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1:46:09

旧同学下派数年,便领导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他被当作政绩卓著的年轻干部而被大肆表彰,然而,当我们第一次来到山乡时,都惊呆了。
   整洁的街道,两侧忙忙碌碌起着华厦,乡办企业里生产井井有条。到处看见兴盛,听见繁荣,只是那条清清的河流已不再是河。
   那是一条蠕动着的白色大虫,水泥一样的颜色与质地,却曲折流经田地和山林,老百姓自河中挑水回去。我们惊问:“这样的水,能喝吗?”他们笑着答:“拿明矾沉淀一下就可以。”
   “天,污染成这种样子了,怎么可以拿污染换发展呢?”“三十年后,这里的人们该怎么生活?”听完我们义愤填膺的指责,旧同学苦涩地微笑了。
   他问:“如果你们现在需要输血,而又明知,这一袋血液里恰好有艾滋病毒,你们还会输吗?"
   “这还用问吗?当然不会。”
   “那么,如果你是遭遇车祸,大失血,危在旦夕,不输血20分钟后就完蛋,输血,就一定会染上艾滋病,你是输还是不输?"
   所有的人都沉默下来。只是,看着那条浊重的白色河流,仿佛看见,一条罪恶的艾滋河流,正缓缓流经我们的国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0:08

雷布利克在她的《我和梅脱林克的生活》一书中,曾叙述一个低卑的比利时女佣的惊人改变。
   她这样写道:“隔壁饭店里有个女佣,每天替我送饭菜来,她的名字叫洗碗的玛丽。因为她开始工作时,是厨房里的一个助手。她那副长相真古怪:一对斗鸡眼,两条弯弯的腿,身上瘦得没有四两肉,精神也是显得无精打采、迷迷糊糊的。
   “有一天,当她端着一盘面来给我时,我坦白的对她这样说:‘玛丽,你不知你有内在的财富吗?’
   “玛丽平时似乎有约束自己感情的习惯,生怕会招来什么灾祸,不敢做出一点儿喜欢的样子,她把面放到桌上后,才叹了口气说:‘太太,我是从来不敢想到那些的。’她没有任何怀疑,也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她只是回到厨房,反复思索我所说的话,深信这不是人家开她的玩笑。
   “就从那天起,她自己似乎也考虑到那回事了。在她谦卑的心里,已起了一种神奇的变化。她相信自己是看不见的暗室之宝。她开始注意修饰面部和身体。她那原来枯萎了的青春,渐渐洋溢出青春般的气息来。
   “两个月后,当我要离开那地方时,她突然告诉我,她就要跟厨师的侄儿结婚了。她悄悄地告诉我:‘我要去做人家的太太了!’她向我道谢我只用了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她的人生。”
   雷布利克给“洗碗的玛丽”一个美好的名誉,而那个名誉改变了她的一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0:19

当别人问我在公司干得怎么样时,我总是豪情万丈地说:“嘿嘿,干得还不错。”我没有说谎,作为秘书,我薪水近万,深得老总器重,和同事们的关系也很和睦。
   可是,当老总的夫人从台湾过来后,我和同事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准确地说,老总的夫人不是公司一员,但是由于她特殊的关系,她可以随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会对我们颐指气使。她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无时不在的找茬,让我们个个心底都被郁闷塞满。我们找不到和老总夫人交流的方式,当然碍于老总的面子也不好奋力反抗。
   这天,公司在市内的大酒店举办庆功晚宴。下午,大家都在议论晚宴的事,女同事更多的是在讨论该穿什么衣服出席晚宴。后来,办公室的韩姐提醒我们:一定不要撞衫了,特别是不要和老总夫人撞衫了。撞衫源于港台的娱乐界,意思是明星出席活动时和别人穿了同样的衣服,这样往往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关于老总夫人会穿什么衣服,立即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因为,我是老总心中最大的红人,大家纷纷围住我探听消息。可是,最终大家都没提前获知这方面的任何消息。
   晚宴终于开始了,同事们都穿着靓丽的服饰陆陆续续到场。当然,最后到场的将是重量级的人物———老总、他的夫人还有公司的大单客户。老总夫人进场那一刻,大家都感到一种目眩神迷的感觉,散发着一种巨大的光彩。过了足足几十秒,同事们才把目光挪到我身上,原来我和老总夫人撞衫,虽然服装的品质差几分,但是式样和颜色却如出一辙。老总夫人的脸色有些难看,气氛出现了片刻尴尬的宁静。
   晚宴开始后,在老总的提议下,大家开始推杯换盏。由于我和一些大单客户业务交流比较多,我端着酒杯去老总那桌敬酒。轮到给老总和老总夫人敬酒时,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撞衫的我和老总夫人。我笑着说:“很荣幸和夫人撞衫,这比买彩票的几率大不了多少,看来咱们真有缘。”一句话说得老总夫人松弛了冷峻的表情,旁边的客人也都会心一笑。老总夫人不仅不再板着脸,还放下架子来我们这桌敬酒,和我拉起了家常。
   晚宴之后,我们和老总夫人成了朋友,不再有冰冷对峙的情况。不过,大家都不知道这起冒险的撞衫事件,其实是我精心策划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0:33

1953年,登山家希拉里雄心勃勃来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却发现登上珠峰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登山途中,希拉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一个牵着牦牛的小伙子正好路过,希拉里顿时感觉这就是上帝给他送来的希望。他比划着,希望小伙子做他的向导。小伙子看懂了他的手势,愉快地允诺了。
   就在距离珠峰顶峰不足一米的地方,希拉里突然停了下来,用手一指前方,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
   这个名叫腾辛·诺尔基的小伙子没有意识到,希拉里让他先走的那几步登顶,竟将他带入了登山史册,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攀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谁能第一个登到珠峰之巅,谁就是全世界的第一“高”人,必将赢得荣耀。对于荣誉与欲望的渴求,希拉里心里非常清楚。作为职业登山家,成为世界第一个登顶珠峰的人,是希拉里梦寐以求的夙愿。可希拉里还是波澜不惊地做出了“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的决定。人们无从猜想希拉里当时的心理,他当时是否为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耀而矛盾过?但结果说明了一切,他超越了个人的欲望———这座每个人人生途中都会遇到的、绝不比珠穆朗玛峰低的“高峰”。希拉里尊重真实,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得到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希拉里的精神已超越了世俗,超越了一座地理意义上的高峰,站到了另一个高度。
   从珠峰下来后,腾辛·诺尔基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从一名普通的把登山赚钱当作职业的小伙子变成了世界名人。在接受西方媒体访问时,腾辛对自己的国籍避而不答,只称自己是个夏尔巴人。从登顶成功一直到去世,腾辛对他的身世背景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腾辛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名人后,尼泊尔、印度都认为腾辛是自己国家的公民。腾辛明白,一旦他承认或否认自己的国籍,有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可收拾的矛盾。腾辛不愿看到友邻变成仇敌,为了两个邻国的和平,他对自己的身世一直保持沉默……他移居海外,终身漂居域外。
   他们用人的高度去攀登山的高度,使高峰变得渺小,使人成了真正值得去攀登的“另一种高度”。如果说希拉里在登顶的刹那间完成了另一种高度的攀登,那么腾辛则用一生的时间完成了“另一种高度”的攀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0:45

阿谢丽·史密斯,一位26岁的单身母亲,被血债累累的持枪逃犯挟持后,在镇定和冷静中感化了对方,使其最终挥舞白毛巾向警方和平缴械。一位“美国英雄”由此诞生,家喻户晓,震撼人心。
   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3月11日上午9时,身高1.86米、体重95公斤的黑人尼科尔斯,在准备出庭受审时,突然抢走一名女法警的手枪,当场将该女法警击伤。随后,尼科尔斯径直来到8楼审理自己案件的巴恩斯法官所在的审判庭内,开枪打死了巴恩斯和书记员。其后,他又遭遇一名法警,并开枪将其打死。之后劫持一辆汽车扬长而去,途中还杀了一名报关代理人。美国警方随即调动了100多名警察和FBI特工,全力进行24小时的大搜捕。这是震动美国的大案,胜过好莱坞的大片。
   欠下4条人命的尼科尔斯,在停车场劫持了单身母亲史密斯,一起来到她家。野兽遇到了天使。
   在此后的时间里,在那两个人的世界里,史密斯与尼科尔斯沟通、交谈,做了警察和特工们都没能做到的事情———用她的家庭故事,她的鸡蛋薄饼,以及那本《生命的意义》的书籍,创造了一个奇迹。
   史密斯在亲人的眼中,甚至是一个“软弱、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她在不同的地方打工,过动荡的生活,甚至没有足够的钱来养活自己5岁的孩子。
   尼科尔斯用胶带、窗帘和电线将她捆绑起来;她努力赢得尼科尔斯的信任;松绑后,交谈中,她翻出相册给尼科尔斯看;她忍住泪水说,她的丈夫4年前被人刺死,如果他再伤害她,那么她5岁的女儿就成没爹没娘的孩子了……尼科尔斯坦陈内心的绝望。史密斯拿出一本书———《生命的意义》,为尼科尔斯朗读。天亮后,她为尼科尔斯做薄饼,还准备了橙汁、鸡蛋……
   史密斯平和的态度和平等的视角,唤醒了那野兽心中那天使的一半———当尼科尔斯在浴室沐浴时,他把史密斯的头盖起来,以避免让她看到他裸身的样子。后来,尼科尔斯甚至还告诉她,他会把窗帘重新挂好———那曾是捆绑史密斯的工具。
   天使在人间。最后尼科尔斯说:“你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1:03

你伤害过谁,也许早已忘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你。他绝不会记住你的优点。
   几年以前,通用电器公司面临着一个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免除查尔斯·史坦恩梅兹担任计算部门主管的职务。这个人在电气方面是一流的专家,可是,在担任计算部门主管的工作中却是很不胜任。那么,就下达免职令,解除他的职务吗?不能,公司少不了他;而他又特别敏感,容易激动。最后,公司给了他一个新头衔。他们让他担任“通用电器公司顾问工程师”;工作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个头衔。与此同时,他们巧妙地让另外一个合适的人担任了计算部门的主管。史坦恩梅兹非常满意。
   让他保住面子!这一点是多么重要!而我们却很少想到这一点。我们常常是无情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抹杀了别人的感情,却又自以为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呵斥一个小孩或是下属,找差错,挑毛病,甚至进行粗暴的威胁,却很少去考虑人家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两分钟,说一两句体谅的话,对别人的态度宽大一些,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事情的结果也就大大地两样了。
   1992年,经过几个世纪的敌对之后,土耳其下决心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领土。穆斯塔法·凯墨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演说,他说:“不停地进攻,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于是,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战展开了,土耳其最终获胜。
   当希腊的迪利科皮斯和迪欧尼斯两位将领前往凯墨尔总部投降时,土耳其士兵对他们大声辱骂,但穆斯塔法·凯墨尔却丝毫没有显出胜利的骄气。他握住他们的手,说:“请坐,两位先生,你们一定走累了。”
   然后,在讨论了投降的有关细节之后,凯墨尔安慰这两位失败者。他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
   凯墨尔即使在全面胜利的兴奋中,为了长远的利益,仍然记着这条重要的信条———让别人保住面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7:57

在一个小城里,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还有些艰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这是因为小城里有一位伟大的魔术师———老比尔。老比尔超神入化的魔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非比寻常的乐趣。
   老比尔每天晚上在小城的大剧场里表演魔术,剧场里总是坐满了观众。虽然大家都知道魔术肯定是假的,但还是被老比尔魔术中营造出的梦境所吸引。大家尤其喜欢老比尔的几个经典魔术,在这几个魔术中,老比尔让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一个魔术是穿山而过。人们眼看着老比尔从山这边的白纱布下消失,从山的另一侧揭开白纱布走出来。另一个是空中飞人,大家真切地看到老比尔从舞台上缓缓升起,在舞台上空自由地飞行。
   好奇的观众不时地会问老比尔,那两个魔术到底是怎么演的?老比尔总是笑而不答。
   老比尔老了,接替他的是小比尔。小比尔的演出像老比尔一样精彩绝伦,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和掌声。像过去一样,人们在小比尔的魔术中愉快地生活着。
   一次演出的间隙中小比尔向大家展示了几个小魔术的表演方法,他发现大家对魔术的秘密非常感兴趣。于是,接下来每天的演出中小比尔不顾父亲的阻拦,把许多魔术的秘密揭示给大家。他认为观众的需要就是演员的职责。
   大剧场出现了空前火暴的场面,每次演出时都坐满了观众,大家终于知道了多年来老比尔的魔术秘密。明白了穿山而过是山里从前就有一条秘道。空中飞人是在表演者身上系着一条细细的透明钢丝。
   小比尔演出回来总会把观众对魔术秘密的激情和狂热告诉老比尔,老比尔总是痛苦地摇着头。
   小比尔每天晚上还是准时到大剧场里进行演出,然而,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剧场里的观众越来越少了,最后几乎没有人再来观看魔术表演了。小城里的居民们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快乐了,一天比一天变得愁眉苦脸起来。
   一天,小比尔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他希望父亲能告诉他为什么会这样。老比尔说:“魔术给人们编织了一个美妙的梦境,你揭示了魔术的秘密,同时也撕碎了人们心中的梦想。人活着需要有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8:09

星期天,春风拂面,晴空万里,我们一家三口兴致勃勃地去公园游玩。由于平时工作忙,我难得陪妻儿玩一回,因此那天妻子特别高兴,儿子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在通往游乐场的被苍松翠柏掩映的石子小道上,我和妻子一人领着儿子的一只小手,边走边在小道上洒满笑。对面走来一对恋人,小道很窄,我就抱起儿子尽量往旁边靠给人家让路,可是尽管如此,我的肩膀还是被重重地撞了一下。我回头去看,见小伙子也正怒气冲冲地回头看我,那样子好像是我和他有什么过节,只要我稍显不满,他就会立刻赏我一顿老拳。我感到莫名其妙,想说上句又忍住了,因为一来人们走路时彼此蹭蹭碰碰是很正常的事,二来我怕因此破坏了一家人的好心情,于是我扭过头去,只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继续说说笑笑地往前走。
  在坐空中脚踏车的时候,我正和妻子边蹬车边逗儿子玩,忽听“咚”地一声,我们的身体一震,儿子一个前扑,头重重地磕在脚踏车的扶手上,“哇”地一声哭喊起来。我连忙回头——简直是邪了门,竟然又是那对恋人!这次我忍无可忍了,因为他们显然是有意撞我们的车。
  “你们要干什么?”我怒不可遏地问。小伙子瞪着虎视眈眈的眼睛正要开口,被姑娘拦住了。姑娘说:“对不起,他今天心情不好,请多包涵。”“简直岂有此理!”我气愤地说,“他心情不好那是他的事,干嘛要把气撒在别人身上?干嘛要让别人的心情也不好?”
  妻子怕我们打起来,边哄孩子边劝我,同时快速将脚踏车骑到终点。可是,这一天已经被那小子给毁了。不仅我的心情,妻子和儿子的心情也被糟踏得一塌糊涂。我们哪还有兴致再玩下去,只得一边揉着儿子头上的包,一边愤愤地离开公园。
  这件事不禁让我想起去年的大年初三。那天,我们几个同事相约到另一个同事家拜年。主人炒了几个菜款待我们。两瓶老窖下肚以后,大家觉得喝得差不多了,正要起身告辞,一位老兄却嚷嚷着要再喝一瓶。见没有人应,他忽然痛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们看不起他。主人抹不开面子,只好又去买了一瓶酒来,不想那位老兄抢过酒瓶,一扬手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说:“既然看不起我,这酒喝着还有什么意思?”气得主人差点儿和他打起来。那天的结局当然是大家不欢而散。
  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位老兄心情不好,因为他年前刚刚离了婚。可是他实在不该把这种坏心情传给别人,因为离婚的是他,别人并没有义务承担他的烦恼,他更不该把烦恼宣泄到别人头上。大过年的,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高兴,而他那么一闹,别人都被连累得不痛快。还有公园里的那位小伙子,他也许挨了上司的训斥,也许做生意亏了本,可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有什么权利把自己的坏心情污染给别人,甚至把别人当作出气对象呢?
  人这一生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学会平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己是一种涵养,对人是一种公德。如果我们一有烦心事就唯恐别人不知道,就大肆污染别人的心情甚至伤害别人,那么别人只会看不起我们,因为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神经太稚嫩太脆弱,我们自己也早晚会因此而吃苦头。至少,被人指斥为“缺德”,足一点儿也不冤枉的。
  有一句活很是流行了一阵子,并被印在T恤上“烦着呢,别理我!”我忽然觉得倘若这句话小是变成了流行语录,没有被一些时髦客或无聊之人滥用,那么对说这句话和穿这种T恤的人倒真的应该肃然起敬,因为他们无异于在说:“离我远点儿,我的心情不好,可别污染了你们。”也就是说,他们不想把自已的烦恼痛苦强加于不相干的人。本来嘛,把坏心情污染给了别人,自己就会好受些吗?实在未必。说不定,惹恼了别人,又会给自己增添新的痛苦新的烦恼,这何苦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8:21

“我一直是个非常自信的人,并且常常自信得让人好笑——当然,更多的是嘲笑。”我的一位作家朋友跟我说。
  
  他还跟我讲了这样一件让人“好笑”的事。那还是大学文凭刚刚吃香的时候,既无文凭也无一官半职的他,竟然痴痴地爱上了一位在他看来非常优秀的姑娘。“那位姑娘人品好,单位也好,而且也特别漂亮,朋友们知道我爱上了她,还给她写了求爱信,竟然都把这当笑话讲。我说这有什么?我虽然是个没有文凭的小工人,但我爱好写作啊,只要我坚持写下去,说不定我今后就能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大作家呢!可是朋友们听了我这话,反而笑得更欢了,说我这人真是自信得过了头。”
  他接着往下说:“还有更可笑的呢。那位姑娘拒绝我之后,我一点也不认为是她看不起我——我反而是认为她怕我今后成了作家会看不起她,是她不敢高攀我,因此我就反复写信给她做工作,请她相信我今后就是成了作家也会一往情深地爱着她的,是绝对不会因为自己功成名就而喜新厌旧的,可是她——唉,天知道她当时怎么想呢,或许她认为我这人自信得太可笑了吧?或许会认为我这人有精神病?我可不管这么多。在她面前,我的心里一丝一毫的自卑都没有。可是这事传出来,又招来朋友们更猛烈的嘲笑,他们都认为我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说得我也笑了起来。他说他的那帮朋友,当时也都是做着作家梦的文学青年,可是这些人中,就他一个人写出了名堂,其他人都因为经受不了太多的失败和挫折,而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你当初追求的那个姑娘现在不会后悔吧?”我笑着问。“这我就不知道了——其实,爱情这种事,要多复杂有多复杂,人家当初拒绝我,也许自有她更充分的道理,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那一种哪怕是显得颇为可笑的自信,却是我的无价之宝,是我能够坚持下来的最重要的后盾——它为我产生的推动力和战胜失败的勇气,实在是太多了太大了。”
  他说,他的才华也好,其他条件也好,并不比他的那帮朋友有优势,只有在“自信”这一点上,他们都不能跟他比。他说当初那帮嘲笑他自信得太可笑的朋友,现在都开始赞美他的自信了,说当初不是他自信得太可笑,而是他们缺乏自信“缺乏得太可怜”。“所以我现在特别喜爱大讲特讲自信的重要性,我也总是跟那些找上门来求教的小青年说:一个嘲笑别人太自信的人,恐怕这正好说明他自己的自信有问题,是他必须好好为之警惕的。”我的这位作家朋友说。
  是呀,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总是那些看起来自信得挺好笑的人,自己笑到了最后,而那些嘲笑别人太自信的人,却往往饱尝了太多的失败的苦果,变得只能望着别人笑,自己再也笑不出来了。那么朋友你是否嘲笑过别人太自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2:08:41

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娃子,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男青年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车窗外迅速后退的景物,时不时扭转身看看车厢里来回穿梭的人们。男青年是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以前,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远方去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列车上没有空调,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挥汗如雨,饥渴难耐。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女人三十岁左右,小男孩可能只有四五岁吧!小男孩坐在靠窗子一侧,女人的身子斜倚向小男孩,呼扇着手中的杂志,为小男孩扇风。女人的另一只手拿着一瓶矿泉水,自己喝着,时不时喂孩子一口。天气可真热!
  乘务员推着小推车走了过来——方便面、火腿肠,健力宝、矿泉水。健力宝?男青年在心中默念着。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可以补充体能,恢复体力。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自己支配的零花钱,加之当时,饥渴难耐,他想喝一听健力宝,便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人民币,递向乘务员。
  
  男青年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地仔细看了看。最后,他把目光落在了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小小的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男青年撬了两下,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把目光盯在拉环处。
  
  男青年不知道如何开启这听饮料。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塑料袋里的健力宝给妈妈拿出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矿泉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拿出来。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但却用自己眼睛的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发觉男青年正盯着自己手中的易拉罐。只听“砰”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砰”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女人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男青年向女人投去了感激的一瞥,便开始品味健力宝的甘甜。女人过了许久也没再碰茶几上的那听健力宝。显然,她并不渴。
  
  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年轻的妇女。她为了不使男青年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这一过程。为了引起男青年的注意,她专门叫自己的孩子拿健力宝而自己不去拿,虽然她的健力宝就挂在自己伸手就能够着的地方。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做了更多小小的善,带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
  
  那位男青年就是我,那年我18岁。
页: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