒适度。 Ab:ah7!
今年夏天,重庆的一些公交车装上了空调,有位司机师傅对媒体感慨“职业的尊严感大大提升了”,他的话令人心酸——我们倡导劳动光荣,就要提升劳动者职业尊严。给公交车装空调这件事,难道不是早就该做的吗? ykH@kv Qt
xP;>p|
M
来自人民日报 O(9*V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