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15:19
开会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太太,又美丽又丑陋的老太太。
她气宇轩昂地坐在椅子里,仿佛骄傲高贵的女王。女友说,瞧,核桃皮似的,还打扮得艳如桃花,语气中的蔑视和不屑无遮无拦。
我还发现老人扶在椅子把手上的左臂不停抖动,从袖口伸出的则是一只干燥树皮样的手。
但,无法否认,她打扮得极其精致:梳得纹丝不乱的发髻,两只银光闪动的大耳环,朱红色光滑如水的裙子。连指甲都精心修剪过,涂着淡紫色的油彩。我微微笑了笑,算招呼。您?目光落在她发抖的手臂上。
涂了口红的嘴咧开,她表情愉悦,虽然丑,却亲善。“我患了帕金森氏综合症,已经两年了,”她更柔和地凝视我,“你觉得我很可怜是不是?"
我诚恳地摇头。这样的打扮一定专门有人伺候,决不该属于可怜的人。
“我很丑是不是,不该这样卖弄?"
我无法表态。相貌的丑陋似乎跟装扮的美丽不搭界,但是,假如有一天,我变丑、变老、变得身残体弱,会不会自暴自弃?她不再解释,浅浅笑,风轻云淡。
传说蜗牛从前是没有壳的。软绵绵的身体上伸出丑陋的触须,很多动物都对它嗤之以鼻。蜗牛爬到上苍那里去,祈求上苍赐给它一个壳。
为什么一定要装美丽的壳呢?虚伪还是自欺欺人?
蜗牛沉思片刻,郑重回答:为了仅此一次的生命。
很久以后,我想起那个已经淡忘了容颜的老太太,突然肃然起敬。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为这仅此一次的生命,难道不该活得漂漂亮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15:30
这简直可以说是一次完美的旅行,除了旅伴中有一位老人。我必须要承担照顾他的责任,因而也许不能十分地自由和散漫———最初的时候我这样想。
坐飞机时,我将自己靠窗的座位让给了他,在他旁边挨着过道的座位坐下来。在往常的旅程中,我是最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凝视机翼轻微的翕动和晴光下变幻的云朵。
他的谈兴很浓,从上飞机开始,一直到落地,我们的交谈都没有终止,确切地说,是我一直都在聆听。而在往常的旅程中,我是最喜欢一个人静静体味飞行的感觉的。
只差这么一点点,这就是一次完美的旅行了———我遗憾地揣想着远方的风景。
在我们旅行的那个异国的小岛,风景像木棉花一样明艳。同我最初的想法差不多,我因为要顾及旁边这位老人,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走遍礁石兀立的海滩。
久居北方的我们见了什么都要惊叹,哪怕仅仅是路旁高悬着的吊篮里艳异的花束。大家指指点点,惊艳于她的美媚与别致。
“不知是真花还是假花,”我说,“假的话就没意思了。”
“是啊。”大家也纷纷附和,有两个还打算跳起来摸一摸。
“不用,”我一直陪伴的这位老人说话了,“这是真花。”
“为什么?您怎么这么肯定?”大家都觉得惊讶。
“你看,它的叶子有的已经干枯了,花朵边缘也有些凋谢的痕迹,真的东西都是有些瑕疵的。”他用一贯慢悠悠的腔调笑眯眯地说。
大家仔细看时,果然发现花篮里垂下的叶子有几片已经萎蔫,几朵花也显得有些衰败的样子。
哦,我们都明白了,站在花前留了很多照片,品头论足了好一阵子才走。直到离开这个小岛,仍有人念念不忘这些艳异的花朵,它为我们的旅途洒上了独特的异域芳香。
我则因为老人这句淡淡的、但又具有无比穿透力的睿智的话语,而突然生出了由衷的钦敬之心。
真的东西都是有些瑕疵的———他真是锋利得像刀片一样,一下子就切中了核心。对于我这样一个崇尚完美的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形象的训诫和劝谕。
旅行即将结束时,我在宾馆的电脑里看到了朋友发来的EMAIL,谈及生活中的一件事情,竟然与最亲近的人所告诉自己的,全然不同。怒气不由得袭上心头,就觉得无论任何时候,欺骗总是最不能容忍的恶习,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因此暗暗地决定,要在返回后将一切情感做个了解。
坐飞机返回时,老人大约感觉到了我的坏情绪,便问我原因。自从“辨花”事件后,我对他的睿智便有了莫名的信任,因此毫不隐瞒地告诉了他。
老人笑了,说:“你还记得那天看到的花吗?我说是真花,其实并不是。”
我呆住了。
他继续说:“真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但有瑕疵的东西未必都是真的,你还得学会观察,为什么那么多蜜蜂蝴蝶的都不过来采蜜呢。假花瞒得过人的眼睛,但是瞒不过动物的直觉。而我当时之所以说是真的,无非是考虑到大家出来旅行,开心赏景才是主要目的,假如当时我说是假花,大家肯定觉得索然无味,说不定还会不断怀疑这里其他事物的真实性,结果弄糟了自己的心情。你看,我也是对你们撒了谎的,你怪不怪我呢?其实,等你在生活中涉世加深,你会慢慢发现,世界上可能并没有绝对的事情,真与假,对与错,之间并没有划一的分界,有些善意的欺骗也许反而胜过恶意的真言。”
由旅途中所见的这些花朵,我得到了多年读书未曾得到的教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15:41
10年前,一位中专生分配到一家工厂。实习期满后,被厂部安排到人事处工作。
但实习所在的分厂的领导竭力挽留,因为他的文笔很好,而分厂正缺少一位文书。要舍弃自己的专业,去做人人能胜任的工厂文书,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是种愚蠢的选择。但在这位程领导的努力下,厂部收回了调令。
他成为程的秘书。程对他很重视,对他的工作和生活也很关照。他也知恩图报,尽心尽力帮助程。程没有文化,几乎所有的文字工作都落在他的身上。
3年后,他提出入党申请。但几次被退回。事后才知是程在阻挠。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如果他入党了,就会影响他的仕途。他无意与程对质,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第4年,厂部对管理人员进行测评,他的分数超过了程。本来需张榜公布的成绩,被程压住了。
程一边把大量的文字工作推给他,一边在厂部调用他时,又竭力阻挠。
第6年,全厂进行减员增效。他被列为下岗人员。程对厂部领导说:“我对自己的秘书开刀,说明这次减员增效工作是公正的、客观的。”
他成为三班制操作工。
6年的时间磨光了一个人的锐气,也荒废了他的业务。每次他到人才市场,都因为没有技术业绩,而被拒之门外。
7年后,他跳槽出来经商,创办一家电脑公司,接着又把主要业务定在经销和开发软件上,仅仅3年,他就拥有了上百万的资产。
一个聚会,他和程相遇了,程现在的身份是待岗工人,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程和他面对面坐着。我看着他和程的表情,程是尴尬的,而他却是平静如水。
那酒喝得十分不爽,因为是程的拘束。
酒喝到一半,程的手机响了,他说有要事,先走了。从酒馆里出来,我问他:“你今天没有因为见到他而不开心吧。”
他说:“如果我现在还记着那些伤害,那就是我的不幸了。”朋友发动自己刚买的小车,又探出头来说:“其实,我已算幸运的了,至少我的心态要比他平静。”
许多时候,我很佩服他,不是佩服他有钱,而是……我总是做不到把先前的伤害淡忘,那些像火一样让人炙热的伤害会时不时跳将出来,让人寝食不安,那些刻薄的话和遭受的痛苦,一幕幕在脑中重演,常让自己痛不欲生。
人是活在自己的感觉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比忘记更幸运的事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16:03
“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只有个人的善举才能发挥改变他人命运的巨大潜力!”台上的演讲者以这句冠冕堂皇的话结束了主题为“东南亚的商机”的演讲。
说实话,演讲者渊博的学识以及对国际市场的透彻把握令我深深折服。然而他最后所讲的这句话,听上去未免有些不着边际,感觉是在装腔作势。
他只是一名穿着笔挺西装的西方人,来到这个贫穷国家的五星级饭店滔滔不绝地发表一番演讲而已,能懂得什么“个人的善举”呢?
从与会者漠然的表情来判断,持这种怀疑态度的远不止我一人。
第二天,我搭乘一辆出租车在这个东南亚城市游览。车子经过一个破破烂烂的街区,所见几乎都是一堆堆的垃圾。我摇下车窗,想多
停留一会儿,好看清楚这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悲惨场景,但周围扑鼻而来的臭气让我不得不赶紧离开。在经过另外一处情况略好点的路段时,我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垃圾堆成的小山,一名衣衫褴褛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在苍蝇飞舞的垃圾里翻寻着什么,一边口里嚼着刚刚找到的食物。
这名可怜的妇女和她的孩子的形象让我生出一种莫名的无助情绪。“‘个人的善举’,听上去多么高贵、多么动听!可是,在眼前这一家三口的命运面前,这样的字眼又是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我在车里一边看着车外,一边这样想着,愈加感到头天晚上那名演讲者所说的话荒诞可笑。
18个月以后,我重返这个东南亚城市。在西方舒适环境中度过一年半的逍遥日子后,我几乎完全忘记了那名妇女和她的孩子。只是在出租车路过同一个地点的时候,我才猛然记起那可怜的一家三口。眼前的这块场地依稀就是我当初见到过的,但看上去比以前干净了一些。
我告诉出租车司机,18个月前我在这里看见一名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在垃圾里找东西吃。
“哦,你说的是依布·拉妮。”司机回答。
于是,我向这位司机打探她现在的境况。
“我领你去看看。”
出租车在堆积如山的废弃纸盒和旧报纸之间穿行了一段路,然后停在一间小木屋旁边,屋子后面堆满了空瓶子和生锈的铁罐。
“她大概就在这里。”司机指着小木屋说。
“这就是她平时住的地方?”我犹豫不决地走出车子,问道。
“不,”司机笑着说:“那是她的办公室。她另外有一套房子,就在她孩子所在学校的附近。”
“办公室?”我非常惊讶,“我以为她穷得没东西吃,才在垃圾堆里找食物。”透过车子的后视镜,我看见司机忍不住地笑。
“那是以前。有一个外国人指点她捡废品卖给回收公司。他还带人来跟她见面,让她熟悉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些事我一清二楚,因为那个外国人头一次看到依布·拉妮在垃圾堆里找东西的时候,正好在我的车子里……瞧,他们在那儿。”
顺着司机手指的方向望去,我顿时愣住了。不远处站着的正是我在一年半前见过的那名妇女。只不过,如今她穿着考究,洋溢着一种优雅的自信———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而站在她的旁边、穿一件脏兮兮的外套、手里拎着一只塞满旧报纸的废品袋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名我曾以为装腔作势的演讲者!
一时间,我为自己感到深深的惭愧,甚至无颜打搅他们,匆匆地离开了。
此后,我在这个东南亚国家一呆就是7年。这7年当中,作为一名来自西方的志愿者,我时刻铭记着那位演讲者的教诲,并且一直身体力行。我不敢揣测自己小小的善举曾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但我确信自己已被改变了很多很多,至少我再也不会认为“个人的善举”是荒唐可笑的话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45:08
卡罗琳是一家心理网站聊天室的主持人。每天,她都要面对许多倾诉者,其中大多是青少年和家庭妇女。他们多数心理比较脆弱,也最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郁闷。卡罗琳总是耐心地劝解并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很快,不但卡罗琳声名鹊起,她就职的那家网站也很受网友欢迎。
尼科尔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得知卡罗琳的事迹后,他决定去采访她。见到卡罗琳时,她正在网上和一位叫丽莎的女士聊天。丽莎向卡罗琳抱怨道:“您不知道,我最近真是烦透了。我的丈夫老是带朋友回家来喝酒,而我的儿子则迷上了强劲的音乐,家里整天吵吵闹闹的。更可怕的是我家左边的邻居家里养了很多鸟,每天天不亮就叽叽喳喳地叫起来,而每到傍晚,我家右边的邻居家里那台噪音很大的剪草机又会准时响起来。我每天都被这些噪音包围着,如果再这样下去,我肯定要发疯的……”
卡罗琳回复道:“丽莎太太,您之所以被那些噪音包围,完全是因为您有一双听力很好的耳朵,所以我要恭喜您。如果我有一双您这样的耳朵,那该多好啊,我可以将丈夫跟朋友喝酒制造的噪音和儿子听的强劲音乐,当成自己参加高级盛宴时所听到的声音;而剪草机和鸟的叫声则是春天的声音……可惜,我在3年前就失去了听觉,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丽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啊,您真是太不幸了,这么说来,我比您可幸福多了。”
这时,一直在看卡罗琳和丽莎女士网上聊天的尼科尔很不解:“您的耳朵不是好好的吗?”卡罗琳笑着说:“只要那位女士从此快乐起来,我当一回聋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尼科尔终于明白,卡罗琳为何如此受网友欢迎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45:19
居住在陶沙的吉姆·史都瓦先生曾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在我和克丽丝朵结婚不久后,我收到一封关于一场将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举办的研讨会的通知,主持人是我非常敬仰的对象,因此我下了一个决定:我们要参加那场研讨会,费用大约为1000美元左右。
“那个时候,我和克丽丝朵在银行的存款最多只有三位数,而且每个月在0-999元之间大幅波动,我们还不算太穷,真正的穷人无法负担像我们当时那么多的债务,但花1000美元参加一个远在千里的研讨会———你可以想像这笔费用对我们来说,就像飞到月球一样庞大。
“我们决定开车去凤凰城,临行前我们将那台被我们昵称为‘老绿狗’的爱车送进维修厂,维修工人对我们说:“我们不能保证这台车能顺利地离开这里。”我向他表示谢意,然后对克丽丝朵说:“我想还是不要对他说,我们要开这台破车长途跋涉到凤凰城去,走,出发吧!
“我们顺利地抵达目的地,在那里我第一次听到有关老鹰和鸭子的故事,鸭子在水塘中生活,它们游水,呱呱叫,随同伴定期移居,但从不高飞,相反老鹰则不断冒险,独自振翅向高处攀飞,演讲者不断强调,大约只有5%的人会选择成为老鹰,这些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离开的时候,我对克丽丝朵说:‘虽然我还不确定要怎么做,但我知道我们必须成为那5%的其中之一!’
“这5%的人愿意做一些别人不想做的事,这5%的人勇于冒险,这5%的人愿意为了追求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情,而放弃自己现有的利益,这5%的人追求正直,诚实,勤恳的人生,我们将人格及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外在的事物。
“从凤凰城开车回陶沙的第二个晚上,我们睡在车里,半夜3点的时候,我忽然醒来,我摇醒克丽丝朵对她说:‘看看窗外,凌晨3点了,在这个不知道的地方,你有没有看到其他人也睡在一辆停在路边只值300块的破车里呢?’她回答说:‘没有,吉姆,我没有看到任何人啊!’我说:‘我想我们就是那5%吧!’
“我们都笑了起来,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在苦笑,但同时我们也都下定决心要做那5%的人,克丽丝朵和我都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决定,那就是我们决心要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分子,决不落于人后。我们不要像鸭子一样,整日待在池塘,任猎人宰割,我们要展翅高飞,我们要成就非凡,实现自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45:50
最近我对买彩票非常着迷。有一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看我紧盯着电视上彩票抽奖节目时,问我:“妈,你买了吗?”一见我点头的她,竟皱起了眉头质问我:“为什么要买?你已经很幸福了呀,干吗还买?”
她这一句话让我感到很惊讶,这是什么逻辑呀?于是我转过头,倒要听听她的说词:“女儿呀,买不买彩票和幸不幸福有何关联呢?”“妈,你不是常说,上天待每一个人都很公平的吗?它在这里少给你一点,就会在别的地方多给你一点……”
没错!因为女儿出生时脑部受了一点伤,所以在智力上比其他小朋友差了一截。为了不使她对自己失去信心,我总是这么鼓励她不要放弃希望。她也一直深信不疑,很本分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你看,你有一个像我这么乖的女儿,您还嫁了一个好爱你的爸爸,爷爷和奶奶都那么疼你,我们家也不缺钱用,你不是很幸福了吗?老天爷给你那么多了,他还会再让你中奖吗?我觉得不会了啊。妈妈,万一你中了,他会不会就要把我们的幸福要回去一些?”
女儿的这一席话,让我惭愧得无地自容。亏我身负教育她的重责大任。我的贪得无厌竟已让她感到惴惴不安了!是啊!如果我不懂得好好珍惜眼前已到手的幸福,而妄自将心力投于那不可预知的“幸福”,有朝一日说不定真要将自己眼前的幸福推落至万劫不复的深渊呢!那岂不真的就像女儿说的“老天就要把我们的幸福要回去了”。
所以从此之后,若有人再问我买不买彩票时,我会用斩钉截铁的口气告诉他说:“我不买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够幸福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46:11
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逮到了,我辩解说,道路整修,堵车。经理说知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走。我说,早晨起来要洗刷吃饭,怎么可能走得早。经理说那为什么不早点起床。我说,晚上在公司加班到那么晚怎么可能早起床。经理说,那为什么不提高工作效率,还非要加班浪费公司的电费。我有点恼怒,说不就迟到了五分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经理的嗓门更大,说这不是迟到几分钟的事,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争论的结果是我丢掉了当月的奖金。
我气愤地收拾东西要辞职,那位曾目睹争吵全过程的清洁工过来劝我,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认个错就行了,可你却非要辩解,弄得经理不跟你辩论的话就占不到上风,结果就把简单的迟到问题愣给提升到违纪的高度了。
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一时面子上拉不下来还是把职给辞了,但那位清洁工的话却一直记在心里。我设想过很多次当初的情景,如果我能主动认错,可能会是这个样子——我诚恳地道歉:对不起,我迟到了。经理很大度地笑笑,说路上堵车是不是啊?我说,堵车不是借口,如果我能早点起来就好了。经理说,也不怪你,昨天晚上听说你加班回家挺晚的,早晨当然起不来了。我说,其实工作时间抓紧点,完全不用加班的。经理笑嘻嘻地说,其实你在工作时间里已经干得很好了。说不定这样还能够一步步地引导经理认识到我的优秀,给加薪呢。
许多事情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如一枚硬币有两面,把有图案的一面贴在额头上,别人就只能看见带字的那面了。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能够主动看到自己的缺点,心底坦荡地把丑话自己先说出来,那留给别人的,就往往只有宽容和赞赏的份儿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46:22
一个幼儿园老师决定让她班上的孩子们玩一个游戏。她告诉孩子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要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都写着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所以痛恨的人越多口袋里土豆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天,每一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些土豆。有的是两个,有的是3个,最多的是5个。然后老师告诉孩子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土豆袋子,即使是上厕所的时候。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开始抱怨,发霉的土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另外,那些带着5个土豆的孩子也不愿意再随身带着沉重的袋子。一周后,游戏结束,孩子们终于解放了。
老师问他们:“在这一周里,你们对随身带着土豆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纷纷沮丧地表示,带着土豆袋子行动不便,还有土豆发霉后散发的气味很难闻。
这时,老师告诉他们这个游戏的意义。她说:“这就和你心里嫉恨着自己讨厌的人一样。嫉恨的毒气将会侵蚀你的心灵,而你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它。如果你连腐烂土豆的气味都无法忍受一个星期,你又怎么能让嫉恨的毒气占据你的一生?"
所以不要让一生都背负仇恨的包袱,原谅别人的过错更可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0:46:54
有位朋友,香港人,为人明快,写文章做学问也就干净利落,令人羡慕。
有一次我经过香港,他请我吃饭,电话里他形容出地铁后的相见地点,讲得清楚明白,有如军事地图。
“只约在地铁是不行的,还得要说明出口。不然地铁那么大的范围,一定跑错,说明出口还不够,每个大出口还分几个小出口。”
我听他认真陈述,对自己平日的粗心大意不胜惭愧。
他不单把空间形容得一清二楚,接着他又开始讲时间:“我们约六点半见面,但世界上的事很难讲,有时地铁停电的事也不是不会发生。总之,你先到你等一下,我先到我等一下。但如果等了45分钟人还没有出现,那就是发生不可抗拒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就各自想办法自己去吃晚饭,谁也别等谁了。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为了什么理由,都不能等人超过45分钟以上。”
那天,我们由于他清楚的叙述,所以在指定的时间见了面吃了饭。但我事后回味不已的,仍是他那番“约会学”。想起有位朋友和我讲了个故事,也不知是不是她自己的:一对年轻的男孩和女孩,相约在图书馆见面,不料到时候空等了许久,彼此竟没见到。年轻气盛,两个人也没解释什么便轻易分手了。二十年后偶遇,早已是男婚女嫁。出于好奇,他们质问对方当年为何不赴约。答案很悲伤,原来他们一个在图书馆里面等,一个在图书馆外面等。
这种故事,碰到我这位精确而深谙约会法则的香港朋友就可以避免发生。
世上的人,似乎无论是谁,都不必在约会中等他到45分钟以上。就算是情人,如无特殊理由也可以就此休矣。这位朋友用这么简单的数字就把一件麻烦的事了断得如此清明,我不胜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