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8:01
有一个理发师傅收了两个徒弟,出师后,两个徒弟都筹了本钱到大都市去求发展。两个人各自开了一家店,也都在闹市区。大徒弟专门为普通男女做一些大众化的发式,什么流行做什么,很快就赚了一些钱。两个徒弟却专门为一些爱时髦、有品位、懂时尚的顾客设计一些独特的发型或者作形象设计。一开始,并没有人知道他,因此他的一些前卫、时尚的设计理念没有被市场接受,经营很是惨淡。大徒弟就得意洋洋地对小徒弟说:“你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普通男女比时尚男女多一百倍。”
但是过了几年,情况却发生 了变化,小徒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一个形象设计大师,世界上许多知名人士、明星,都来找他作设计。他的钱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有一天,大徒弟和小徒弟偶然地碰面了。小徒弟微笑着对大徒弟说:“你也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上,时尚男女需要美化形象的次数比普通男女多上一千倍,并且付出的价钱也贵一千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09:58:14
1928年,一家化学公司试验室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不经意——也许是个过失——让一个烧锅始终开着过了一个周末。星期一早晨,主任化学师发现烧锅中凝结的材料可以拉出纤维。这是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后来,在此基础上,他们终于找到了制造尼龙的办法。这家公司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化学公司。
可能有人会不以为然地说:“这不过是瞎猫碰着死耗子而已。”但是德国人肯定不会这么说,因为在德国的一家大型化学公司的试验室里,同样的情况发生了多次,而且时间比杜邦公司的发现早得多,可他们每次都把凝结纤维给倒掉了,于是一切又得重新开始。看来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机会属于有心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5:08:51
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发明并创造新产品,这些年来,别人有时会把我说成是天生的发明家,既然我至今已得到三十多项专利权,我想我应该同意这种说法。
我不满牙医用那种怪东西替我的牙齿照爱克斯射线,于是发明了一种较舒适的口腔仪器;我不明白酒精饮料为什么会使人头疼,决意酿制一种较温和的伏特加酒,结果制出了SKYY伏特加酒,如今已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伏特加酒。
我的首项发明,灵感来自一次与朋友马文结伴到一个度假牧场去玩。我们当时都只二十岁出头,同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长大,听说那个牧场是邂逅异性的好地方,就慕名而去,并且费尽心机装扮成粗犷牛仔。
我穿上红色羊毛背心,斜靠在墙上,明知这样的打扮一点都不酷,却仍然设法装出个酷样。马文和几个女孩子聊得起劲,招手示意我过去一块儿聊。我离开那堵混凝土墙时,发觉墙上粘了些小绒球,是从我的毛衣脱下来的。
“莫里斯,你在看什么?”马文低声说,“快过来!”
真是无可救药。我没迷倒新结识的女孩子,反而给另一件事迷住了:墙壁竟能除去毛衣上那些讨厌的小绒球。
我暗忖,能粘住绒球的肯定是混凝土里沙晶的尖角。那么,我能仿照墙壁表面的结构,造出一种家用小工具吗?
我认为这样的工具对保养毛衣会很有用,比市面上卖的那些刷子要好得多。我念大学时读的是工程学和化学,便决定在家里实验。
我买了些粗布,在布面上喷上胶水和氧化铝晶体(即砂纸上那种东西),心想:“这可以使布面变得有点像混凝土墙壁般粗糙,应能抓住小绒球。”胶水干了之后,我把粗布包在木头上,轻刷毛衣,效果好极了。
下一步是申请专利权,以保护我这项发明。我的大学室友有个堂兄哈罗德是办理专利权的律师,我去请他帮忙。
哈罗德叫我不要期望太高,对我说:“你要知道,专利权的申请只有大约一成获得批准,当中又只有百分之一能投入生产,而投入生产的也只有五十分之一可能成功。你得心里有数。”
然而,我申请专利权获批准了。
现在我得设计一个更好的样品,目后就照样生产,拿去销售。我想,这东西必须有个价廉耐用的塑料把手。离我家不远有个小店,橱窗里挂着个塑料招牌,上面写明承造模子。我去那里问,店主说没问题,可以为我的发明制造个模子和原型,要价1200美元。
我去银行借钱,但找了几家都借不到,原因是我没东西可抵押。我只好乞求妈妈帮忙,但她拒绝了:“别发疯!孩子,专心工作吧。”
我当时在做推销员,但从来不想替别人打工,便决心一分一毫地把这笔钱攒出来。我对自己的发明绝对有信心,且近乎固执。
八个月后,我终于请人造了个钢模,并开始琢磨包装问题。我到药店去了,仔细研究洗发水瓶和化妆品盒子。
接着我为自己的产品写了简单的说明书:“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去掉毛衣上的绒球……”
我说服一位朋友与我共同创业,二人凑了50美元,请设计师为我们的产品设计包装。哗,样子很吸引人。
该为我的发明取个名字了。我本来想叫它做“脱球”,但大家都说:“你疯了吗?”。后来我听从一个朋友的建议,取名“除毛衣绒球刷”。
下一个问题似乎不容易解决:如何可让这种产品在商店货架上出现?我的合伙人在图书馆里找到一份百货公司名录,附有联络人姓名和通讯地址。我发信给所有百货公司的毛衣部门采购员,信末有“沿虚线剪下”几个字,下面是张定购单。我们并随信附上除绒球刷的样品。不久,我们开始接到定单了,先是几十份,接着是几百份,几千份。
每把除绒球刷成本约14美分,批发价是40美分,商店零售价是98美分。我们很快就赚了20万美元,当年那可不是小数目。
现在除绒球刷仍然是赚钱产品,美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杂货店、成衣店及其他店都有出售。
妈妈对我说:“我错了,但我很高兴。”我30岁生日之后,无需再为别人工作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5:09:07
法国的国庆节是法国人民的重要节日,每到这天,巴黎香榭丽榭大街两旁总会挤满欢乐的人们。尤其是观看阅兵盛况更是人头簇动,大家乐不思蜀。美丽漂亮的朱丽小姐刚刚中学毕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上大学就流入社会。这天,她也站在拥挤的人群中。然而,小巧灵珑的她根本没有看到街上任何东西,反而被人推推搡搡挤来挤去。就在这一小时的时间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趁机揣揣摸摸对她进行猥亵,有个坏蛋在她的前胸狠狠地捏了一把。
——这年的这个节日她是没有过好。
朱丽小姐并不生气,她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在这仅仅一小时的时间里赚它一把。朱小姐自学过中国的历史,第二年她借用“空城计”只用一次不可再三的原理,设计出一种纸质望远镜。她认为这种望远镜能为她挣一次好钱。这种望远镜结构十分简单:一是直筒望远镜,硬纸筒里装有几个镜片,能够望远,站在远处地势较高的人可以使用;二是利用光的拆别原理,做成潜望望远镜,使个子低的只能看到别人后脑袋的人有了看到前面活动情况的机会。这种东西成本十分低廉,还为她这样的少女解了围。好处当然不言而喻。出于保密的原因,她设计好以后,一直没有生产。
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7月1日,她找到了两个生产商,要他们在两周的时间内生产10万只这样的望远镜。生产商对她的产品很感兴趣,但对她要求在望远镜上印刷广告语的事情不予办理。原因很简单,她的广告语涉嫌夸张,工商部门不允许的。
朱丽小姐将广告词交给工商部门审定。果然,工商部门认为不妥。朱丽小姐爱好中国故事,她给工商部门的人讲了一则中国笑话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只母鸡每次下了蛋,它总在不停地叫着“个个大,个个大”,但这只母鸡下的蛋却很小;而和母鸡一同生活的大公鸡却老是不停地跟着“我,我,我”,好像这只大蛋是它下的一样。讲完以后,朱丽小姐问管理人员:“你说,它们哪个的广告是真实广告?”工商人员说,当然母鸡的广告是真实广告。工商管理人员再看看她的广告辞:少女望远镜,凉透色狼心!觉得也和母鸡的“个个大”一样没有过分夸张,就同意印刷。7月13日下午,朱丽小姐就把这种望远镜赊着批发给了零售商。
7月14日这天,香榭丽榭大街果然人山人海,为了看阅兵仪式,很多人购买了她设计的望远镜,红的、绿的、粉的、黄的、蓝的……香榭丽榭大街成了彩色的海洋。朱丽小姐和别和女孩一样,远远地站在高处,拿着望远镜观看各兵种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过凯旋门前往协和广场接受检阅。
这一年的这一个小时,各种商品销售额最高的当数朱丽小姐的彩色望远镜。她狠狠地“捞”了一把,这昙花一现的生意让朱丽小姐成为富婆。以后,每当这样的场合,模仿者很多,但拾人牙慧的效益绝不会太好。当模仿者们皱着眉头苦思的时候,朱丽小姐在偷偷地笑。那个捏她胸部的人不怀好意的一捏,竟捏出个富婆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5:09:26
农场主携夫人在巡视谷场时,其夫人不慎将一枚名贵的钻戒遗失在诺大的正在翻晒的稻谷场中。农场主遍寻不获,其夫人苦恼万分,泪花如雨,钻戒贵重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它包涵着农场主和夫人爱情永固的含义。于是,他便在农场门口贴出告示一张,要农夫们帮忙,谁能找到这枚钻戒,悬赏300美元。
面对重赏的诱惑,农夫们纷纷入场,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场内稻谷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到一枚小小的戒指,无异于大海捞针。
寻宝的人们把稻草翻乱踏平,忙到太阳西下仍没有找到那只钻戒。人们不是抱怨谷场太大,就是抱怨稻草太多,纷纷放弃了3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位叫布瑞特穿着破衣服的小孩在众人相继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布瑞特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吃饭。他多么希望尽快找到那枚钻戒,解决自己和家人的吃饭问题。
天越来越黑,布瑞特在谷场内不停地寻找,时间到了深夜,夜暮漆黑无比,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布瑞特用没有穿鞋的赤裸裸的双脚在稻谷上踏找。突然,布瑞特发现远处稻草中,有一个亮点,他向着亮点慢慢靠近。当他将那个“亮点”捧在手里时,惊奇地发现,这个亮点正是农场主夫人的爱情钻戒。布瑞特终于如愿以偿,得到那能解决他全家人温饱的300美元。
成功的法则竟是如此简单,那就足坚持。因为成功就像那枚本来就存在的钻戒一样等着我们,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信心不停地去寻觅它那迷人的光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5:09:40
中东有个皇帝统治着一个疆土辽阔、富裕强大的帝国。在统治的势力范围内,到处都是向他臣服的国家。他拥有强大的军队,巨大的财富,还有一大批学富五车的人作他的谋臣,因而差不多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他享尽了人世间所有的幸福诸如权力、美食、美色等等之后,感到人生的空虚。有一回,他就把所有谋臣召来。
皇帝说:“最近我对人生已失去了耐心和目标,对别人来说高不可攀的事,对我说来却是唾手可得,这也太没劲了。我整天慵懒心闷,不可解脱。不过昨天晚上我却找到了一个治疗我的病的方法。我梦见有一个仙人,把我带到了一处云雾缭绕的深山,这仙人挥手一指,山就裂成了两片。我们走进山中,发现到处都是金碧辉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宝贝。仙人随手在墙上摸索,拿给我一个戒指,说当你难受时看看戒指上的这句话,就可以解脱出来。我就带上戒指,果然一切灵验。后来我就醒了过来。可一看手上却什么也没有。现在我命令你们给我找到这个戒指和这句话。你们听着,我在悲伤的时候看到这句话,便可感到坚强和快乐,从而有勇气活下去;我在快乐的时候看到这句话,可以警诫自己,不至于过分地骄奢淫逸,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戒指,这句话肯定是有的,你们必须给我找回来。”
谋士们面面相觑,均想做梦做来的东西怎可当真,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戒指倒好办,打造一个也没多少钱,但刻什么话在上面呢,谋士们苦思了三天三夜,每人想出了几十个句子,然后大家讨论,经过层层筛选,这句话终于浮出水面。
数天后他们向皇帝呈上了戒指,戒指是请全城最好的首饰工匠用白金打造的,上面刻的话是;这也同样会过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5:09:59
有一则故事曾在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口中广为传诵。这个故事有着极其动听的名字,叫做“距离金子三英寸”,说的是几十年前,美国人达比和他叔叔到遥远的西部去淘金,他们手握鹤嘴镐和铁锹不停地挖掘,几个星期后,他们终于惊喜地发现了金灿灿的矿石。于是,他们悄悄将矿井掩盖起来,回到家乡马里兰州的威廉堡,准备筹集大笔资金购买采矿设备。
不久,淘金的事业便如火如茶地开始了。当采掘的首批矿石被运往冶炼厂时,专家们断定他们遇到的可能是美国西部罗拉地区藏量最大的金矿之一。达比仅仅只用了几车矿石,便很快将所有的投资全部收回。
然而,有趣的是,美国淘金人达比万万没有料到,正当他们的希望在不断升高的时候,奇怪的事发生了:金矿的矿脉突然消失!尽管他们继续拼命地钻探,试图重新找到矿脉,但一切都是徒劳。好像上帝有意要和达比开一个巨大的玩笑,让他的美梦从此成为泡影。万般无奈之际,他们不得不忍痛放弃了几乎要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富豪的矿井。
接着,他们将全套机器设备卖给了当地一个收购废旧品的商人,带着满腹遗憾回到了家乡威廉堡。
就在他们刚刚离开后的几天里,收废品的商人突发奇想,决计去那口废弃的矿井碰碰运气。他请来一名采矿工程师考察矿井,只做了一番简单的测算,工程师便指出前一轮工程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业主不熟悉金矿的断层线。考察结果表明:更大的矿脉其实就在距达比停止钻探三英寸远的地方!
世上的事情奇巧得往往就像这个精彩故事的本身:作为怀着同一梦幻的有心人,达比虽然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他获取的却是罗拉地区最大金矿的—个小小支脉;收废品的商人虽然只花费了最小的代价,却通过—口废弃的矿井而成功地拥有了最大金矿的全部。
由此看,前者是一种命运,后者也是一种命运。但正是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与遭际背后,原本暗藏着一次完全相同的、对等的、冷漠而又灼人的机遇。只不过,放弃机遇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放弃的是机遇。而索求机遇的人恰恰知道机遇或许就要降临。除此之外,机遇本身也知道自己最终只能属于那些与它有缘并对它一往情深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5:10:13
他来自意大利罗马南部的山区农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怎样来到美国的。一天晚上,我看见他站在车库后的马路上,他大约有 5英尺7英寸那么高。
“我为你修剪草坪。”他说道。
我问他叫什么。“托尼,塔文森诺。”他回答,“我要为你修剪草坪。”但我告诉他我雇不起园丁。
“我要为你修剪草坪。”他又说了—遍,然后走开了。我不高兴地走进屋里。
是呀,在30年代经济萧条的时候大家都很困难,但是我怎么能拒绝一个向我寻求帮助的人呢?第二天晚上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坪被修剪了,花园里的草被除掉了。我向妻子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男人从车库里拿了剪草机在园子里干活。”她回答说,“我以为是你雇了他呢。”我把托尼的事情告诉了她,我们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托尼没有来要工钱。
以后几大里我的工作很忙,把托尼的事情忘掉了。我们准备重建工厂,招收一些老工人。星期五我提前下班了,看见托尼站在车库后面,我朝他打了招呼。
“我为你修剪草坪。”他说道。
我付给托尼每周很少的一点点工资,他每天都整理花园,把工作干得很好。我妻子夸奖说;“不论哪儿需要修理或是搬动物品,他总是主动去干。”
夏天过去秋天来了,风越刮越冷。
“克朗先生,很快就要下雪了。”一天晚上托尼告诉我,“冬天来了,请让我在你的工厂铲雪吧。”
好吧,你对这种要求和愿望有什么办法呢,托尼如愿以偿了。几个月后,我问人事部门托尼干得怎么样,他们说托尼是个好人。一天我又看见托尼站在车库后面。“我想当个学徒工。”他说。
我们有一所很好的职工培训学校,但是我怀疑托尼是否能看得懂图纸、正确使用千分尺及做些精细的工作。但是怎么能拒绝他呢?几个月后我得到报告:托尼已成为一名有技术的磨工了。我和妻子都非常高兴,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两年后我又看见托尼站在老地方。我们谈到了他的工作。我问他需要什么。
“克朗先生,我想买—所房子。”他在镇边找到—所等待山售的破旧房屋。
我给一个银行家朋友打电话:“你曾经凭名誉给别人贷过款吗? ”“没有。”他说道,“我可不愿意冒这个险。”
“喂,等一下。”我说道,“我在这儿给这个人担保,他有工作,你不会赔的,他会付你本息的。”
最后,托尼以抵押方式得到2000美元,他买下了那所房子,自那以后可以看到周围的废弃物如破旧沙发、废金属制品、包装箱等,托尼都要收集起来拿回家。
大约两年以后,我又看见托尼站在老地方,他站得似乎很直也胖了一些?,显得很自信。
“克朗先生,我卖掉了房子!得到了8000美元。”
托尼说话时带着自豪的神情。
我很吃惊,“但是托尼,你卖掉房子住在哪儿呢?”
“克朗先生,我买了一座农场。”
我们坐下谈了起来。托尼告诉我拥有一座农场是他的梦想。他喜欢西红柿、胡椒一类的蔬菜这合他的意大利口味。他把妻子和孩子从意大利接到美国一起住在农场。不久,一个星期六下午,托尼穿戴整齐来找我;身后跟着另外一个意大利人。
这是他童年的伙伴。托尼劝说他来美国生活并为他担保。当他们走近农场时,他的伙伴惊讶地说:“托尼,你成为百万富翁了!”二战期间,我得到消息说托尼逝世了。我赶紧让职员去他的农场看看是否一切安排妥当。职员们看到地里种着绿色的蔬莱;房舍整齐,院子里停着卡车和拖拉机;孩子们受到很好的教育;托尼不欠任何人的钱。
托尼死后我想了很久。他在我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就像大企业家一样伟大。他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原则取得了成功;观察力、毅力、果断、乐观、自制、自尊,更重要的是诚实。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5:10:31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位黑人小伙子正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完一块地板,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
贝里奇很为自己的下属公司拥有这样的员工感到欣慰,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圣人帮着找了这份工作,让他终于有了饭吃。
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一下他吗?黑人说,我是位孤儿,从小靠锡克教会抚养,我很想报答养育之恩,这位圣人若使我吃饭之后,还有余钱了却心愿,我愿去拜访他。
贝里奇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大温特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20年前我来南非的时候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到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准你一个月的假。
这位年轻的黑人在30天时间里,一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过草甸,穿森林,历尽艰辛,终于登上子白雪覆盖的大温特胡克山,他在山顶徘徊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遇到。
黑人小伙很失望地回来了,他遇到贝里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上我处处留意,直到山顶,我发现,除我之外,没有什么圣人。”
贝里奇说:“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
20年后,这位黑人小伙子做了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纳。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大会在上海召开,他作为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针对自己传奇的一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您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您遇到圣人的时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9 16:24:38
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大富翁,他觉得成功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术。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了炼金术的实践中。不久,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也吃不上了。妻子无奈,跑到父母那里诉苦,她父母决定帮女婿改掉恶习。他们对奈哈松说:“我们已经掌握了炼金术,只是现在还缺少炼金的东西。”“快告诉我,还缺少什么东西?”“我们需要3公斤从香蕉叶下搜集起来的白色绒毛,这些绒毛必须是你自己种的香蕉树上的,等到收完绒毛后,我们便告诉你炼金的方法。”
奈哈松回家后立即将已荒废多年的田地种上了香蕉,为了尽快凑齐绒毛,他除了种自家以前就有的田地外,还开垦了大量的荒地。
当香蕉成熟后,他小心地从每张香蕉叶下收刮白绒毛,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则抬着一串串香蕉到市场上去卖。就这样,10年过去了,他终于收集够了3公斤的绒毛。这天,他一脸兴奋地提着绒毛来到岳父母的家里,向岳父母讨要炼金之术,岳父母让他打开了院中的一间房门,他立即看到满屋的黄金,妻子和儿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诉他,这些金子都是用他10年里所种的香蕉换来的。面对满屋实实在在的黄金,奈哈松恍然大悟。从此,他努力劳作,终于成了一方富翁。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其实,捷径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勤于积累,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