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7 07:52:49

大家早上好,今天11月27日星期四,农历十月初六,今天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4天。请关注今日天气变化,白天晴,3-4级西北风最高气温零下五度,今日夜间晴,2-3级西北风最低气温零下14度,空气质量轻度污染,出行记得加以防护,气温下降风大物燥要多补充水分,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11月27日,感恩节如期而至。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懂得感恩,便拥有一个阳光温暖的心;懂得感恩,便拥有感受更多幸福的基础;懂得感恩,便懂得如何让生活更美丽。
我们要感恩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却不求回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感恩孩子,给了我们纯真的信任和真挚的感动;感恩爱人,给了我们诚挚的爱情与温馨的家庭;感恩生活,让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拈起生命的美丽,不断诠释着新的含义,还要感恩看到我每日播报的朋友们,是您们的支持和鼓励支撑我努力前行,谢谢……在感恩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表达感恩,以最诚挚的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08:08:45

大家周末早上好,今天11月28日星期五,农历十月初七,今天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3天。请关注今日天气变化,白天多云,3-4级西北风最高气温0度,今日夜间多云,2-3级西北风最低气温零下10度,空气质量轻度污染,出行记得加以防护,近日气温不稳定风大物燥要多补充水分,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皆是过程 美与可爱。现实是出发点,梦想是目的地,中间的距离,就是自己的足印。生活路上,就让善意盈盈的每一段,写着努力与光明,写着平安与喜乐,写着慈悲与智慧。活着,说简单其实很简单。笑看得失才会海阔天空,心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人生如此而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4:08

紧握不如轻捧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07次   一把沙,攥得再紧,沙一样会从指缝中漏出;反而双手将其轻轻捧起,沙子却完好无缺。相较之下,前者吃力,手中却只空留被沙砾硌过的痕迹,而后者却不费吹灰之力便成功了。
  
  前段时间,曾有媒体爆出“杜海涛给偶像权志龙下跪”“EXO保镖打粉丝”的新闻。虽不知事情的具体过程,但很明显,这些都是粉丝的过度热情乃至痴心引起的。
  
  对于喜爱的偶像当然可以支持,但支持应当有“度”,要保持理智与冷静,否则不但会成为人人不屑的“脑残粉”,恐怕连偶像都会觉得你不可理喻。如“EXO保镖打粉丝”,为何保镖会打粉丝呢?因为粉丝的过度热情不仅扰乱了现场秩序,还耽误了明星的正常行程。
  
  其实,明星都是人捧出来的。你若对他平淡,他便对你热情;你若对他狂热,他便对你冷淡。正如“当我捧你时,你便是高高在上的玻璃杯;我不捧你时,你便是躺在地上的玻璃碴。”
  
  在某明星的新闻发布会上,大批粉丝拥向此明星请求签名。尽管明星签得敷衍潦草,粉丝们却都如获至宝。然而其中一位粉丝却愤怒大喊:“这签的是什么啊?能认真点吗!”这声音如同炸雷响彻在每个人的耳畔,包括那位明星。就在全场人目瞪口呆,等着明星大发雷霆时,明星却也说不出什么,只默默地认认真真重新签了一遍。于是,这位粉丝便高兴地走了。
  
  可见,紧握,是尊重他人;轻捧,是尊重自己。只有先尊重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4:26

怕什么,我还有时间说再见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03次   莫里现在整天坐着轮椅,他已经习惯了让助手把他像沙袋一样从轮椅上搬到床上,从床上搬到椅子上。他吃东西的时候也会咳嗽,嚼咽食物成了件困难的事。他的两腿已经死了,再也无法行走。
  
  然而,他不想因此而沮丧。相反,他的思维比以前更加活跃。他把自己的思想随手写在纸簿,信封、文件夹或废纸上。用片言只语地写下了自己在死亡的阴影下对生活的思考。
  
  当我那辆租来的车子拐上莫里在波士顿一个僻静的郊区西纽顿的那条街时,我手里握着一杯咖啡,肩膀和耳朵间夹着一部手机。
  
  突然,那幢房子跃入了我的眼帘。我踩下刹车,咖啡晃出了杯子。车停下后,我瞥见了车道上的那棵日本大槭树和它旁边坐着的三个人。坐在两边的是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妇女,中间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莫里。
  
  一看见我的老教授,我惊呆了。我有十六年没有见到他了。他的头发更稀了,几近花白,形容枯槁。
  
  五分钟后,莫里拥抱了我。“我的老朋友,”他轻声说,“你终于回来了。”
  
  进屋后,我们坐在一张胡桃木的餐桌旁,靠近一扇能望见邻居宅院的窗户。莫里在轮椅上不停地动,想使自己坐得舒服些。他想请我吃点什么,这是他的习惯,我说好的。助手端上了切好的面包、土豆,以及放有鸡肉沙拉、鹰嘴豆泥和小麦沙拉的盘子。
  
  “米奇,”他轻声说,“你知道我离死期不远了。”“我知道。”“那好,”莫里吞下了药片,放下纸杯,深深地吸了口气,再慢慢地呼出来。“要我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吗?”“怎么回事?死亡是怎么回事?”“是的。”他说。
  
  虽然我还没有意识到,但我们的最后一堂课开始了。
  
  我下个星期二去了莫里家。以后几个星期都是如此。
  
  一走进莫里的书房,我提起袋子好像刚抢了银行似的大叫道:
  
  “美食家!”
  
  莫里转动着眼睛笑了。
  
  我同时在观察他的病情有没有加重的症状。他的手指还能使用铅笔或拿起眼镜,但手已经抬不过胸口了。他待在厨房和客厅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待在书房,那里有一张很大的躺椅,上面堆放着枕头、毯子以及一些用来固定他日渐萎缩的腿和脚的海绵橡胶。他身边还放了一个铃,当他有需要时,他会摇一下铃,然后他的家庭助手服务队就会进来。摇铃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当他没能把铃摇响的时候他会感到沮丧。
  
  我问莫里他是否自哀自怜。
  
  “有时候会,在早上,”他说,“那是我悲哀的时刻。我触摸自己的身体,移动手和手指——一切还能动弹的部位——然后为自己失去的感到悲哀。我悲哀这种缓慢、不知不觉的死法,但随后我便停止了哀叹。”
  
  “需要的时候我就大哭一场。但随后我就去想生活中仍很美好的东西,想那些要来看我的人,想就要听到的趣事,还想你——如果是星期二的话。因为我们是星期二人。”
  
  “米奇,我不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就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就完了。”
  
  我想到有许多人早上醒来后会花上很多的时间自怨自艾。要是稍加限制的话会有好处的。就几分钟的伤心,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如果莫里这种身患绝症的人都能够做到的话,那么……
  
  “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莫里说。“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萎谢的确很可怕,但它也有幸运的一面,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
  
  他笑笑说:“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的。”
  
  莫里,这个被死亡的黑暗包围着的男人,心中依旧充满着阳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4:38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组基因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这个小小的国际医学新闻,如果让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看见了,应该可以编出一本厚达四百页以上的灵异小说。
  
  珍,五十二岁,住美国波士顿,有三个儿子,她需要换肾,三个儿子都到医院验血,看看谁最适合捐肾,结果医生竟然发现:以DNA来看,这三个儿子是同一个爸爸没错,但其中两人的基因与妈妈完全不同。医生问珍:你是不是聘用了代理孕母来生小孩?
  
  珍觉得莫名其妙,明明都是自己的肚子生出来的,并且也没借过别人的卵子。医学界追查了两年,从她身上不同地方抽取基因检验,才发现其中奥秘:她的甲状腺、口腔和头发拥有同一组基因,而血液和五脏六腑的基因则全然不同。
  
  进一步检验卵巢,医生断定她有一个从未出世的异卵双胞胎姐妹。她的姐妹虽未成形,但原来的两个胚胎已分化出两种不同基因的细胞,在珍的卵巢内并存,产生基因不同的卵子。其中两个儿子虽然是珍怀胎所生,遗传的却是“阿姨”的基因。
  
  写《侏罗纪公园》的迈克尔·克莱顿对这个报告一定也很有兴趣:它证明了“生命自己会寻找出口”——阿姨虽然没有活下来,却留下了她的子嗣。
  
  有时,我也怀疑自己身体里住着两组基因,不然,为何老是有两种不一样的声音,常使我在爱恨之间混杂,在言行之中矛盾?
  
  也许凡人身上也都可能有两组基因吧,想爱一个人,反而对他恶行恶状;恨一个人,偏偏还要对他好。怎么会那么想、那么做?怎么会爱上那样的人?连自己都无法接受、无法解释、无法控制、无法想象……
  
  两组基因,比“鬼迷心窍”的解释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4:51

富人不断“加”欲望,穷人不断“减”薪水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460次   二十年前曾读过某位励志专家写的故事,忘了细节,大概叙述如下。
  
  有两个人,小时候都是第一名,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一个变成富豪,而另一个谨守分寸,生活费都很难足够。
  
  那本书不是教人快乐,而是教人致富。专家研究,为何会有这样“一穷一富”的差异,却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专家带着那两个人的孩子,到杂货店买东西。
  
  专家很惊讶地发觉,两个孩子的金钱观不同。
  
  穷人的孩子,拿着零用钱。
  
  “我爸说今天只能买100元的。”他说。
  
  专家问,那,你怎么挣到这100元的?
  
  “没有挣啊,”孩子说,“我爸固定给我100元。”
  
  只见这位孩子认真地选了一包巧克力、外加两根棒棒糖,还有一支冰棒,刚好差2元到100元,满足地离开。
  
  看着第一位孩子买完东西,第二位孩子,也就是富人的孩子,却双手空空,还没买。
  
  “你选好了吗?”专家问他。
  
  “好了。”孩子说,指着上面的一包很大盒的软糖箱,还附有玩具。
  
  “哗,”专家看到这豪华的东西,问孩子,“这个好棒呀!你也要用自己的零用钱买吗?”
  
  孩子点点头。
  
  “那你都是怎么挣你的零用钱的?”
  
  “我做了什么事,我爸就会给我钱。”他说,“我存了很久,才可以买这个东西的。”
  
  听完,专家有了很深的感触。
  
  那就是──穷人与富人之间,其实只差着薄薄的一条线。
  
  虽然只是一场小小的买东西的实验,却已经看得出来。
  
  穷人的孩子,不断被压抑本身对物质的欲望,必须拿最少的钱换最多的商品,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他不断地在做“减法”,将有限的100元,分配给一个东西,剩下80元,再将80元分配到下一样东西,剩下60元……
  
  长大后,领着每个月固定的薪资,也是用这样的“减法思维”来应付人生。
  
  但富人的孩子,注重的却是“加法”。
  
  钱即使不多,但“心”却没有上限。或许是欲望,或许是野心,总之,他一次就先看到一个很大的商品,看很久,然后,买不起,没关系,他设定目标、要赚“更多”的钱,让上限提高,来买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为何要买这么贵的跑车?穷人说:平常车就可以代步了!富人说不出理由。
  
  为何要买这么贵的手表?穷人说:一般电子表就能看时间了!富人也说不出理由。
  
  其实到最后,就是“减法”和“加法”的差异罢了。
  
  富人的眼中,满眼睛看到自己想要“加”什么东西进入自己的生命,而奋力达到它。
  
  而不是不断计算到底要怎么“减”才会比较慢、撑得比较久。
  
  富人和穷人只差一条线:一个不断“加”欲望,另一个不断“减”薪水。两者都没有错,也不见得能决定一生的幸福,却有可能决定了“财富”,若你有兴趣,就看看要不要重新学习“加法的艺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5:00

在美国年收入多少算富人?时间:2014-11-14 作者:未详 点击:182次   在美国,年收入多少可以算作是富人呢?100万美元、1000万美元?都不是。美国民众眼中的富人标准其实没有那么高,奥巴马说个人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家庭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就是富人了。而盖洛普最新的民调则显示,在美国人心目中,家庭年收入15万美元以上,或是家庭净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就是富人了。因为这样的收入在美国可以进入收入前10%人群。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年中位收入在5万美元上下,按照新的统计标准,家庭年收入在45000美元以下被列为低收入家庭,这类收入的家庭约占全美家庭总数的48%。因此在美国年收入能够进入收入前10%的行列,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富人也就不奇怪了。
  
  在美国,有15%的人认为家庭年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可以被视为是富人,14%的人认为家庭年收入30万至100万美元的人是富人,41%的人认为家庭年收入在10万至30万美元是富人。甚至还有30%的人认为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9万美元之间的人便是富人了。
  
  而不同家庭年收入的人对成为富人的收入标准也有很大分歧,家庭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人多认为,只要年收入能达到10万美元,他们就可把自己看成是富人。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人则认为,年收入达到20万美元才可以称作是富人。而家庭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的人,对富人的收入标准要更高,他们认为年收入要在25万美元以上才是富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5:10

为什么用“吹牛”来形容说大话?时间:2014-11-14 作者:未详 点击:127次   “吹牛”一次最早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另外,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吹牛”还有其他的意思。如在云南方言里,“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说大话完全无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5:27

晒晒时间:2014-11-14 作者:未详 点击:70次   时下流行“晒”,不仅晒自己的心爱之物,也可以晒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将这几样东西公开出来,在阳光下让大家或分享或品评,听着看着就让人觉得很阳光。但细想所谓“晒”也是有分寸有选择的。一个小孩子在懵懂时期,父母将他的尿布晒到阳光下,他不会有什么反感,但哪天在邻居的调笑声中他突然有了某种害羞感,这时再去晒,他就会脸红。这时不仅不能再晒,还要藏起来,藏得越深越好。
  
  如此说来,“晒”不仅要有分寸,还要有勇气,在这点上,《皇帝的新衣》中的主角似乎很让人佩服,但事后细琢磨,裸奔的皇帝其实并不勇敢,他还是有点像懵懂的小孩子,真相大白时,他也会无地自容的。但客观地说,皇帝的“晒”总算是最坦荡的。另外,还有一个国王很能“晒”,在某个重大的节日,国王总要将他的财产全部“晒”出来,沿街游行示众,让大家看看他多么富有。这么敢“晒”的人其实并不多,比如和珅,虽然他的家产富可敌国,但真正“晒”出来,还是在被查办之后。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案发前,虽然他们沾沾自喜于富有和奢华,津津乐道于聚敛财富,但绝不肯在阳光下晒一晒,但这种担忧还不像小孩子的害羞,因为此时在他们心中羞耻感更是全无。
  
  再说精神层面的“晒”就更难了。实物这个东西总是客观存在,藏着掖着也要占个空间,不像思想,藏在脑子里,揣在心窝里,谁也看不见摸不着。明着讲真善美,暗地里搞假恶丑,台上高谈清廉,台下徇私腐败,他们不仅不会像傻皇帝那样脱得赤条条的,相反,要把自己捯饬得衣冠楚楚,比谁都更像个正人君子。哪天听说阳光要晒过来了,他们会赶紧竖起遮阳伞、保护伞,再涂上厚厚的防晒霜。这时候再说起“晒”,人们就会感觉这个本来很阳光、很轻松的话题,又显得十分沉重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8 16:15:54

顶多天涯,顶多海角时间:2014-11-14 作者:未详 点击:105次   1
  
  我们青梅竹马,两家住在同一条弄堂里,对着门。可是我和他几乎没有说过话。他从小整天拖着两条擦不净的鼻涕,半赖在地上打玻璃弹子。我一出门,人见了都说我长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娘当我芭比娃娃似的打扮,天热的时候,我一味地只穿素色,最衬我的模样。
  
  他家种了好看的太阳花。每年夏天一过,爹总是遣我去他们家要些太阳花种子。他一包一包递给我,对我说这个是红色的,这个是橘黄的,这个是白色的。
  
  我在学校里学着看敞开的青蛙肚子里的脊椎的时候,他学会了抽烟。再后来,我听娘的话,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大城市念书,那里的男孩子笑容谦和,斜背着包,每天预演以后的人生。
  
  那一年的暑假,我从学校回来,洗完头,趴在窗台上,看窗下的小泥地,也许可以种上太阳花。我顶着一头半湿的头发,轻轻拨开他家的门。那么多的太阳花,我蹲下来,笑眯了眼睛。
  
  有人踢踢我的脚后跟。顺着一双黑布鞋,看到一条牛仔裤,然后是一件白布衬衣,那张脸叫人厌烦。耳朵根子很烫。“你家的太阳花那么好,我想问你借一点花种。”他的脸藏在头发和胡子里,不发一言,转身就进屋去了。我扯着衣服下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从屋里出来,把三个小纸包一个一个放进我手里。
  
  “喂,”我喊住他,“这几包是什么颜色?”
  
  他回过头:“蠢透了,你又不是头一回要花种。头一包是红色,然后是橘黄,再是白色。”
  
  我红着脸一跺脚转身就出了他家的门。娘悄悄看了一眼爹,说:“对门家的儿子,早不念书了吧?”爹抿了一口老酒:“到底疏于管教了,居然自己在弄堂口子上摆了个水果摊子……”
页: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