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5:06

一个美国女医生在非洲援助,她的丈夫林肯准备去看她。女医生在信中告诉丈夫,这里非常寂寞,大多数援助人员都忍受不了这里的生活,他们纷纷提前回国了。
  在信中,女医生还告诉丈夫林肯,这里除了一些当地土著人,就是荒芜的土地,除此再没有什么可看。没有交流,没有娱乐,该有的这里都没有。让林肯做好充分的准备。
  林肯不信,他到了目的地后才发现,当地的生活环境,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他和爱人生活在荒漠中的小屋里,又不会当地土著语言,离开翻译,寸步难行。而翻译也只是在有病人时,才陪着病人出现。没有病人的时候,也就没有翻译。
  这里无人对话,没有事做。走出小屋,就是光光秃秃的土地。晚上到处一片漆黑,没有路灯,只有满天的星星和讨厌的蚊子。
  林肯这时才相信,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离开了这里。原来谁也受不了这种的可怕孤寂。好在,林肯还是有准备的,他带了许多闲书供自己消磨时间。
  这天,林肯从书中翻到一段,关于“换个想法,便能换来一切”的精辟论调。
  林肯放下书本,望着裸露的非洲大地想,这种论调真是可笑,难道这种理论在这里也能适用吗?在这里,人能发财或是经商吗?林肯摇头,结论是否定的。
  当然,林肯是特别希望这种论调能够成为普天下真理的真能如此,他也能换换自己的生活。
  “换个想法,便能换来一切。”林肯虽然否认它,但还是极力试图这么去做,因为除此之外,他无事可做。“让自己换个想法”,他这样努力着。
  谁想,接下来,他开始了一连串惊人的发现。在他试图改变想法的同时;—他的视角开始变化;移向自己从不注意的世界。他真的有了新的发现。首先他发现了土著人的手工艺品。他想,这能不能运往外界贩卖?他还发现这里的泥土非常特别,能不能用来做陶器?
  他开始离开小屋,去发现更多。结果就有更多。他发现这里有一种芨芨草,治疗外伤非常神奇,抹上之后,伤口就会慢慢愈合。那么多抹一些,加强浓度会怎样?
  林肯为这些发现兴奋不已。从此,他不但不再寂寞,反而有做不完的事。
  非洲没有变,荒芜的土地没有变,土著人没有变,星星更没有变。变化的只是林肯。他的想法有了不同,一切也就随之有了不同。
  在后来的几年里,林肯成了美国商界大富翁。他打开了非洲市场,为非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许多新奇的玩意被他发现,林肯如同我们许多人—样,他的改变不在别人和外界,而在自己内心的想法发生了巨变。
  据世界科学协会对500例重大科学贡献的调查证明,许多科学奇迹早就存在于世。艰难的是,我们固有的看法必须打破。我们的目光,是否能跟随我们的想法转移。
  “换个想法”,直到现在,科学家们每天所做的种种探索,百分之九十仍然如此。要打破的,最难打破的,就是换个想法。我们的想法能否改变?只要改变,跟随而来的就是那些早已存在于世的无穷奇迹!
  “换个想法”是天下任何科学、宗教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也是世上最伟大的学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5:20

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只在机车里装上一个制动器,车厢里是没有的。火车司机必须用于去扳动制动手轮,不方便且效力不大。一次,一个穷苦的年轻人目睹了一,起可怕的火车车祸,很多人丧命。那是因为制动器力量不够,不能迅速停车的缘故。
  一天,年轻人闷闷不乐地在办公室里坐着。他需要钱,偏偏钱又很少。门开了,一个衣衫褴楼的女孩儿走了进来,清他买一份《生活世纪》报纸。他告诉她没有钱买,她就转身向门外走去。但他看到女孩儿悲哀的面孔后,又把她叫了回来,他仔细搜索自己的口袋之后,终于找到了可以购买一份报纸的硬币。
  也许年轻人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从那张报纸上获得什么,也许他从来都没有指望过靠他同情与怜悯的—枚硬币来改变他的命运,然而这枚硬币不但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全世界人的命运。
  那份报纸描述了当时工程师们在蒙塞尼山下开凿一条隧道的情况。他发现工人们在开凿隧道时用的足大功率的凿岩机,而这些凿岩机是由压缩空气驱动的。职业的敏感让他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这条消息。他想知道是否可以利用压缩空气来驱动制动器。如果压缩空气的力如此大,足以在隧道里推动凿岩机,那么也许能使沉重的列车停车而避免相撞。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经过多次的反复实验与尝试,—种中新式制动器诞生了。从那时以米,他的发明在世界各地的铁道上挽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而他就是法国压缩空气制动器的发明人威斯汀豪斯。后来,当有人问及威斯汀豪斯是怎样产生用压缩空气来驱动制动器的想法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的成功要归于一枚平常的硬币。”
  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握命运需要有美好的心灵。一枚硬币看似平常,然而它代表的却是威斯汀豪斯先生的善心与人格。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追求之中,然而要想有所获得,无论是大的目标还是小的利益,都需要你有—颗善心和完善的人格。只行这样,你才会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与问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5:32

有个人很穷,有个富人很可怜他,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春天撒下种子,秋天就可能脱离贫穷。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于是他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长大可以卖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日子立刻能够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但是日子并没改变。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下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心想,致富无望了,不如把鸡卖了,打壶酒,一醉解千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送来种子,发现穷人醉卧在地上,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继续贫穷。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最终没能坚持到底。
  据一个投资家说,他的成功秘诀是:没钱时,不管再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5:43

听朋友说,某粥店一碗粥竟然卖到118元,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样的粥竟卖出如此天价,这么贵的粥谁能喝得起?
  去了之后,我发现这家粥店的生意竟异常红火,顾客络绎不绝。原来,这家粥店除了卖118元一碗的天价粥外,还有好多价格普通、味道鲜美的粥和各种小吃。而大多数顾客点的都是那些普通的粥和小吃。“那为什么还要打出118元一碗的牌子,还不是自砸生意吗?”我满腹疑惑地问那位看上去非常精明的年轻老板。可老板竟笑着反问我:“那你是为了什么来的呢?”“好奇,我要看看到底什么粥能值118块钱一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老板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就是你问题的答案,那些顾客都是怀着跟你一样的心理来的,其实这正是我需要的。”
  老板告诉我:其实粥店刚开业的时候,生意也并不是很好。尽管环境幽雅,粥也是味美价廉,可是这样的粥店在我们小城有好几家,所以无法吸引顾客上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那段日子老板整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后来,他突然想起每年中秋节有些食品公司总会借机推出几款“天价月饼”。之所以说是天价,是因为月饼的价格确实是高得惊人。到最后那些天价月饼卖出去没卖出去我们不得而知,可是那家食品公司却因此被大家记住了,他们生产的食品也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突然他灵光一闪,我何不也推出一款天价粥来吸引顾客。于是,他专门高薪请来了一位名厨来熬制这款天价粥。而他又在本地的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怀着好奇的心理很多顾客慕名而来。由于粥用料独特,都是些名贵的中药材和一些成本很高的营养滋补品熬制而成的,所以即使卖118元一碗也赚不了很多钱,但是却因此而带动了店里其他的生意。是“天价粥”吸引来了顾客,但真正留住顾客的却是那些味美价廉的普通粥和小吃。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各种打折、优惠、大甩卖等常规促销越来越麻木,相反,适当用一下“天价”促销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5:58

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在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日本,有两个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着。
  日本人每月雷打不动地坚持把工资和奖金的三分之一存入银行,尽管许多时候他这样做会让自己手头拮据,但他仍咬咬牙照存不误。有时甚至借钱维持生计也从来不去动银行的存款。
  相比之下,那个美国人的情况就更糟糕了,他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百万根的K线一根根地画到纸上,贴到墙上,接下来便对着这些K线静静地思索,有时他甚至能面对着一张K线图发几个小时的呆。后来他干脆把自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纪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着规律性的东西。由于没有客户挣不到薪金,许多时候这个美国人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
  这样的情况在两个年轻人的世界里各自延续了六年。
  六年的时光里,日本人靠自己的勤俭积蓄了5万美元的存款;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
  六年后,日本人用自己在艰苦的岁月里仍坚持节衣缩食积累财富的经历打动了一名银行家。从银行家那儿获得了创业所需的100万美元的贷款,创立了麦当劳在日本的第一家分公司,从而成为麦当劳日本连锁公司的掌门人。他叫藤田田。
  同样是在6年后,美国人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并发现了最重要的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他把这一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华尔街上靠研究理论而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他叫威廉·江恩,世界证券行业尽人皆知的最重要的“波浪理论”的创始人。如今,他的理论被译成了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地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
  藤田田靠节衣缩食攒钱起家、江恩靠研究K线理论致富,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相同的道理,那就是许多成就大事业的人,他们也同样是从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创造和积累着成功所需的条件。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年轻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智大才疏往往是阻碍年轻人成功的最大的障碍。他们看到的只是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事实上,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
  成功需要积累,这是一条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6:13

直到16岁,他仍是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混日子,打架斗殴抽烟逃学,十足的坏学生,连教师都有些怕他,他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16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年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同学,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她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竟然把他的情书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虽然他的检讨书在宣传栏贴过不下20次,但这一次,不知为什么他感到一种刺心的痛。第二年,他就转学了,在后来的那两年的时间里,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命地学习,竟然考上了湖南大学。
  22岁,他大学毕业,顺顺利利地进了政府机关。每天一杯茶一张报地在机关混日子,他觉得这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回,他到乡下去访亲。亲友竟然把一头狼像狗一样地养在家里看家护院,他惊问其故,亲友告之,这狼自幼就与狗一同驯养,久而久之,这狼连长相都有些像狗,更别提狼性了。他当时看着那狼,想想自己,顿时有些心惊。没多久,他就在别人的惋惜声中辞职了,去了深圳。
  他专找那些有名的外资公司去求职,而且他总能想方设法直接地向外方经理面送自荐信。搞得那些外方经理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我们现在没有招聘需要啊!”他微笑着告诉对方:“总有一天你们会需要招聘的,真到那时,那么我就是第一个应聘的人。”还别说,他真的被其中一家公司录用了。那一年,他24岁。
  27岁,他因为成绩突出,被调到地处丹佛的美国总部。上班的第一天,他按国人的习惯请美国的新同事共进午餐,然而,就在他准备买单的时候,同事们却一个个不合情理地坚持自己买自己的单,他当时觉得很是尴尬,但同时也明白到了些什么,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这是一个人的真实经历,他叫王其善,现在是位于美国丹佛市的全球第四大电脑公司的技术总监。
  他告诉我们:16岁时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人要想被他人接受,并且被他人尊重,首先得自己尊重自己;22岁我开始明白,狼之所以失去狼性,是因为它没有学会自立;24岁我知道,要想求职成功,首先自己要自信;而27岁在美国上班的第一天,我知道了美国人为什么要实行AA制:因为每个人都不能指望别人会为自己的人生买单,要想获得成功,你就得自己努力,根本就不能指望别人,这就叫自强。自尊加自立加自信加自强就等于成功,这是成功的公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6:25

1995年8月以前,域名是免费注册的。就在那一年,Tim Lee为自己注册了一个域名cool.com,当时他还是华盛顿大学的一名四年级学生。
  这一做法受到了朋友们的嘲笑,他们不明白Tim要一个域名有什么用。当时Tim只想挣到足够的钱,用于支付学费和房租,他差一点把它以不到一万美元的价格卖了。
  到了1996年,Tim平均每周要接到两个电话,都是想买cool.com这个域名的,这其中就有个航空公司。但是他没有答应任何人。最后,通过纽约一位律师,Tim将cool.com这个域名以300万美元的现金转让给了一家著名的消费品生产商。
  当时也有不少人嘲笑这家公司:七个字母加一个圆点,八个符号而已!花这么多钱真是发疯了。可是后来,这家公司让这个域名的价格升到3800万美元。
  我们都看到了:从一文不值到价值数千万,这一过程是在嘲笑中完成的。
  不要嘲笑他人的梦想,有些事也许我们一时还未看明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怕受到嘲笑。有头脑的人不会因为受到嘲笑而改变主意,因为他坚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通过时间来慢慢体现,会在嘲笑中渐渐升值。
  梵高的画作、司汤达的小说,都是在嘲笑中升值的最好例证,真正的聪明人,肯定是有立场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6:37

故事发生在美国北部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在新世纪的今天仍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和上个世纪的建筑格局,因而成为一个旅游怀旧的好地方。深知小镇发展根本的人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小镇的风貌,甚至换一片屋上的瓦也要经过全镇推举出来的长老会的审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小镇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小镇的商业设施已不能满足游人的需要。有两个洞察这一商机的年轻人——约翰和杰克分别向长老会提出了申请:他们要在小镇上建一个超市,用来向人们提供日用品和旅游纪念品。
  长老会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同意了两个人的要求,但却附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超市必须建在距离小镇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免破坏小镇的格局。
  约翰和杰克马上筹集资金,开始建造自己的超市,他们深知,要想赚到更多的钱,就必须想尽办法战胜对手。约翰曾到过一些大城市,了解规模对于一个超市的重要性,因此,他充分利用了长老会给予他的这块土地,建成了一所豪华的超市,并尽可能使店里货物种类更齐全。而杰克却只使用了土地的一半建成了自己的超市。当然,由于规模经营的关系,店里的货物远没有约翰的种类齐全。约翰暗自高兴?这次我可要赚大钱了。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约翰意料,两家超市同一天开张,经营状况却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大部分游客和小镇上的人都涌进了杰克的超市,而约翰这边却很萧条。尽管约翰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有奖销售,又是歌舞表演,最终也未能扭转自己破产的命运。
  破产的约翰决定远走他乡,在临行前,他拜访了自己的对手,并对杰克说:“我承认我的失败,但我想知道,我究竟输在哪里?”
  杰克微笑着对约翰说:“在经营超市的经验上,你比我强,所以你在那块土地上盖出了尽可能大的一个超市,但是,我亲爱的朋友,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里距离游客的观光地——我们的小镇还有十公里的距离,所以,无论是观光的游客,还是返回的游客,甚至是小镇上的居民,他们都是驾车前来,所以,我为他们留出的那片空地——停车场,这使他们对我心存好感,而这也就成为了他们到我超市购物的基本理由。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那片空间的价值就在于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6:49

美国有一个名叫雷·克洛克的人,他出生的那年,恰逢西部淘金热刚刚结束,一个人人都想发大财的时代刚刚过去。按理说,读完中学就该上大学,可是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使他只顾忙于生活而和大学无缘。后来他想在房地产上有所作为,好不容易才打开一点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烽烟四起,房价急转直下,结果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了谋生,他四处奔波、到处求职,曾做过急救车司机,钢琴演奏员和搅拌器推销员。就这样,几十年来低谷、逆境和不幸伴随着雷·克洛克,命运一直在捉弄他。
  雷·克洛克虽然屡遭挫折,但依然热情不减,执著追求。1955年,在外面闯荡了半辈子的他回到老家,卖掉家里少得可怜的一份产业做生意。这时,雷·克洛克发现迪克·麦当劳和迈克·麦当劳开办的汽车餐厅生意十分红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确认这种行业很有发展前途。当时雷·克洛克已经52岁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正是准备退休的年龄,可这位门外汉却决心从头做起,到这家餐厅打工,学做汉堡包。不久,麦氏兄弟的餐厅准备转让出去,雷·克洛克毫不犹豫地借债270万美元将其买下,继续经营这家餐厅。就这样,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麦当劳”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速食公司。在全世界拥有一万多家连锁分店。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光顾麦当劳收入高达4亿多美元,雷·克洛克也被誉为“汉堡王”。
  在雷·克洛克看来,生活处处有磨难,关键在于自己的心理是否承受得起。失败是暂时走了弯路,而并非走进了死胡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有热情,有眼光,有勇气,起步永远不算晚。成功就在脚下,宽广的路总是为那些自强不息、审时度势的人准备的。
  正因为雷·克洛克充满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思考,所以他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走向人生的辉煌,成为大器晚成的“汉堡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7:00

有一名建筑师,他在一次施工中,意外地遇上塌方事故。虽然他有幸保住了性命,但是却失去了两条腿。
  当他想到自己永远无法行走,他感到非常绝望。后来,他竟趁家人不注意,偷偷吞下一整瓶镇痛药片。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将他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才挽回了他的生命。但是,他仍一直萎靡不振。
  有一天,市艺术展览馆为一位残疾画家举办一次画展,家人决定陪他前去参观。
  在展览大厅一角,他被其中一幅水彩画深深地打动了:画上面是一片金色的海滩,上面搁浅着一条老船;在它那瘦骨嶙峋的筋骨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那稍稍倾侧的船体下,则只有一小洼清水。然而,在画上面却写着一行非常有力的字:“相信吧,潮水会回来!”
  从这幅画中,他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震撼着他,使他的眼睛湿润了。他非常想拜见一下画的作者。之后,他从展室管理员那儿知道了一些作者的情况。原来,这些画作都是出自一位年逾七旬的残疾老者之手。而在十多年前,那位老者就因患上进行性运动神经疾病,卧床不起。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与病魔抗争。
  这名建筑师再一次被老画家的精神感动了。他让家人陪他去拜访那位老者。
  当他来到那位老者的家里时,老画家正躺在床上,用两个枕头垫着后背,守着画板做画。然而,在老者那枯瘦的面孔上,见不到丝毫痛苦的神情。老者放下画笔,热情地打招呼,在他们面前一直都是谈笑风生。
  在交谈中,他坦诚地对老者说:“见到你之后,我忽然开始为自己以前的怯懦而感到羞耻。”
  告别之时,老画家把那一幅《迎接潮水》的画作,送给了他。
  后来,他设计了许多有名的建筑,成为一名十分出色的建筑设计师。
页: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