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强
最近,笔者在石化企业基层班组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一线职工在技术创新上很有激情,也创造出很多有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有的企业一个班组就有几项甚至十几项国家专利技术。但是,很多技术创新成果创造出来即束之高阁,有的已经获得专利好几年,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导致许多专利技术和产品只能“蒙头大睡”,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根本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惋惜。
创新成果和专利产品为何被关在库房里无人问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项专利技术或者专利产品要得到推广应用,中间还有一个转化环节,这个环节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要联系生产厂家进行产品的生产。其次,产品要经过专业部门的安全测试和鉴定。另外,产品还要有试用期,而基层单位和进行技术创新的个人是无法去完成这些环节的,必须靠专业职能部门去组织和完成。
可以说,我国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工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鼓励职工进行小发明、小改革的QC成果活动。尤其是近几年,一线职工的创新激情更加高涨,成果也更加丰硕。但与此同此,技术创新成果得不到很好的转化也是个不可否认的现象,这说明一些企业在成果转化这个环节上做得还不到位。目前的现状是,企业的科技主管部门一般只对基层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筛选和上报,最后再将上级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评定结果进行反馈和奖励,除了个别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得到重视,得以快速推广应用外,一些较小的创新技术或者产品却被贴上“专利技术”的标签后束之高阁。事实上,虽然这些非重大的专利技术或产品从单项上看,它们在生产中产生的效益不是很大,但是在推广应用后,所产生的效益应该是很可观的,而且特别适合班组现场操作管理的需要。它们大多被搁置,其原因首先是没有得到本企业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科技主管部门的职能还不健全和完善。
再好的成果如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不过是“白纸一张”。我们企业职工开展的“创新创效”“五小”活动和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职工立足岗位潜心钻研,研发出的能解决现实难题的成果却在“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这既让人觉得可惜又让职工沮丧。工人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对生产中的所有环节甚至细节都了如指掌,有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如同偏方也能治大病一样,他们摸索出的经验和创新成果都是结合生产实际产生的,对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难题,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促进节能降耗都是很有效果的。而这些创新点又恰恰是专业技术人员难以体会、难以看到又难以顾及的。所以,一线职工们的技术创新成果往往是高层专家不研制,市场买不到,生产急需的“合手”的成果,特别实用。但是,如果这些创新成果长期得不到推广,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仅发挥不出创新成果的效益,还会影响或者挫伤到一线职工创新的积极性,企业的创新力也将随之下降。
将职工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其实是对职工创新热情最大的肯定和褒奖。因此,我们要从保护好职工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从建立创新型企业的高度出发,重视职工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比如,为促进员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国网常德供电公司工会高度重视,对职工技术成果评审,在成果转化上给予资金支持,给予配套服务,解决职工技术成果转化难、厂家不生产、市场买不到、生产又急需等问题,调动广大职工创新热情。金川集团搭建的专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展示的“互联网+”平台上线后,一年间就有32项成果在网上交易,实现交易额6400多万元,产生利润1200多万元,职工从中分享创新收益250多万元。另外,还可以用职工的名字冠名创新成果;定期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对获奖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树立典型,通过举办现场交流会等形式,让创新者自豪。方法不一而足,关键是要让职工看到他的这些小革新、小发明是怎样受到重视,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现实,从一个模型变成人人称道的劳动工具,让职工感到“干了没白干,想了没白想”,使职工从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运用、为企业创造了效益的快乐中,感受到创新的价值和意义,使其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尽情释放。
一线职工创新成果很“美”,我们不能让她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成为“睡美人”。但要改变这种尴尬境况,既需要职工自身努力,更需要企业科技主管部门切实的服务,否则这种尴尬境况很难改变。当前,有不少企业在完善成果创造和推广链条中缺失的环节,通过建立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等新举措,使基层创新成果“养在深闺”“锁进柜子”的局面快速改变,让沉睡的科技成果纷纷苏醒。笔者认为让职工创新成果走出“深闺”,唤醒沉睡的基层创新成果,是班组职工与企业同受益的双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