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2:39

199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加利福尼亚的哈理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里,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无望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的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
  在全国上下一片萧条的时候,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博斯表示感谢。
  一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董事长办公室发来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在失业席卷全国、人们为生计犯愁的时候,能得到如此照顾,谁不会感激万分呢?第二天,他们便纷纷涌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联络被中断的货源。
  三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运转了起来。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昼夜不懈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起初,认为董事长亚伦·博斯领取保险公司赔偿金会一走了之和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开始服输。
  现在,哈理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它的分公司遍布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
  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灾难,其实都是人的灾难,一旦人的灾难被化解了,希望也就降临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3:01

圣诞节前夕,甘布士欲前往纽约。妻子在为他订票时,车票已经卖光了。但售票员说,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可能会有人临时退票。甘布士听到这一情况,马上开始收拾出差要用的行李。妻子不解地问:“既然已没有车票了,你还收拾行李干什么?”他说:“我去碰一碰运气,如果没有人退票,就等于我拎着行李去车站散步而已。”等到开车前三分钟,终于有一位女士因孩子生病退票,他登上了去纽约的火车。在纽约他给太太打了个电话,他说:“我甘布士会成功,就因为我是个抓住了万分之一机会的笨蛋,因为我凡事从好处着想。别人以为我是傻瓜,其实这正是我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拎着行李去散步,抓住万分之一的机会。多么积极的心态!多么平和的心态!
  从不抱怨命运,总是找快乐、找希望、找机会,这就是美国百货业巨子甘布士作为成功者的品格。
  有一个叫米契尔的青年,一次偶然的车祸,使他全身三分之二的面积被烧伤,面目恐怖,手脚变成了肉球(不分瓣),面对镜子中难以辨认的自己,他痛苦迷茫。他想到某位哲人曾经说的:“相信你能,你就能!问题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如何面对它!”
  他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几经努力、奋斗,变成了一个成功的百万富翁。此时此刻,他不顾别人规劝,非要用肉球似的双手去学习驾驶飞机。结果,他在助手的陪同下升上天空后,飞机突然发生故障,摔了下来。当人们找到米契尔时,发现他脊椎骨粉碎性骨折,他将面临终身瘫痪的现实。家人、朋友悲伤至极,他却说:“我无法逃避现实,就必须乐观接受现实,这其中肯定隐藏着好的事情。我身体不能行动,但我的大脑是健全的,我还是可以帮助别人的。”他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幽默去讲述能鼓励病友战胜疾病的故事。他走到哪里,笑声就荡漾在哪里。一天,一位护士学院毕业的金发女郎来护理他,他一眼就断定这是他的梦中情人,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和朋友,大家都劝他:这是不可能的,万一人家拒绝你多难堪。他说:“不,你们错了,万一成功了怎么办?万一答应了怎么办?"
  多么好的思维,多么好的心态!他勇敢地向她约会、求爱。两年之后,这位金发女郎嫁给了他。米契尔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成为美国坐在轮椅上的国会议员。
  有一句话说得好,快乐的最好方法就是多看看比你还不幸的人。悲观的失败者视困难为陷阱,乐观的成功者视困难为机遇,结果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凡事从好处想,就会看到希望,有了希望才能增添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3:18

香港是一个商业十分发达的社会,许多人都想赚大钱。但是,能够实现这种富豪梦的,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而丁老头就是其中之一。虽说他不算是非常有钱的超级富豪,但也身家丰厚。
  但无论财富有多少,也战胜不了衰老。幸好,他的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顺利从美国一所著名的工商大学毕业,即将接手他所开创的这闻公司。如何将自己毕生的经验传授给儿子呢?丁老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几天后,丁老头带着儿子离开了公司豪华的办公楼,来到一条破旧的街道。望着儿子迷惑不解的神情,丁老头说道:“你想知道我这几十年来做生意的秘诀吗?”儿子的眼睛立即露出一道亮光,他聚精会神地倾听起来。这时候,丁老头指着街道旁的一间狭小店铺说道:“这是我开办的第一间商店,从这里渐渐发展成今天这家大企业。”
  看着狭小的门面,儿子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这也难怪,谁会相信,一间如此之小的店面,竟能发展成为一家跨国公司。
  “你知道一斤芝麻卖多少钱?”丁老头开始问道。儿子笑着答道:“在香港谁都知道,一斤芝麻卖7块钱啊。”“那一斤黄糖呢?”“嗯,最多也只卖到3块钱。”“那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值多少钱呢?”“这还不简单,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正好等于10块钱。”
  儿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为什么父亲会用这样简单的数学题来考自己呢?但丁老头摇摇头说道:“不对。”丁老头接着说道:“如果你做芝麻糖来卖,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就可以卖出20块钱。其实做生意的秘诀就在于此,你只要将不同的东西,按照人们的需要组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到这时,儿子才恍然大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3:30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多半碗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
  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然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以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也排起了长队。我好奇,也排队买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汤汁,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起来,仍是以前的口感。
  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我笑着问他:“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老板说:“其实,我和潘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可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用肉、骨头,配上调料,经过几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
  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要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的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
  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张记老板的这番话,我认为除了和老豆腐有关外,和一个人的择业、一个人一辈子的坚守似乎都有些关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3:43

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人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谁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的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是啊,即使最简单的事情你能一直坚持做下去吗?想想自己吧,每到年初我们总喜欢制定计划,那时踌躇满志,有着许多美好的设想;每到年末总结,清点自己的收获时,往往更多的是遗憾和悔意。
  有人说,成功与失败最终取决于意志的较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凡有惊人成就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由于完成目标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这其中对我们考验最多的就是坚持性。
  目标有时遥遥无期,总也望不到头。你也许正在艰难中坚持却疲倦不已,如果这时放弃,以前的努力都将白费,所花的心血都是徒劳;而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再加一把劲儿,眼前就有可能是别有洞天,豁然开朗。当你拨开迷雾重见阳光的一刹那,你会觉得所做的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坚持不是忍耐,它不是原地踏步,它是在逆流中向前,是顶着压力向上,它是积极地争取,而不是无奈地等待……你也许正在黑暗的夜色中摸索,但紧接着到来的不就是光明的早晨吗?
  
  英国有一位叫约翰·克里西的作家,年轻时勤奋写作,但受到了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共收到七百四十三封退稿信。他说:“不错,我正在承受人们所不敢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信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封退稿信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到他逝世时为止,约翰·克里西一共出版了五百六十四本书,无数的挫折因他坚持不辍而变成了惊人的成功。
  成就大事固然离不开坚持,点滴小事也需要坚持。长跑、练书法、打扫房间、早起念英语,看起来都是小事一桩,不做关系也不大,但若你试着督促自己每天去做,日积月累,你得到的就可能是健康的身体、漂亮的字迹、整洁的环境、地道的英语口语。每天坚持一点点,收获会让你欣喜不已。坚持是成功前的一种状态。
  马丁·路德·金说:“可以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一定不要放弃无限的希望。”为了把希望变成现实,朋友,你坚持了没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4:01

前不久,绍兴市政府在诸暨召开的“发展民营经济经验交流会”上,道出了当地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三块五毛钱一双的高档精纺袜,只赚一分钱就卖!只赚一分钱,这令不少与会的见多识广的专家吃惊不小,很多企业主更是不敢相信。
  然而,就是这毫不起眼的一分钱利润,培育出了数不清的百万富翁。他们给与会者算了一笔账:一双袜子赚一分钱,一个普通摊位每个月要是销出7O万到8O万双袜子,也就有7OOO元到8OOO元的利润,一年下来就有将近1O万元。
  如今,在诸暨大唐镇,大唐袜业市场拥有1600间摊位。去年,这里销出了超过70亿双袜子。同样在绍兴市,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浙江某集团,除了在全国各地的大商场内和商业街上开柜台和专卖店外,还做着一项鲜为人知的生意:在超市里卖三四十元一条的西裤。
  面对疑问,该集团董事长解释:“尽管超市西裤价格比较低,利润不大,但是3个月就结一次款,资金可以马上回笼,没有积压的风险。你不要看不起那一点点的利润,积少成多,去年我们在上海几个大超市,一年就做了1000多万元的生意。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说的是深圳一个半文盲的妇女,起初她给人家当保姆,后来在拥挤的街头摆小摊卖胶卷。她认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一毛钱。市场上的柯达胶卷卖22元时.她只卖15.1元,不想,后来批发量却大得惊人,生意也越做越大。
  现在,在深圳,她的摄影器材店,可以说搞摄影的无人不晓。
  在深圳这块人精成堆的地方,一个农村妇女用她简单的“只赚一毛钱”的真诚打败了复杂的东西。不由得你不信,有些人的成功注定让你一辈子刮目相看,那一分钱的利润,那一毛钱的真诚,就是成功的真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4:12

老希尔顿创建希尔顿旅店帝国时,曾指天发誓:“我要使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黄金来。”
  故事发生在70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金买下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后,以极快的速度接管了这家纽约著名的宾馆。一切欣欣向荣,开始进入正常的营运状态。所有的经理们都以为已经充分利用了一切生财手段。但老希尔顿却一言不发地查找着可能没有充分利用的空间。他的脚步开始在总服务台前停顿,他注视着大厅中央那些巨大的通天圆柱。既然这四个空心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作用,那么,它们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于是,他叫人把它们迅速改造成四个透明的玻璃柱,并在其中设置了漂亮的系列玻璃展箱。这回四根圆柱就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了,还充满了商业意义。没几天,纽约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厂家便把它们全部包租下来,并把自己的产品摆了进去。而希尔顿坐享其成,每年由此净收入20万美元的租金。
  天才是不相信结局的。因为有时结局只不过是人们为自己休息而找的借口。既然结局并不存在,我们就应该放弃种种借口,继续往前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4:27

上学时考试常常不及格的小张成了私立学校的校长,一向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大刘当上了外企销售主管,在厂里干什么都不行的二楞下岗后做代理商发了财……
  “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发财了呢?”于是,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诧异。这固然有心理不平衡的因素,也确实反映了许多人对于成功的困惑:为什么有些素质很差的人能获得让人大跌眼镜的成功,而那些聪明勤奋的人却常常只能是个优秀的小职员?
  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了一个绝妙的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它们的智力的差异,才导致聪明的蜜蜂灭亡了。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韦克总结到:“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老天往往爱笨小孩,当所有人都嘲笑笨小孩是在做蠢事,注定一事无成时,他们很快有了自己的汽车、洋房,他们用成功让那些嘲笑变成了羡慕、嫉妒和不解。而那些被人们普遍看好的聪明孩子,就像蜜蜂一样有头脑有分析能力,可这些有时恰恰让他们患得患失,被自己的聪明禁锢,而找不到一条突破“瓶颈”之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4:39

那天我带客人去见老板,办公室的秘书出去办事了,我只好给客人倒水,将客人的水杯放到桌子上时,我看到老板的水杯也该续水了,于是我轻轻地拿过水杯。续上水后也放回桌子上。
  送走客人,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
  “你是为谁服务的?”老板突然问我。
  我看了看老板,见他一本正经,便满腹狐疑说:“为你……”
  “对,现在你是为我服务,为我服务,你就必须了解我的习惯,必须思考怎样做才能让我更舒服、更满意。我平时是用左手喝茶还是右手?”
  “右手!”我肯定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把茶杯放在了左面?我喝茶时要从椅子上站起身才能拿到杯子,不注意还会把茶洒在文件上……”
  老板端起水杯,走出去,片刻回来,把空杯子递给了我。
  老板是让我再给他倒一杯茶。
  打开茶几下面的抽屉,里面有花茶、绿茶、红茶,光绿茶就有好几种。我不知道老板喜欢喝哪种茶。
  我问老板,老板说:“你跟我在一起不是一天两天了,平时你就应该注意观察。”
  平时我怎么没有注意到呢?除了要解决喜欢喝什么茶的问题,还有一个放多少茶叶的问题。少了太淡,多了太浓。
  我双手小心翼翼地把茶杯放在老板的右前方的桌子上,满怀信心地看着老板,以为这次算足完美了。“你应该把茶杯手把靠者我,这样我正好抓着,不用再转茶杯……”老板还是指出了我的不足,“茶不能倒得太满,太满了茶的温度不能很快降下来,客人不能马上喝,这就失去了给客人倒茶的意义。无意义的服务,既浪费了茶叶,又付出了劳动,客人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
  这是第一次听到印象深刻的关于“倒茶”哲学。还有一次,是老板在公司中层干部会上讲的话。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会议研究解决生产上的一个问题,大家提出了很多客观理由,言外之意解决问题困难很大一老板听了有些生气:“大家都感到现在很热,很热这是老天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也没有办法管。但是我们难道就这样让它热下去吗?不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挣了钱买空调,我们就可以不受这份热,这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人,生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我们今天在这里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快1O年过去了,老板的这两次讲话,我却永远忘记不了。现在我也成了老板,对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员工,我总是让他们先学会给客人倒水,打扫卫生。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明白最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够做好。
  这位老板叫向炳伟,陕西伟志集团总裁。只上过三年小学,28岁才解决吃饱饭的问题。1987年贷款5000元创办西服厂,现在已有亿万资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5:00

在泰国曼谷,清晨酒店一开门,一名漂亮的泰国小姐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早,余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姓余?”“余先生,我们每一层的当班小姐要记住每一个房间客人的名字。”我心中很高兴,乘电梯到了一楼,门一开,又一名泰国小姐站在那儿,“早,余先生。”“啊,你也知道我姓余,你也背了上面的名字,怎么可能呢?”“余先生,上面打电话说你下来了。”原来她们腰上挂着对讲机。
  于是她带我去吃早餐,餐厅的服务人员替我上菜,都尽量称呼我余先生,这时来了一盘点心,点心的样子很奇怪,我就问她:“中间这个红红的是什么?”这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个小姐看了一下,就后退一步说那个红红的是什么,“那么旁边这一圈黑黑的呢?”她上前又看了一眼,又后退一步说那黑黑的是什么。这个后退一步就是为了防止她的口水会溅到菜里。
  我退房离开的时候,刷卡后他把信用卡还给我,然后再把给我的收据折好放在信封里,还给我的时候说,“谢谢你,余先生,真希望第七次再看到你。”第七次再看到,原来那次我是第六次去。
  3年过去了,我再没去过泰国。有一天我收到一张卡片,发现是他们酒店寄来的,亲爱的余先生,3年前的4月16号你离开以后,我们就没有再看到你,公司全体上下都想念得很,下次经过泰国一定要来看看我们。下面写的是祝你生日快乐。原来写信的那天是我的生日。
  这种优质的服务无疑赢得了一个顾客的心。      
页: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