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4:28
不用瞎折腾了娘胎基因告诉你
时间:2015-03-15 作者:未详 点击:144次
一份工作会让你如鱼得水或者如坐针毡?你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决定了。勤确实能补拙,但无法帮你达到顶峰。
假如你个子不高,运动能力也不出色,肯定不会选择往专业篮球员方向发展。
但在日常工作中,错配的情况比比皆是。
日常工作的错配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并非真正了解这个工作的特质,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人。上大学填志愿大部分都是跟着感觉走,稀里糊涂地选了某个专业,懵懵懂懂地找了一份工作。
二是不了解自己。多数工作要求比较宽泛,即便不是很适合,也能凑合着干。
凑合着干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干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又费劲又不会取得好成绩,而自己被埋没的潜力却得不到发挥。
基因决定你的能耐
人们容易了解身高、体能、长相这些外在的东西,却不容易理解自己智力方面的特长和取向这些隐性的特征。简单地说,智能犹如身体,每个人基因的不同,既塑造外形也塑造大脑。
身体情况决定了你是不是打篮球的好苗子,但要打好篮球也要加上后天的刻苦训练。智力工作也是如此,基因类型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适合做程序员,很多人经过学习和训练都能编程,而能否成为优秀的程序员则取决于你是不是一块编程的料。
有一句高度概括性的话——生物体要么是蛋白质,要么是蛋白质制造的物质。不同的基因会制造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或者某种蛋白质的多寡最终会决定生物的性状。
人类共有26435个基因分布在23条染色体上。人类和黑猩猩有98。5%左右的基因是相同的,也就是说,1。5%的差异,决定了你是一个人。而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基因差异不超过0。3%。这一点点差别决定了人和人外表、性格、体能以及智力等方面的不同。
绕过基因障碍
我们都知道营养不良会影响身体发育,但印度人说孩子营养不良并不影响智力发育。法国人也发现,饥饿会让人或者动物变瘦甚至饿死,却不影响大脑。
科学家要解释清楚基因这部天书还差得很远很远。那么人类现在该如何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找到更能发挥自身“基因天赋”的工作?
有两点是最为重要的:
要发现自己的“智力障碍项”,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真是很难跨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是干这行的料,那就及早转向。有的人学习成绩很好,但写作和表达能力较差。有的人对人际关系不敏感。所有这些特征都不难观察,不难进行自我判断。而这些特征总是与具体的工作有明显的相关性,一定要尽早地发现、避开自己非常不擅长的项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发现自己的天赋。你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努力比别人强,强得越多,证明你在这方面越有天赋。找到适合你天赋的工作,就会如鱼得水,再加上你的努力,就会取得较大的成就。
做一件事情,要想做到一级棒,必须依赖基因这个上天注定的东西。一些需要顶尖智力的行业,必须要极高的天赋支撑,就像竞技运动一样,要想成为顶尖运动员,必须是一个天才。要想成为学霸、学神必须是天才。
但很多情况下大家都做不到极限,一般人的努力程度根本没有达到拼天赋的地步。“天道酬勤”多数情况下是有道理的,条件就是你要避开自己特别不适合的“基因障碍”这堵硬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4:38
饭前先“看菜”
时间:2015-03-15 作者:未详 点击:65次
据香港名医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里的讲述,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年去汉口办事儿,当地的朋友尽地主之谊,请他去家里吃饭,并请了几名医生作陪。宴席还算丰盛,4荤4素8个菜,宾主尽欢。饭局即将结束,主人又端出来4盆压轴菜:一盆全鸡、一盆全鸭、一盆红烧鲤鱼、一盆红烧猪蹄。作陪的几位都纷纷表示吃不下,陈存仁嘴馋,还想再找补两口,动筷子一夹,感觉不对,盆里的鸡鸭居然是木头刻的,再去夹鲤鱼和猪蹄,也都是木雕,上面浇了一些菜汤而已。他不明所以,又不好意思问主人。后来找机会一打听,才知道汉口规矩一向如此:最后上的几道菜是充门面用的,只能看,不能吃。既然不能吃,人家自然可以用木雕来蒙事儿啦!
宋朝宴席上也有几道只能看不能吃的菜,时称“看菜”,又叫“看盘”,有时候还叫“看食”。当过膳部视察的大诗人陆游说过,南宋皇帝在集英殿宴请金国使臣,每张餐桌上各摆4道看食:枣糕、髓饼、胡饼、环饼。髓饼是用羊骨髓做的馅饼,胡饼就是烧饼,环饼则是麻花。把枣糕、馅饼、烧饼、麻花分别装进4个大盘子,一层一层往上摞,底下铺宽一些,越往上越窄,摞成金字塔的样式,就成了4道看食。正式开宴以前,这些看食会一直摆在席上,开宴后新菜陆续端上来,才把它们撤下去,而在撤下去之前,金国使臣再饿也不能吃,不然会很失礼。
《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皇帝办寿宴,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来贺喜,殿上殿下几百张餐桌,没开宴的时候,每张餐桌上各摆几道看盘,也是用烧饼、麻花和枣糕之类摞成金字塔。再给辽国使臣单独开一桌,桌上用煮熟的猪肉、羊肉、鸡肉、鹅肉和兔肉摆成5道看盘。由于熟肉很软,不能摞塔,所以先用丝绳拴成束,再一束一束摆到盘子里。这些看盘同样不能吃,谁吃谁丢人。
另外,根据南宋遗老灌圃耐得翁的回忆,南宋杭州凡是像样的饭馆和酒店都有一条行规:顾客上门,刚一落座,还没等点菜呢,服务员马上把几碟看菜摆到桌上,这几道菜也是只能看不能吃,跟宫廷里开宴之前先上看盘的习惯完全一样。有学者说这是因为宋朝饭店没有菜谱,把看菜端出来是让顾客明白本店都有哪些拿手菜。其实不然,宋人笔记《都城纪胜》明明写着:“若欲索供,逐店自有单子牌面。”意思就是每家饭店都有菜谱,你想点菜,让伙计把菜谱拿过来就行了。由此可见,看菜并不是为了代替菜谱而出现的。
那么宋朝饭局上为什么要先上看菜呢?前面说过,民国汉口的木雕压轴菜是饭局结束才上,用来充门面,而宋朝宴席上的看菜则在开宴之前就摆上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装饰餐桌和活跃气氛,以免正式上菜之前出现冷场。同时,我坚信这些看菜还有吊人胃口的作用——只能看,不能吃,先让你流一阵口水,待会儿能吃的菜端上桌,你一定吃得很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4:51
日本人的血型“情结”
时间:2015-03-15 作者:未详 点击:117次
在日本,“你是什么血型”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爱情都有很大影响。
日本人说,A型血的人是敏感的完美主义者,也能很好地在团队中工作,但总是过分焦虑;O型血好奇心强、慷慨大方而且固执;AB型血是天生的艺术家但神秘难测;B型血总是兴高采烈,但是古怪且自私。
约40%的日本人是A型血,30%是O型血,只有20%是B型血,AB型血则是剩下的10%。4本描述这4个不同血型特征的系列书在日本热卖,销量超过了500万本。广播电视的早间新闻、报纸和杂志经常播发和刊登血型分析文章,并且讨论不同血型的兼容性。很多婚介所都提供血型比照,就连流行的卡通和电脑游戏,也会提及主人公的血型。甚至饮料、口香糖、浴盐,都是按照不同的血型销售。
然而,血型由血液中的蛋白质决定。尽管科学家们隔一段时间就站出来,试图拆穿这些“信仰”,但它们在日本仍很有市场。一个通常给出的解释是,在一个充满制服和同质化的社会,血型提供了一个简单框架,将人们分为容易识别的组群。“成为和别人一样的人,在日本被认为是一件好事。”翻译小林千枝说,“虽然我们喜欢找到一点点不同,来区分人群。但另一方面,这会给人数少的B型和AB型带来坏事。”
1901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奈特发现ABO血型。这项为他赢得诺贝尔奖的研究,让区分不同血型的人成为可能,并为成功输血和器官移植铺路。优生学家们在随后的二战时期“劫持”了他的理论,纳粹利用该理论进行种族优生研究。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也采用此理论,来训练“更好的士兵”,而且在二战期间,皇军按照血型组织战斗团队。
如今,这些热情被用在了不寻常的方面。在北京奥运会上为日本赢得金牌的日本女子垒球队,据说就是利用血型理论,为每个选手设计训练方案。一些幼儿园用这个方法教学,一些大公司职位任命也是依据员工血型。1990年,《朝日新闻》刊登了三菱集团的领袖团队报告,称该团队完全由AB型血的人构成,因为“他们具有制订计划的能力”。
这个观念甚至影响了政治。一名日本前首相认为,在他的官方文件中公布他是A型血是很重要的事,因为他的对手都是B型血。2011年,日本复兴大臣松本隆粗暴对待地方官员的视频,在电视上被播放后,任职只有一周的他就被迫辞职。在辞职演讲中,他将失误归结为他是B型血。
在西方,O型血和A型血构成人口的85%,但在整个亚洲,多数人是B型血。日本是个例外,该国血型更丰富。
一家小诊所因为人们积极献血而忙碌着,AB型血的小和田野子正躺在一张床上,通过咕噜作响的机器献血,这是她第8次献血。“人们有时候不喜欢我。”她说,“他们认为我古怪孤僻。”
尽管小和田野子边说边笑,但似乎在日本,无论多少科学辟谣都无法阻止人们相信“血型说明一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5:09
数豆子数出来的修养
时间:2015-03-15 作者:未详 点击:118次
北宋出了很多名相,文彦博无疑是其中最有特点的一个。他为官70年,出将入相50年之久,堪称朝堂上的常青树、官场上的不倒翁。创造这样的奇迹,一方面是因为他出色的才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过人的修养。
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殿中侍御史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阴结贵妃,专权任私”,文彦博以枢密直学士任成都知州时,有一年将近上元节,张贵妃让文彦博进献蜀锦,正是这件事给文彦博带来了麻烦,让唐介攻击他“结交宫掖”,走了“夫人路线”,才当上了宰相。仁宗面色很难看,召他们对质,没想到文彦博一句也没为自己辩解,只是磕头谢罪。仁宗没有办法,免去文彦博宰相的职务,贬其至许州。
过了四年,宋仁宗思贤心切,下诏让文彦博恢复宰相身份。不过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接到诏书的文彦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书皇帝:“唐某所言,正当臣罪。召臣未召唐某,臣不敢行。”面对仁宗的不解,文彦博解释说:“唐介这个人自担任御史以来,其议论多数时候还是中肯的,虽然偶尔也有风闻参劾的失误,但总的来看做御史还算称职,建议皇上起复任用。”唐介因此被召回朝廷,回到了监察御史的岗位。
文彦博的大度让仁宗皇帝非常感慨,唐介更是为之感动,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他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给文彦博当副手,两人“相知为深”,关系如知己般融洽。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拜陈升之为相,文彦博为枢密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宋朝重文轻武,同样级别的文官排位要在武将之前,神宗考虑到文彦博德高望重,特别下诏说:“文彦博是朝廷历朝臣子,令陈升之位在文彦博之下,以符合朕礼贤之意。”也就是在上朝排队时,让陈升之走在文彦博的后边。面对这份殊荣,文彦博坚决推辞,身为国家重臣,位高权重,却从不居功,而是甘于人后,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宋仁宗无子,当他病重时,文彦博曾和富弼建议早立储君,仁宗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从宗室中选定了英宗赵曙。后来英宗知道了这段旧事,当面对文彦博表示感谢:“朕之立,卿之力也。”文彦博却严肃地回答说:“陛下立为太子,承继帝统,是仁宗皇帝和皇太后的意愿,臣下没有什么功劳。”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第六子赵煦即位,就是哲宗。哲宗当时只有9岁,可已经80岁高龄的文彦博面对稚气未脱的小皇帝,仍然毕恭毕敬,恪守礼法,从不倚老卖老,和皇帝在一起时从不落座。有一年哲宗主持殿试,文彦博为副主考,考试的时间很长,哲宗看他一把年纪,颤颤巍巍,就对他说:“太师,您年纪这么大了,坐着休息一下吧!”文彦博谢恩之后,仍然不肯就座。
有人感叹文彦博的修身之功非常人所及,其实他的这份宽容、谦让的涵养也不是天生的,而是有赖于日积月累的修养之功。文彦博小时候虽然读了很多圣贤书,但因为顽皮而经常犯错,父亲为此忧心忡忡。文彦博为了加强对自己的监督,想出一个办法,他准备了两只罐子,平时做了好事,就在一个罐子里放一粒红豆;做了坏事,就在另一个罐子里放一粒黑豆。他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以此提醒自己,终于使红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这种“童子功”使他一生受益匪浅。
人有天生的素质,却没有天生的修养,原来文彦博那样博大的胸怀也是一点一滴修炼来的。有时伟大与平庸的差距,并不在起跑线,而在于奔跑的途中,只有那些一刻也不停督促自己、修正方向的人,才能跑得更久、更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5:26
为什么瓶盖上的锯齿是21个
时间:2015-03-15 作者:未详 点击:168次
啤酒瓶盖上的锯齿有多少个?这一定能难倒不少人。确切地告诉你,所有日常所见的皇冠形酒瓶,不管大瓶还是小瓶,盖上的锯齿都是21个。那为什么瓶盖上的锯齿是21个呢?
在铁皮啤酒盖发明之前,瓶盖采用的都是木头塞子,但木头塞子在开启时太过麻烦,且啤酒本身气体很多,如果不能一下打开,里面的气体就会慢慢地跑掉,不能形成充分的泡沫,口感也就会变差。
人们希望瓶盖能一下就打开,并听到“啪”的一声。19世纪末,英国人威廉·佩特发明了铁皮啤酒瓶盖。锯齿的铁皮盖是最好的选择,只需要一个起子,轻轻一撬就能快速开启。当时的啤酒瓶盖的外观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基本上一致,内部垫有纸片以阻止饮料与金属接触,唯一不同的是,瓶盖上的锯齿是24个。24齿的瓶盖是申请了专利的,一直沿用到20世纪30年代。
最早,瓶盖的安装是用一台脚踩的压机,一个一个套到瓶子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手工加盖的方式变成了工业加盖,瓶盖被装进一个软管进行自动安装,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24齿瓶盖很容易堵住自动装填机的软管。如果齿数是单数,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于是,人们便将24齿瓶盖的锯齿减少了1个,变成了23个。而在安装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23齿的密封性并不比21齿的好,所以,人们就选用了最少的齿数。于是,21齿的瓶盖沿用至今。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想减少一个,就能减少一个这么简单,确定维持21齿,是人们实践和智慧的结晶。
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瓶盖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其一是密封性要好,其二是要具有一定的咬合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瓶盖要牢固。这就意味着每个瓶盖褶的数量和瓶口的接触面积要成一定的比例,以确保每个褶的接触表面积可以更大,瓶盖外部的波浪形封口既可以增加摩擦,又可以方便开启,21个锯齿是满足这两个要求的最佳选择。
而瓶盖上锯齿的数量为什么是21个,另一个原因就与起子有关。啤酒中含有大量的气体,如果开启不当,造成里面气压不均匀的话极易伤人。在发明了适用于开启瓶盖的起子后,又通过对锯齿不停地修改,最后确定瓶盖为21个齿时,打开时是最容易也是最安全的,所以,今天你所看到的所有啤酒瓶盖都是21个锯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5:40
全球公认的最健康作息时间表
时间:2015-03-14 作者:未详 点击:291次
▲7:00起床
7:00是起床的最佳时刻,身体已经准备好一切了。打开台灯,告诉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尽快从睡眠中醒来,调整好生物钟。
醒来后需要一杯温开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饮水帮助每一个缺水的细胞活力四射。
▲7:20~8:00吃早饭
早饭必须吃,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一上午专注的工作学习需要正常的血糖来维持,因此为自己也为他/她准备一份丰盛的早餐是必须的。
▲8:30~9:00避免运动
清晨并不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功能最弱,但是你可以选择步行上班,那却是很健康的。
▲9:00~10:30安排最困难的工作
学习工作的最佳时间,头脑最清醒,思路最清晰,千万不要把宝贵的时间用来看电影、逛淘宝。
▲10:30眼睛需要休息一会儿
看看窗外,眼睛很累了,需要休息。
▲11:00吃点水果
上午的水果是金,水果的营养可以充分地被身体吸纳。而且此时血糖可能会有一些下降,让身体无法专心工作,水果是最佳的加餐食物。
▲12:00~12:30午餐别忘了多吃豆类
豆类是很棒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别光顾着吃肉,也多吃些豆类食物。
▲13:00~14:00小睡一会儿
逛淘宝、聊天并不能帮你缓解困意,反而会在停止后更加困倦,最好的休息方式当然还是小睡一会儿。30分钟的午休会让你精力充沛,更重要的是会更健康。
▲16:00一杯酸奶
酸奶是零负担零食,保持血糖稳定的同时,还能帮助肠道消化,而且有研究发现,喝酸奶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效果很不错。
▲19:00最佳锻炼时间
晚餐后稍作休息,可以开始健身了。你可以选择相对温和的快步走,也可以慢跑或游泳。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消耗晚餐热量,也能够轻松瘦身。保持你的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更关键的是——要长期坚持。
▲20:00看电视或看书
工作太辛苦就看会儿电视或书籍杂志,别过多留恋网页,相信白天你已经看得足够了。看电视或看书反而更随意也更轻松。如果希望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不如看些专业的书籍,这对你的个人积累很重要。
▲22:00洗个热水澡
帮助身体降温和清洁,有利于放松和睡眠。
▲22:30上床睡觉
为了保证第二天7:00能够醒来,也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更为了身体各个系统开始休息,是时候睡觉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5:55
接地气
时间:2015-03-14 作者:未详 点击:124次
我家原先的一盆铁树死了。望着花盆里的土,心里空落落的。花盆搬放在院内,春日里,长了几茎草,再过些日子,竟出了一株小苗。爱人说,“小苗”是丝瓜,留它长。
我把与丝瓜争肥的小草给拔了,怕它经不住大雨,把盆搬到了檐下。小苗叶片上的白茎渐粗,大了,有须了,长藤了。我又准备了搭架的竹竿,在院内拉上了铁丝。丝瓜一路上了竹竿,上了铁丝,缠缠绵绵的。叶绿了,花黄了。
不想,到了秋初,丝瓜没了精神,过些日子,叶已黄,再过些时候,丝瓜死了。
邻居老王是种菜好手,我们都叫他“菜农”。“菜农”看我发愣,说出了丝瓜之死的原因,总结起来有如下几条:房檐下不得阳光,妨碍健康成长;不得风,不经风雨,丝瓜花淡,瓜小,没出息;盆太小,丝瓜的根野着呢,没有伸展自己的空间,它只能憋屈;盆里的土太少,营养不够,不给它一块地,哪行;丝瓜只是待在盆里是长不成的,小时还行,大了,要移它出去,接地气。
咂巴咂巴“菜农”的话,有点意思,好像他说的不只是丝瓜似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9:14
法国人只需十件衣
时间:2015-03-14 作者:未详 点击:99次
今年的这个秋天,在日本的各大书店热销得最红火的一本书是《法国人只需十件衣》,作者是出生在美国南加州的詹妮弗。詹妮弗是个典型的南加州女孩,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爱吃零食。为保持苗条身材,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开车去健身房健身,和其他热爱时尚的女子一样,詹妮弗的衣柜里塞满了漂亮衣服,还总是觉得自己的衣柜里“缺少了一件”,因而不断地购置新衣。
但是在法国巴黎半年的留学生活,彻底改变了詹妮弗的人生观,也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习惯。
詹妮弗在巴黎留学期间,居住在一家名叫西克的法国贵族后裔的宅邸里。这个法国家庭对于生活的专一以及纯粹,令出生成长在美国的詹妮弗感叹不已。
例如西克一家人对于食物充满了热情。因此,这一家人从不会在饭前饭后吃零食。只有这样,才能用心品味一日三餐。即使家中并无客人,只为自己和家人做一份晚餐或甜品,西克夫人也会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使用上乘的餐具,再配上赏心悦目的食物,一家人轻松地坐在餐桌边尽情地享受美味的食物。用餐时除了互相交谈,不会有人读报,更不会有人打开电视机。在这个贵族家庭里,只有一台极为老式的小电视机安静地待在客厅一角,并且从来无人打开过。
西克先生每天早晨6点30分必须出门,为此西克夫人每天5点就要起床准备早餐。即便如此,詹妮弗一次也没有看到西克太太蓬头垢面过,也从未看到过西克太太穿着睡衣出现在餐厅。即便早间非常忙碌,但准备好早餐之后的西克太太,必定穿戴整齐地端坐于餐桌边,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愉悦地一口一口吃下属于自己的那份早餐。
尽管西克一家拥有豪宅和豪车,一家人出门时,却很少开车,而是尽可能步行。虽然西克夫人天生体态圆润,并不属于婀娜苗条的骨感美人,但却令人感觉玲珑有致,女人味十足。詹妮弗仔细观察西克夫人以及巴黎街头的其他法国女人,发现无论高矮胖瘦,她们都给人感觉很美,人人身上洋溢着女人独特的魅力。
“她们每个人都那么自信,每个人的体态都那么优美。”詹妮弗说。原来,女人的美丽,并非一定得苗条骨感才能展现,其根本源于自信与体态。
虽然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但詹妮弗发现,不仅西克一家,许多法国人的衣柜里,通常只准备几套可供不同场合穿戴的服装,除此之外,决不会画蛇添足地再多一件。例如西克夫人的衣柜里,就只有十件衣服。衣服虽然不多,但每一件都质量上乘,量少却精致,因此,即使西克夫人几乎每天都穿着相同款式的衣服,却给人感觉十分体面。
“西克先生和西克夫人”,詹妮弗在书中这样称呼她留学时寄宿过的法国人家庭。这个“西克”其实就是“chic”,翻译成中文,大意是“雅致”或“别致”。从西克先生和西克夫人身上,詹妮弗看到了“chic”的真正内涵:它并不是指拥有数不清的价格昂贵的名牌包包或是拥有一衣柜穿不完的名牌衣服,而是指一种生活的自律精神、一份不动声色的生活样式。消费与奢华,不过是属于土豪们的,而通过简洁单纯的生活所缓缓释放的矜持,才是属于贵族们的高尚品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9:27
人生不过一场数羊游戏
时间:2015-03-14 作者:未详 点击:290次
数羊是图瓦人的一种游戏。
游戏很简单,从一只羊开始往上数,数到300只羊就赢了。这只是一种数字游戏,并不用赶300只羊到场,一个人碰到另一个人了,想和他赌一赌,就说,咱们数羊吧。
两个人中的一个人可以任意选择数羊或监督。选择数羊的人开始“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四只羊……”往上数,监督的人则标出赌注,你若数到300只羊,我就给你一只羊;你要是数不到,就给我一只。
有段时间,村里人认为数300太多,把数字降到了200,但后来受到那些数到过300的人的痛斥,便又恢复到了300。
数羊也是人的尊严的表现。走在村子里,有一个人突然把你拦住要和你数羊,这时候你不能躲避,如果躲避的话,别人就会笑话你,好多人都是因为被激起了数兴输了羊的。
输了之后,心里后悔,却又无法发作。
有段时间,有人专以数羊为生,把这种古老的游戏演变成了一种赌博,他们掌握了数300只羊的什么方法,总是战无不胜,村里人都害怕他们,看见他们便远远地躲开。
村子里数羊输得最多的人是孟多。那几年他运气不好,老是输,越输他越不服气,越不服越输,输到最后,他连一只羊都没有了。别人都不愿和他再玩。孟多痛下决心,开始养羊。
他的羊群到了几百只的时候,他已从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羊群到了一千多只的时候,他又由中年人变成了老年人,但他还不去和人数,一直等羊群上了两千只的时候,他再去找那几个曾经赢过他的羊的人,却得知他们早已死了。细细一问,才知道他们自从有了从别人手里赢来的羊以后,就不再去干活了,过段时间宰一只羊,吃完了便又去宰,最后,坐吃山空,到老年的时候,日子过得极其贫穷。
孟多感慨万千,这世上从来没见过谁靠数羊能拥有一大群羊的,而真正拥有羊群的人,都是像自己这样勤勤恳恳靠劳动所得。
之后不久,孟多突然记起了一件事……
年轻的时候,他曾欠过一个人一只羊,当时自己曾许下诺言,等以后自己有羊群了,一定还上,这么多年过去,人家从来没提过此事,他感到很愧疚。
他从自己的羊群中挑出10只最肥的羊赶过去找那个人,但那个人早已搬到别处去了,孟多决心把这10只羊给他。
想想现在自己拥有了这么大的羊群,却一直欠着别人的一只羊,而且再也无法还了。
走在村子里,孟多又见到了一对对数羊的人。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人们一天天过着日子,数羊这种传统的游戏,仍将被人们视为生活中的一种秩序、一种竞争,一种显示着人的尊严和信用的独特的方式;人们自觉遵守这个游戏的规则,这个游戏也相应地激活了人们的生活。
那一刻,孟多才知道数羊这种游戏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
一只羊被数来数去,一会儿是你的,一会儿是我的,羊没有变,人也没有变,只有一场游戏在变。
应了那句老话,人生就是一场游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9 10:09:50
给你的绝境都是祝福
时间:2015-03-14 作者:未详 点击:250次
以色列人被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迦南地,周遭强敌环绕。但他们潇洒地说:“我们应该感谢阿拉伯人。他们一直想把我们推进大海淹死,却刺激了我们随机应变和创新突破的能力。”
以色列内有和巴勒斯坦人的纠结,外有充满敌意的阿拉伯国家,内忧外患,加上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一年只有三十天降雨,逼不得已,只能想办法运用科技突破。他们善用滴灌法,确保每一滴水都灌到植物根部,不但自给自足,每年居然还可以出口二十亿美元的农作物。
以色列建造了五座海水淡化厂,八成用水来自淡化的海水。剩下的缺口,则用回收废水来补充。以色列的全球再生水源量居世界第一,可以回收近八成废水,第二名西班牙只能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建国以来,以色列人口增加了十倍,降雨只有当时的一半,却没有缺水问题。别人束手无策的沙漠,以色列人把它种满了农作物。
上帝给了以色列沙漠,发展出精致农业;上帝给了新加坡阳光,发展出观光产业;上帝给了牛顿一个苹果,发现了地心引力;上帝给了迪士尼一只老鼠,奠定了其卡通龙头的地位。务必相信,上帝给你的,都是最好最棒的祝福,存着感恩的心,并且善加运用,不但能绝境逢生,更能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