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2:29

我那忧伤而又文艺的高中时代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166次

  印象中,我学生时代的评语里似乎总有一条:“希望以后注意团结同学。”我那时很委屈,我并没有不团结同学,我只是生性羞涩,沉默寡言而已。
  
  高中时代,我瘦小,矮,总坐在第一排,我没有傲人的才艺,不会唱歌跳舞拉小提琴,也没有强健的体魄,能在运动会上遥遥领先为校争光,而我又不是一个喜欢在路边鼓掌的人,相对那些来说,我似乎更喜欢一个人待着——课间的时候,当女同学一起丢个沙包啊什么的,我在看课外书,我总是很安静;中午的时候,很多家远的同学不回家吃午饭,就在一起聊啊玩啊打啊追啊,我总是到附近的一个书店,在那里看书。我喜欢看书,一本一本,站着看完,甚至包括习题集,我也是拿着纸和笔在书店里一道一道做。我父亲身体不好,一直住院,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有多严重,母亲也没有告诉我,后来父亲一直辗转于北京各大医院,大约有两年的时间,直到他去世,没有回过家。
  
  那时,家里人的焦点都集中于父亲——我是一个省事儿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也总在前十名,好的时候个别科目也拿过第一,戴着厚厚的大眼镜。有一首曾经很火的校园歌曲《同桌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如果,如果,我的同学能想起我,我应该就是那个不容易被老师和同学想起的同学吧?只是,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同桌,所有同学的桌子都是拉开的,一排男生,一排女生,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所以,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直接走到那个睡着的同学面前,而不必用粉笔头丢他。
  
  总之,我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很少有同学主动和我说话,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有一个同学主动和我说了一句,竟然是:“你为什么总穿球鞋?”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可能根本没有回答,但她的表情和眼神真的伤到我了——我当时不到17岁,应该是最敏感的年纪吧,我立刻感觉到我和她们的差距,她们下了课,会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逛街听流行歌曲,会悄悄地买牛仔裤和皮鞋,会分享不和父母说的秘密,会抹口红,会相约着买人生的第一双高跟鞋,会议论男生以及被男生议论——但是我父亲病在床上已经两年了,难道我能跟母亲说,夏天来了,我想要一双漂亮的时髦的粉红色凉鞋?
  
  我父亲在我高二那年去世,紧接着,把我从小带大,不曾离开我一天的外婆病重。我经常要去医院——外婆住在协和,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开始备战高考,没有人注意我。我迟到或早退,老师从来不批评;班干部文艺委员体育委员他们依然风头强劲,扮演着校园明星的角色;有同学早恋,大家都在议论他们,我不知道,等我知道的时候,一定是老师开班会。然后有一天,忽然有一个男生,问我要考什么大学、填什么志愿,他说我们可以填一样的。从那天起,我们亲近起来,他把他的笔记借给我,我丢下的课,他会帮我补上,我们住得不远,经常一起上学一起下学,直到高三那年的寒假,我外婆去世——所有的同学都在学校补课,而我外婆去世了。我对他说,我不想上大学了,他对我说,你要上,你和我一起上。上大学的费用,我给你。
  
  我的世界从那天起有了色彩——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早恋,他没有表白,我也没有。我们照旧一起上学,一起下学,我丢的课太多,不会做的题太多,他学习很好,帮我辅导。我们成天在一起,但老师视而不见。很多年后,当年的老师知道我们没有在一起,万分遗憾。我对老师说,我们在一起只是学习。老师推了推眼镜,什么都没有说。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一起除了学习,还会说很多很多的话,但他是一个生性乐观的男生,用现在的话说是阳光大男孩,他永远不懂我为什么忽然就哀伤了。
  
  然后我们上了大学,不在同一个学校,依然很亲近,依然每个周末一起回家,直到有一天我对他说,有一个男生追我向我告白我在犹豫要不要答应,他当时依然像我的大哥哥一样,说:你要是喜欢他就答应他啊。
  
  于是我答应了。那时候我只有17岁。还不懂爱情,也不懂男生——很多年后,高中时代的同学在微博上找到我,怯怯地问我:你高中是在某某学校上的吗?我说是。她立刻问我还记得她吗,我真的不记得了。她提示我,各种提示,最后我想起来了——真的想起来了,我很惊讶她居然能记得我,她说其实大家都记得呢,只是那个时候,你不太爱理同学!
  
  原来,我真的不注意团结同学,但,我真的感谢我的同学,他们接受了一个和他们不太一样的同学,于是,我拥有了一个忧伤而又文艺的高中时代。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2:40

减压小窍门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202次

  1。体育锻炼。美国梅奥诊所发现,体育运动是应对压力的最佳办法之一。在灿烂的阳光下绕着小区跑一圈,呼吸新鲜空气,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不为小事担心。令人烦恼的小事容易消耗精力。我们要给自己留些喘气时间,少为小事操心。每天在日记上列出一件高兴的事情,可以是停下脚步闻闻玫瑰花的香气,也可以是和祖母自由自在地聊天,能保持好心情。
  
  3。放下手机。持续不断的手机铃声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远离互联网,关闭手机,避开那些无用信息,能阻断压力接近我们的渠道,感受到“活在当下”的快乐。
  
  4。留出专属时间。美国心理学会建议,不论多么繁忙,都要腾出一段高质量的时间让自己独处,听音乐、读书和看电视。这时可以“自私”些,不要让别人打扰你。
  
  5。欢笑是减压良药。和朋友说笑,看漫画书、搞笑视频,让嘴角翘起来。会心一笑可降低“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
  
  6。吃对食物。含维生素B(如杏仁等坚果)、维生素C(如柑橘)的食物能改善情绪,减轻压力。三文鱼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能促进血清素的释放,这种激素能让心情更愉快。
  
  7。冥想和深呼吸。能让你把注意力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还能降低皮质醇的分泌水平。只需要花时间舒适安静地坐着,让自己身心合一就可以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3:30

这些“健康常识”是不是真的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189次

  1。不吃早饭易得胆结石
  
  真相:真的
  
  解释:因为即使不吃早饭,也一样会分泌胆汁,造成胆汁堆积容易形成胆结石。另外,不吃中饭和晚饭也会容易得结石。
  
  2。电脑前放盆仙人掌能防辐射
  
  真相:假的
  
  解释:经辐射检验仪检测,仙人掌并不具备防辐射功效。事实上,尚未发现任何一种植物具备防辐射能力。
  
  3。烧烤时戴隐形眼镜会熔化致盲
  
  真相:假的
  
  解释:隐形眼镜远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强,合格的隐形眼镜在高温的状态下,依然是很稳定的,不用担心它遇到高温会熔化。大家可以抛弃框架眼镜,大方烧烤去啦!您要是觉得不舒服,多眨巴眨巴眼睛挤点泪水就好啦,因为隐形眼镜在有水的情况下更耐高温哦。
  
  4。碳酸饮料喝多了会骨质疏松
  
  真相:真的
  
  解释: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影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吸收,钙减少了会影响骨骼的代谢,骨骼强度就会下降。
  
  5。吃黑芝麻能让头发变黑
  
  真相:假的
  
  解释:对于微量元素缺失导致的白发,黑芝麻中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但作用太小,而且吃了以后也不一定能百分百消化吸收。对于年纪大了而导致的白发,黑芝麻还是不能够扭转其衰老趋势的。
  
  6。指甲油会致癌
  
  真相:假的
  
  解释:合理地使用指甲油,如果不是去吃、去涂在脸上,就不必担心它的安全问题。虽然它带有一些有毒物质,但每次的使用量很少,并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并且,很多厂商也在尽力开发安全性更高的产品,推荐使用有品牌质量保证的指甲油。
  
  7。盐水泡牛仔裤后再洗不会褪色
  
  真相:真的
  
  解释:虽然是真的,但只是对一般采用直接染料染色的牛仔裤而言。牛仔裤80%以上用的是直接染料,在固色的时候靠的就是盐去固色。所以用盐洗肯定会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少部分牛仔裤用的是还原染料或植物染料,这些不是用盐来固色的,所以这种面料用盐去固色是没有效果的。
  
  8。戴美瞳会对眼睛造成很大伤害
  
  真相:假的
  
  解释:单纯佩戴正规美瞳隐形眼镜和佩戴常规隐形眼镜是一样的,不过,劣质的美瞳,或者不遵循科学的佩戴方法,确实会引发眼部疾病。专家建议大家首先弄清楚自己适不适合戴美瞳,再去正宗眼镜店购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4:25

莫须有的“左撇子更聪明”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137次

  关于左撇子的成因,目前的解释有很多个版本。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曾提出一个颇有趣的观点——胎儿发育时,靠近嘴巴举起的手会成为利手。不过,这个观点未能得到验证。
  
  来自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大约有25%的偏手性是由遗传导致的。一种叫做LRRTMI的基因,可能与左撇子形成有关。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左撇子比例更高。不过,遗传并不能解释全部,理由是有些同卵双胞胎的用手习惯也不一样。几年前,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在准妈妈隆起的小腹上。他们发现,产妇年龄偏大或婴儿体重偏低时,出现左撇子的几率更高。此外,准妈妈怀孕期间若一直承受较大压力,如抑郁症,生育左撇子宝宝的机会也更大。后天环境也会导致左撇子的出现。部分右手长期无法活动或使用的人,很可能出现左手优势,这便是一种补偿机制。
  
  从科学上讲,严格意义上的左撇子非常罕见。毕竟,手的动作有很多方面,如拉、抛、握、持笔等等。一位写字只能用右手的人,唱歌时左、右手拿话筒都很顺畅。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们制定了区分左、右利手的标准。中国的标准是通过10个方面测试来确定,也就是执笔、执筷、掷东西、刷牙、执剪刀、划火柴、穿针、握钉锤、握球拍和洗脸。
  
  1975年8月13日,美国一群左撇子成立了名为“左撇子国际”的组织,旨在为左撇子争取权益,呼吁进行更多关于左撇子的研究。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都知道左脑主管语言、数学、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则以音乐、美术、想象、直觉等功能为主。很多人就此认为,左撇子的人右脑比较发达,也更加聪明。此外,随着左撇子名人的广泛宣传,左撇子的形象也乘势而上,成为聪明的象征。
  
  很多人都认同左撇子更聪明这个说法。在一个右利手的社会里,左撇子总显得与众不同,进而被赋予别样的特质。更何况,不少科学家、政治家都是左撇子,如大科学家牛顿、居里夫人、画家达·芬奇、音乐家贝多芬、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以及包括克林顿、奥巴马在内的数位美国总统。他们仿佛为左撇子更聪明提供了佐证一般。
  
  遗憾的是,现有科学证据并未证明这一点。无论是智商对比研究,还是综合比较分析,左撇子并不比一般人更聪明。人们之所以得出“左撇子更聪明”的印象,往往是过于关注的结果。简单点说左撇子名人是很多,但更多的名人还是右利手。
  
  当然,有证据表明左撇子更擅长发散性思维,而这被认作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不过,有好事的哈佛大学学者,却通过一项研究发现,左利手平均收入比右利手低10%。总之,基于现有的科学研究,“左撇子更聪明”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是对科学知识的一种误读。
  
  还有研究表明,左撇子在患心理和发育疾病的风险上似乎更大一些。2008年,瑞典中部大学厄斯特松德分校的心理学家爱丽娜·罗德里格兹发现,左撇子或混合偏手性的孩子比右利手的孩子更有可能患上语言障碍或小儿多动症。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的左撇子显然比中国等东方国家要多。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东方文化注重求同中庸,极力去除与他人不同的特质。西方文化注重存异,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换句话说,一位美国儿童若喜欢用左手抓握东西,父母多会尊重其选择。一位中国儿童的同样举动,很可能受到父母的制止或强迫更改。
  
  事实上,强迫左撇子孩子更改习惯的成功率不高,几乎不到10%。也有研究发现,左撇子在被强行“改造”时,会留下持续一生的心理阴影。总之,引导胜过强迫,人们没有必要过分苛责左撇子与其他人一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4:38

七十平方定律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177次

  餐饮业从业者喜欢讲“70平方定律”,意思是一家餐饮店的经营面积以70平方为佳。
  
  70平方的面积,除去一个十平方左右的厨房,其余五六十个平方的面积可以摆放五六张小方桌,同时容纳近20人就餐。
  
  一家餐饮店在这个规模,一般店员是三至五人。这三至五人应该为夫妻两人,外加一位小工,而且小工一般是自己的亲戚。
  
  这样的规模,房租不会太高,工资支出也不会太多。如果高于这个规模,那几乎就是一个小饭店了,那就需要聘请大厨、更多的帮手,还要交纳更多的房租,营业收入可能就赶不上支出。也就是说,70平方的经营面积是小餐饮业内最佳利润平衡点。
  
  这个定律还可以用到商品房购买中,70平方面积刚刚可以配置上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小书房、阳台,满足生活起居的需要。如果低于这个面积,客厅或小书房就会缩水,使用起来捉襟见肘;如果高于这个面积,可以增加一个卧室,但按一线城市的价格,至少得多支出几十万元。
  
  在管理学中,也有一个“70人定律”,一个单位保持在70人左右,管理是最顺畅的。一般来说,每7人一个组,共有10组,单位一般可设3个领导,每人管3位中层干部。
  
  “70平方定律”不是哪位管理学家提出来的,而是一种普通流行的草根智慧。这种智慧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房子还是经营,并不是越大越好,小有小的实惠,小有小的妙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5:14

八分钟的分配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267次

  乔治·布什洲际机场是美国休斯敦三大机场之一。几年前,乘客由于取行李时等待时间过长,感到焦虑,投诉不断。
  
  为减少等待时间,这家机场增派了更多的行李员,将乘客等待的时间大幅度缩短至8分钟。机场的管理者们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有效平复乘客的焦虑情绪,结果却事与愿违,乘客的抱怨并未减少,这令他们十分意外和纳闷。他们开会研究多次,也没能弄清原因。
  
  后来,机场向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求助。罗宾斯调查后分析认为,乘客取行李时的等待时间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走到行李处的时间和取行李的时间。前者需要1分钟,后者却需要7分钟,也就是说乘客的时间主要花在了无所事事地等待行李上。
  
  罗宾斯据此提出了一个解决之道:把出口与行李处的距离拉远一些,再将乘客的行李按照另一种特定路线送到行李处。这样,乘客要比之前的1分钟多走约5分钟的路程到达行李出口处,2分钟后就能拿到行李。
  
  新方法推行后,很少有乘客因等行李时间过长而投诉。其实新方法几乎未减少等待的总时间,只将走到行李处的时间和取行李的时间重新调整,令取行李的时间大多花在了走路上。与无所事事相比,走路时,时间更好打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7:39

那时候的我
时间:2015-03-22 作者:未详 点击:122次

  口香糖嚼到有些苦涩
  
  抬起头看看天空的颜色
  
  头发也许有一点长了
  
  戳到我的眼球痒痒的
  
  放学后走上回家的路
  
  天气热得也不知道几度
  
  那边的小孩互相追逐
  
  有何独到之处我不清楚
  
  厚厚的日记本里不知道写什么
  
  有一些烦恼和忧愁
  
  但至少我
  
  还剩下快乐
  
  那时候的我
  
  总是习惯低着头慢慢往前走
  
  看着路边的蜗牛
  
  那时候的我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
  
  回想他刚刚对我说他喜欢我
  
  那时候日子过得懒懒的
  
  就算整天发呆也不觉得寂寞
  
  想到那时候我忍不住有一些难过
  
  十七八岁的夏天我现在还能记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7:52

别眼红马云,看看你能不能像他一样跨过这十道槛
时间:2015-03-21 作者:未详 点击:360次

  马云从屌丝逆袭为“外星人”,要比富马云比你富,但要说比惨你也未必比得过。在这方面,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一。至少有2次求职因为外貌被拒
  
  马云长得像外星人E·T,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他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特征被拒绝,说白了就是:丑!对了,他后来找到一份零工,去踩三轮车给人送杂志去了。
  
  二。翻译社靠卖袜子来补贴
  
  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最初的创业,为了让事业撑下去,马云只能把翻译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给别人。自己开启第二兼职,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鲜花、手电筒、内衣、袜子来卖。
  
  三。怎么证明别人都没见过的互联网——说说说做做做
  
  “中国黄页”的业务是把国内单位的资料放到互联网上去,让老外能找到他。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谁也看不到摸不着,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范畴。马云不懂技术,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说,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美国人上网查证。
  
  四。“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
  
  马云现在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但当年也不过是一个“推销员”。央视纪录片《书生马云》里,瘦小的马云梳着八分头,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敲门找人,逢人便讲,“我是来推销中国黄页的。”一脸迷茫又不耐烦的人们将他“请”出门外。有个编导干脆跟记者说,这人不像好人!
  
  五。南归前痛哭连续4次创业失败
  
  阿里巴巴团队在北京的14个月,马云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起抱头痛哭,这群走南闯北的汉子们都回避着“离别”这个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的词语。这也意味着此时已经是马云30岁以来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
  
  六。没有人看好最少时银行里只有200元
  
  阿里巴巴一度是互联网行业的丑小鸭。互联网素来以烧钱着称,阿里巴巴创办后也面临资金压力,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七。公司差点因“非典”崩溃
  
  因员工去广州参加广交会染上非典,这让整个杭州如临大敌,实施了最大规模的隔离,淘宝网成功上线,场面极为寒酸,甚至凄凉——没有鲜花,没有大餐,没有镁光灯,没有欢快的音乐,没有涌动的人群。在略显沉寂的卧室里,躺在床上的马云面对着天花板,慢慢地举起了酒杯,虔诚而默默地念叨着:保佑淘宝一路顺风。
  
  八。被大象全面封杀
  
  在淘宝网创立之初,遭到eBay全面封堵。淘宝网只能投中小网站,更有意思的是,只要其在一家网站上投放广告没几天,eBay易趣就会用两三倍的价格独家买断该网站所有关于在线交易的广告。走“投”无路的淘宝网只好将广告投放在公交车、电梯和地铁列车上。
  
  九。汶川捐4744。7万被污只捐1元钱
  
  时值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篇《马云为汶川捐款1元冷静得让人脊背发凉》的文章在天涯、网易论坛地处散播。彼时,马云正在国外,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就立刻捐出100万,随后整个公司、员工、用户等一起行动,最终汇成4744。7万元的善款。
  
  十。“偷走支付宝”闹剧
  
  2011年关于马云偷走了支付宝的事件闹得纷纷扬扬,随着事件的逐步明朗,人们才发现,所谓的“偷”并不成立,管理层就转让一事已经多次在董事会内讨论,各方均知情。马云在支付宝占的股份跟在阿里巴巴集团一样,都是不到8%。粉碎了马云强取豪夺支付宝的传闻。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马云自己这么说。在看到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成就时,不可不知成就也建立在苦难之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8:06

李宇春:别人怎么看跟我没半毛钱的关系
时间:2015-03-21 作者:未详 点击:344次

  李宇春至今还记得,《时代周刊》找来说要她做封面人物时,她正喝着的水一口喷了出来,扭头问经纪人:“为什么是我?”如今,《Glamour》、《TIMEOUT》等大牌杂志相继找上门,希望能把她当成“中国这个时代的剪影”,李宇春没有再问同样的问题。
  
  先来看看熔铸这个“特殊80后”的原始物料。她没有专门学过任何一样乐器,没有上过任何一种培训班,但就因为爱唱,爱听,她掌握了很多关于音乐的趣事,她会写歌词,或许写得不好,但她执着,她不会放弃。
  
  在李宇春的印象里,读初中时学校的每次唱歌比赛,她都拿第一,到最后老师干脆直接把她禁赛,只允许她当表演嘉宾。终于,在毕业的个人演唱会上,所有的情绪都汇集到了一起,学校大礼堂的每个角落都站满人,到处是“李宇春,我爱你”的标语,她始终相信,该是怎样的,就应该是怎样的。
  
  现在,无论是被无限放大还是过分聚焦,李宇春都能以最妥帖的方式处理每件事,包括某些小明星牛皮癣似的抱大腿恶炒,被人恶意造谣抹黑等,“我就是我,别人就是别人”。一如她刚刚参加超女时的心态。
  
  节目中问她对80后的看法,她的答案还是不温不火、不卑不亢:“很多人说80后是一夜成熟,其实我们本来就是独立、坚强、有责任感的一代。”关于这一点,她真的是再好不过的代言人。
  
  在很多人看来,出生在80后的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灾难和贫穷,永远爱自己胜过爱别人,但按照李宇春的话说:“有时候,我们真的被低估了。”她深知自己的影响力,并一直试图用这份影响力,改变世人对80后的“错觉”。
  
  我们看到的李宇春这几年成熟了很多,在跟她交流的时候能感觉到很顺畅、很自如,她也多了很多自己特有的感悟。
  
  毋庸置疑,李宇春阳光般的笑容背后肯定是含泪的,她时常给人一种冷静和忧伤的感觉,一个性情中人,她总是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快乐和风光外现给他人,她跟很多80后一样有爱有怨有悲有喜有泪水,也有一颗脆弱的心,她一直用自己的音乐证明着自己,挑战一切,追求未来,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真实的情感。李宇春不善表达,剩下的只是钢琴单纯的音色,温柔的声线,满心的感动。
  
  现在想想美国《时代周刊》称李宇春为“正面的叛逆”,并称她以满不在乎的个性成了新偶像,还真是不无道理,她那些让人发冷的、发笑的、发毛的,还有噎得人找不着北的语录,说到底都是自信和松弛的表现。不对自己的理想妄自菲薄,也不嘲弄他人的理想。
  
  “只要你喜欢、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努力去把它做到最好。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哪怕暂时看不到什么成绩,也不要气馁、不要抱怨,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样的80后,谁不喜欢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0 16:38:20

美国富豪如何给子女留财产
时间:2015-03-21 作者:未详 点击:255次

  摇滚歌手斯汀、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这三个人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拥有大笔财富,而且都不打算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11日报道,斯汀日前表示,不会把他3亿美元财产的大部分留给6个已成年的子女。
  
  “他们得去工作。所有的孩子都深知这一点而且很少向我伸手要东西,我真的很佩服和感激他们。”
  
  今年2月因过量吸食海洛因离世的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在他的遗嘱里做了详细说明,这份遗嘱7月被公之于众。遗嘱中写道,他的儿子应在美国的大都市里长大成人,应“感受到都市文化、艺术和建筑氛围”。
  
  这份遗嘱在他的两个年幼的女儿出生之前就已经立好。不过,这位演员有意不把他3500万美元的财产留给他的子女,因为他不希望儿女成为“‘信托’儿”。
  
  留给子女多少钱合适?富有的家庭经常会饱受这一问题的困扰。而婴儿潮时期出生的数百万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财富规模没有那么大而已。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称,未来30年间,这些人将会处置安排自己的财产,而这些财产的总额约达30万亿美元,可谓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富转移。
  
  曾经只属于家庭范畴的问题现在成了关乎财富、权利和责任的社会问题。大笔遗产留给谁?应该留给子孙后代吗?
  
  据悉,比尔·盖茨和妻子梅琳达·盖茨将留给他们的三个子女每人1000万美元资产,不过这个数字相比他们760亿美元的总资产来说就是个零头。巴菲特的三个子女每人将得到20亿美元的由“亲爱的老爸”创立的基金。
  
  那么剩下的钱呢?全部捐给慈善事业,就像盖茨和其他很多亿万富翁一样,将大量的财富用于创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正如巴菲特的名言:“既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做任何事情,又不会多到让他们一事无成。”
  
  “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困扰似乎超过了其他问题。”一位千万富翁说。
  
  受到巴菲特的启发,他们为正值大学年龄的孩子每人创立了一份25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基金由托管人管控,根据教育、医疗或是购入房产、创办公司等情况将一定款项交付子女。基金中暂未动用的钱财将继续用于投资。
  
  在子女40岁之前,这些限制将一直有效。40岁之后,这些钱财才由他们随意支配。在子女二三十岁时,这笔资金是他们事业人生的起步资金,到了40岁,他们也就成熟到能够理智地处理钱财了。
  
  杰米·强生自小到大都在超级富豪的包围下生活。2000年,当他21岁的时候,这位强生公司的继承人从家庭信托基金处得到了一笔据说约有6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他说:“那些超级富翁虽然嘴上说着什么‘我不会把钱留给我的孩子’之类的话,但基本上不会动真格,也仅是停留在口头而已。即便他们的子女不能马上支配这些钱财,也能进最好的学校、住最好的居所,获得最佳的人脉和机会。这些都是富有人家才能做到的,而这些都是转让财富和影响力的方式。”
  
  杰米·强生用他所继承的财富投资了自己的制片事业,并在纽约过着相对平凡的生活。
页: 2814 2815 2816 2817 2818 2819 2820 2821 2822 2823 [2824] 2825 2826 2827 2828 2829 2830 2831 2832 2833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