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0:54
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商场竞争中,人人要争第一。
美国有一家租车公司,长期以来却以第二自居,赢得好评。
这家租车公司原本经营不善,由于冗员太多,员工工作态度又散漫,车子交到租车者的手中,单就表面肮脏的程度,就会被讥诮是“逃犯开的车子”,名声到此地步,怎会不能面临倒闭的边缘。
尽管如此,这家租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有一席之地,屈居第二,只是离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租车公司,有好大一段距离,而第三名的公司正在奋起直追,已是相差不远。
其后来了一位经营之神“奚得”先生,在内部采取重罚重赏的方式,要求员工服务品质加以改善。另外一方面,找寻广告公司做形象广告。
负责广告的创意大师“彭巴克”先生,在两个星期后告诉奚得先生:广告就坦白直率地告诉大家———我在租车业中,排名第二。
奚得先生深感怀疑:“我们第二,为什么人家还是租我们的车子?"
答案是:“我们更努力。”
奚得先生接受了这则广告,之后公布于众,坦坦白白毫不讳言“自己差,但我们更努力。”这样不只对内部员工有所警惕,对顾客而言,他们看到了一个努力向上的团体,也看到了它的改变。不久之后,业绩急速上升,市场占有率愈来愈接近第一名,但是第一名的业绩也无衰退,受害者是第三名。
延续这则经典广告的金句有:“其实当老二也不错,我们有更努力的空间。”
在所有的车子上,都贴了奚得先生的电话,如果租车者发现车不清洁,有烟蒂等等情况,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因为:“我们第二,所以要更努力。”
有一段时间,他们自认逼近了第一,便放弃了第二的主张,结果业绩下滑,因为大家认为他们不想再努力了,这是始料未及的事。
至今美国租车市场的占有率排行榜,第一仍是第一,第二仍是第二,可见对手绝非弱者,也在加倍努力。
谁是赢家?顾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1:12
19岁那年,我在休斯敦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敦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我整天处在学习、睡眠和工作之中,这些几乎占据了我每天的全部时间,但是,只要有一分钟的闲暇时间,我都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最近的一段日子里,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一位擅长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创作。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叫“凡内芮”(Valerie Johnson)。自从我20多年前离开得州后,就再也没听到过她的消息,但是她却在我事业刚刚起步时,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年仅19岁的凡内芮在得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获得过多少奖牌。她的作品总是让我爱不释手,当时,我们的确合写了许多不错的作品,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那些作品充满了特色和创意。
一个周末,凡内芮热情地邀请我到她家的牧场吃烤肉。她的祖辈是得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拥有规模庞大的牧场。虽然她的家庭极为富有,但她的穿着、她的车和谦卑诚恳的待人态度,更让我从心底佩服。凡内芮深知我对音乐的执着,然而,面对那遥不可及的音乐圈子及陌生的美国唱片市场,我们一点儿渠道都没有。当时,我们两个人安静地呆在得州的牧场里,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
突然,她冒出了一句话:(Visualize , What you are doing in 5 years?想像一下,你5年后在做什么?)我愣了一下。她转过身来,指着我问道:“嘿!告诉我,在你心目中,‘最希望’5年以后做什么,那时候,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还来不及回答,她又抢着说:“别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清楚,确定后再说出来。”我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5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自己的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地方,每天都能够与世界上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了吗?"
我从容地回答,而且拉了一个很长的Yes!
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5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在第4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约。
“你在第三年一定要有一部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许多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你在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你在第一年一定要把准备录音的所有作品全部编曲,把排练准备好。
“你在第6个月一定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你在第一个月就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成。
“你在第一个星期就要先列出一个完整的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成。
“好了,我们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内芮笑着说。
“喔!对了。你还说5年后要生活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地方,然后与许多一流乐师一起工作,对吗?”她急忙补充说,“如果你在第5年已经与这些人一起工作了,那么你在第4年就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或录音室。在第三年,你可能会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起工作。在第二年,你不应该住在得州,而应该搬到纽约或洛杉矶了。”
第二年,我辞掉了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了休斯敦,搬到了洛杉矶。说来也奇怪:不敢说是恰好在第5年,但大约是第6年,我的唱片开始在亚洲畅销了,我几乎每天都忙碌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从日出到日落地一起工作。
别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经把所有“选择”的权利交到我们手上了。如果你经常询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则不妨试着问自己,“我是否曾经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如果连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爱你的主又如何帮你安排呢?不是吗?你旁边的人,再怎么热心地为你敲锣打鼓,爱你的主也顶多给你一些慈悲的安慰。因为连你自己都还没有清楚地告诉他自己要做的是什么?那么,你又怎能无辜地责怪他没有为你开路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1:24
一个编辑,在县报干了十年,他仍然是个编辑。五年前报社精简人员,他以失败者的身份应聘到省城的一家媒体工作,只是三年,他便成了编辑部主任。
有不同的版本解释他的“发迹”,其中有一种最可信。在县报,编辑如果出了差错,错一个字扣3元,事实性差错扣5元,即使把领导职务排错,最多只扣50元。但在省报错一个字扣50元,事实性差错扣300元,如果出现领导职务排错,那么就不是用钱可以惩罚的了。
在省报担任编辑的两年,他被扣了2000多元,都是些小差错。两年前,他在排一则通稿的时候,不知是“粘贴”时出错,还是排版出错,一则十分重要的新闻中少了一个领导人的名字。报纸第二天发行后,政府部门就把电话打到了老总那。
老总立刻把他召到报社,然后是一阵臭骂。接着,政府宣传部门对他本人出示了警告通知。在巨大的压力下,他没有倒下。在此后的新闻编辑过程中,他再也没有出现差错了。据他本人说,只要在新闻中一遭遇名字,他的双手就要冒汗,一直到现在。
而提拔他担任主任一职的原因是,编委会认为他受到了报社创刊以来最严重的警告,而一个人能够承受这样大的压力,非常可贵。
很显然,他是从这次警告中得以涅槃的。假如没有这一次惩罚,他可能仍然继续着那些不大不小的错误。许多时候,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过惩罚,那么他的性格就会缺少一种叫做坚强的基因。在一个人的一生中,鼓励和惩罚是两种不同的手段,有时候,惩罚要比鼓励更有效。譬如小麦在开春前把它打折伏在地上,再挺直后,其枝秆就更粗壮,在麦穗成熟后就不易被风刮倒。枣树如果不结果,有经验的老农就会用柴刀使劲砍,来年肯定果实满枝。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寓示着惩罚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惩罚。当他们衣着光鲜,气宇轩昂,以成功者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时,其实你不必嫉妒,他们付出的比你多,承受的也比你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1:37
越战时,美国最高统帅魏摩尔将军检阅伞兵,一一询问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第一位伞兵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爱跳伞!”
第二位伞兵也亢奋热情地说:“跳伞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体验!”
魏摩尔将军频频点头,觉得部队士气高昂。
轮到了第三位伞兵,哪知答案竟是:“我不爱跳伞!”
气氛大变,魏摩尔将军非常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选择当伞兵呢?"
这位伞兵面不改色地回答:“我希望跟这些热爱跳伞的人在一起,他们可以改变我。”
这是安泰人寿从业人员经常谈起的一则故事。在安泰的企业文化里,他们相信“成功者吸引成功者”。修过领导经理人课程的上班族都知道所谓的“领导者”的定义,他身边一定要有一群心悦诚服的追随者。
领袖性格的存在,与职位高低、权势大小无关,只有热爱生命、乐于奉献生命,才能鼓动和号召人们踩着你的脚印前进。这也是大家应该慎重选择工作的原因,因为领导者的理念决定着我们生涯的方向。
IBM与苹果是两家截然不同的计算机公司,前者以处理大量资料立于不败之地,后者则以图像处理独霸全球,这取决于两家公司的经营理念。
IBM员工的桌前常摆着一块座右铭,写着Think Big(宽宏),以此鼓励他们要有更大的想像空间、更开阔的视野、更宽敞的胸怀。
苹果公司的同仁也信守一句话,Think Different(另类),不断地要求自己要有创意、有新观念、有新方法。
如果你是一个具有IBM意识形态的人,就会认同“想得大”,如果你是苹果类型的人,就会明了“想得不同”对自己一生的意义。
而你所服务的对象也会不同,在苹果客户之中,许多都是视觉创作者,而IBM客户大部分以从事资料分析为主。
工作,决定了你的思维形态,也决定了你的人际关系,更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
Think Big,Think Different可以应用于企业,也可以应用于人生。如果要应用于人生,还应该多一项 Think Simple(简朴),合起来,可以将它们称为“人生三T”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1:51
有一个叫亚力森的推销员,他费了很大的劲,才卖了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他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没想到那位工程师说:“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
亚力森大吃一惊,问:“为什么?"
“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跟他争辩是不会有好处的,亚力森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的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吗?"
“是的。”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华氏75度。”
“这么说来,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亚力森得到了第三个“是”。紧接着他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工程师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开了一张价值35000美元的订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2:03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块土地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五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像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个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眼光和五十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2:16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块土地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五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像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个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眼光和五十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2:32
1631年,英国剑桥有一个做马匹生意的商人名叫霍布森,他在卖马时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低廉的价格,可以随意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允许挑选能牵出圈门的那匹马。其实这是一个圈套。他在马圈上只留一个小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出去的都是些小马、瘦马、懒马。显然,他的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告诉顾客不能挑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其实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挑选,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
一个企业家在挑选部门经理时,往往只局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选人才,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自由,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很容易出现“霍布森选择”的局面,甚至出现“矮子里拔将军”的惨淡状况。
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就无所谓择优,没有了择优,决策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霍布森选择”中,人们自以为做出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都是很小的。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创新,所以它更是一个陷阱,让人们在进行伪选择的过程中自我陶醉而丧失了创新的时机和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曾指出,高科技产业中竞争非常激烈,要想生存下来,企业必须在政府及企业自己资助的基础研究项目中,最大限度地投入资金,开发新材料、新设备、新系统、新方法和新模型。换句话说,要么创新,要么束手待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2:53
在美国旧金山有一家知名的芭蕾舞团,一位记者曾去采访剧团的首席女芭蕾舞星,当记者问她“您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时,这位美丽动人的舞蹈家兴奋地回答:“冰淇淋圣代!”记者对这个答案颇感讶异,因为这种甜食含有很多的热量,吃多了会刺激体重的增加,这对舞蹈演员可是致命的打击啊!这位记者又继续问道:“那你隔多久会让自己放纵一次呢?”女舞蹈家的回答是:“我至少有15年没有尝过那种美妙的滋味了!”
1928年,当英国首富威斯敏斯特公爵第一次和可可·夏奈尔用餐后,公爵便爱上了她。他随即展开的追求攻势是任何女人都无法抵挡的———每天夏奈尔都能收到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有时是一篮来自苏格兰的鲜花,有时则是一枚天价的古董胸针。如果夏奈尔愿意嫁给公爵,她不仅可以得到公爵夫人的称号,而且,她将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但是,经过6年的缠绵后,当公爵夫人头衔有可能限制夏奈尔发展自己的时装帝国时,夏奈尔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段感情,因为“有成堆的公爵夫人,但是,可可·夏奈尔只有一个”。历史庆幸于这个决定,否则,世界上就没有Chanel这个令无数女人心动的品牌了!
在职场里,像冰淇淋的美味,公爵夫人的头衔这样的诱惑也是无处不在。比如一家公司开出更高的薪水,让你离开已经服务近十年的公司,或者是一份唾手可得的私利,只是需要损失一点团体的利益———有时,这些诱惑会非常让人心动!但是,所有伟大的成功人士都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自己要舍弃的,就像冰淇淋一样,再美味,也必须作出拒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3:06
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要跟我聚一聚喝几杯酒,说几句心里话并再三强调要我一定按时去。
几杯酒下肚后,朋友才将满腹心里话一股脑儿倒出来。原来,他最近的几笔业务都未谈成,而且还有不少老客户。朋友说他“彻底败在了老熟人手里”。他很不理解:为什么让他受伤的都是老客户?
听完朋友的牢骚,又问了他几句,我才明白他之所以没与这些老关系户达成合作意向,是因为朋友与这些老关系户太熟悉了,以为只要有生意,自然会与自己合作,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交往漏洞,而没有做成生意。
我给朋友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乘等菜之机,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简直栩栩如生。日本商人连声称赞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侧转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在一般情况下,画家在估计各部分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日本人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了约十分钟的时间。
“画好了。”画家站起来说道。
听到这话,日本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作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人相比,还差得远。”
“为什么?”日本商人问道。
画家不慌不忙地反问道:“你以为有了第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吗? ”
其实,这个日本人的错误在于: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用做数学题的思路,采用“同理可推”的方式,认为画家一定是在画自己。
实际上,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上有这样一条规则,叫作“每次都是初交”。哪怕同再熟悉的人做生意,犹太人也决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也就是说,犹太人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业务客户都当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始终保持新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力图克服由于原来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以防失去机会。
是的,人是活的,条件是会变的,昨天的你就与今天的你不同,即使是再熟悉的人,也会因天时地利而发生变化,如果能以“每次都是初交”对待他人,一潭池水就会被你搅活,业务不会失去,朋友不会失去,那你的生意就像泉水一样汩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