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3:13
生命给了我那只老虎时间:2014-03-29 作者:未详 点击:231次 我带着孩子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己也特别触动。一个孩子漂在大海上,无边无际都是不可预知的灾难,身边还有一只老虎,那种心理张力会是多么强烈。当派对老天爷喊:“我失去了我的家人,失去了一切,你还要什么呀?我什么都已经给你了!你还要什么!”我在银幕前浑身一激灵,那个瞬间我也有过——问老天:“该受的东西我全受了,你还要什么?”
我就像那个少年派。因为医疗事故,导致了左小腿瘫痪,躺在床上,我就问天,你究竟要我什么?不能跳舞的金星还是金星吗?为什么你把我的命留下了,却把我想走的路抽走了?为什么?
“因为你得证明给我看。”这是我问询的结果。
好,那我就来证明。当医生已经给我的腿宣判死刑的时候,我的最后一张牌,也是最强的底牌,就是信念——成为一个准确的“金星”,这样的信念无比强大。心里的那只老虎走了,恐惧消失了。
出院不到半年,腿还是凉的,《红与黑》的排练已经找上了我。我想是时候去向命运验收了。从编舞,到练舞,我咬着牙坚持下来,冒着冷汗还在台上“一二,走……”。演出完毕,谢幕时间长达二十分钟,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当观众全部站起来为我鼓掌的时候我心里就明白了,这个舞台依旧属于我,它没有抛弃我,它一直在那儿看我能不能站回来。
那一刻所有的怀疑和困惑都烟消云散,我对自己说,我赢了。不服输、不认命,赢了自己,赢了心里的脆弱,还有一个巨大的“为什么”。从今以后我会扎扎实实地站在舞台上,舞台还是那么爱我。
每一次灾难都像是给人生的某个阶段盖了层顶,你得不断向上,拱破这层顶,就到了另一个层面。你可以觉得医疗事故让你跳不了舞了怎么那么冤那么不幸啊,也可以认为那是因为你问老天讨了那么大的一份礼物,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再接着向上拱,你会发现,那既不是惩罚也不是礼物,而是命该如此,一切都在成就一个特殊的你。
我的腿到现在也没有全部恢复,左腿上还留着疤,月牙形的,那是生命在我的腿上刻了个印记。我接受这个记号。每次看到它,我会特别安心,今天给我什么我都不会受宠若惊,拿走什么我也不会怅然若失,人生的磨难已经把我的生命拉宽了。谁都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我不说,我也说不出来,只有老天爷知道。所以从那以后它会慢慢地把你要做的事情交给你,因为它知道你有那个承受力。
如果说我是少年派,那次手术是那场暴风雨,那我遭遇的社会偏见就像是那只老虎。我们在海上漂着,漂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但最后我活下来了,靠的是信念。面对老虎时我心里也有恐惧,有抵抗,但最后它成了陪伴我漂洋过海的伴侣。
生命给了我那只老虎,它把恐惧、孤独、坚持、信任都放在一个相对具象的东西上,陪伴着你成长,但当这些都过去了以后,你上岸时它的任务完成了,它走了。但是不会消失,少年派回忆起来永远有那只老虎,我们谈到那个少年派的时候,也永远不会忘记那只老虎。具象的存在给你那个经历,它走了以后还会一辈子在你脑子里,告诉你——你是谁,你经历了什么,你怎么过来的。
困难、灾难和幸运一样,永远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存在,但是灾难不属于你个人,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你往前走之后,灾难会在经历之后变成一种特别的伴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3:32
宫崎骏的生活哲学时间:2014-03-29 作者:未详 点击:179次 说起宫崎骏的“不变哲学”,铃木敏夫曾经在2002年“第50次民间放送全国性大会纪念演讲”中,这样介绍有关宫崎骏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知道宫崎骏每天吃些什么吗?当大家在讨论美食,说这家店好吃那家店如何时,他可是一次都没有尝试过。他每天吃的,从我认识他到现在25年多,每天都是太太做的手工便当——一个塞得满满的铝饭盒。为什么会塞得满满的?因为那是他的两餐饭:用筷子一分为二,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5分钟吃完,午饭后休息15分钟,然后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凌晨2点。年年如此,日日如此。
偶尔奢侈一次,是去车站前的牛井屋吃一份480日元的寿喜烧(一种日式牛肉火锅)。而宫崎骏最喜欢的料理,是炸猪排饭。不过也一年难得吃上一回。所以若不凑巧跟某位大人物聚一次餐的话,宫崎骏会满脸的幸福感,赞口不绝地连声说:“好吃!好吃!简直是太好吃了!”
这是他的生活智慧。
铃木敏夫说:如果每天吃着美味佳肴,舌头就会麻痹,再也无法品尝出什么是美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3:48
没有人是你的固定资产时间:2014-03-29 作者:未详 点击:282次 如何保持朋友,有关乎人品,却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总结一下,有几种处世方式会让人失去朋友。
其一、太爱拔尖。
有位女士,混了几十年,最后连“战友”带“发小”,全弃她而去了。她优秀是优秀,成功是成功了,可是寂寞难当。为啥?就是太拔尖。
人都喜爱身边朋友平和与善解人意。将心比心,谁喜欢总是居人之下?谁喜欢咄咄逼人的朋友?而这位女士,偏爱在朋友圈中拔尖,处处证明自己一枝独秀。
因为才貌双全,她自小习惯俯视他人,聚会时,滔滔不绝,好像聚会是她一个人展示的社交舞台;她有了困难,别人必得有求必应;别人的困难,她却是不闻不问。原来总有厚道的朋友,出于友情乐于为她付出,时间久了,谁也不甘心“侍候”她一辈子。
保持平和与谦虚,才是合适的处世之道。
其二、自作主张,策划他人生活。
有的朋友好到一定的分儿上,就觉得应该什么都对朋友负责。
他自己炒股有了收获与心得,便想让朋友也一起分享。赶紧打手机把朋友从书桌边拽起来,而那位朋友呢,可能就是一个木讷书生。别说有理财的精明,就是日常生活也得过且过,一切但求最简。碍于朋友的热情,他勉勉强强去了股市。结果呢,他从此打乱了宁静的心境,闹不好还赔了个底儿掉。
经过这么一折腾,他心里自然不平,怨自己难免也怨朋友。最后,干脆躲着那位过分热心的朋友。
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事,被人强拉去吃饭、交际、参加各种活动,等等,如果事非所愿,且打乱自己的安排,完全可以礼貌地拒绝,这样反而能避免彼此的伤害。
策划他人生活,无形中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结果建议就有了“行政命令”的味道。对友谊这件事,有时候,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世上多少事,都毁在了熟人不拘礼,也毁在“为朋友着想”的过分好心上。
其三、热衷他人隐私。
有朋友圈盛行将他人隐私当谈资的娱乐方式。有人参加聚会时,总要千方百计地打听,谁谁的孩子怎么老大不小不搞对象?谁谁两口子打架几十年,现在好了没?谁谁的孩子不是亲生的,孩子知道了吗?等等;越是人家千方百计掩藏起来、不愿意公之于众的私事,他或者她就越打听得来劲儿。
虽然明白“谁人背后不说人”,但若听到他人背后议论你的短处,谁都会极度反感。人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从此把这位活跃的“包打听”从朋友名单中划掉。
对朋友的隐私,只能保护,绝不能打听乃至披露。只要别人不主动向你倾诉,就一定要对敏感私事保持沉默。
其四、吝啬。
不久前,有位先生抱怨说,本来好不容易把失散的老友、同学找到了,本来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叙旧;可是不知怎的,过了不长时间那些朋友竟然又一个个都没了消息。一打听,人家哥儿几个姐儿几个还经常聚会呢,就是没人叫他。
究其缘故,很简单,就是他有来无往。原来每次聚会大家都轮流请客,这是北京人都习惯的一种AA制,可是这位先生呢,吃别人的时高高兴兴,却从没出手请过别人。开始大家还不以为然,时间长了朋友们就觉得,他实在太吝啬,起码的礼尚往来都不懂,所以也就不约而同地疏远了他。吝啬,是交友的大敌。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当今势利的社会中,交真朋友已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儿。想不失去朋友,还得注意从细节着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4:37
要命的嫉妒时间:2014-03-29 作者:未详 点击:443次 我认为嫉妒是大大地受着童年的不幸鼓动的。
一个孩子发觉人家在他面前偏爱他的兄弟姐妹,就养成了嫉妒的习惯。
等他进入社会时,他便搜寻那侵害他的不公平。假如真有,他会立刻找到;假如没有,他用想象来创造。这样一个人必然是不快乐的。在朋友心目中成为一个厌物,因为他们不能永远记着去避免他想象之中的轻视。他一开场便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终于他的行为把他的信念变成了事实。
还有一种童年的不幸可以产生同样的后果,即是遇到缺乏慈爱的父母。有几种快乐是一个人天赋的权利,倘被剥夺,必致乖戾与怨恨。用“比较”的观念去思想,是一个致人死命的习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5:36
手脏还是心脏时间:2014-03-26 作者:未详 点击:1484次 夏日里天气闷热,懒着做饭的我,想起离我家不远的市场里,有个烙油饼的小摊,心想去买张油饼,回来在弄点汤,这顿午餐也不错嘛!于是,我来到了市场,直奔烙饼摊。也许是天气太热人们懒怠着做饭的缘故,烙饼摊前等着好多人。我排在后面边等边看着烙饼的大嫂熟练的擀饼、把饼下锅,下锅后,这位大嫂竟然用手翻动着锅里的饼,我不由得惊讶地问:“天呀!你这样不会烫到手吗?”
大嫂先是一愣,接着她憨笑着说:“开始当然烫手,可是久了就习惯了。”我继续问:“为什么不用铲子呀?”大嫂指着锅里的饼说:“用手翻饼比铲子快,而且手能感觉到锅的温度,这样烙出来的饼不软不硬正好,所以很多人爱吃我烙的饼。”
我看着大嫂烫得通红的手,感叹地说:“这么热的天也太遭罪了,为了赚点钱值得吗?”大嫂边忙活边说:“没办法,我老公出车祸去世了,留下俩孩子,我不这样干怎么能养活他们。”
就在我们聊天的时候,有个穿着时尚的贵妇人挤到大嫂前说:“我说卖饼的,先给我烙十张饼我着急。”说完递了一张五十元的钞票给大嫂。大嫂为难的看了一眼我,因为接下来应该给我烙了。我急忙笑着说:“我不急,你先给她烙吧!”大嫂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接过了钱。
贵妇人转身开始讲电话,一直讲到大嫂烙到第九张饼的时候,才趁头问了一句:“烙好了吗?”还没等大嫂回答,她突然大叫一声说:“天呀!脏死了,你竟然用手烙饼,这……这……能吃吗?”我身后有位等得不耐烦的人回敬她说:“怎么就不能吃了,我还很喜欢吃哪!”
贵妇人一愣,显然没有想到会有人反驳她的话,正当她开口要骂人的时候,大嫂熟练的装上十张饼递给了她,贵妇人正好把气出在饼身上,她接过饼想也没想就摔在了地上,然后大喊大叫地说:“赶紧把钱还给我,你烙的这破玩意我不能吃,还有你等着被卫生局查封吧!用手烙饼脏死了。”
大嫂连连给她赔不是,并且把钱还给了她,说尽了好话希望她不要去告她。贵妇人接过去钱理也没理她,翻着白眼走了。大嫂捡起扔在地上的饼,我看见她的眼泪就在眼圈里转悠。
我指着饼说:“哎!别要了都脏了,这种人别理她算了。”大嫂把脏饼放在了一边,擦了擦手,茫然地看了远处一眼,继续烙饼。
我拿到给我烙好的饼,看见两个孩子满脸是汗的跑了过来,冲着大嫂叫着:“妈!我们饿了。”说完拿起脏了的饼就要吃,大嫂急忙拦住孩子说:“别吃,这些饼掉地上了,妈妈在给你们烙新的,这些等会妈妈吃。”我不忍看下去,拿起饼走了。
不久我又想光顾这位大嫂的饼摊,可是走遍市场也没有找到她,我问市场上卖菜的商人,他们说:“卖饼的大嫂呀!她的饼摊前几天出被卫生局封了。真是怪可怜的,一家三口就靠这个饼摊了!”
另一个卖菜的商人接道:“现在的穷人想干点什么都费劲,不是这里查你,就是那里不合格。哎……”我在这些小贩的牢骚声中走出了菜市场,心情变得非常非常低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5:50
一个人的旅行时间:2014-03-27 作者:未详 点击:640次 人生,是一场旅行,虽然有些人陪你走过了大半旅程,但他们终会与你走上不同的岔路,毕竟,人生总归是一个人的旅行。——题记
从呱呱坠地之日,我们便打点行装,走上了人生的旅程,路上行人众多,每个人都似曾相识,但每个人都会匆匆走过……只有仅有的几个人,可以在你的旅程中留下脚印。
旅行开始,父母亲人陪你走过,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还有衰老的足迹,终有一天,你长大了,而他们也离去了,就好像是旅程中的不如意,压下心中的痛苦,重整旗鼓,大步向前,毕竟,这是一个人的旅行。
旅行途中,朋友、兄弟,那些偷偷喜欢的人,他们陪你走过,他们就像旅行中美丽的景色,让你沉迷其中,忘了要前行的路,忘了前面的路要以何种方式走过,但是,总有一瞬间,你会猛然想起,这是一个人的旅行,一个只能前进的旅行,不会有人帮你策划前行的路,所以,背起行囊,继续走下去!
旅行要结束了,远方地平线那轮如血的残阳映照在你的脸上,(www.rensheng5.com)在最后的旅行中,有最爱的他(她)、最爱的子女,还有路上那令你怀恋的风景与你共度,就像旅行要结束时的感慨与怀念,但是,总有一天你会结束行程。但是旅行不会结束,你会静静地收拾行囊,等候走向下一段旅行……
在这段路上,没有人能陪你走完全程,有的,只是你自己,毕竟,这是一个人的旅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6:04
不孝七宗罪,你同意吗时间:2014-03-27 作者:未详 点击:291次 近日有网友罗列了子女不孝的七宗罪:一、吝啬,给父母自己不要的东西,如手机;二、懒惰,让父母为你洗衣煮饭;三、愤怒,对父母大呼小叫;四、妒忌,总觉得父母没给你最好的;五、傲慢,对父母颐指气使;六、贪婪,啃老族;七、穷奢极恶,不为父母养老送终。对于这个标准,你有什么异议吗?
@李慧只会做自己:赞成,现在的年轻人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老的一天?现在你怎么做,将来孩子也会如此对你!
@哔哔集合:每日三省吾身,自己是不是亏欠父母太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父母老去后才悔悟。其实膝前尽孝也是一种幸福。
@L凡I:为什么要把每件事都定个罪过?我们的确有瑕疵,但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也保持着自己的个性。若硬是要套个罪过,又有谁能逃得过。
@赵春的松子:最不孝的是恶亲,内心里不想与父母沟通交流!
@肖小岩:儿女不孝固然必须指责,甚至是动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杜绝!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下,父母对孩子的亲情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启蒙和引导是否到位。
@紫流辰: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应坚持的原则。孝,不应只心里想,嘴上说,更要在行动上做!
@沙暮雪:加一条:自私,只花极少的时间陪伴父母。都是什么回家太远,太麻烦,太不好请假等各种理由,却总是能坚持有时间出去旅游。
@抖动的琴弦:很赞成。古人讲“百善孝为先”,现今不少青年得到父母溺爱却觉得理所应当,甚至时有父母因为受不了子女行径,而将他们告上法庭。是该列出七宗罪让年轻人好好想想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6:21
君子如水,小人似油时间:2014-03-27 作者:未详 点击:333次 君子如水,小人似油。
你看那锅沸油之中,倘或滴入这么几滴清水,油便吵嚷不休,犹似众小人冷言冷语,欺那君子恢宏方正。
换做一锅沸水,任你倾入多少油脂,那水也只默默容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6:38
坐头等舱的男人时间:2014-03-27 作者:未详 点击:234次 短暂的旅行让一切都显得忙乱,我和女友居然在机场被点了名,因为我们的飞机还有15分钟就要起飞了。我们两个淑女帽子掉了,头发乱了,拎着箱子向登机口一阵狂奔猛跑。
上了飞机,我们俩相视一笑,因延误了时间,不小心被安排坐上了头等舱。
真是因祸得福啊!一直坐经济舱的我们还没有享受过头等舱的待遇呢,这一回可以好好地感受一把了。没想到,坐过一次头等舱后,我们就不想再坐了。而令我们产生这一念头的,居然是坐头等舱的男人。
女人们对成功的男人无疑是怀有景仰之情的,那位坐头等舱的男人却到了令人厌恶的地步。
记得我的一位新加坡女友对我描述过,中国的成功男士们恨不得往自己的头上刻一个金字来显示自己有钱。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我所在的头等舱就坐了这样一个男人。
夜幕降临了,飞机就要起飞之时,他找空姐要了一床白色的薄被。漂亮的空姐为他取来之后,他声音造作地说这是已经打开过的,他要一床封在塑料袋里的新品。
空姐犹豫了一下,立马为他换了一床新的。飞机一起飞,他就将自己的靠椅调成了卧式,将头放在大靠背里躺下了。
不一会儿,空姐开始发饮料了。本来是左右两排分开发放的,我身边这位头等舱的男人却隔着两排座位要求立即为他来一杯新榨的番茄汁。空姐有些为难地说,现在暂时没有番茄汁,请他稍等片刻,一会儿就送过来。
我们要了两杯桑葚汁,在我们看来这里的饮料已经是应有尽有了,可这个男人偏偏要了饮料台上没有的。过了10分钟,一位空姐端着一杯新榨的番茄汁给“上帝”送了过来……
他的这个要求得到了满足后,并没有丝毫的停止之意。他很无聊地抽出一本杂志,立即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他对空姐说飞机上的灯光可控性太差,他根本没法读书,然后又让空姐折腾了20分钟。
这位几乎花容失色的空姐好容易离开了,可她刚走到前面的舱口,就又听见这个男人无比造作的声音:“小姐……”
飞机刚降落,当广播里还在提醒大家不要打开手机时,他就抢先一步把手机打开了。
他的架势那么大,动作那么夸张,无非是想提醒别人:我坐的可是头等舱啊!
看着他那么大的动静,我蓦然想起两年前乘火车时遇到的一个男子。他很年轻,穿一身黑衣,面目清秀。他睡在上铺,旁边的男人们都闲散地坐着嗑瓜子、聊天,只有他一声不响。上床的时候,他好看的腰身弯下来,牛仔裤上露出一个“lee”商标。上下的时候他都小心翼翼。他越是安静,就越是增强了我对他的好奇。但那时,我还是很羞涩的,尤其是遇见了自己很心仪的男子。只听到他站在窗前的时候,别人和他搭过几句话,他好像是武大的。
车快到了,他也是安安静静地拖出自己的箱子,上面打着一个“polo”的印记。当时我的行李也放在架上,他顺手帮我取了下来,还冲我有些腼腆地微笑了一下。他一直是用短信和外界联系的,可以感觉出来他的身份与修养,这种邂逅让人觉得旅途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
后来,每当我看见穿lee牌牛仔和用polo旅行箱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想起他来……无奈这样的男子真的太少见,而眼前的这个暴发户,却让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三代才培养出一个贵族。
坐头等舱的男人们啊,真想给你们一个忠告:
其实想让别人注意你、记住你的最好办法不是炫富与喧哗,而是微笑、低调,伸手去帮助别人,哪怕只是取一下行李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6:06:52
你也可以不平凡时间:2014-03-27 作者:未详 点击:687次 我是一个很好胜的人。有一次搭公交车,我的手被车门夹住了,我没有说出来,因为前面坐着好几个学姐学妹。我想,等到下一站,车门会自动打开吧。结果到了下一站,车子竟然没有停下来。于是,我就跟学姐说:“你可不可以跟司机说一下,我的手被夹住了。”我就是这样爱面子又好胜,但这却帮助了我在演艺圈生存,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输,永远都要做第一。
我没有考上大学,但是我却给你们演讲,你们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方文山也才读过小学而已,不过他写的东西却能够进到教材里面。我觉得厉害的人、不平凡的人并不是书要念得多好,我觉得他要有一技之长,内在比学历重要。
从以前到现在,我写的歌曲多是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我没出道时写了《蜗牛》,那时我也在“蜗居”。我写这样的歌,是因为我觉得有一天一定要站在山顶。当时我写的歌曲几乎都是给别人唱的,别人不要的,我重新拿来唱,所以有了《双截棍》这些歌曲。
当时蜗居在录音室,被吴宗宪发掘,他希望我三天写十几首歌曲,这是他给我的一个功课,他从里面挑选歌曲去用。那个时候,我给自己的一个期许就是,一定要赚到钱,然后让家人过上好生活,这是我写歌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觉得父母在我小的时候,花费了太多的金钱让我学钢琴,所以我要弥补回去。那时候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不能让自己的父母失望。
当年父母希望我可以考上音乐系,然后读大学。我大概考了两次吧,反正我不是读书的料,而且我又很爱玩,虽然也去图书馆,但大家都在看书,我就想去打球。后来想想,假如年轻时我没去学琴、没去打球,我现在怎么拍《不能说的秘密》和《大灌篮》?如果那时我不喜欢看武术电影,怎么拍《青蜂侠》?这些都不是父母让我去学的,都是自发性的,我喜欢这样的东西。
我觉得能鼓励大家的就是,寻找自己跟大家不一样的那一点,去把它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