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08:22:40
早上好!
夏季养生有妙招,说与君听令君晓。
饮食清淡少荤腥,各种煲汤少不了。
绿豆熬汤最解暑,祛毒养胃最是好。
多喝绿茶少饮料,清热解渴热百消。
愿君清凉度盛夏,快乐幸福健康绕!
快乐早餐:身边的药《百合也是好东西》1,百合粥
将百合和粳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在锅里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粳米熟烂时,加点糖,就可以吃了一一对中老年人很适宜。如若在百合粥中加一些甜杏仁一起煮,应成百合杏仁粥,很适宜肺阴亏虚的人。
2,当饮料的百合汤
百合除去“外衣”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几次,放在锅里加水用小锅煮饭相当烂,加入一小勺白糖,百合带汤一起喝下也有极好的润肺清心作用,热了,也是不错的冰镇饮料以防干燥、润肺。
3,简单的炒百合
把百合和里脊片用盐和蛋清、湿淀粉搅拌,倒在油锅里翻炒至熟,加些调味品即可(今早就请大家吃这个)。
此菜味醇而不腻,脆甜而清香。有养肺清热作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08:22:57
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
农历乙未年四月初十
每天三分钟 知晓天下事
新闻早餐(第3879期)
A、【国内】
1)习近平就河南鲁山县特大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查明鲁山火灾原因,追究责任;
2)习近平到杭州考察:公共资源不能为少数人垄断享用;
3)[反腐] 扬州卫计委主任杨军在北京嫖娼被抓/广州纪委巡查组进驻广汽,地方汽车反腐拉开序幕/广西司法厅原副厅长梁振林 等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
4)民政部工作组赶赴鲁山,河南老年公寓火灾38人死亡4人轻伤2人重伤过火床位51张;
5)保定拟打造京津冀中心城市:城区面积增7倍超石家庄;
6)我国在南海华阳礁、赤瓜礁开建两座50米高大型灯塔;
7)北京3万探头监控所有重点街面,天网基本形成;
8)[军事] 国防部回应南海岛礁建设:跟全国建设没区别/海军一架军机发动机起火坠毁,2飞行员牺牲/解放军敏感期公布094核潜艇及航母战斗群画面;
9)[港澳] 梁振英:立法会议员应珍惜与中央官员交流机会;
10)[台湾] 马英九视察军队,首度夜宿军营/蔡英文弃南海主权为换美支持,港媒:两岸必地动山摇/国民党中常委促速民调保留征召,避免2016人选难产。
B、【国际】
1)智利国宴播放国歌遇故障,李克强提议歌唱并领唱/李克强:开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征程专题;
2)外交部回应“朝鲜未承认中国新任驻朝大使”:中国驻朝鲜大使李进军已于3月30日向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递交了国书;
3)美专家:2030年中国将有415艘战舰,含4艘航母近百潜艇;
4)全球400城市上万人游行,抗议美国孟山都转基因产品;
5)中日高铁再交手:马来西亚邀日企竞标百亿美元项目。
C、【财经证券】
1)习近平:土地流转不搞大跃进;
2)长庆油田发现中国首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
3)朋友圈卖东西是法外之地?600亿微商立法空白;
4)李大霄:目前风险大,买创业板相当于300元买中石油/姚树洁:九头牛拉不回的中国股民真危险了;
5)沪指涨2%站上4900关口,四成股民满仓看至6000点;
6)昨日收盘:沪指4910.90/+97.10 深成指16903.47/+552.41 创业板3618.23/+150.31 恒指28249.86/+257.03。
D、【文化体娱】
1)教育部:大学生不得在同一城市转学;
2)全球信教人口数据,中国大陆信教人口比例最低;
3)上海动物园黇鹿因游客投喂死亡,胃里发现38斤异物;
4)国足公布世预赛战不丹23人大名单:恒大8将入选;
5)亚冠:1/8决赛次回合:国安0:1全北。
E、【生活服务】
1)食药监总局:问题银杏叶药品已开始召回,将对市售银杏叶药品全面抽检;
2)京烟草促销活动全面叫停,机场14个吸烟室陆续关闭;
3)上海居住证及居转户6月改革,将有重大突破;
4)下月起护肤品纸尿裤等关税下调,降税非降价;
5)兰州:16个菜市场开展肉菜追溯体系消费抽奖。
F、【健康养生】
1)枸杞和菊花泡茶的功效:清肝明目、清热祛火、降脂降压、润肠排毒、缓解眼睛干涩以及视疲劳;
2)广州:儿童患甲状腺癌,数量日增,且甲状腺癌重女轻男,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5:17
母亲的死亡之约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67次
当母亲杰姬说出她希望结束自己的生命时,道拉·乔克极为震惊,她发誓要全力支持母亲……
我的母亲是我所见过的最坚强的女人,她不仅独自养育了我、我的两个姐妹和一个兄弟,作为保安经理,直至年近60岁还在抓商场窃贼,她从不畏惧为自己的信念而战。
母亲一直是我最亲近的人,即使当我结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觉得我越来越离不开她,她总是把最好的爱给我,有时,仅仅一个拥抱,也会让我倍感温暖。
母亲住在街尾,我每隔几天就会去探望她,总是看到她做一些类似用气钻拆除花园墙壁的事情。“这样可以使我保持年轻。”她说。她拒绝慢下来,这让我发疯。“你已经是个老奶奶了!”我笑道。
在母亲60多岁的时候,当她伸着手臂移动一个滑轮箱子时感到很痛楚,母亲艰难地应对,两年后,她的颈部肌肉开始痉挛。
医生诊断她的症状为肌张力障碍,一种因脑和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遗传疾病。虽然无法治愈,但是我们确信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得到控制。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日渐虚弱。她的四肢开始颤抖,走路变得艰难。2007年,她已无法独自出门。当我探望她时,发现她在痛苦中哀号,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
到了2011年,情况更加糟糕。母亲气管边的肌肉开始扭曲,导致她不能正常进食。她的体重跌至76。2斤。
看着母亲在自己面前饱受病痛折磨,这令我伤心欲绝。在智力上,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敏锐,然而这对她来说更加残酷。总有一天,她会依赖轮椅,无法与人交流,沉陷在自己的煎熬中。
“我不想这样活着!”当她的日用吗啡和肌肉舒缓剂停止发挥作用时,她哭诉道。
最初,我认为她只是想看看我的反应,但是2012年4月,出于彻底的绝望,她吞下了大量药片试图结束她的痛苦,但是没有成功。她不得不再次面对无尽的痛苦煎熬。
即便知道失去母亲会令我悲痛欲绝,但是让她身陷地狱般的煎熬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当她告诉我她想去Dignitas(一家可以让人们在那里结束他们生命的瑞士诊所)时,我发誓全力支持她。“我不会让你独自承受这些。”我说道。虽然万分舍不得,但我希望母亲至少可以有尊严地离去。
被Dignitas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填写大量表格。但是,2012年9月,一封邮件告知我们,母亲的申请已获得批准。那一瞬间,我想要的就是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母亲相处。“要不,我们再等等?”我恳求道。但母亲去意已决。
我们仅剩8天的时间来安排所有的事情。我们同意卡瑞、妮娜和戴维,我所有的兄弟姐妹一同前往瑞士。于是我们开始预订机票和酒店。此次行程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好像我们要去度假。只是我们去时是5个人,回来时却将只有4个人。
到达瑞士后,我尽最大努力不去想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在母亲的最后一个晚上尽情欢笑,讲述过去的时光。她又一次向我们说起她曾无数次讲过的童年的故事,因为知道我们以后永远不会再有机会聆听。我一边听,一边看着她的双手,尽力记忆着每一个细节和把它们握在我手里的感觉。
第二天,我们到达诊所,一个护士带我们到了一个房间,并让母亲签署了文件。那一刻我悲伤地意识到——母亲要永远离开我们了。
看到护士拿来结束母亲生命的液体药剂,我泪流满面。“请你不要这么做,”我呜咽道,“再多陪陪我们好吗?求您了!”
“我需要平静。”母亲说,“我爱你们。”说完,她吞下药剂。10分钟后,她安详地离去。
我想摇醒她,大声喊“妈妈”。一秒钟以前她还在,怎么可能就这样走了呢?我们默默坐在她身边,久久不想离去。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撕心裂肺。
等待母亲的骨灰回家的日子无比漫长。那些天,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的脑中全是母亲的身影,世界对我来说仿佛失去了意义。
两年过去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并没有停止。现在当我看到我们围坐在母亲周围的照片时,我不再去想她离去的那一天,而是为母亲自豪。因为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见到的最坚强的,也是最勇敢的女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5:28
让生命透透气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172次
红红的拇指隐隐作痛,看着那没剥完的花生,心里满是沮丧。我来到院里,树荫下,张大妈也在剥花生。
“歇歇吧,太难剥了,手都剥疼了!”我提醒张大妈。
“不难剥呀!你看,轻轻一捏就开了。”
“我手指都剥红了,还疼!”
“我知道了,你剥的肯定是新花生。刚出土的花生,水分大,你把它晾一天,透透气,等壳瘪了,仁也瘪了,中间有了缝隙,就好剥了。不信,你试试!”
我拣一颗,轻轻一捏,一粒粉嘟嘟的花生仁便冒了出来。
“见过蜕核桃皮吧?新鲜的核桃皮压根蜕不掉,放一段时间,让核桃透透气,等皮蔫了,用刀一割,一个光溜溜的核桃就出来了。”
是啊,鱼在水底待久了,还要到水面冒个泡,透透气。透气是为了游得更快更畅!人在长时间的压力之下,更需要透透气,听一首老歌,找朋友聊聊天,打打球、读读书、看场电影,甚至什么都不做,就那么静静地坐着……
生命的节拍,不要太快,太快易疲惫;也不要太慢,太慢是蹉跎。在快与慢之间,有种距离,叫透气。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难做的事,变得简单;简单的事,变得轻松……
我茅塞顿开。回到家,赶紧把花生摊开晾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5:41
占领微信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178次
占领微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很多父母也都活跃在微信朋友圈上。父母们在微信上悄悄潜伏,占领下来,成为子女的匿名好友并监控他们的生活。微信朋友圈成了“重灾区”,爸妈每天在朋友圈里发N多养生、励志的长文章,只要子女自己写点什么,哪怕是天气太热之类的话,爸妈都会第一时间就回复,不停询问详情。
不少网友吐槽,因父母及其他亲友的微信窥探,他们被迫放弃微信、重启“人人网”,“实在受不了爸妈在朋友圈里不停评论”。
保护狒狒
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狒狒,某爱护环境兴趣小组决定发起一次募捐。他们拿着捐款箱走上大街,对商户说:“您好,我们是为了保护狒狒而来的……”商家一边往募捐箱里扔钱,一边没好气地说:“收保护费就收保护费,竟然还卖萌!”
长得丑怎么了
公交车上两个同学聊天,其中一个同学说另一个同学丑,另一个同学说:“长得丑怎么了?我自己又看不到,恶心的是你们。”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把丑说得这么理直气壮……
动物世界
有一次,我和儿子在一起看动物世界,看到有关豹子的情节,我对儿子说:你看小豹子2岁就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那么你呢?你今年都7岁了。没想到儿子却说:小豹子4岁就有自己的儿子了,那我呢?我当时头脑嗡的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现在仍不知道怎么回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5:52
印度,根本停不下来的国度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205次
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做:一件事是让广东人不再吃野味,另一件事是让印度人说话停下来。我没有体会过做第一件事的难度,却体会过做第二件事的不容易。
那是我多年前访问印度时的亲身经历。一次,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做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讲演,我按照惯例,讲了大约20分钟,然后开始让听众提问题。当我开始让大家提问时,会场上就马上热闹起来,举手的人很多,我刚要点一位女士提问,就见一位年轻人站起来,开始滔滔不绝地大声讲起来。有意思的是,听众们也不反感,似乎饶有兴趣地听他侃大山。他主要是说印度如何如何,足足讲了好几分钟,最后终于停了下来。我说,您能不能告诉我,您想问什么问题?他若无其事地说,我没有问题!
事后我问一位印度朋友,在别的场合也会这样吗?他说,差不多是这样。印度人很自信,能当着别人的面夸夸其谈,感到很自豪,不太在乎别人怎么说。在以后的一些机会里,我还真的尝到印度人的这种自信、自豪特性。我到了孟买,陪同的朋友不管你想不想听,一直大讲孟买如何发达,证券市场如何古老。他也带我到一眼看不到边的贫民窟和百年不变的大洗衣场。坐上印度国产的大使牌(MARUTI)小汽车,印度朋友也会津津乐道地告诉你这种汽车的性能如何之好,可这种汽车看起来样子很老,好像老爷车。我在几个场合问印度人,哪个国家会是21世纪最强大的国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印度!行驶在颠簸不平、拥挤混乱的干道上,印度朋友也觉得很正常,他们会说,这就是印度!一副轻松的样子。
我看到印度驻华使馆出版的一份中文刊物,封底使用了“不可思议的印度”。我看,这也许是对印度最贴切的描述。但凡到过印度的人都了解,那是一个反差很大的国家。比如,新德里有漂亮的街道,绿树成荫的办公区和居住区。老德里却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街道肮脏混乱,破旧不堪。印度经济发展很快,是仅次于中国的高速增长国家,但是,印度是穷人最多、文盲最多的国家,一面是居世界前端的发达软件业,另一面却是极落后的硬件设施——少得可怜的几条高速公路和破旧缓慢行驶的火车,还有五星级旅馆里那速度很慢的因特网。
印度是一个多样性的国家,人种繁多,语言纷乱,货币上印的官方语言就有十几种之多;尽管其政治体制实行的是西方现代民主,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曾是影响世界的佛教发祥地,但佛教却在那里消失了……
去过印度的中国人看到这一切,很多都会摇头,认定印度与中国比,相差太远。但是当今,很多人都对印度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它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肯定会超过中国的国家。
前些时候,我的一位印度朋友自豪地告诉我,印度不会出现危机,而中国却会。我问为什么,他说,印度人崇尚自然,信奉神灵,生活的目标是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而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追求的是物欲的满足。我们人口那么多,世界可以无限容纳人们的心灵追求,可哪有那么多东西满足人们的无限物欲追求啊!也许他的话太深刻了,我听后一时哑然无语,但他的话一直令我思考。
我一直在试图向一些智者问询构成印度不可思议的文化根源,他们的回答很不一样。这使我不得不用印度文化研究的权威学者季羡林教授的归纳来理解:印度文化的特征是深刻而糊涂。这个归纳实属妙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6:07
白费功夫的御膳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93次
175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当地大盐商程明然听说后,找来最好的厨师烹制了一大桌淮扬名菜,请太监送给皇上享用。可皇上品尝后,并未觉得菜肴有何过人之处,自然也没有召见赏赐他。
程明然非常失落,只好重罚厨师作罢。6年后,乾隆再下江南,程明然又请了当地有名的10位厨师,让每人精心制作两道拿手菜。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进献前亲自品尝,满意后才交给太监。没想到,这次的结果还一样。
程明然又白花了一番功夫,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他花钱买通了一位负责端菜的太监,打听道:“我花了那么多心思去准备菜肴,却得不到皇上的认可,莫非皇上本就不喜欢吃淮扬菜?”太监笑了笑,凑上前说:“你还担心菜不好吃?我们都担心皇上喜欢吃你的菜,回到宫里还想吃,那可怎么办?所以每道菜我端上去时,总管就会往里加上一大勺白糖。”程明然大吃一惊,感叹道:“一大勺白糖加进去,就是再好的菜也变了味啊,难怪皇上一直没召见我!”
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不是功夫下得不够,而是没有找到关键问题,对症下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6:17
李广“数奇”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161次
李广从汉文帝开始,一直到景帝武帝,整整陪了三朝皇帝,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七十场战争,但最终也没封侯。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谈及人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时,开头一句便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文帝就说李广命不好:“惜乎,子不遇时。”他说凭李广能骑善射,骁勇善战,若是跟着高祖打江山,封个万户侯是小菜一碟。然而,命运真的不垂青他。出去打了那么多仗,冥冥之中,不是这儿出点差错,就是那儿出点纰漏。总之,就是不能建功立业。
他的人品没得说。士兵吃饱了他才吃,士兵喝足了他才喝,一辈子廉洁奉公,家无余财。他自杀之后,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为他痛哭流涕。可见,他有口皆碑。李广有个堂弟叫李蔡,同他一起出道,比他水平低多了,后来不仅被封为乐安侯,还在武帝朝做了一阵子丞相。你说这个事,去哪儿说理去?
关键是,一个人在坏命运中待久了,不管自己信不信,别人首先就信了。
他参加的最后一战,是漠北之役。临壮行的时候,汉武帝特意嘱咐大将军卫青,不要让李广打头阵,嫌他晦气。《史记》中原话是这么说的:“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数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命数不好。
一个人,自己认命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也认了他的命。本来,已经陷进了生活的绝境,这时候,世俗的眼光,就又变成了一条条绝路,横亘在面前。
绝境尚有涯,绝路无尽头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6:34
如愿以偿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191次
我曾经喜欢一个女孩,但她不喜欢我,她说她喜欢的男人是开车在路上大家都不敢靠近的那种,她觉得那样的男人才霸气。上个月,她结婚了,如她所愿,她老公是开洒水车的。
以为在做梦
一天上课的时候,旁边一哥们睡得特爽,忽然,手机响了……他慵懒地接了,还在那边闭着眼睛说说笑笑,然后老师也停下来听他讲,差不多1分钟后,可能是他朋友问他在干吗,他愣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了,道:“靠,偶还在上课,偶以为在做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5-27 10:06:54
最后的忍者
时间:2015-03-17 作者:未详 点击:80次
日本一条平常的街道上有间小院,外观普通,但内有乾坤。进了院子,主人带你走上一条幽深的阶梯,阶梯通向一堵墙,墙上是伪装精致的门,门内有间暗室,收藏着各式各样的兵器和暗器,包括一个年代久远、代代相传的剑匣。
主人名叫川上仁一,65岁,是名退休工程师。在这间暗室里,他有另一个奇特的身份——忍者。
五十多年前,年仅6岁的川上仁一就师从一名忍者僧人,学习忍术。那时候的小川上甚至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他毫无争议地被称为“日本最后一个真正的忍者”。
一般人也许想不到成为忍者所要付出的痛苦和努力。站在滚圆的竹竿上不摔倒,穿越满是刀片的绳索阵地,迅速爬上高墙再一跃而下,种种磨难都是必经之路。
身体训练不过是冰山一角。在川上仁一的心中,忍术少见刀光剑影,更多的是屏气凝神的等待。“人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警觉,”川上仁一说,“谁都有心不在焉的时刻,而忍者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乘虚而入。”
敌人可以松懈,忍者却不行——他们制敌的方式,就是看透敌人的弱点,然后伺机而动。遇敌到杀敌之间,鲜有混乱的拼杀;一招致命前,只有静默的隐蔽和无声的对峙。
这要求忍者训练出一副冷酷心肠,任何时候都心无旁骛、面不改色。心理上的训练远远难过体能,特别是对于当时还年幼的川上仁一来说。
为了集中注意力,川上仁一需要盯着燃烧的烛焰几个钟头,感受烛火的跳动,甚至想象自己融入了焰心;为了变得机敏,他要辨听水声风声,甚至针尖落地之声。
此外他还要学习心理学以参透敌人的想法,学化学以制作毒药和炸药——“忍术”并非技艺,而是一门艰深的文化。
忍术创造之初,就曾用于军事。刺杀敌首、刺探情报,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冷酷的心理,所以川上仁一的老师培养的不是传人或学生,而是战士。
“当时我尚年幼,根本不能从中得到乐趣,”川上仁一说,“但是一旦开始训练,我就要忘我地投入其中。”
苦练之下,川上仁一进步神速,19岁就继承了老师的封号。四十几年过去,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者精干结实、谈吐简洁,丝毫不见老态。“现在,忍术已经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川上仁一是本分的工程师,只有在工作之余才拿出这致命的艺术细细欣赏。“现在的忍者当然已经不再下毒、谋杀了,”他说,“即使深谙此道,我也不会这么做。”
创立至今,忍术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这个曾经辉煌的传统,现在只能活在川上仁一一个人身上。让他深感遗憾的是,尽管老师倾毕生之力培养自己,但很多忍术还是在忍者口口相传的继承中失落了。
他没有打算留下弟子传人,家中暗室也已不再是秘密,成为开放参观的展览室,因为“忍术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