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11:03
4
过了75岁之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曾经开垦过的农田任其荒芜之后,他又添了一个新习惯——捡垃圾。每天清晨,蹬着他那辆破旧的小三轮车出门,瓶子罐子包装袋,所有能够捡回的东西,他悉数收入囊中。可卖的垃圾卖到废品站,废品站都不收的破铁,就堆在院子里。日复一日地积攒,本来窄小的院子,渐渐拥挤得走路都艰难了。
我和妻子敢怒不敢言,正担心那个家不知要被糟蹋成什么样子时,他忽然做了一件大事——买了一套电梯房,就在我居住的那个小区。
我和妻子大吃一惊,一套电梯房将近30万元,他哪来这么多的钱?他很得意,摩挲着印着他名字的房本,给我算了一笔细账:每月工资2400元,捡垃圾每月也有近千元的收入,还有之前妈妈在时,他们两个的工资全部存下,这十几年,他生生给自己攒出了一套楼房。
“老了,我要生活在你身边,怎么也得有个自己的家。”说这话时,他一脸的平静。从震惊中缓过神儿来的我,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本来想着住到电梯房来,他总能享两天清福了,谁知,搬过来没有一个礼拜,他就开始了呕吐。
许是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得病之后的他忽然间脱胎换骨成另外一个人,住院第一天便将存折拿出来:“治病需要钱,你拿去用吧。”
我不想接,可他很执拗,一个劲儿地塞过来,末了又长叹一声:“我不在了,这些钱还不都是你的!”
这样温情的话,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他说得越来越多。一个夜晚,我正给他泡脚,他忽然低低地说了一句:“我奔了一辈子的钱,到现在才发现,再多也暖不了心,人最重要的还是亲情啊!”
我的眼泪一下子落下来。
长期以来,我一直怨恨他对钱的执迷,但现在,他的突然了悟又让我恐慌,放下这一切的他,大去的日子真的不远了吧。
越接近这样的临界点,我竟愈发舍不得他。好多时候,看着他弱弱地躺在病床上,我的脑子里会盘旋着一句话:如果他没了,这个世界,我也就遗失了自己的根。
人到中年,我才第一次体会到父子之间的血脉情深。
他开始细碎地回忆过往的时光,我也是第一次了解,他怪异吝啬的来源。
他从小就没了父亲,奶奶再嫁后,继父对他毫无感情。年幼的他靠四处乞讨上完了小学中学,之后又靠着捡煤渣当苦力读了大学。后来虽然日子好了,可心中的不安全感已经生了根。也是缘于亲生母亲的冷淡,他这一辈子都不再相信任何亲密关系。惟一能让他心安的,除了钱,还是钱。
了解了他的经历,我的心中酸楚更甚,童年的印记伴随了他一生,这个可怜的人,不吃不喝不享受,拼尽生命攒了一生的钱,到最后,又剩下了什么?
“最起码剩下了两套房子,现在想来,也算对你和你姐姐的补偿吧。”说这话时,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双瘦骨嶙峋的手,犹疑地、窘迫地、小心翼翼地从被子下面探出来,轻轻握住了我的手。
“爸爸……”我哽咽着用力回握住他苍老的手,泣不成声。
间隔40几年的冷漠光阴,在那个瞬间,浓缩成薄薄的一片温暖,落在那双紧紧握住的手掌中,落在我们父子滚烫的热泪中,悄然融化,淡淡挥发。
在人生的尽头,我吝啬的父亲,终于找到了生命本源的温暖。虽然这温暖不会太持久,但哪怕只是刹那,他的灵魂,也远离了孤单。我期冀,这温暖能伴随他的脚步,停驻在天堂的门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11:18
高考作文思辨难时间:2014-11-20 作者:未详 点击:176次 2014年高考尚未结束,6月8日,就有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专家在报上拍胸脯:今年的“试题就是让那些习惯于死记硬背、宿构套作,陷身于题海战术的考生无计可施”。笔者见了,赶紧将报道存档,等分数下来,再和专家对对账。
专家声称,要让“那些能深入观察现实、思辨能力强的高素质考生在考试中获益”。不过,考题本身是否够得上这两条标准?全国卷(新课标I)作文“山羊过独木桥”,“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两个共赢生,难道是“春晚”上表演《梦蝶》的那一对杂技演员?居然能在独木桥上相抱转身?结果是一起掉下桥吧?这种题目,实在谈不上具备观察现实的能力。
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意图”,网上公认最难写、最“奇葩”。却也与思辨能力没多少关系。这里需要的只是一些经验,比如,看过粤剧老电影《关汉卿》。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马师曾饰)和粤剧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红线女(饰朱帘秀),常在一起切磋唱词。就从这里写起好了。
考生觉得难写,大概是因为试题里的对话很有大陆话语特色,很生硬,逼得考生以为他们只能在演员或编剧的立场中两者取一,但生活经验告诉他们事情并不这么绝对。演员改台词,通常是认为于剧情更合适;编剧却轻用“随意”两字,似乎演员故意捣蛋。真在排练场,或许就要吵架了。如此文字,连给考生作个礼貌用语的样本都不成。
真正要求思辨能力、能和法国“高考”(中学毕业会考)那类“是否拥有了选择就是自由”之题有一拼的,是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这话来自卡夫卡,德语作家最爱思辨了。卡夫卡的意思,应与哲学上所谓“自由意志”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是如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相关的历史唯物论问题是历史如果有规律,必然走向某一状态,那么如何理解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这题目该讨论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以及由自主选择带来的道德责任。
不过,高考才结束,就听说有上海考生的作文被电视台表扬了。写的是美国看着自由,其实不自由;中国被西方说不自由,其实很自由。严格讲,这是审题错误。而且,要是鼓励仗着“政治正确”榨高分,那作文也太好写了。
高考改革并不是要与考生为难。天道酬勤,即使陷身题海战术,考生努力了,也该有收获。其实本人觉得语文考考本色的字词句篇就够了。当今实情,就算命题人想出了法国式的题目,考生也未必理解,阅卷教师也未必知道如何评分。如果一定要考思辨能力,不妨向数学试题学习,一步步引导考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11:31
平淡生活有馨香时间:2014-11-20 作者:未详 点击:202次 生活,有人希望热烈,有人渴望平淡。热烈人生如火,精彩;平淡人生如土,归真。热烈让人生跌宕起伏,平淡让人生静水流深;热烈让人生充满惊喜,平淡让人生满溢平和……生活的选择从来没有谁对谁错。选择做秦始皇是一种生活,选择做陶渊明也是一种生活,谁又能说谁错了呢?生活于我,像陶渊明一样就满足了。
我们都有一颗容易感动的心,但是却不能承受太热烈的人,太浓烈的情。太热烈的人,让人怀疑其中有着矫情;太浓烈的情,让人深陷其中无法呼吸。对这样的人、这样的情,我不欣羡也不迷恋。因为我知道:烈火会伤人,浓酒能烧心。
生活在一个浮躁不安的时代,我们也是应该留一分安静独自品味的。静享孤独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它能够让你看到山的朗润,它能够让你闻到花的芬芳,它能够让你摸到水的微凉……孤独纯粹,纯粹得弥足珍贵。
平淡的生活要的是简约,要的是真淳,要的是自然。热情过度会近伪,感情太浓会似诈。这样的热烈、这样的浓情人们往往因无法承受而放下。如此,我们还不如将它们放轻,再放轻,让它们沉淀为生活的一种美好。
回望陶渊明,审视自己的人生,要始终坚信:平淡的生活里是有馨香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11:42
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时间:2014-11-20 作者:未详 点击:218次 昨天匆匆忙忙地赶路时,突然被一阵儿悠扬的笛声吸引——一个在路边卖甘蔗的中年汉子正投入地吹着笛子。因为天气寒冷,他穿着厚重的棉衣,而且还有些破旧,上面沾了些甘蔗碎屑和泥巴。但这不妨碍他吹笛子的兴致——只见他身子随着节拍扭动着,那姿势真不像是在大街上,倒像是在舞台上;他好像不是卖甘蔗的小摊主儿,倒是位艺术家!再看他的神情,那因长时间在外而冻得紫红的脸,满是陶醉和满足,他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人驻足听他的演奏,甚至也不在乎他的笛声是不是美妙,那种怡然自得写在他的脸上。
说实话,他的笛声乍听还行,但要仔细听听就会听出一些熟悉的曲子被他吹走了调儿,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吹笛子的快乐!
在寒冷的街头,一个卖甘蔗的中年人在给我们展示他的快乐!
所谓快乐,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有了一种快乐的心态,即使是在刺骨的寒风中卖甘蔗的人也能吹出悠扬的笛声,而没有这种心态,即使你坐在温暖舒适的轿车里,也会心情烦躁地对着堵着你路的车辆不停地摁喇叭。
那个路边吹笛子卖甘蔗的人,即使没有我们穿得暖和,很可能也没有我们挣的钱多——但此时此刻,他比我们快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22:04
他的四月天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87次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很难想象当他在贤良寺为她写下这副清丽别致的挽联时,脸上该是怎样的表情,但若要问这句诗该是怎样的味道,我想,必是咸而苦的——字里行间,尽是他的泪水。
他是金岳霖,她是林徽因。
林徽因生前,家中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则是座上常客,且金岳霖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直毗邻而居,甚至有过一段时间,三人同住一处。金岳霖深爱着林徽因,可偏偏命中注定梁思成和林徽因才是一对。金岳霖明白这一点,所以尽管他与林徽因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彼此也都爱着对方,但却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他以常人无法企及的理智,驾驭着自己的感情。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早已去世,某天,金岳霖莫名其妙地请了一干老朋友到北京饭店,朋友们都不禁纳闷,而当饭吃到一半时,金岳霖才站起来,道出了缘由:“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多年以后,有人拿出一张金岳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请当时已是八十高龄的金岳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金岳霖接过照片,目光落在照片上,便一刻也不肯移开了,他的喉头上下浮动着,许久,才转过头去,用弱弱的如同小孩子般的声调恳求道:“给我吧!”
都说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在林徽因生前,金岳霖没有像抛妻弃子的徐志摩一样疯狂地追逐她,而是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默默地爱着她;甚至在林徽因去世后,连她的丈夫梁思成都另娶了自己的学生林洙,金岳霖却依旧默默坚守,在他的心中,永远都只有那明媚的四月天……
1984年,金岳霖去世,享年90岁,终身未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22:15
成功者的走跑拼战法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228次 近来有一种长跑法越来越受欢迎,叫“跑走法”。每跑几分钟,就走一分钟,用这种方法长跑的成绩,竟然比过去全程跑步还要好,而且过程有趣多了。
人生也是一样,中间如能穿插一些停顿,让人可以规律地重整思绪、重新聚焦,工作将更有成效,生活也会更有乐趣。
规律的暂停是有益的干扰,定时给自己一个自我评估的片刻,问自己一些重要问题,倾听内在的声音,同时保持开放做出改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22:27
玩的四种境界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200次 对一件事,人们从不会偷懒,那就是玩儿。凡事都论境界,读书有三种境界,喝酒有五种境界。同样,玩儿也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是玩物丧志。春秋时,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八代君主,平生爱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醉,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后来,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将士们竟无一人上阵,卫懿公只好亲自出战,战死沙场。
第二种是玩物修文。每一个文人墨客都是一个贪玩的人。他们把玩的心得记录成文字,就成了后世不朽的经典。李白爱玩山水,留下了许多描写壮丽山川的篇章,从未有后人能超越。清代的李渔爱看戏,他的《闲情偶寄》里,不仅有系统的戏剧理论研究,成为重要的经典,还有饮食、园艺等方面的精彩论述。政治不得意的欧阳修被发配边疆,他只能把玩作为情绪的排遣和精神的寄托,一篇《醉翁亭记》不但是游记的巅峰之作,还悟出了很多人间真理。
第三种是玩物立业。曹操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的人,战场上的冷酷、政治上的严肃、文学上的豪放和生活上的随意集于一身。工作的时候,他是钢铁战士;玩的时候,他是花花公子。就在讨伐袁术之时,将士们口渴难耐,曹操随便挥鞭一指,“前面有片梅林”,将士们的口水装满了嘴巴,一时间竟然不渴了。随后一鼓作气,拿下了袁术。望梅止渴本是一个游戏,被曹操用在战场上,就成了事业的铺路石。
第四种是玩物定规。孔子,只不过他玩的是思想。他以“礼”“乐”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史的主流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孔子用“礼”“乐”为中国社会定下了游戏规则。
对于玩的这四种境界来说,第一种最简单,第四种最难。其实,不必要每个人都成为玩物定规的人,但至少不能成为玩物丧志的人。只要实现了玩物修文、玩物立业,依然是一个浩瀚的人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22:37
我认为的幸福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说实话,我很少从幸福或不幸福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如果谈幸福,首先要定义一下什么是幸福。在我看来,幸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幸福要有一种快感,但是仅仅有快感不够;其次,要有一种实现感;最后,还要对未来有一种期望。幸福应该是一个综合的东西,我比较接受这样的说法。
从幸福的角度来看,人是很矛盾的动物,人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幸福指数会迅速下降。我热爱大自然,喜欢探险,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大自然。但是当我从大自然中回到城市,我会更珍惜在大城市的生活。洗个热水澡、在马桶上解决问题也让我感觉很幸福。但是当你天天坐在马桶上,你并不会因此感到幸福。所以说,在逆境中,你能克服困难、变得好一些,就会让你感到很幸福。
人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荒诞性,最终能成功的人总是极少数,真的成功了你就非常幸运,如果失败了,可能你只是缺乏运气。我没有自信说我一定成功,这是不确定的。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过程。即使最后失败了,我也问心无愧,因为我在“过程”中努力奋斗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的幸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22:53
不看脸的美国人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55次 当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生,叫丽贝卡。她有白皙的皮肤,像洋娃娃一样天真无邪的棕色大眼睛,棕色的长发和纤长的身材。她很安静,也喜欢小动物,高尔夫球打得也非常好。可是当我跟我的美国朋友说,我认为她真是漂亮极了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
“她?她还可以吧。可以说是漂亮,但是肯定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好看。”
“啊?她?我从来没注意到她啊。她又不怎么说话……”
而我美国学校公认漂亮的一个女生却令我大跌眼镜。那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在我看来五官很不和谐。她的脸很小,却有一只大鼻子,并且不是很苗条。而且由于打球的缘故,胳膊和腿上都是肌肉。更可怕的是,她的皮肤非常黑,比我的皮肤还要黑一倍!可想而知刚到美国的我是多么迷惑!高中交流的一年过去,我没有觉得她哪里好看,回国一年,我还是没能接受这种审美观。可是到了第二年,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为她倾倒。
因为她活色生香。
中国人喜欢完美的东西。我们做事情时,总会有一个标准,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即为失败。所以在国内,美女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皮肤要毫无瑕疵,要有无辜的大眼和温婉的笑容,身材要苗条高挑。而美国人则不同,他们喜欢的是独特的个体,而不完美则是独特的必要条件。美国人喜欢说“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意思就是缺点往往能够成为一种迷人之处。所以大鼻子可以很美,宽下巴可以很美,胖子可以很迷人。没有什么是规定好的标准,美完全取决于一个个体对待自己外表的态度。
以前在飞机上曾经遇到一个美国人,他跟我说,在日本的时候,他最困惑的事情是去买蔬菜。因为日本的蔬菜都是用科学技术造出来的完美物种。番茄是完美的球体,而每根黄瓜看上去都一样。“我根本不敢吃!因为我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东西,一点都不自然!”他感叹道,“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坑的番茄,一根奇形怪状的黄瓜。”这就好比东方和西方的审美观:一边是绝对的完美主义,而另一边是绝对的个人主义。
在美国的女明星中,长得最标致,最秀丽的往往不是跳出来的那个。而最独特的脸孔却最吸引人。在国内的时候我常常很困惑:为什么美国的女明星总是喜欢低下下巴,眼睛向上看,还总是把眉毛画得一副凶狠的样子?后来和美国朋友讨论,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感觉,像是她藏有很多秘密,而引诱人去发掘。而亚洲的明星却喜欢以天真无邪的面目示人,仿佛一张一眼看穿的白纸。
美国美人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任何人都能性感迷人,不论你有多少缺陷,只看你能否接受自己。就像约翰尼·德普那艳压群芳的妻子凡妮沙,她在红地毯上自信地笑着,露出独一无二的大牙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9:23:08
《女四书》是什么东西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82次 《女四书》,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这四本书的总称。“四书”这个名头显示了它在古代妇女教育事业中的崇高地位。其内容通俗来说,相当于“完美奴隶养成指南”加“模范奴隶事迹录”。有趣的是,这四本写给女人的洗脑书,都是出自女人手笔。
最出名的当然是《女诫》的作者,众所周知的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她在该书序言里说,自己战战兢兢,勤勤恳恳,伺候了一辈子公婆丈夫子女小姑子小叔子,现在快要死了,终于可以解脱了——继而话锋一转——所以要赶紧写文章教导女儿们像自己这样过一辈子,真是奇哉怪也的逻辑。末了还来一句:“去矣,其勖勉之!”——我去死啦,女儿们要加油哦!
女人比男人更热衷于禁锢女人,甚至超越了血脉亲情,要求自己的同性后代为三从四德的伟大信仰摇旗呐喊、赴汤蹈火。不得不说,男权主义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宗教”,也不得不使人怀疑,是否女性天生都有受虐癖。
看看那些变态故事:崔氏甘乱箭以全节,刘氏代鼎烹而活夫,令女截耳劓鼻以持身,凝妻牵臂劈掌以明志,刘氏啮姑之蛆,刺臂斩指,和血以丸药……这些加起来也比不上崔氏变态——“乳姑”——让老掉牙的婆婆吃自己的奶。女人,失去了对自己肉身的掌控,失去了独立思想和基本的尊严,却以卑贱为光荣。她们绝大多数连名字都没留下,只有一个姓氏——父权的姓氏。
《醒世姻缘传》里的薛素姐出嫁前,父亲语重心长地给她好一顿教育:要处处听丈夫的,丈夫寻花问柳也是男人的本性,不要太计较,就算有弃妻宠妾的男人,也是女人量窄心偏激出来的。素姐要是听从了这番混账话,她就不是文学史上最光彩照人的悍妇薛素姐了。对于割股疗亲的模范儿媳,薛素姐是这么说的:“我也做不成那孝妇,我也看不得那牌坊;我就有肉,情愿割给狗吃,我也做不成那股汤!”
明代心学兴起之后,出现了很多像《醒世姻缘传》这样描写悍妇妒妇的作品。想来女人们终于也受够了、开窍了,以激烈的反叛者姿态,吹响了两性战争的号角。阳明先生实在功德无量。然而这场干戈至今没有化为玉帛。现在的母亲们仍然在教导女儿们矜持、贤惠、勤快、孝顺、无限宽容,儿子们却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忠贞观的教育。男女的经济地位差距显著缩小,社会思想舆论却在后面裹着小脚,慢腾腾踱着步子。
于是看到一些姑娘一面骄傲地保持着婚前贞洁,一面又心有不甘。一些又穷又无能的男人一面骂着女人拜金,一面把女人当成商品。还有人不顾平等、自由、互相尊重的现代文明理念,火上浇油,试图复辟传统两性观念,搞什么女德教育、淑女课程、女子礼仪培训。
这算是什么东西?——要我说,都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