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4:02

值得冒险的青春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141次   17岁那年,我上高三。因为我有一个盼望我当明星的妈妈,我需要不停地参加那些表演系的考试。
  
  一次,一个心直口快的女老师对我妈说:“算了吧,我看她的心就没在唱歌上。”但这样的话打击不了妈妈。
  
  我在某次赶考中认识了小城。那个二级学院的考试,只剩下我、小城和另一个女生进入三审。
  
  晚上10点,街上的人已不多,从那位老师家出来,我们两个人就那样晃荡着回家。小城告诉我,他想当明星,可惜屡战屡败。我说我想做设计师,设计玩具或厨房用品,可妈妈觉得我更适合当明星。
  
  那天快到家门口时,小城,这个身材修长的少年,在路灯下,略有意味地对我说:“罗美戴,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你。”
  
  小城真的帮了我。几天后,小城交给我一张患息肉的证明。他咧咧嘴,说:“我能帮你的就是这个,声带上要是长了一块小息肉,就成不了歌手了。”他妈妈在省卫生厅工作,帮我开这样的证明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我把证明交给了培训老师。
  
  考试前一个星期,在家彩排时,我唱着唱着突然声音变得又涩又钝。妈妈惊恐地送我去了医院。不出所料,医生开的证明上写着:“声带过度使用,加上发声不当,长了息肉。”
  
  我和妈妈一前一后走回招待所,妈妈开了几次门都没能打开。我在后面小声地说:“让我来吧。”她站着没动,突然,她转身抱着我号啕大哭。那一刻,我只是象征性地露出一些忧伤的表情,内心却绽放出一朵硕大的快乐之花。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化着浓妆,对评委强装笑颜,再也不用听妈妈说:“你的青春只有一次,所以要抓住。”
  
  那天晚上,我给小城打电话。他妈妈说:“小城已经睡了。”我知道,当第二天我离开武汉时,小城的最后一次考试才刚刚开始。
  
  我终于获得一个相对安静的复习期,可以为了考上我喜欢的设计专业看书到天明。倒是妈妈还不太习惯,忧心忡忡地看着我,依旧对选秀节目非常感兴趣。
  
  我以为这样平静的日子可以一直延续到高考,延续到我上大学,去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可妈妈到底还是知道了那是一场欺骗。那天,妈妈冲回家,把我面前的卷子全部撕碎。没等我明白过来,她已经狠狠地掴了我一个耳光。
  
  妈妈把我房间里的东西统统打碎,甚至包括她每周都会擦拭的我的那些奖杯。金鱼缸也被她摔碎。金鱼在地板上挣扎跳动时,妈妈终于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
  
  我考上了南方一所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拿到通知书后,我去了湘中的那个小城。在外婆家,我发现了被珍藏起来的一本文艺杂志。封二是对一次歌唱比赛的报道,几个青春无敌的少女对着镜头灿烂地笑着。获得亚军的女孩和我长得很像。外婆说:“这就是你妈妈啊!”
  
  我上大三那年夏天,有一个饮料品牌来学校做宣传,在体育馆办了一场晚会。我对舞台没有任何兴趣,但我是学生会的,需要负责后台沟通。我很意外地碰到了我17岁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小城。他从化妆间里走出来,在后台的灯光下,并非闪亮到让人无法直视。
  
  他仅仅是喜欢唱歌,到现在依旧没有太大的成就。而我也仅仅是对设计有着好感,并没有多少设计才华。大学里,我能让同学记住的不是我设计的那些没有个性的娃娃,而是我唱卡拉OK时的一副好嗓子。
  
  其实,我和小城都是一样的人。我们都渴望用自己的方式走过自己的青春岁月。甚至我们完成了一场青春期的交易,在大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无论对我还是对小城来说,我们都未曾把它当作一场交易,我们只是互相成全了彼此。
  
  那个时候,我们还年轻,都认为值得为自己在乎的东西冒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4:18

我的朋友很多,可就算少一个也舍不得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98次   初中没事时去打游戏,街霸前头排得人山人海,我每次都让黄豆去排,自己在旁边猛玩赌博机。黄豆个子矮矮的,一旦有了位置,他就疯狂地喊:“快快快!”
  
  我撒腿跑过去,投币,施展各种绝技。黄豆把脑袋挤在一侧,目不转睛,主要任务是加油叫好。
  
  铜板打完了,伸手问他要,他会准备好两三个,依依不舍地交给我。
  
  没人愿意带黄豆玩,他莫名其妙地被所有的人嫌弃。这样的同学每个班里都有,家境糟糕,衣服脏兮兮的,强项是得零分,干什么都被落到最后,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常常一开口,对方就避之不及走人了。
  
  他也想跟我们去踢球,放学后涨红了脸,问我能不能带他去。我犹豫了一下,看到其他男同学嫌弃的表情,咬咬牙说:“走开走开!”
  
  后来他慢慢地变得沉默寡言,跟我说话也越来越少。他原本于我就没啥存在感,所以我也没注意到这种变化。
  
  过年的时候,我跑回了街机厅。街机厅里空空荡荡的,那个街霸游戏前站着一个小个子,我凑过去一看,是黄豆。
  
  他手边放着高高一摞铜板,笨拙地操纵人物,但基本上第一关就挂了。
  
  我说:“给我玩玩。”
  
  他涨红了脸,不吭声,也不给我让位置。
  
  我自讨没趣,就去随便玩别的,身上的钱不多,不到半个小时就打光了。我心痒难耐,这太不过瘾了,又凑到黄豆边上,说:“给我几个铜板。”
  
  他不吭声。
  
  我鄙夷地说:“小气!”
  
  这时候他突然哭了,眼泪“哗啦啦”地挂在脸上。
  
  我大惊,赶紧溜回家,一边跑一边想起来,那天我说“走开走开”的时候,他的眼神很绝望。
  
  开学后他没出现,据说他的家人觉得他读书没希望,还不如早点退学做生意。从此他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了,他的长相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模糊,只剩下他在我耳边加油叫好的喊声,以及那绝望的眼神。
  
  我高考考砸了,只好复读。我没继续在市里的高中读,家人把我安排到一个小镇上的高三班,因为父亲是那个小镇的镇长,希望老师能对我尽职一些。
  
  对这个变化我很兴奋,因为我以为我能在小镇作威作福,带着一群小伙伴横行霸道了。
  
  在这群小伙伴里,有一个外号叫“蛤蟆”的。蛤蟆长相憨厚,眼睛很小。本来相安无事,偏偏他有一个毛病,明明每次成绩都不及格,但做题的时候喜欢哼歌,比如,sin不该让cos流泪,至少我尽力而为;我的眼里只有你,只有S极指向N极……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无法把CO2变成H2O……
  
  日复一日,在一次模拟考试中,终于,我在“加50毫升水”的空格中,填了“忘情”二字。
  
  我们一群小伙伴每天吃吃喝喝,骑着摩托车去市区泡吧,穿越两侧布满稻田的马路,在青春的清晨和深夜里。
  
  我们轮流请吃饭,轮到蛤蟆请吃饭的那天,他没来上课,我说:“算了,我请。”
  
  又转了一轮,轮到蛤蟆请吃饭的那天,他又没来上课,我又说:“算了,我请。”
  
  再转一轮,轮到蛤蟆请吃饭的前一天,我怒气冲天,问他:“还要不要做小伙伴了?”
  
  结果次日他依旧没来,据说又是家人觉得他读书没希望,还不如早点回去做生意。
  
  唉,农村学生真惨。
  
  1999年高考,考完最后一科,我晕头转向地走出教室,有人冲过来,我一看是蛤蟆。
  
  他大概在考场外等了很久,欲言又止,交给我一封信后,就离开了。
  
  他的信语法不通,写得一塌糊涂。我记得曾经有一次考试,作文命题是读完余光中的一首诗后,写读后感。
  
  蛤蟆冥思苦想,写下作文《真是一首好诗》。
  
  他的全文格式都是抄一句诗,后面跟一句“真好”;再抄一句诗,后面跟一句“真棒”……如此反复。
  
  他居然还写信。
  
  这封信我保留至今,他在信里写道:
  
  “我家里很穷,我很想请大家吃一顿好的,可是我家里真的很穷,学费还欠着一些,爸爸说等麦子熟了,留几袋,再杀一头猪,就能缴清学费。我说:‘爸爸,我都不去学校了,干吗还要缴学费?’爸爸说:‘这个是欠的,就算书不念了,欠的也得缴。’
  
  张嘉佳,我特别想请你吃一顿好的,特别好的那种,哪怕是肯德基,贵成那样我还是会请你。无论我请不请你吃,你将来一定会很优秀,成为伟大的作家。等麦子熟了,我会偷偷留一袋,卖掉请你吃饭。”
  
  我保留了这封信,可是他也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了。我后来去过那个小镇,但无法再联系上他。
  
  这些人原本会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我把他们弄丢了,我快记不清楚他们的模样了。
  
  现在我学会了珍惜。
  
  这些年,我参加挚友的婚礼,奔波到外地,看他或者她满脸幸福,在众人的注视中走过红毯时,我都忍不住想掉眼泪。
  
  无论多远、多难,我都会努力去他们的婚礼现场。
  
  除了你的爱人和父母,还有一些人,因为你欢乐而笑开怀,因为你难过而掉眼泪。
  
  我的时间很多,可是就算少一天,我还是会舍不得。我的朋友很多,可是就算少一个,我还是会舍不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4:33

入山又恐别倾城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144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在缅甸被日本人围困,国民党政府从云南派兵解救。
  
  事后,出于答谢,英国给出两个选择,一是归还唐摹本《女史箴图》,二是赠予潜艇。
  
  国民党政府自然选择后者。如今,潜艇早已退休,《女史箴图》的价值却节节攀升,让很多人扼腕叹息。
  
  再如,奖励澳门三日游,或者现金3000元。所有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的获奖者,相当多的人会犹豫不决,选择之后,也会后悔当初没有接受另外一个选择。
  
  无论是作为奖励,还是要赠予对方礼物,最好不要让接受奖励或礼物的人,在多项奖励或礼物中进行选择。
  
  正如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首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处于二选一,或者多选一的奖励当中,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是,很多人有一种“我放弃另外一种选择”的感觉,为此患得患失,十分不痛快。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4:45

花拆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141次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坏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浑然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
  
  花的美在于它的无中生有,在于它的变化。有时,一夜之间,花拆了,有时,半个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而在于那份不可思议。我喜欢郑重其事地坐看昙花开放,其实昙花并不是太好看的一种花,它的美在于它的仙人掌的身世带给人的沙漠联想,以及它猝然而逝带给人的悼念,但昙花的拆放却是一种扎实的美,像一则爱情故事,美在过程,而不在结局。有一种月黄色的大昙花,叫“一夜皇后”,每颤开一分,便震出轰然一声,像绣花绷子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蕊丝,顿时也就跟着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视——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说法。
  
  我常在花开满前离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开始。
  
  有一天,当我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4:58

兔子小姐的生日宴会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165次   森林里的朋友们都说那是一场成功的生日宴会,但是既然已过去了一星期,大家也就不再谈论了。任何事情过去一星期,都到了该被遗忘的时候。
  
  只有兔子小姐本人耿耿于怀,她啃着凤仙花染红的指甲,一脸不愉快——不是忧心自己老了一岁,也不是对生日礼物不满。为什么才八月份树就开始掉叶子?她想。这真是太不合理了。
  
  这片不合理的叶子就在她许愿时落下来,正好落在熊先生的鼻子前。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喷嚏,睁开眼一看,蜡烛已灭掉两支。大家哈哈大笑。生日蛋糕的蜡烛怎么能在许愿前灭掉?这可不是能得过且过的事。这是一个巨大、巨大的遗憾,就像盆景中的一根杂枝、桌布上的一块污迹,没法忽略不计。
  
  朋友们又收到了生日宴会的请柬。尽管兔子小姐在请柬上写明不必再送礼物,还是有人带礼物来了。狼先生说:“我前些天刚参加过一个生日会,是户外的,有香槟和三层的蛋糕,不过音乐可没有这儿的好!”
  
  熊先生扯扯他的袖子:“小声点,那也是兔子小姐的生日……”
  
  兔子小姐脸红红的:“呃,那是我阳历生日,这次是阴历的……今年的生日比较特别,是个整岁的生日,要隆重一些……我真的不是为了多收礼物……”
  
  又到了切蛋糕环节,兔子小姐很激动,她瞄了一眼关好的门窗,扫视一下天花板,确定没有飘在空中的碎纸屑,确定每个人都规规矩矩的,才忐忑地闭上了眼睛。
  
  “阿嚏!”一股带着熊味儿的气流扑面而来。
  
  熊先生捂着鼻子:“不好意思,我对香菇酱有点过敏……”
  
  兔子小姐快要哭了。
  
  第三次生日宴会紧接着举行,这次只邀请了三个密友,其中还有一位没来。至于食物,就只有一个蛋糕。
  
  猫头鹰说:“这次又是什么历的生日?你发明了一种新历法?”
  
  兔子小姐说:“蜡烛再灭一次,我就不活了。”
  
  熊先生戴着口罩站得远远的:“我保证不再打喷嚏……”
  
  飞快地许了愿,飞快地吹熄蜡烛。
  
  “这次终于成功了!可以吃蛋糕了!”
  
  兔子小姐拿着刀犯了难。怎么才能把蛋糕平分成三份呢?尺规作图三等分任意角,依然是数学界一个未解的难题。
  
  猫头鹰说:“差不多就行了。要不让我来,我眼神好。”
  
  没有什么能难倒兔子小姐的。她取出一卷皮尺,量了蛋糕的周长,除以3,在蛋糕外缘三点做上记号,切出了漂亮的三等分。当然啦,在那之前,她已经取下了顶层所有水果,平均分配在每一块上。刚好分完。
  
  宴会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如释重负。
  
  但是收拾桌子时,兔子小姐在烛台的阴影里发现一颗蛋糕上的葡萄。这是一个不够美好的夜晚。
  
  兔子小姐看了看挂钟,预计他们还有十分钟才能到家。她坐在电话旁边,拿起葡萄开始端详。
  
  是的,几何数学是兔子们发明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5:10

那些没有存在感的人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381次   我刚结束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旅行。旅行途中遇到了各类的旅伴,路上又拼饭又拼床,最终离别时,我划定了一些旅伴成为挚友,而另一些人便成了过客,鞠躬走好不送。
  
  那些被我留下来成为朋友的人,大多是在两人相处中没有存在感的人,有时你感觉不到他们在身边,你只要照看好自己而不需要顾及他们,他们不会在你想要独自探索的时候打扰你;总之这样的人就像空气存在着,没有日升月起,没有斗转星移,但是一直都在身旁。
  
  他们都不是喜欢主动关心他人的人,但你也并不觉得他们冷漠。当你沉默时,他们给你时间思考;当你疲倦时,他们给你空间休息;当你病倒时,他们给你适量的温暖。是的,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很节制,蕴含着英式的客套与理性。但只要你与他们开始畅聊有厚度的问题,他们总能为你的世界点亮一束光。在我看来,这远比为我端碗热汤更有意义。与他们的每场谈话都是干货,果腹又愉悦。
  
  女性朋友之间往往很容易充斥黏腻的情感,她们乐于把对情人的想法投射在朋友身上,渴望建立一种相互呵护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她们认为依赖彼此、关爱彼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此忽略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培养。在旅行中尤为明显,当一个女人手不能提时,另一个女人如果伸手帮忙,她便判定对方是个好人,恨不得就此结为闺蜜;如果对方不给予帮助,她会觉得你自私冷漠不通人情,这友谊怕是也不复存在了。但问题是,当你选择携带如此沉重的行李之时,你就该预估到这样的窘境和难处,你必须承担所做的选择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寄希望于另一个人的帮忙。
  
  一般来说,具备独立精神的人,大多不爱抱怨,也不爱迁怒他人。他们往往与自己死磕,注重内心的感受,在每一次困境之时都自省内心,有时甚至甘之如饴。他人的温暖,适量即可,多了便是负担,没有也无所谓,自我圆满就好。这样的人貌似很难靠近,难以敞开心扉,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选择同类时较为谨慎,宁可潜伏在人群里,也不愿把热闹当做人际交往中的衡量指标。由于他们存在感低,你与他们的相处其实很轻松。你如果懂得与他们的相处之道,你能发现友情存在的真正意义:灵魂共通。
  
  他们也许不够闪耀,但他们足够坚强。女人的世界里不是缺少帮助,而是缺乏坚毅与担当。而那个没有存在感的人说不定恰是能帮你重新树立自我的好伙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5:58

那些没有存在感的人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381次   我刚结束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旅行。旅行途中遇到了各类的旅伴,路上又拼饭又拼床,最终离别时,我划定了一些旅伴成为挚友,而另一些人便成了过客,鞠躬走好不送。
  
  那些被我留下来成为朋友的人,大多是在两人相处中没有存在感的人,有时你感觉不到他们在身边,你只要照看好自己而不需要顾及他们,他们不会在你想要独自探索的时候打扰你;总之这样的人就像空气存在着,没有日升月起,没有斗转星移,但是一直都在身旁。
  
  他们都不是喜欢主动关心他人的人,但你也并不觉得他们冷漠。当你沉默时,他们给你时间思考;当你疲倦时,他们给你空间休息;当你病倒时,他们给你适量的温暖。是的,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很节制,蕴含着英式的客套与理性。但只要你与他们开始畅聊有厚度的问题,他们总能为你的世界点亮一束光。在我看来,这远比为我端碗热汤更有意义。与他们的每场谈话都是干货,果腹又愉悦。
  
  女性朋友之间往往很容易充斥黏腻的情感,她们乐于把对情人的想法投射在朋友身上,渴望建立一种相互呵护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她们认为依赖彼此、关爱彼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此忽略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培养。在旅行中尤为明显,当一个女人手不能提时,另一个女人如果伸手帮忙,她便判定对方是个好人,恨不得就此结为闺蜜;如果对方不给予帮助,她会觉得你自私冷漠不通人情,这友谊怕是也不复存在了。但问题是,当你选择携带如此沉重的行李之时,你就该预估到这样的窘境和难处,你必须承担所做的选择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寄希望于另一个人的帮忙。
  
  一般来说,具备独立精神的人,大多不爱抱怨,也不爱迁怒他人。他们往往与自己死磕,注重内心的感受,在每一次困境之时都自省内心,有时甚至甘之如饴。他人的温暖,适量即可,多了便是负担,没有也无所谓,自我圆满就好。这样的人貌似很难靠近,难以敞开心扉,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选择同类时较为谨慎,宁可潜伏在人群里,也不愿把热闹当做人际交往中的衡量指标。由于他们存在感低,你与他们的相处其实很轻松。你如果懂得与他们的相处之道,你能发现友情存在的真正意义:灵魂共通。
  
  他们也许不够闪耀,但他们足够坚强。女人的世界里不是缺少帮助,而是缺乏坚毅与担当。而那个没有存在感的人说不定恰是能帮你重新树立自我的好伙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6:13

 关于平衡能力,其实是更重要的。我也是后来才明白。
  
  平衡能力,就是生活的能力。你或许要到工作时才能发现这能力的重要。因为做工作狂是相对容易的,而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游刃有余反而是难的。
  
  可是你现在连学习狂都是做不到的。你会觉得那样没有趣味。可主要的原因是你觉得自己够聪明,你相信自己的才华,因为在你的绘图班上你一直是成绩最好的。
  
  妹妹,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相信自己的才华。可是人所有的成就,都要抵抗懦弱和懒惰的侵蚀。很多事情能不能做好,和天赋无关,只看是否诚心诚意。也就是,心灵的纯度。你想要那些亮闪闪的东西,你不能不付出。别敷衍自己,别自欺欺人。
  
  你是否觉得自己足够好,所以所有的机会应该主动来找你?那么我问你,你有没有为你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付出些什么?真正的喜欢,就是你每时每刻都会去做而且不想回报,但你自己还是觉得愉悦。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或许你只是在玩票。
  
  你觉得自己毕业就该是大师,不屑于去做广告的小文案小设计,你觉得你的才华到时候就该是设计总监,可妹妹,那些已经成为设计总监的人,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世界上有两种道理,一种是物的道理,一种是人的道理。我们从小的学习,多偏重在物的道理上,拥有成功相对容易一些。因为那些规律和标准,从不因为人而改变,资本如何运作,市场如何反应,都是八九不离十的东西。你懂得学习,就会拥有。
  
  人的道理就是你内在的标准:在给蜷在墙角的乞丐钱的时候,你会蹲下来轻轻放下硬币;你理解为何母亲会生气,而你可以拥抱她宽慰她说服她;你被人算计后你知道如何正当巧妙地讨回公正。
  
  在人的道理上,你学会了平衡,才可能成功。一个成功的商人,可能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在这个领域,没有绝对的标准,很难说什么是成功。这才诞生了所谓的“围城”。妹妹,我对你的建议也是如此。追求梦想是好的,但是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有得有失才是正常的。可是成功的人是否幸福,那就看你的平衡能力是否高超。不过,你还是先好好学习吧。
  
  你跟我描述的都是那些所谓成功的光鲜的那一面。可是当台下的掌声响起时,台上的人心里都清楚,自己早已付出了一生与才华无关的苦功。
  
  世界上有个叫作“成功俱乐部”的地方,里面的人都不愤怒。因为成功之前没有资格愤怒,成功之后没有理由愤怒。
  
  所以,你别抱怨了,画画去吧。能够全力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幸福的。
  
  奇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6:26

真实的每一天时间:2014-03-31 作者:未详 点击:415次   真实的生活是,认真做好每一天你分内的事情。不索取目前与你无关的爱与远景。不纠缠于多余的情绪和评断。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沉醉。不伤害,不与自己和他人为敌。不表演,也不相信他人的表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10:46:40

时髦的人难成功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270次   我是老派人。首先是“老”,今年五十有二;而且“派头”上也老:我年轻时就属于出土文物型,衣冠不整,不追求时尚,如今出门时,在美国像一个非法移民,在中国像一个进城民工。我没有iPhone、iPad、iPod。不仅如此,我对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也往往颇有微词:他们太“潮”了,所以太傻了,将来难以成功。乔布斯去世时,整个媒体被乔布斯覆盖,我12岁的女儿居然不知道乔布斯是谁,一大原因大概是她从不用他的产品。我将此事记述在《参与孩子的成长》中,被年轻的网民们狠狠地奚落了一番,仿佛我是井底之蛙,孩子也跟着倒霉。我倒觉得,这刚好说明我女儿的品位比那些乔布斯的崇拜者高一些。
  
  我从来没有禁止过女儿上网、玩手机。以我的观察,孩子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基本不需要这些电子产品。严重依赖这类时髦玩意儿的人,往往内心空虚、才能匮乏。如今时髦的年轻一代,谈起乔布斯、谈起硅谷时,无不敬若神灵。但是,创造了iPhone、iPad、iPod这些玩意儿的高工、高管们,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硅谷的华德福学校。该学校规定:在7年级以前,也就是12岁前后,学生连电脑都不能碰,更不用说用iPhone、iPad、iPod了。
  
  美国曾有人反省:在19世纪,至少在受教育的阶层中,写生相当风行,许多人都能画一手好画。如今,你到常春藤学校去看看,在那么优秀的人才中,会画画的大学生凤毛麟角。为什么?19世纪时,人们尚未发明照相机,出游看到美景要想留下点回忆,没别的手段,只能靠画画。我住在波士顿远郊,离梭罗曾隐居过的瓦尔登湖很近,梭罗本人常在这一带活动,他的学生、朋友的故居也算是当地名胜了。直到现在,我们这个小镇仍有梭罗时代之遗风,有时走到外面,我会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对着美景画水彩画。可惜,这已非当今社会之常规,而是一个“奇观”了。照相机的发明,给大多数人提供了代替写生的工具。这还不够,人们还发明了傻瓜照相机:你只要“咔嚓”一下,就万事大吉了。连照相都不用学了,谁还会费心练画画?
  
  记得我还在国内时,看过一部美国的老片子,是讲矿工的生活的。其中有一个镜头让我终生难忘:矿工们几杯酒下肚,兴致勃勃地围在钢琴边,一个大老粗的黑黑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如飞,大家跟着琴声唱起来。你再看看美国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能这么弹琴的?钢琴已被称为“亚洲乐器”,似乎只有用功的亚裔子弟才能掌握。为什么会如此?人们先是发明了收音机、唱片机,后来又发明了录音机。如今有什么喜欢的音乐,在网上顺手就能下载,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都集中在小小的iPod里,时刻准备着伺候你,那还学琴干什么?
  
  网络和移动通讯的时代,更是把“傻瓜”全能的潮流推向极致。智能手机的功用,早已不限于自拍、传送文件、导航、搜索……各种专家、咨询师、教练、人生导师,都在那里严阵以待,告诉你在什么样的时刻你应该怎么做。比如,在家庭争执中,智能手机会及时警告你:“这不是你和你妻子吵架的时候!”在你和你刚刚认识的女友约会的关键时刻,手机在你的口袋里震动,向你发出指令:“现在你可以亲吻她了!”这些建议不仅仅来自权威的专家,而且有大量在类似场合收集的统计数据做证明,你最好还是听从。享受着如此的便利,再想想过去的人们,他们活得可真累。还有哈姆雷特这等傻帽儿,在那里煞有介事地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有什么好考虑的?你难道没有手机吗?
  
  我们活得似乎越来越快活,越来越轻松,也越来越像傀儡。你要入时,就得按照别人的指挥去活,但自己感觉还挺酷、挺独立的。从表面上看,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等,其实认真检讨时就会发现,现代社会实在很不平等,人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创造者,一种是享受这些创造的人。前者往往把后者视为傻瓜:他们什么都干不了,要为之设计最容易操作的辅助工具。新潮随着时代不停地在变,但道理一以贯之:庸众喜欢廉价、便捷的娱乐方式。
  
  未来经济学家TylerCowen最近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平均已经过去》,意思是: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10%的顶尖人才是赢家,下面90%可能都是输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现代社会的创新有一个倾向越来越明显:每次创新,都有创新者和享受创新者。前者总是发明为后者代劳的技术,使后者什么都不用干,越来越傻,最终越来越依赖前者。TylerCowen的归纳是:工业化使体力劳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时代连脑力劳动也自动化了,有一系列智能机械替你动脑子。能够发明这些机械的、具有和这些机械互补的能力并与之进行创造性互动的,即10%的顶尖创意阶层,会独揽创新的果实;而那些只会享受这些果实的人,其实都属于为智能机器所代替的人,会变得无足轻重。
  
  赶时髦,表面上很新潮,其实那才是真正的老气横秋。你年纪轻轻就要追乔布斯创造的时髦吗?乔布斯已经作古了,而你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顺便交代一句,小女14岁,已经知道乔布斯是谁,也已经有了iPhone、iPad、iPod,不过,她打电话时也经常忘记使用iPhone。iPhone如此受到她的慢待,倒让我们当家长的松了口气。
页: 2224 2225 2226 2227 2228 2229 2230 2231 2232 2233 [2234] 2235 2236 2237 2238 2239 2240 2241 2242 2243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