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04:33
自我的定位时间:2014-09-13 作者:未详 点击:214次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一个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里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里,想等大家遍寻不到的时候再跳出来。让他尴尬的是,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缺席。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会大失所望。
古往今来,没有谁是世界的中心,也没有谁一直是所有人注目的焦点。能够看轻自己,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诗人鲁藜说:“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看轻自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不会为凡尘中的各种诱惑、烦恼所左右,从而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轻松地走过岁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04:46
青春里的秘密基地时间:2014-09-13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妹妹,我们来说说话,好吗?就像我在你的对面,斜靠着也好,抱膝而坐也好。你说话的时候,我看着你的眼睛,时而用微微的点头与你呼应,有很久了吧,你都想要一个这样的人。哪怕不说一句话,只要,能安静地听你说话。
是的,你需要的只是倾诉。
有那么一些日子,时常听午夜电台的热线节目。打来热线的人,口才大多不错,因为TA有着特别需要表达的欲望。主持人只是听,听完会给出意见,一条意见重复多遍,听得听众都急到恨不能闪进电台对热线那端的人叫嚣。而那人,仍是只管自顾自地说着话,别人的意见,只是从TA的耳边一掠而过罢了。听得多了,才知道,原来,那些人,只是需要一个听TA说话的人。
我小时候爱写日记,记得满满的,一天一天,无非是同学老师和学习,与全天下所有做学生时正经历的一样平淡如水。但那个时候,对于自己来说,这些却是天大的秘密。把日记本塞到课桌最底层,还包了纯白的纸张,以为自己是明星主角,一不小心会暴露隐私传出绯闻。是很久之后,才有男主角的吧。只记得,去买了带着花朵和猫咪的漂亮本子,工工整整地写,每天都少不了那个男生的名字。对,应该是给了男生一个专有代号。全世界只有自己知道,所有的话,都是因他而起的。开始随身携带日记本,连睡觉的时候都要枕到枕下,这样才可以给自己一个安详恬然的梦。
后来,日记本里记了太多秘密,放在哪里都不觉得安全。于是,想起了既然是秘密,就要让秘密的另一个主人知晓。悄悄拿给那个男生看,站在隔壁教室的窗下,等待他课间乘着月亮的影子向我靠近时,满心都是甜蜜的忐忑。不曾想,两日后,他在我的教室门口大声唤我的名字,将日记本还给我时还抛下一句话:日记看完了,谢谢。从此再无他话。我盛大而孤单的秘密啊,背着学业与前途重担的我,怎能一个人承受得来?于是,一个晚自习后,悄悄点燃了它,唉呀,视若珍宝的秘密,只不过是一堆呛人的灰烬而已。自此,再也没有记日记的嗜好。
妹妹,你也像我一样,曾想交心给一个人,对不对?现在的你已经不屑于记日记,有博客,有空间,甚至有网络那端的一个人。这个人无关性别,无关年龄,只要TA肯听你说话。不高兴了,博客可以不声不响地清除掉所有内容,或者关闭;网络那端的那一个人可以无声无息地删除,或者拉黑名单。
除此之外,我还想告诉你,其实,还有更多美妙的倾诉方式。人这一生,有一些时光,是需要独自面对与跋涉的,在没有人愿意与我们分担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自己给自己继续走下去的勇气。那么,选择一个秘密基地吧,一处荒原,一株花树,一弯新月,一个树洞,一只口袋,很多很多,不一定必须是一个人,没有人会替你完全守得住秘密,越大越孤单,越大越会相信真相,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我所有的话。
当然,荒原、花树、新月、树洞、口袋,不会嘲笑你的梦想,不会讥讽你的喜好,更不会在你受伤时再添把盐。或者,视它们为喜欢的男生,静悄悄说话,说今天的天气不错,说你的球鞋很干净,说我们下次成绩要突出。说话的同时,内心已经打开,你只需要做的就是修整,为你许下的承诺即时出发。当你离开你的秘密基地时,你的眼睛总是清澈,你的心也是柔软而明亮的。
我知道有一天你会长大,大到甚至怀疑自己貌似没有了秘密。相信我,无论你长到多大,有那么一刻,你会发觉你的内在还是有一个偶尔会感到无助的孩子,人生的路注定要走,就不会是一条直路,十字路口时,不要哭泣,去你的秘密基地吧,在那里与你的内在小孩说说话,谈谈你的恐惧,也聊聊你的孤独,它是个很棒的伙伴,不但能收容你的心事,还能给你全部复原的力量。
如果,你真的信任一个人,恰好你又仅仅是想倾诉,那么视TA为秘密基地也好。如果你想致力于从彼人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我劝你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为好,因为,这一生又没有走到尽头,怎么又能证明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04:56
烦恼盒的启示时间:2014-09-13 作者:未详 点击:414次 在危地马拉土著人家中,常可见到一种色彩亮丽、鸡蛋大小的盒子,他们称它为“烦恼盒”。盒中放置着6个小巧的玩具娃娃。
当某一个家庭成员麻烦缠身,这个被搅扰的人就会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小娃娃,将心中的郁闷、烦忧向娃娃倾诉一番,然后将娃娃放置一边,烦恼也和其一道被抛之脑后。
如果在同一天,这个人又遇到了另一件烦心事,那么另一个娃娃就会被选出来担当“听客”。每一个“听客”在听过主人的心声之后,都会被留在盒外,由它替主人承受苦恼,思考对策,主人则一身轻松地安心做其他事情。在一天结束之后,所有选出的娃娃都会被重新放到盒子里,以供明天之用。
一个娃娃负责一个烦恼,这个方法听起来真是有趣而且有效。它起到的作用其实是极其重要的心理作用。
事实上,在生活中,有很多烦恼的事情,我们是无法当时就能解决和消除的,它们的存在成为我们忧心忡忡、烦躁消极的源泉。倘若我们能将这些烦恼彻底倾诉出来,即使一时无法予以消除,暂时将其搁置一边,也非常有助于我们不受影响地做好其他事情。
受“烦恼盒”的启发,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应对烦恼的简单公式:A。将烦恼彻底诉说出来,无论听客是朋友、家人或者自己;B。如果能够或者需要及时予以解决,那就立即行动起来;C。如果暂时或较长时期无法或无望解决,就将它们搁置起来,将注意力和精力聚焦在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上。这个公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倾诉—行动或搁置—继续前进。
请记住,忧虑、烦恼并非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情绪,它于事无补,就像一把摇椅,看起来它一直在运动,但事实上只是在原地转圈,没有前进半步。因此,尽力减少烦恼和忧虑,生活才会更加快乐和高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05:09
不老的《父与子》时间:2014-09-14 作者:未详 点击:180次 我上小学时,爸爸从外地回家,带回几本《少年文艺》给我。书中有很多幅漫画,讲的是一个光头爸爸和他的儿子之间的趣事。我读得津津有味,笑得直不起腰来,有时甚至忘了吃饭和睡觉。
漫画中,光头爸爸穿着黑色的小背心,挺着大肚子,身后总是跟着一个一头乱发的小不点,他永远都是六七岁的模样。一对幽默可爱的父子,一份浓浓的骨肉亲情。我多么希望自己的爸爸也能和漫画中的爸爸一样幽默、开朗,每天陪我一起嬉戏玩耍。可是,我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在家的时间不过几周。
照亮我童年的一缕金色阳光,便是来自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有一次,光头爸爸带着儿子去书店买书,那本书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儿子读得津津有味,爸爸也低着头、背着手,跟在儿子身后看书,痴迷极了。回家后,爸爸觉得口渴了,拿起一包烟叶倒进茶壶里,他端起茶壶去倒茶,结果却将茶倒进了自己的帽子里。他和儿子进浴室准备洗澡,浴缸里的水放满了,爸爸捧着书,没脱衣服就坐进了放满水的大浴缸里。爸爸依旧捧着书,读得忘了脱衣服,忘了洗澡,儿子也依着爸爸,靠着浴缸低头继续看书……真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父子啊!
又有一次,儿子不小心将墨汁倒在地毯上。爸爸生气极了,出门去找树枝,准备狠狠揍这个臭小子一顿。可是,当爸爸找到树枝回到家时,看见臭小子正用墨汁在地毯上作画,画了两只小猴子,生动极了,活灵活现。爸爸没想到儿子画得这么好,于是忍不住拿起树枝,和儿子一起趴在地毯上画起来。只有童心未泯的爸爸才懂得孩子的心啊!
儿子到书房向爸爸要几本书,爸爸给他一本《鲁滨孙漂流记》,他摆摆手,对爸爸说:“我要歌德的书。”爸爸心中窃喜,儿子喜欢看歌德的书是一件好事情啊!一会儿,爸爸推开房门去院子里找儿子,见他正将歌德的书叠起来当垫脚石,忙着摘树上的果子呢!爸爸忽然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歌德的书了,原来那本书最厚,垫在脚底下正好能摘到树上的果子,爸爸惊讶得连烟斗都掉在了地上……
假期的第一天早晨,爸爸看着酣睡中的儿子,不忍心叫醒他。于是和朋友将儿子的小床搬上汽车,一直开到郊外的原野里。直到儿子一觉醒来,睁开眼睛,看到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溪流潺潺地唱着歌,马儿在草地上吃着草,母鸡妈妈带着小鸡在散步,兔子竖着一对耳朵在听小鸟唱歌……儿子摸摸大脑袋说:“我是在做梦吗?这是在哪里啊?”爸爸看着儿子傻乎乎的憨样儿,躲在树丛后面偷偷乐了。
马上要过圣诞节了,父子俩准备去森林里砍一棵小树做圣诞树。爸爸忙着砍树,儿子忙着给兔子、野猪、梅花鹿喂食。爸爸砍倒了一棵小树,扛起小树牵着儿子回家。一回头,动物们也一起跟来了。于是,它们成了圣诞节的贵客,儿子搂着小兔子,野猪坐上了椅子,小鸟就站在桌子上吃东西——它够不着啊!圣诞树上亮着缤纷的彩灯,圣诞节的夜晚多热闹啊!动物从来都是孩子们的朋友,世间所有的生灵都是你我的近邻,因为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如今,远离泥土和动物的孩子们,是多么孤单啊!
后来,我也做了母亲,有了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我给6岁小男孩的生日礼物,就是卜劳恩的《父与子》。我要让他明白,曾有这样一位父亲,幽默、温情、童心未泯,他用一支画笔,泼洒出浓浓的爱意,还有正直不屈的灵魂。
成年后的我,第一次知道举世皆知的卜劳恩是他的笔名,他的原名叫埃里西·奥塞尔,1903年出生于德国,他自1934年起在《柏林画报》上连载他的《父与子》。1944年,他被纳粹党逮捕入狱。当时,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成了恐怖的人间地狱。卜劳恩因憎恨法西斯,常常以他的漫画讽刺法西斯的罪行。在监狱中他写下最后的书信,他写给爱子:“当我的声音因死亡而沉寂时,我的歌声仍在你活泼的心中唱着。”写给妻子:“我为德国而画……还望你将他(克里斯蒂安)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他给亲人写好最后的书信后,在狱中自杀,那一年,卜劳恩41岁。当我知道卜劳恩一生的命运时,我泪眼迷离。
我为卜劳恩的那个一头乱发的小不点难过,为年幼的他永远失去一位温情而才华横溢的慈父难过。因为,再没有人陪他嬉戏玩耍,再没有人以一支才华横溢的笔,画下他的成长故事,画下欢笑,画下爱,画下天伦之乐时点点滴滴的幸福。卜劳恩的《父与子》就是一首歌,近一个世纪以来,唱响在有爱的孩子心中。
卜劳恩一直都活着,活在我心里。他永远是书中的模样,大肚子,穿着黑色的小背心,光光的脑袋,手里拿着一只烟斗。他身后跟着许多孩子,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的孩子,他们跟着他,成长的路上就有了笑声、爱和温暖。因为,战争和杀戮都不能与他的温情和爱抗衡。
卜劳恩的爱是月光,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依然盈盈地照着,照着千万家庭,照着天下父亲和稚子的心灵,照着心中有爱的人。
爱,永远没有国界。任光阴老去,唯有爱不老。卜劳恩和他的稚子不老,《父与子》不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05:26
信中情时间:2014-09-14 作者:未详 点击:114次 女儿朱莉6岁的时候,因为乳牙脱落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连同她的牙一起放在了枕头底下。我给她写了一封回信,告诉她要做一个好孩子,坚持认真刷牙。没想到,写信竟成了我们之间的一种传统。
到朱莉上四年级的时候,她发现除了庆贺乳牙脱落,通过写信还能做许多事情。一次,我们就她为什么不能买木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之后朱莉写了这封信——
亲爱的妈妈:
下面是我想要木屐的理由:1。你想要靴子,你就买了;2。如果木屐损害了我的脚,那是我的事;3。过圣诞节外婆给我钱的时候,她说我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
爱你的朱莉
我只好让步,朱莉从而懂得了写信的威力。在此后的岁月里,我和朱莉通过写信,讨论过关于男孩子、家庭作业、打电话以及家务活等各种事情。有些信是争吵后表示道歉的,有些信表达的是愉悦的感受。
朱莉上八年级的时候,为我表示母爱的一封信写了回信——
亲爱的妈妈:
你的信令我高兴至极,感慨万千,甚至让我感动得落泪。我为我们能有这样的关系而高兴,尽管我们有时也会争吵。我想,这正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同一位39岁的母亲的生活。
爱你的朱莉
“对我来说,把我的感情写给你,比口头表达来得更容易。”朱莉的附言,道出了为什么写信对我们来说如此适宜。她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创伤,我也有我自己的麻烦。对我们来说,写信是我们交流感情的最有效方式。
在朱莉升入中学前那个夏季的一天,她把她的剃刀放在了浴盆上,她5岁的弟弟有可能因此割破手指。我指出朱莉的粗心大意后,问她该接受怎样的处罚。她愤愤不平,一跺脚走开了,但是一小时后,她在厨房的灶台上留了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我对自己的如此粗心表示歉意。我愿接受如下处罚:1。放学后不去闲逛;2。下午不看电视;3。晚饭前不吃零食。
朱莉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把剃刀留在浴盆里。两个月后,在朱莉上中学的第一天,我们就她的妆容是否适宜发生了争吵。那天晚上,我收到一封她长达6页的信——
亲爱的妈妈:
今天早晨我表现得太不像话,我很抱歉,不过我确实急得发疯了。你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我。如果你能和我商量一下的话,事情也许不会搞得那么紧张。而你硬说我的眼睛如何如何难看,你能帮我做得更好看些……
在第2页上,有我这个深受伤害的小女儿所能搜刮到的全部大道理——
1。我想我是很慎重的,能够学会按你我都喜欢的样子化妆;2。我并不像我的某些朋友那样,成堆地往脸上乱抹,我读了包装上的说明,读过杂志上关于如何使用化妆品的文章;3。我已逐渐长大,我想为容颜增加一些色彩,让眼睛显得更有神、更明亮些;4。给我3周时间,检验一下我的化妆技巧好吗?
不用说,从那以后,我女儿在化妆上一直是慎重行事的。她容光焕发,这不仅是由于化了点淡妆的缘故,而且是因为从她母亲这里争得了自由。
这件事过后不久,我和丈夫离婚了。接下来的几个月,情况一直乱糟糟的。除了要煞费苦心地抚养4个孩子,我还得精打细算,控制我们的生活开支,做更长时间的工作。就在我的烦恼情绪导致做母亲的技巧日渐衰退之际,朱莉以一封短信向我伸出了援救之手——
亲爱的妈妈:
我知道你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我真希望能一下子解除你的全部烦恼。遗憾的是,我只能告诉你我是多么爱你。我们都为离婚这件事而烦恼,但你依然是一位伟大的、体贴的、慈爱的妈妈。
朱莉
那一年有好几次,我因为心烦而拿孩子们出气。在一次特别厉害的大发雷霆之后,朱莉把这封信放在我的手提包里,让我在上班的时候看到——
亲爱的妈妈:
我知道眼下对你来说确实很难,我们全都理解。我认为,你应该多出去散散心。我们都在逐渐长大,有我们自己的兴趣和朋友。我们将永远是你的孩子,你绝不会失去我们。
朱莉
在朱莉18岁生日的几个星期前,我问她想要点什么。“我正在考虑呢。”她说。这事我本应该想到的——朱莉正准备就她的生活给我写信呢。下面就是那封信的部分内容:
不久,我就要到大学去独立生活了。由于一直鲜有例外地遵守你定的各种规矩,我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至于我的18岁生日嘛,我愿意被当做一个成年人对待和尊重。我想要的是:1。宵禁时间再推后些,或者完全取消;2。晚上10点钟后允许接打电话;3。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4。被当做一个知心朋友对待。
现在轮到我作答了。我坐下来,一直写到深夜。
最亲爱的朱莉:
步入成年,并非就是突然获得了为所欲为的自由,它只意味着要担负责任。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够表现得像一个成年人,我就把你当做成年人对待。
接下来,我对她为生日所提的一系列要求做了评述,要求她对宵禁和打电话慎重考虑。我同意她自己做决定,答应只在她的请求下提供忠告。在信的结尾我写道:
朱莉,我祝愿你生活幸福,愿它充满具有真实意义的爱和果断的决定。我希望你继续发挥上帝赋予你的诸多才华。生日快乐,我的朋友!
几年后,朱莉离家去上大学了,我非常想念她。不过,我们还是靠写信这种传统的方式度过了分离之苦,她从大学写来的信更是棒极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07:19
制造幸福的见面时间:2014-09-13 作者:未详 点击:191次 我们经常会为初次会面而紧张,希望自己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日后相处融洽。于是我们难免会为见面时的一些细节而纠结:如何在一见面的时候就获得对方的好感;如何在聚会的时候对陌生人讲出第一句话;分别时,如何让彼此心情愉快……那么,让小编来告诉你—
我们一般将“见面”分成这样两种:一种是“幸福的见面”,就是与喜欢的人见面,并从对方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种是“社会型的见面”,常常是还来不及对应什么就已经结束了。
制造“幸福的见面”,需要精心的策划与导演。
从打招呼开始一天的工作
“早上好!”
“早上好!您今天领带的颜色和天气一样光彩照人呢!”
不过,也有的人低着头不和别人对视,倘若对方先打了招呼,也只是低沉地应一声:“啊,是……”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她进入公司以后听人说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不好,这使得她之后的职场生活也变得艰难。
不过后来,她为了改变别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就在上班的时候用明朗的声音先和同事们打招呼:“您好,早上好!”“您好,天气很好啊!”
后来,那个朋友很快就听到了别人对她的新评价—觉得她开朗又活泼。问候并不是单纯的相遇表达,而是代表了自己90%形象的有力武器。先打招呼代表着你对身边人的关心。如果你低着头到处走,就会让人觉得你对周边的事物漠不关心。
不要只是在他人看到你的时候才打招呼,在他人无心经过的时候,明朗的问候往往更会让人记住你。自信地在周边绕一圈向大家愉快地打招呼吧!不是只有得到问候的人才会觉得开心,打招呼的人也会幸福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08:11
Tips:打招呼别像鹦鹉学舌
有的人打起招呼来像鹦鹉学舌一样生硬。虽然这样比不打招呼好,但是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据遇见的人的不同,你可以选择这样的问候方式:
“您好,今天格外光彩照人呢!”
“您好,发型换了吗?看起来更年轻了!”
试着将问候语和简单的聊天夹在一起吧,对方对你的印象会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拒绝“扑克牌脸”
我们常说的“扑克牌脸”,就是玩牌时脸上毫无表情,不露声色的表情。这对于玩牌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想猜测谁手里的牌好,谁手里的牌次。
专业的人能够掩饰讨厌的感情,并装出一副喜欢的样子。然而,大部分人却都只能把“讨厌”和“喜欢”挂在脸上或者表现在眼神里。
Linda是一名广告公司职员,她一向心平气和,可有一阵子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每次见面,对所有人都没好脸色,渐渐大家见面时,都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她。
原来她是担心自己会在一次最重要的公司人事安排中失去职位。尽管她已被告知不会受到影响,但心里仍对此隐隐不安。后来Linda了解到这些,便决定改变:每天见面时,她不再摆出“扑克牌脸”,而是用微笑面对他人;工作上开始充实自己,也更加卖力。结果,Linda不仅消除了内心的焦虑,还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委以更重要的职务。
我并不是想鼓励你去做一个虚伪的人,而是想说,在这次见面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你脸上的表情,因为你的表情是最能反映你内心的镜子。如果你的脸上成天都挂着怨天尤人的表情,只会让他人疏远你。相反的,那些即使深陷于糟糕状况中也能乐观接受的人,则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如果见面总给别人留下坏印象的话,不仅是对对方的伤害,以后也很可能对自己不利。
Tips:不要让你的表情总是随着你的情绪而变化
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多用积极的面部表情去面对他人,从而让他人认为你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人。人们常说:“恋爱中的女人最美丽。”因为幸福和快乐能使人脑中分泌出一种能让一切都变得积极向上的内因性吗啡,这能让人看起来既幸福又美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10:28
凡事都采取主动
我们在打招呼或是发E-mail时,偶尔会说:“哎呀,我迟了一步呢!”这么说,是在别人先打了招呼后才作出回应的。如果你也说过这样的话,不妨回想一下你身边那些总是主动打招呼的人,他们是不是能让你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呢?
“先给予再获得”与“回报所得到的”,看似相似,其实一个包含主动,一个则是被动。
有一个“飞镖效应”,指的是行为举措所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就如同用力地把飞镖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不过,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飞镖的去向,只要记住飞镖总是会回到你手上来的就行了。
在聚会上,如果一张餐桌坐6个互不相识的人,这6个人里面至少有一个是主动交往的人,那么他们就会谈得热火朝天,充满欢声笑语;如果这6个人没有一个人主动和别人交往,那么,从开始到结束,他们会始终处在无聊的气氛中,不是吗?
即使你不认识对方,也先过去打招呼。虽然这种气氛有时会尴尬,但这也是让彼此亲近起来的重要方法。如果对方也对你有好感,那么就立刻开始做自我介绍吧。
在会议或者聚会之后,先给对方发一封E-mail或者手机短信以表示你记住了对方。这样做,也能让对方更准确地记住你,还能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生活或工作中,你身边的人总会有困难或者辛苦的时候,尤其是在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比起等到别人来找你,不如学会早早地发现问题并给对方以安慰和鼓励。简短的一句鼓励话语能够改善别人对你的印象,也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温暖的人。
虽然感觉自己也许不会需要别人的帮助,但需要帮助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多的。因此,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先去了解一下别人需要什么帮助吧,这样才会让人觉得很有人情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11:12
Tips:随时都不要忘记感谢的话
接过别人请客的饮料却毫无反应的人也是有的。虽然有的时候是错过了感谢的时机,但是这样会给人留下爱占小便宜的坏印象,说不定还会让给予者产生像是白请了一杯饮料的坏心情。所以说,感谢的时机非常重要。虽然你不必像外国人一样把“ThankYou”挂在嘴边,但是将感谢变成习惯是很重要的。
留下一个难忘的背影
电影或者戏剧中常会有路人甲乙丙丁的角色。如果这些角色没有什么独特之处,那么即使这个演员转身在舞台上消失了,观众也不会在意或者记住他。同样的道理,社会生活中也有主角、配角、没有存在感的路人甲乙丙丁的角色,因此,在见面分手后也要让人记得背影是非常重要的。
下班的时候,总有些人好像有什么急事一般慌慌张张的、逃跑似的离开,而另一些人则会向还要继续工作的人说上一两句温暖的话,从而让人觉得很温馨。用这样轻松的问候语结束一天的工作吧—
“先下班了,要过得愉快点啊!”
“不好意思要先走了,要给你泡杯茶吗?”
这样在与你分别之后,别人依然记得你的背影。
所谓“幸福的见面”也就是这种能够长留在人心里的见面。真正有魅力的人,是那些背影也留香的人。因此,不仅要记得见面的时候愉快地打招呼,结束的时候也要表示惋惜并懂得提前预约下一次见面。
编辑留言
●小余:我性格比较开朗,爱说话,大老远看到熟人就会跟他们打招呼,办公室的脏活累活我都第一时间冲上前去,第一是发扬风度,第二是发现和大家关系变得更好了,大家已经渐渐离不开我了,这不,纯净水又没了,大家立刻想起我—小余,麻烦换下一桶水。
●一朵云:记得看过的一本书上说,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同样,每天都与别人见面的我们,如果能够常常对别人露出微笑,亲切地对别人打招呼,你会发现周围的人们也对你和善了许多呢!
●文静:下班时,我总是喜欢和每个人随便说几句话再走,嘱咐这个关好窗,叮嘱那个感冒的记得吃药,多穿点。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了,关系不就是在温暖的话中愈来愈近的嘛。
●涓生:或许是英语专业出身的缘故,我习惯了老外那种把“谢谢”挂在嘴边的风格,有时老说“谢谢”不是见外哦,是发自内心的一个表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1 10:11:48
快熄灭你的怒火时间:2014-09-13 作者:未详 点击:123次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告知发怒是不好的,可问题是,人人都会生气,每当“怒从心头起”的时候,到底要不要表达出来?又该如何表达?
每次回家吃饭,父母总对你指手画脚:你的发型衣着,你工作学习不够努力……你表面上满口答应,心里却早已经是大大的不爽了。
你的女朋友样样都好,除了爱迟到的毛病。每次约会,你总是提前到达,然后望眼欲穿地等好久,她才踩着高跟鞋款款而来。
周末你赶去公司加班,出门前给老公布置了几项“作业”,当你拖着一身疲惫进门,却发现脏衣服还堆在那里,冰箱里依然什么都没有,电脑甚至无法开机。于是,你开始发飙。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被激怒的。遇到类似情况,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告诉自己:“我生气了,这件事让我很生气,现在我该怎么办?”这样做,会为你赢得处理愤怒情绪的机会。
接着克制自己。你需要找出愤怒的焦点是什么,那个惹你生气的家伙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有多严重。
最后进行选择性分析。承认自己受了委屈,并承认再与那个人争论也无济于事,接受这个事实,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坦白地讲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谴责,而是要修复彼此的关系,请对方注意并和你一起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还经常在冲突之后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没有生气,只是挺失望的。说这话的人,确确实实是生气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这是被压抑的愤怒。
如果长期以来你总是在生气,那不妨仔细梳理一下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父母、老师、同学、邻居、男/女朋友、丈夫/妻子、孩子、同事、上司,或者其他一些人——他们有没有伤害过你?把那些让你感到愤怒的事情一一列出来,写在纸上。然后,你要问问自己:关于这个愤怒,我以前是怎么处理的?是否妥当?如果没有处理过,那就要赶紧去做。
问题解决之后,或许你会发现一个焕然一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