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1:30
下次带着肌肉来时间:2014-03-13 作者:未详 点击:335次 一天,一个学生走进我的办公室,对着我开口说道:“老师,我有马加爵心理。”
我心里暗吃一惊,抬头打量起来:这是一个个子一米七几、身体极度瘦弱的学生,他的头发有些散乱,精神显得萎靡不振,一走进门就说出了这样的话,而且语气是如此坚定,可见他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来咨询。
从大学开始,他就明显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一个寝室同学成了他的“老大”,每次上厕所都要让他去拿厕纸,上网时总是让他去喊外卖。在他老家,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他是乡亲们赞不绝口的骄子;可是上了大学,他反而成了别人的“使唤奴才”。巨大的反差使他有着和马加爵类似的情况和心态。
我打断他滔滔不绝的讲述:“你可以回去了。下次我希望你带着一身肌肉来,我不喜欢给手无缚鸡之力的所谓男生做咨询。”
差不多一个月后,男生再次来到我办公室。他的身体似乎强壮了些,精神面貌也改善了。他开始饶有兴致地谈起自己运动的事来:每天早上都要跑3000米,做上50个俯卧撑。
我给了他一些改进锻炼的建议:“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人是不适合空腹运动的。科学家研究认为,下午及傍晚才是最佳运动时间。你可以借助单杠做点儿引体向上,这样效果更好。”然后让他一个月后再来。
两个月后,那个男生再次出现了。
“老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你看我哪像马加爵呢?我现在还是学生会的骨干呢。”他面带微笑,说话还是很直接。
“拥有一样东西并不难,维系才是不容易的事情。”我说道。
“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现在是彻底爱上了运动,因为每次运动后我的心情都特别舒畅。”
身体的强壮往往带动精神的成长。在身体强壮的过程中,他下了不小的决心,作出了不少决定,最终发现自己,恢复自信,走向成熟。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一次学位授予典礼上,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着学士服出现在讲台上,我一下子就想起是那个学生。他脸上洋溢着的阳光、青春与自信,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在他下台的时候,他也看见了我,然后向我挥着手走过来了。
“老师,我还是有马加爵心理。”他一走过来就说道。
见到我的表情,男生嘿嘿笑了起来,说:“老师,你别怕。马加爵当年为了出人头地勤奋学习,终于获得优异的高考成绩。我现在是把他的这种精神用到我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
我恍然大悟,会心地笑起来了。“很好!很好!”我说,“懂得幽默,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权威标志。”
“马加爵心理并不总是坏心理。”男生临走时说的话让我的心久久为之感动,这样的领悟着实让一个老师在吃惊之余感到汗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1:59
白百何:双重人格的幸福人生时间:2014-03-13 作者:未详 点击:372次 命运眷顾什么样的人?或许就是像白百何这样,不问命运的湍急与宽缓,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一定那么费力去争取,但一定努力充实自己,静静等待,然后等到来的时候稳稳接住。常常自称是典型的双鱼座双重人格的她,以率性自然作为黏合剂,丝毫没有让人觉得复杂和反感。恰恰相反,白百何依然给人透彻的真实和明晰,双面,被用来对照,用来反思,宛如蝴蝶振动双翅,翩然前行。
……………家是出发的地方…………
人们都叫“命运转折”的地方,在白百何看来,不过是转了一个身那么简单。12岁那年她到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既定轨道是升入北京舞蹈学院,却在16岁那年遇到了张艺谋《幸福时光》剧组来选女一号,张导一句“你可以试着考北电或中戏”给白百何开启了另一种可能,就像换乘,她决定向另一个方向走,于是真的就考取了中戏表演系。
大三那年白百何拍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与羽泉组合成员陈羽凡相识、相恋,而后的结婚、生子,不过是另一种水到渠成而已。若是熟知白百何的人,恐怕对她的选择并不奇怪,那是顾城说的,“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白百何大抵如此,较之演艺圈永无止境地成功追求,家庭是现世的安稳,没道理不好好把握。“我没有说结婚要趁早,每个人遇到自己另一半的时间不同,我只是不觉得挑选对象的过程是有趣的事情。”上天安排了那个合适的人来,好像树上苹果熟了坠下枝头,她只是稳稳地接住,享用。
只是好奇那段日子的同学聚会白百何是怎么过来的,饭桌上大家谈接了什么新戏演了怎样的女一号的时候,她有没有忍不住想谈谈产后恢复体形或者代购奶粉。不过我猜她终究坦然,等闲下处从容立,白百何心里清楚,家庭和事业是缺一不可的,“我知道,我早晚有一天还是会演戏的”,下车,只是驻足去搭建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湾,然后再坐同一班车,从家出发。
2008年,从赵宝刚导演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开始,白百何果然以“大龄新人”“低龄辣妈”的身份,重新回到了她的演艺道路,自此,“带着一颗家庭妇女的心看世界,闯世界”。
…………率性真实的双重人格…………
不是自来熟的人,面对陌生人总会有一种紧张,白百何早先接拍的戏,都是跟熟悉的人合作,进熟悉的剧组,合作的搭档包括大学时的“闺蜜”、儿子娃娃亲的“老亲家”文章。《失恋33天》大热之后,纷至沓来的好剧本、好机会让她不得不开始面对演艺圈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和氛围。白百何发现,她越来越要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应对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
白百何反复笑言,自己的女性气质都留在了家里,工作中更像个男人,理性而严肃。或许只是因为在白百何眼下的人生里,工作尚在打拼,而家庭更像守成?这次拍《分手合约》跟彭于晏合作,彭于晏说她说话太直接,有一次只是因为大嗓门,又不习惯用台湾地区那些“哈、哦”语气词,差点把管服装的小姑娘吓哭,以为白百何生气了,可是她转头接起儿子电话,叮嘱要“洗澡澡、睡觉觉”的时候,肉麻程度丝毫不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2:21
女人的强大来自成为母亲的那一刻,有了家庭做后盾的女演员,再到这个外表光鲜、内里残酷的名利场打拼,到底带了些不一样的气场。双面如她,感谢“精分”生活,“感谢我的工作和家庭,刚好让我有两个不同的侧面可以展示自己,其实挺适合我分裂的一面的”。看白百何的成功就知道,岂止适合,简直是游刃有余,按陈可辛导演的话说,“她在现场很入戏,但拍完了立马就可以跟儿子聊天,两种状态转换自如。她简直就是全盛时期的袁咏仪,拍《金枝玉叶》时,完全不用进入状态,想哭马上就能哭出来,她们那种潇洒的状态、那种收控自如很相似”。
是不是谁说过,演员的职业素养之一就是精神分裂?在双重人格中自如切换,或许也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戏里人生,戏外人生…………
在《失恋33天》里,白百何把痛彻心扉和尖酸刻薄演得那么入木三分,可谁都知道她夫君稚子家庭美满,看到微博更是三句话不离老公孩子。
干吗偏爱失恋的角色?白百何倒是觉得,相比努力去演绎观众眼中的自己,她更喜欢为观众演绎不同的人生;相比所谓的本色出演,她更喜欢角色是贴近当下生活的,“那些可能我或者我周围的朋友已经经历过的阶段,却可以让很多现实中还未经历这一切的女孩子知道应该如何去做,知道应该守护什么样的感情,遇到不同的感情问题该怎样调整自己的状态,因为很多女孩特别容易在感情方面受到伤害”。
这就是她挑选本子和角色的出发点。偏爱赤裸裸地呈现,审视自己的内心,即便角色不讨巧,她也会觉得有所收获——即便有些经历她没有过,但可以通过揣摩和演绎,来规避自己人生中可能遭遇的事情和不当的处理方法。
上妆之后的白百何,与素面朝天的她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滋味。她坦言除了拍戏需要,平时生活中经常就是一个粉饼、一支唇膏,一款眼影就全部搞定。清新自然的妆容,更是一种心境。她喜欢这种宛如大自然的自由。
自由或许并非是一种全然天生的气质,某种程度上也得自后天习来——我们在别人的生活里学习,规避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如果白百何的双重人生就是她的双翼,那她太清楚在浮华场里滚一圈,不过是沾了满翅的负累;退而静心自省,充实自我,真正慢慢丰满的是羽翼,那才会在振翅的这一天,飞向更广阔自由的天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2:40
芒然的命运时间:2014-03-14 作者:未详 点击:230次 他站在里昂火车站的月台上,没有行李,没有名字,没有军人身份牌。一辆从德国开来的战俘车刚刚经过,那是1918年2月1日。
有人在空荡荡的月台上发现游魂似的他,像没人要的包裹,不知从哪里来,也无处投递。他一言不发,显然对过去已无记忆。
他就这样进了疯人院,在反复追问下,他嘴里吐出一个姓:芒然,又吐出一个地址:维希市的一条街。于是他被转到维希市疯人院。但人家去找了。维希没有叫芒然的,也没有这条街。
在一战的末日屠戮中,很多人连惧怕死亡的时间都没有,就数以百万奔赴黄泉:还有不知去向的,几十万尸首难寻;更多的是残废,一个村用两条腿走路的青壮男人所剩无几;最讳莫如深的则是无以数计发了疯的,跨越“界河”远比人们想象的容易。多少无名战士的尸体没人认领,同时几十万家庭不知亲人的归宿。但他非同一般,他是活着的无名战士。究竟什么超出了他的承受力,让他奔逃得连记忆都放弃?
疯人院在报上登照片让人认领,最后只剩下他没被认走。没有人认吗?不是。认的人太多了,失去儿子的母亲、丧失丈夫的女人,都想在他身上找到安慰。残废军人抚恤金,在那个年代,是很多孤寡女人的生存保障。但核对下来,没有一家对得上。
最后剩下50来家无论如何不肯放弃。一个漫长的核对过程开始了,医生对他做了各种测试。不说话的他,变成了一连串可供核对的数据。而他躲进那个我们永远没有答案的世界,并不明白外面的喧闹是为了什么。有人要安慰,有人要同情。有人要寻找替代,他什么都不需要,他没有过去。没有记忆的人是水缸里的一滴油,只会飘;是一张白纸,谁都想把自己的故事放上去。
测试的结果,只知道他会写字,其余一无所获。他只是沉默,连目光都已封闭。他成了一个谜。那些不幸的家庭按捺不住,把事情捅到报界,希望借此把他认领回家。这么点生命的残羹,似乎也可以慰藉那些被命运抢夺过的人。疯人院的医生也很固执,他非要揭开谜底:芒然究竟是谁。
就这样,找了13年。1931年4月的一天,一个男人走进疯人院。他叫约瑟夫·蒙茹安,说有个弟弟,叫奥克塔夫·蒙茹安,1891年生,1914年8月15日在战场上失踪,后来从德国战俘营寄来信,最后一封信写于1916年2月6日,此后再无音信。看了他带来的证明材料,医生兴奋了,13年来他接触过那么多要认领的人家,只有这个人最有可能是芒然的亲属。他把芒然领过来,约瑟夫看了看,很失望,这个缄默不语、眼神不再与人交流的男子,不可能是弟弟,他掉头走了。这是要认领的人中惟一不认他的人。而医生偏偏认定这个约瑟夫是芒然的兄弟,战争抚恤金部也查出1918年2月1日的确有个名叫奥克塔夫·蒙茹安的军人从德国回来,而正是那天人们在里昂火车站的一个月台上发现了他。只有这个线索可以找回他的过去,在索要他的生命证据的执著中,人们发了疯似的要给他一个过去。没有存在,只有证明,生命就是这么个薄如纤毫、需要凭据的玩意儿。
医生往约瑟夫家寄了张芒然的照片,蒙茹安一家还是没认出。而此时还有20户人家,一口咬定他是他们在战场上失踪的丈夫、儿子或兄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2:53
1933年,医生带他做了一次旅行,领他去约瑟夫的家乡,一个叫圣摩尔的村子。医生说这是最后一试,他要看看芒然会做出什么反应。
芒然走进村子,所有的人都跟在后面不出声。他走到教堂前,居然说了一句话:“钟换了。”其后再无他言。那钟的确换过。接着,他走到一张长椅前坐下来。据约瑟夫说,这张椅子是奥克塔夫小时常坐的。在医生眼里,已经没有疑问,芒然就是奥克塔夫·蒙茹安。
他生命的故事总算浮出水面,他是圣摩尔村一个短工的儿子,当兵前一直在餐馆当侍者。入伍12天他就被俘,一直关在德国战俘营,1916年得了一种“铁丝网综合征”,从此丢失记忆。现在家里还有父亲和哥哥约瑟夫。
但消息传出,最后剩下的那13家与蒙茹安家打起了争夺他的官司。其时,欧洲战云又起,一战的伤痕尚未抚平,各处已经磨刀霍霍。
官司打到1937年,法院总算裁定他就是奥克塔夫·蒙茹安。然而还有3个把他认作儿子的老母亲不服输,她们上诉到最高法院。又15个月过去了。终于在被送进疯人院21年后,他可以回圣摩尔村了。可是,终审判决下来3星期后,他惟一的两个亲人:父亲和哥哥死了。他实在是没什么运气,运气那东西太金贵,轮不到苦命的人。
他在疯人院这21年,世界并未大变。和平的年代只是为下一次战争积蓄更大的能量。1939年,二战打响。他的命运阻止不了人们再度厮杀。那4年,疯人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正常人都疯了,谁还顾得上他们,半数以上的病人死于饥饿,他是其中之一。1942年9月17日早晨7点半他离开了这个世界,饿死的。那一天,大半个世界在打仗,他漠然离去,其实他早已挥手告别。
这是个真实故事,每个细节都仿佛魔鬼之手安排,为手上攥着永生魔幻的人一段段地张开终点的大幕,上面写着:人生无名。我在这个行囊空空、最后连记忆都拖带不了的人身上,看到一个失语的世界,看到不断需要新伤口换取记忆的人们,看到奔向疯狂那绵延不断的赛跑,以及终点线上的无声无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3:09
艳遇与我擦肩而过时间:2014-03-14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人在旅途中会有fantasy,就是想入非非。不知女人有没有,男人希望有艳遇。我现在还有这种fantasy:让你轻微快乐的不是真的艳遇——艳遇概率,少得跟空难一样——而是fantasy:也像空难的恐惧般。一念闪过,闪过一念。
但我有个毛病:旅途中不会主动跟人说话。不是架子大,是害羞。天性如此。我觉得搭话是轻佻的。有的男女没几句就熟得跟前世冤家似的,火车没开就已经打牌了,那份儿亲昵呀:嗨!你瞧你、你瞧你,讨厌!
我给你说一次艳遇,真的艳遇。我是画画的,贼眼,去年从上海飞北京,一眼瞧见队伍最前面正在签票的女子,美人!后侧面那么好看,简直是“专业”美人!她掉头走了。走了,我就忘了。
我经常迟到,好几次是广播播音找我,连名带姓。那次我也是最后进机舱的人。坐满了,一眼看见她——不是我在找她:这样的美人,怎会看不见呢。美术馆最好的画,老远勾你目光——我一排排对座号,居然就在她身边:我靠走廊,她居中,靠窗是一位小女孩。儿看见正面了!形太准了,眉眼鼻梁,笔笔中锋,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极妩媚的。
我暗自高兴。要命的是害羞同时到位,你知道,害羞其实是倔强的情绪。我们就这样并排坐着,我不可能扭过脑袋看她——除非眼睛长在太阳穴靠耳朵那儿——她索性坐得离我远点儿,还能偷看她。
害羞是一个老男人心里的小男生情结。我们从小不跟女生讲话。看到漂亮出众的女性,紧张,拘谨。这种心态跟一辈子。平时我胡说八道很放松,人不多的聚会,谁相貌出众,我会暗暗拘谨。现在还这样,没办法,这是性格。我很想画身边这位美人,跟她讲话,但此时此刻我知道什么都不会做,还不如没艳遇。
飞机起飞了。她开始睡觉,身子弯下去,头发垂落,挡住脸面。空姐送茶水了,我替她放在我的小桌面上,伺机递给她,光是递递也风流啊——我插队时有个哥们儿,打起人来拳脚忒狠。可是他常到县汽车站守候下车的女生,抢着给人扛行李——我也不过如此伎俩。
可是没得逞。她全程熟睡,根本没喝水,也不注意水杯。她偶尔起身朝椅背后仰,中国人很少侧面这么标致——我到底还是扭头看了,真是惊艳!摸出一支圆珠笔,一个信封,反面是自的,我飞快勾勒,飞机轻微颠簸,线条也颠簸。还像。我记得偷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简直是作案。
完了。北京到了。艳遇结束了。飞机停稳。灯光大亮,我起身让她出来,活活看她走掉,一句话没讲。她标致到那样,自己知道,埋头走开。
下一次坐飞机,放个什么电影,香港片。她演皇后,绫罗绸缎,嗔怒着——哦,难怪,她是演员。过一阵,报摊上一本彩色杂志封面,又是她,查对名字:范冰冰,那位邻座睡美人。
做个悬念小说还行,留着期待。结果呢,结果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3:27
凡人林肯时间:2014-03-14 作者:未详 点击:193次 今年是林肯诞辰200周年,美国人对这位总统的兴趣几乎无所不及,连他的DNA都不例外。首都华盛顿的“健康、医学博物馆”里,藏有一个玻璃盒,里面存放着林肯遇刺后留在抢救他的医生衬衣上的血迹,林肯的一些头发以及从他头部取下来的一些碎骨。有科学家提出,可以从这些血迹、头发、碎骨提取林肯的DNA,以判断他是否患有马凡氏综合征和其他疾病。
马凡氏综合征是先天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骨骼畸形。瘦削细长的身材、长脸、凹陷的眼窝——林肯的长相就是这样,很难看。林肯还可能患有遗传性共济失调,这是一种神经性疾病,病变主要会累及脊髓、小脑和脑干。
一位对美国历史做出伟大贡献的总统,可能患有这些引起低能、残疾联想的疾病。会不会影响他的形象呢?美国人认为不会。美国马凡氏综合征基金会的人员表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该病因此更加受到社会重视。同样,林肯“也能极大地帮助人们认识马凡氏综合征”。明尼苏达大学基因学教授劳拉·蓝伦则认为,如果林肯患有遗传性共济失调,那是个很好的榜样。证明人可以战胜生理残疾,成就伟大事业。
许多美国人都缅怀林肯这位“伟大的解放者”,但林肯并不是一位没有瑕疵的总统。2009年1月19日的《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让我们(国家)合为一体的人》的文章,提醒读者,在赞扬像林肯这样一位伟人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历史上真实的林肯,不要把他变成一个过于美好的国家神话。
政治领袖一旦成为国家神话,公众和历史学家就可能讳言他生前那些“不便多提的真相”。其实,又有哪一位政治人物一生只有光明而没有阴影呢?
林肯对种族问题的看法也与今天赞扬他废奴的人们所想象的不同。在1858年的竞选辩论中他声称:“我不想让白人和黑人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平等。这两个种族是有实质区别的。我认为,这使得他们永远不可能平等地在一起生活。”他还认为:“黑人不宜成为选举者、陪审员,也没有资格担任公职或与白人通婚。”
林肯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但许多美国人对他可能代表的国家主义心怀警惕。林肯深深了解霍布斯所说的雅种怪兽国家(“利维坦”),但需要时却又有意将它引入美国的制度。
林肯与左派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更增加了他在美国的争议。1864年林肯连任总统时,马克思给他寄来了贺信,请当时在伦敦的美国大使查尔斯·亚当斯转呈。信中说:“欧洲工人们本能地觉得,星条旗担负着工人阶级的命运。”所以1930年西班牙内战时期,到西班牙参战的美国左派组成了“林肯营”,还举行了“林肯——列宁”游行。
林肯于1809年2月12日与达尔文在同一天出生。威廉·赫登是林肯当律师时的合作人,他回忆说,林肯年轻时崇拜潘恩和伏尔泰,而且在许多人还没有听说过达尔文的名字时就阅读过他的著作了,“从此相信普世法则和进化论,再没有改变”。林肯从相信种族有天生差异到主张废奴的思想转变,是逐渐的变化,不是革命的飞跃。在林肯最不愿意谴责美国蓄奴制时,他已经知道,这个制度是“长不了的了”。
历史上的林肯不是一尊铸成石膏像的圣人,那个具体政策上有种种偏差的林肯和那个以远大眼光注视国家未来的林肯本是同一个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4:00
那年月,我们白马轻裘时间:2014-03-13 作者:未详 点击:189次 许多年后,我们老了,老得心灰意懒,开始抱怨生活。我们忘记了那些铿锵的誓言,忘记了理想,忘记了白马轻裘的锦瑟年华。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年轻得让人嫉妒。在宽阔的大街上,我们单衣单衫,踩着单车成群结队呼啸而过,引得无数行人侧目。那如水流年里,迎面走来的,都是佳公子,俏媚娘。相依相伴前往青龙寺去看樱花。我们拍照,扬起脸笑了又笑,嘴角,噙着睥睨众生的傲慢,我们说要去闯世界,要到遥远的地方打拼未来。
多么慷慨的言词、年轻就是这样,眼里容不下整个天下,以为一切尽在掌握,说走便走,伸手即来。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那么大,大得足以淹没万千众生。我们白衣白袍的流年,花草鼎盛的理想,一眨眼,就这样凋落殆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4:10
陈维伟:也曾年少,也曾狂时间:2014-03-13 作者:未详 点击:212次 那一年,他19岁,只身来到深圳闯荡。短零露淳兮。有美一人,清扬婉短一年,他积累到人生第一桶金。当时的印刷业正红火,他就承包了一家印刷厂。干了两年,他又转而卖电脑……几乎是看到哪个行业赚钱,他就赶紧迎上去。
看到有人在房地产行业捞到了大把的钞票,然而,这次的投资让他将这几年来积攒的财富亏了个一干二净。为了帮朋友出头,他又被人连捅了两刀,住进了医院。
落魄如此,那些围着他“老板长、老板短”的朋友们不见了,只有姐姐抛下自己的生意来照顾他。曾被他嘲笑过的姐姐已将自己的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他呢,两手空空,躺在病床上,他深为自己年少的轻狂和无知而后悔。后来,他瞄准了国内刚刚起步的手印、手模产品系列,十几年坚持下来。小小的“手”生意竟被他做得红红火火。现在,但凡是有明星印手印的活动,都会找到他。上千名奥运火炬手和近百名奥运冠军在他的“黄金泥”上留下了自己的手印。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手父”、深圳“有模有样”公司的董事长陈维伟。
他非常喜欢马未都的那句话:“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的。”年少l心大。仿佛天下所有的财富都可以抓在自己的手中。多年之后才明白,反而是年轻时那些看不上的小事业中竟蕴含着无限商机,将之做精做细就已足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9 12:24:22
雷掉你的虚荣时间:2014-03-13 作者:未详 点击:227次 宿舍里有一个叫自的女孩,刚读大一的时候便发誓,一定要留在北京。为了这一目标,她不仅在学业上孜孜以求,而且在爱情的寻找上也是煞费苦心。当我们还像小女生一样,在浪漫的爱情里流连忘返,她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小情小调,开始为能够留在这座城市而奋发努力。
自在不久后,便与我们一样,摆脱了单身贵族的称号,将一个看上去光鲜耀眼的男生领到了我们面前。那男生很大方地请我们全宿舍的女生吃了一顿麦当劳,并炫耀似的向我们承诺,白跟了他,会一辈子不再吃苦受累。彼时我们的那位,都是穷小子,买个鲜花都觉得奢侈,更不必说去吃麦当劳,所以被贿赂的我们,对白的这位出手大方的男友,都虚荣地认定,是值得自去依靠一生的。
当然也对男友的这次表现相当满意,在宿舍里常常对我们这些不食人间烟火,只要爱情的小女生谆谆教导:女孩子归根结底,还是要找一个能够给你有所帮助的男人,浪漫当不了饭吃,没有钱,再好的一段爱情,也会黯然失色。现在青春正好,假若不充分利用,等到毕业时,单枪匹马地闯荡北京城,怕是困难重重,到时候一切都晚了。
我们在这样的思想灌输下,心里难免会嫉妒。嫉妒她的男友送给她的化妆品:嫉妒他出生在有钱人家,据说他的爸爸是个公司的经理,有近千万的资产;还嫉妒他对白的承诺,说将来一定在北京安家买房,所有钱,也都交给白管理。嫉妒中。我们自惭形秽。
临近毕业,我们在家乡的城市各自寻到工作的时候,白却依然奔波在北京的各个招聘现场。而她那位有钱的男友,这时却在我们面前,言辞闪烁,频频躲闪。当初说要借助亲戚关系,给白找一份工作的承诺,此时再也不提。提前一年毕业的他,也没有在自的求职应聘中,给她多少有效的帮助。甚至自去求他帮忙设计简历时,他都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了。此时的白,并没有看清满嘴谎言的他,还天真地以为,等她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能像他说的那样。买一座房子,生一个孩子,过幸福的生活。到我们毕业的那天,自喝醉了。突然趴在我的肩头哭泣,说,真羡慕我,可以有男友同舟共济,哪里像她这样,一个人奔波在炎热的北京城。
直到这时,我们才从白的口中得知,那个男友原来一开始便骗了白,说自己有个有钱的老爸,但其实他读初中时,父亲便已去世:又说自己是个独生子。没有什么负担,可是两年后才吞吞吐吐地告诉自,他还有一个小自己六岁的妹妹。假若所有这些都可以忽略,权当他的虚荣,但当他们谈及结婚买房的问题时,他却很坚决地要求自的家人也要为这座房子担负一半的首付。最终,白做出了让步,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作为自倾诉对象的我,便时常地被他们为鸡毛蒜皮小事的争吵而惊扰。这时的自,开始慢慢懂得,他是不能让她倚靠的,人生中惟一能够指望的。似乎还是自己。但这样的认识,并没有能够让白彻底地从婚姻中摆脱出来,他们照例不停地吵闹,然后又妥协,并因为争吵的疲惫而连摆脱的力气都懒得使。后来有-一天,白因为有事需要用钱,将他在结婚典礼上,当着父母的面,一脸郑重地交给她的工资卡放入自动取款机,然而那张卡上却只是十元钱!他,再一次欺骗了白。
白向我们哭诉,并义无反顾地要坚决与他分手。几乎所有人都与白一样,气愤地指责控诉这个伪善的男人,并告诫她,即便是不分手,也一定不要轻饶了他。而我,却是在听完白的痛斥之后,冷冷地丢给白几句话:可是当初,是谁一心一意地,要找一个有钱且可以帮你的男人的?又是谁。功利性地,将爱情排到了金钱的后面?假若爱情真的“雷”到了你,那也是因为,你先将它踩在了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