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49:49

有三只小鸟,它们一起出生,又一起从巢里飞出去,一起寻找成家立业的位置。
  它们很快便飞到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哎呀,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那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地向我仰望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
  另两只小鸟失望地摇了摇头说:“好吧,你既然满足,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想再到高处看看。”
  这两只小鸟飞呀飞呀,终于飞到了五彩斑斓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起来,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吗?"
  另一只很难过地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
  说完,它振翅翱翔,向着九霄,向着太阳,执着地飞去……
  最后,落在树上的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0:25

大专毕业的阿琳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只好进了一家百货公司做营业员。尽管别人都认为她做营业员太可惜,但她却很珍惜这份工作。阿琳热情周到的服务很快便得到了顾客和领导的好评。
  阿琳所在的柜组前面有道不起眼的台阶,时常会有顾客经过时不小心被绊一下。所以每当有不知情的顾客经过时,阿琳总是善意地提醒一句请小心前面的台阶。别的同事见了都总是笑她多此一举,那些人又不买自己柜组的商品,管那闲事干嘛。阿琳对此也从不争辩,总是一笑置之。
  一天,公司老总进行巡视时正巧经过那道台阶,阿琳还是像以前一样习惯性地提醒说请小心前面的台阶。老总一愣,但很快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阿琳,脸上流露出一种赞赏的笑容。很快阿琳便被提升为柜组组长,一年之后,她成了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只是比别人多说一句话而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0:39

布勃卡是闻名全球的奥运会撑竿跳冠军,他曾35次创造了撑竿跳世界纪录,他所保持的两项撑竿跳世纪记录,迄今还没有人打破。因而,他享有“撑竿跳沙皇”的美誉。
  不久前,总统亲自授予他国家勋章。在那次隆重、热烈的授勋典礼上,记者们纷纷向他发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布勃卡只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把自己的心‘摔’过横杆。”
  殊不知,布勃卡和其他的撑竿跳选手一样,他也曾有过一段失落的日子。尽管他非常渴望成功,渴望创造新的成绩,不断地去冲击新的高度,但每每都失败而返。为此,他苦恼过,彷徨过,也沮丧过,甚至动摇过,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有一天,他照例来到训练场,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叹气连连,对教练说:“我实在跳不过去。”教练平静地问他:“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布勃卡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跑线,看清那根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害怕。”突然,教练一声断喝:“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教练的厉声训斥,让布勃卡如梦初醒,顿时恍然大悟。遵从教练的吩咐,他重新撑起跳竿又试跳了一次,这一次他果然顺利地一越而过。
  在人生的奋斗中,我们的面前又何尝不是横亘着一道道难关。倘若我们心存疑虑、畏首畏尾,势必寸步难行、一事无成。我们只有坚定信念、鼓足勇气、突破心障,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越上人生之巅,达到更高境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0:52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初中。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由于解不出一道数学题,被学生轰下讲台,灰头土脸地回了家。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不出来,有的人倒得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找找别的事,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呢。
  后来,女孩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出外打工。糟糕的是,没几天她又被老板赶了出来,原因是裁剪衣服的时候太慢了,别人一天可以裁制出六七件来,而她仅能做出两件来,而且质量也不过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许多年了,而你初来乍到,怎么快得了。说完,便为女儿打点行装,准备让她到另一个地方试试。
  女儿先后到过几家工厂、公司,当过编职工,干过营销,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时间不长都半途而止了。然而,每当女儿失败后满脸沮丧地回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的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受聘于一所聋哑学校当辅导员,这一次她如鱼得水。几年下来,凭着学哑语的天赋和一颗爱心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后来,她自己申请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又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如今她已经是一位爱心和资产一样都不少的女老板。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很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那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时候,撒上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1:18

一个城里男孩kenny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美元买了一头驴,这个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
  第二天农民来找kenny,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
  kenny回答:“好吧,你把钱还给我就行了!”
  农民说:“不行,我不能把钱还给你,我已经把钱给花掉了。”
  kenny说:“ok,那么就把那头死驴给我吧!”
  农民很纳闷:“你要那头死驴干嘛?"
  kenny说:“我可以用那头死驴作为幸运抽奖的奖品。”
  农民叫了起来:“你不可能把一头死驴作为抽奖奖品,没有人会要它的。”
  kenny回答:“别担心,看我的。我不告诉任何人这头驴是死的就行了!”
  几个月以后,农民遇到了kenny。
  农民问他:“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
  kenny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票,每张2块钱,就这样我赚了998块钱!”
  农民好奇地问:“难道没有人对此表示不满?"
  kenny回答:“只有那个中奖的人表示不满,所以我把他买票的钱还给了他!”
  许多年后,长大了的kenny成为了安然公司的总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1:32

  









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
  这些杰出人士竟然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那样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究竟靠的是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艾尔森博士又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珊的经历,为他寻找满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可还是学得格外刻苦,每学期各科成绩均是优异。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后来,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她已是美国证券业界风云人物,在被调查时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艾尔森博士直截了当地问她:“既然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
  苏珊的眼里闪着自信,十分明确地回答:“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我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那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有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
  艾尔森在以后的继续的走访中,许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类拔萃的反思,与苏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常常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从事了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时又无法更改。这时,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正是这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的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才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从艾尔森博士的调查结论,使人想到了我国的著名词作家乔羽。最近,他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里坦言,自己年轻时最喜欢做的工作不是文学,也不是写歌词,而是研究哲学或经济学。他甚至开玩笑地说,自己很可能成为科学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说,他在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做出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贡献。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话已经是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是,“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却容易被人忽视。对许多杰出人士的调查说明,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1:44

杰克,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喜欢创作,立志当个大作家,像山姆一样。山姆,是杰克崇拜的大作家。杰克常常在杂志上看见山姆的名字。杰克发现:山姆非常高产;并且,创作风格多样化;再有,从作品涉及的内容看,其人的知识、见识极其广博。以山姆为偶像,杰克开始了文学创作。慢慢地,杰克也能发表作品了。杰克高兴地努力地写呀写,从趋势上看,他是进步的。然而,写了几年后,杰克沮丧地发现:自己要想赶上山姆,简直是白日做梦。山姆酷似一台创作机器,任意翻开一册新一期的杂志,几乎都可以看见山姆的名字。杰克心想,我就是每天不睡觉也写不出来这么多的作品。另外,山姆那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可以吸引有着不同欣赏癖好的读者,而自己,仅有一种创作风格。最可怕的是,山姆犹如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万事通”,而自己,相比之下,显得懂得太少了。杰克开始怀疑自己了,怀疑自己的才气,怀疑自己的学识,怀疑自己是不是文学创作这块料,怀疑自己能否在这条路上有大发展……
  在种种怀疑中,杰克信心尽失,慢慢地,他远离了创作。他死心塌地做了一名运输垃圾的司机。在奔向垃圾处理场的路上,杰克老了。
  这一天,老杰克到一家杂志社去运垃圾,那其实是一些滞销旧杂志。老杰克随手拾起了一册翻了翻,又看见了山姆的名字。忽然,老杰克想跟杂志社的人打听打听山姆。事实上,除了山姆的名字和他的作品,老杰克对山姆本人是一无所知的。杂志社的人笑着告诉老杰克:山姆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我们杂志社把作者姓名不详的文章,一概署名为山姆。其他的杂志社也有这个习惯。所以,山姆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杂志上。
  话未说完,老杰克已然惊得不能动弹了。原来,让他信心尽失、理想破灭、一生黯淡的,竟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人,多么喜欢瞎比较啊。在瞎比较中,自己创造出一个对手。又因为不自信,再用想像力将对手的能力无限扩大化。继而,让对手来折磨自己,直到将自己击垮为止。待到有一天,忽然明白了,其实是自己击垮了自己,可是为时已晚。请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不要向前后左右看,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被想像出来的对手所击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1:59

不要轻易蔑视那些看似细小的事物,它们有时能决定事情的成败!
  读小学时,老师们喜欢用“错一个小数点,卫星就不能上天”之类的话发出警告,要我们细心、细心、再细心,尤其在面临大考的时候。这个警告后来演变成我们的口头禅,成了开玩笑、嬉闹时的惯用语。
  有一天上课,美术老师偶然听见我们这样说话,很遗憾地摇摇头,说:“你们这些孩子,不懂得卫星和小数点的意义,忽视了一个很严肃的道理。”那天恰好学习画人手,老师说:“手,看起来不复杂,但我先讲一个故事,之后你们可能就会认真学画了。”
  ——德国有一家服装厂,每年生产许多手套,都在附近的城市销售,销量一直平稳。有一年,他们得知不远的地方新建了一家专门生产手套的小厂,由于这个小厂业务量不大,对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就不太在意。但是,一年后,他们又发现:自己生产的手套在市场上不吃香了,而那个小厂生产的手套几乎占a领了80%的市场份额……
  老师问:“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列举了许多理由,老师对其中的部分答案表示肯定,但同时又一再鼓励我们继续猜。十分钟后,教室里没声音了。老师神秘地笑了,说:“手套里有一个微小的数字,决定了它是否更讨人喜欢……”
  ——原来,那家小厂生产的手套,即使同一双,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撇子,右手通常比左手大4%。所以,这种大小不一的手套,戴起来感觉更合适!
  “这个4%的区别,使小厂获得了80%的手套市场份额——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美术老师得意地说:“我知道,卫星离你们太遥远,但手套你们总见过吧!记住,以后不要轻易蔑视那些看似细小的事物,它们有时能决定事情的成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2:11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张师傅是一名杂技演员,脚耍大缸已有多年,可谓驾轻就熟。因为年龄偏大,他决定改行。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他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然而,正当人们为他精湛的技艺喝彩时,他却“失手”了:因一脚顶偏,偌大的瓷缸重重地砸在他的鼻梁上,他当场昏了过去。
  事后有人问他:“凭你的技术,怎么会出此意外?”他说:“那天,心里总是想,这是自己杂技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而且请了那么多亲戚、朋友来捧场,一定要表演得很出色,千万不能出错。谁知表演时一走神儿,就出事了。”
  从表面上看,很多失手都是偶然的,其实却有其必然性。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弱点:当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时,心理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往往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很多人在人生的关口失手,心理紧张与焦虑是重要原因之一。
  做每一件事,我们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给失败一个心理准备呢?
  我的一位朋友在体育大赛中多次获得乒乓球单打冠军,现已进入国家集训队。有乒乓球爱好者向他请教成功的秘决,出人预料,他竟告之“成功之前先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进入正式比赛前,事先承认不论怎样做,你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取得比赛的成功。他还举例说,在一次全国乒乓球大赛中,他和一位国手争夺冠亚军,国手确实厉害,一上场就先赢了他两局,但由于他在进场前就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所以没有慌乱,完全放开来打,挺住了,最后反倒是他战胜了国手。
  成功之前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并非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而是让我们放松心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反倒容易成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2:24

美国西部开发,蜂拥而去的淘金客最后留下“卖水人”三字,成了那些守在重大商机的食物链上,稳守积累微利,步步富裕的人的代名词。
  我在澳门见过一家“卖水人”,那是毗邻大赌场的一间小小的粥粉面店。它开在一座大厦的首层,只占着其中的一个间隔,满是“寄人篱下”的意思,门面简单洁净,几乎不事装修,紧挨着大赌场,被大赌场的金碧辉煌衬托得格外寒碜。
  从赌场出来的人在“金钱大战”里厮杀得两眼通红,看到这么踏实的生意人家,觉得他们真是呆头呆脑,这样受累有什么意义,赌场里面瞬间就成千上万,仅是一墙之隔,外面竟然有人愿意从12元一碟的肠粉里面获利,简直是天方夜谭!
  确实,贴近大赌场,里面大进大出的现金流,惊涛拍岸,几乎破墙而来,这间小店无异于惊涛骇浪里的一叶小舟,不知这掌柜的又如何把持得住?
  招牌上写着:芝麻酱肠粉12元,云吞面15元,白灼青菜8元,状元甲第粥10元……客似云来,生意盈门。进出那里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些希望一下子扭转乾坤,却被乾坤扭转了的人,是些赔光了本的赌客,他们通常西装革履,有的就输剩了一顿粥粉以及回程的路费了。
  掌柜的是一对中年夫妇,慈眉善目,有种罕见的心平气和,浑然不觉自己处于风口浪尖,两人平凡守望,同心同德,店里再雇了三四个人,间或还有三个念书的孩子手勤脚快地帮忙。从天亮忙到天黑,再至深夜,等客人一一离去,方才打烊关门,守着淡时三五千、旺时不足万元的流水帐,他们心满意足。
  有一天,夫妇俩还免收一位客人的餐费。
  那是一位豪客,前一天傍晚,正是周末,豪客携着巨款从香港过来,独自闯入赌场厮杀,手运奇佳,几个小时下来,居然净赚了2000万,子夜时分,当他带着巨款正要返港,哪知遇上狂风骤雨,往返港澳两地的飞翔船挂牌停航。这位豪客便从码头原路折回,带着口袋里的千军万马重新杀入赌场,结果遭遇滑铁卢,人仰马翻,黎明时分,2000万全部输光不止,还赔进去带来的1000万本钱。
  一夜之间,他从富翁变成了穷汉。
  天意,天意啊。他一边感叹,一边走入这间小店。
  夫妇俩热情地接待了他,劝慰一番。他们见过一夜白头的客人,已经习惯沧桑看云。客人的戏剧性遭遇,使他们倍感平凡日子的真实可贵。
  可以想象,5年,8年,10年之后,这对掌柜的夫妇一定换了人间。
  坐在喧嚣市声里,我时时想起那间小店,小店里的夫妻。
  卖水人的“小模小样”、“小打小闹”,也是实事求是所致,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群穷人,既未接到祖上留下来的大宗遗产,又没有中彩票的运气,所以,只能脚踏实地,出卖智力或体力,从事服务业。
  不过,卖水自有卖水的智慧:一方面,他们正视平凡,不打算接受投资的失败和破产的折磨;另一方面,他们深谙“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的宿命,所以选择一种规避风险的生存法则。
  有人在枪林弹雨中跑过,却安然无恙,这不说明轮到你去跑的时候也可以安然无恙。对于大多数星斗小民来说,侥幸发达是一种心理毒素。
  荣华富贵人人都想,但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让别人去捡吧。卖水人宁愿等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幸福。
  所以,卖水人的生存法则实际上是“放弃第一,选择第二”。他们选择了一种务实低调的处世方式,不因利小而不为。随着年深月久,循序渐进,光阴的重量渐渐显出来,日积月累,乃万物之道。
  这样的选择何尝不是一种坚守?!坚守的结果,就是比不上少部分暴发户,但比大部分淘金客要强。
  卖水人其实是另类理想主义者。
  让我做一个卖水的人,逐渐接近那条前景远大的又适合于我的食物链吧。
页: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