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4:57
开学,致儿子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242次
孩子,就算吃酱油拌饭,也要铺上干净的餐巾,优雅地坐着,把简陋的生活过得很讲究。风度与境遇无关。
孩子,去远方的时候,除了相机,记得带上纸笔。风景是相同的,但看风景的心情千差万别、永不重复。徐霞客之所以是徐霞客,不是因为成天走路。随时观察自然、社会,绝不仅是游山玩水。要接近智者,自嘲、自省、自趣,培养希腊、罗马的壮游习惯。
孩子,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哪怕只有5平方米。它可以让你在和爱人吵架赌气出走的时候,不至于流落街头,遭遇歹人。更重要的是,在你浮躁的时候,有个地方可让你独自静下来,给自己的心一个安放的角落。
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孩子,小的时候要有见识,长大的时候要有经历,你才会有一个精致的人生!读别人的经验,长自己的经历。
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上天才能恩宠你。拥有善良,会让你成为最受上天眷顾的人。这种眷顾未必是财富与权势。善有善报,所报者,爱也。
孩子,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男人要有游侠的侠肝义胆、竹林七贤的士大夫情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搁古代叫仗义。关公流芳百世不是因为有钱、官大,而是他挂印封金辞汉相。永远不背叛朋友,特别是失势的朋友。不求锦上添花,必须雪中送炭。
孩子,相信常识,勇于提出质疑。怀疑是科学的开始。
孩子,一定要敬畏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也尊重别人的身体。反对杀戮,反对伤人,也反对自伤。
孩子,笑容、优雅、自信是最大的精神财富。拥有了它们,你就会拥有一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5:12
“微肥”还是“歪fai”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214次
国内曾有一个英语老师提出,Wi-Fi是一个合成词,从语法的角度来说,读音应该是“微费”或者“微肥”,而不是很多人念的“歪fai”。这种说法招致了不少反驳,有人说:“我在美国五年,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个美国人说‘微肥’,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美国人都是念‘歪fai’的。”
这些网友显然了解美国,但同时,他们也没有那么了解美国。最近,美国eBay网站做了一次调查,想看看美国居民们到底如何读这些科技名词,结果发现,九成以上的美国人把Wi-Fi读作“歪fai”,但同时,确实有8。12%的美国人,把它读成“微肥”。
所以,千万别以为只有中国人会纠结于“QQ”到底读“扣扣”“秋秋”还是“圈圈”,即便是天天讲英语的美国人,面对这些新的科技名词时,发音依然千奇百怪。
除了Wi-Fi,类似的例子还有网络动图“gif”。一派美国人读成“给夫特(gift,意思是礼物)”,另一派则读成“姐夫”,两派的比例分别占50%和40%,旗鼓相当。
eBay此次一共调查了1100名18岁到45岁的美国人,发现他们不但对不同的科技名词有不同的读音,甚至在描述同一件科技产品时,都会使用不同的英文单词。比方说最常见的手机,有58。8%的美国人把它叫作“cellphone(蜂窝电话)”,这是因为手机最初使用的是蜂窝通讯网络;有18。7%的美国人则直接简称“cell”;15。1%的美国人直接把手机叫“phone(电话)”,愿意用全称“mobilephone(移动电话)”的,只有5%。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5:27
父母爱情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我向来以为父母那代人中并不会存在爱情这样的东西,成长相亲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的流水线下,有什么情愫那大概也只是亲情,再有什么只怕也会淹没在长久的生活中。我总以为所谓婚姻只是两个互相不算讨厌的人一起搭伙过日子。
小时候,我问过妈妈:“你爱不爱爸爸?”妈妈迟疑一会儿,只抛来一个白眼,说:“什么爱不爱的,又不能当饭吃。”我带着这样的回答悻悻离开,继续翻开《围城》,似懂非懂地看着方鸿渐周旋在与孙柔嘉的婚姻之中。那时觉得爱情可真是奢侈啊,爱的人离开了,不爱的人却时时出现甚至要一起走过一生。“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也就是那时候吧,我便在心底坚决地在婚姻与爱情之间画了一条鸿沟。看过再多的童话和偶像剧也不能改变我的想法,只觉得那些你情我爱的故事总在两人紧紧相拥时戛然而止,因为生活总会将两人从温暖的怀抱中分开,前路如何从来没有人会提及。
自小我就没见过爸爸对妈妈有明显的爱意表达。每年的情人节,我总是被爸爸塞给50块钱推出门,在众人瞩目下窘迫着狠狠地攥着花和巧克力回家。后来在我16岁时,爸爸去世,起初那几天我和妈妈总是不能平复,晚上睡觉的时候,两个人躺在床上总会睁眼到天明却一夜无话。头七那天凌晨,我睁眼望向窗外的月亮,期待早点睡着有斯人入梦,却听到妈妈突然开口:“生你的时候我是顺产,疼得不行,当时你爸就在我旁边,汗流得比我都多。我一边使劲儿一边掐你爸的胳膊,生完你我都快背过气儿去了,你爸的胳膊也青了一块。后来听你奶奶说,你姥姥还跟他们道歉说对不起啊没生个儿子,你爸就在旁边抱着你傻笑,你当时又紫又皱,可你爸就是不撒手。等我再睁眼,你爸就把红糖水递上来了,他说,亲爱的啊,你辛苦了,女儿真可爱。那是你爸这辈子唯一一次叫我亲爱的,我也被这句话骗了快20年。可是这个混蛋怎么就抛下咱们两个走了?”我想,那眼泪就是爱情吧,那句“混蛋”也是爱情吧,那个被记了20年的“亲爱的”也是爱情,那都是我曾不相信的婚姻里的爱情。
我突然想起问过妈妈的问题,突然觉得那时接到的那个白眼充满了无限的羞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6:15
时间让人与众不同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167次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情景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罗丹说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够的耐心。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误导了很多年轻人。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40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项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也不屑于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1500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在我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界,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选入“影响世界的100人”。可是他的勤奋又非常人能比,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翻阅了罗氏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与众不同的东西,在制造的过程中往往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在流传至今的明清漆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几乎一器难求。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作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了出来,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工匠制作犀皮,先用稠漆在漆器表面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地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若干层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当我读到这个秘密的时候,突然莞尔。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物,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曼妙的青春时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6:27
无恃无恐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104次
禅宗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就是说,绝对的高度一定在竿子的丈量范围以外——也就是在竿头之上。所以,只有超越竿子,更进一步,才有可能达到绝对高度。
同样的道理,绝对自由,也就不可能存在于对任何东西的依赖之中。
一般的常识是:有恃无恐。
而庄子告诉我们的是:无恃无恐。
庄子在常识中发现谬误,在反常识中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
有人会说:这种无所依赖的状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庄子所说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对他们的回答是:哲学给我们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
问题是: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一些没有现实性的可能性,往往非常必要。比如,我们仰望窗外,有时会幻想在无垠的蓝天白云下飞翔。
这当然不具备现实性,但是,一颗不会想象飞翔的心,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只对现实的东西或具备现实可能性的东西感兴趣,不仅暗含着智商的低下,更是心灵的萎缩。
人的世界,和动物世界的最大不同,在于人不仅有现实的世界,还有一个想象的世界。人的生活,不仅有现实的生活,还有想象的生活。
从某种理想的意义上说,想象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生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6:42
20双手的温暖
时间:2015-03-08 作者:未详 点击:330次
一个冬天的早晨,有人在路边发现了一个旅行袋,打开一看,袋里竟然装着一个女婴,嘴唇冻得青紫,一动也不动。市民们以为是死婴,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很快,两位民警赶了过来,仔细查看后发现孩子还活着!民警忙抱着孩子赶往医院。到了急救室,有人准备输液,有人找保温箱……
可能受冻的时间太长了,婴儿的血管细得几乎看不见,医护人员试了几次,输液都没有成功。保温箱还要10分钟的预热,而孩子已经等不及了,身体慢慢地变冷,心跳也渐渐地停止……
就在这时,主任医师发现婴儿的大腿内侧还有一些余温。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她知道,心跳停止后,还有10分钟左右的抢救时间,错过这10分钟就回天乏力了。
保温箱是指望不上了,她急中生智,使劲地搓着自己的双手,然后将掌心的温度传递给孩子。旁边的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纷纷捋起衣袖,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去焐孩子,有人焐手,有人焐腿,还有人焐脑袋……
孩子的身体太凉了,刚接触一会儿,大家的手就开始变凉。有人端来一盆热水,手凉了就去洗,擦干了回来接着焐……所有医护人员都加入了这场生命的接力,连实习生也不例外。
有人细心地数了数,一共有20双手轮流焐着孩子,她们屏气凝神,恨不得自己多生出一双手来,希望双手的温度能让死神望而却步。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地在流逝,1分钟、3分钟、5分钟……孩子还是没有呼吸的迹象,但是没有一个人抽离自己温热的双手。8分钟、9分钟、10分钟……终于,孩子的身体有了温度,随着体温回升,医生找到了孩子的血管,成功扎上针。
20分钟后,“哇—”天籁般的哭声从天而降,把生的喜悦传递给所有人。
一双手的温度是有限的,它只能温暖自己,但20双手的温度是惊人的,它能够让一条生命起死回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7:00
鸡汤不是地沟油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207次
一只先天残疾的小狗,连母狗都不肯喂它奶,还想弄死它,最终却两脚站立行走,创造了一段传奇。是的,小狗菲斯的故事,极有意思的真实故事。网上查得到,我就不多讲了。
我想讲的是:女主人公茱迪怎样在落到人生低谷时偶遇小狗,为何为小狗取名菲斯——意思是信念;菲斯怎样获得美国陆军授予的“荣誉中士”称号,又怎样获得“狗坚强”的外号。这是非常典型的心灵鸡汤故事。
别急,我要讲的核心来了:
“心灵鸡汤”的说法传入中国的年头其实并不算长,刚传入时一下子红得发紫,什么都要“鸡汤”一下。可是,鸡汤的滋补效果还没有显现,有人就嫌腻了。鸡汤变得像地沟油,受尽冷嘲热讽甚至抨击。美国佬喝鸡汤却喝不厌,你搜搜小菲斯的故事,看看有多少人的心灵得到“菲斯”鸡汤的滋补,康复了,健壮了。
只求口腹,不问营养,这也是一种劣根性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7:17
孔雀是美丽的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朋友请我去松江转转,顺便去一“土豪”家吃个饭。朋友说:“那个家伙最近从海外买回一批外销瓷,你去看看吧。”
车少路顺,很快到了佘山脚下的独栋别墅。客厅里已聚集了多位客人,西餐桌上青花粉彩琳琅满目,我拿起一个青花盘子看了看,再翻过来看了看,又问了价格,马上表态:“好东西,便宜!”
土豪要的就是这个结论,你跟他说得太多也白搭。瓷器归位,台布铺好,午宴就开始了。冷菜过后上了一道烧烤,满屋飘香,从形态上看像是烤火鸡。女主人热情洋溢地招呼大家:“趁热尝尝,这是烤孔雀!”
哇,筷子差点落地。座中有美女说:“孔雀是保护动物,吃了不好吧!”土豪说:“这是从我朋友的饲养场里拿来的,他那里养了许多孔雀、大雁和野鸭,我在那里吃过炖汤的,味道一般,这次就叫厨师做成烧烤。来吧!”女主人又补充说:“这只孔雀到了我们家一直死样怪气,今天早上厨师准备杀它时,它突然冲着厨师开屏了。要是被我看到,也许会刀下留情,但我们的厨师执行力是很强的,拍马屁不管用,照样手起刀落。”
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尖叫。那是一个小帅哥,背着一把吉他,被汗水濡湿的一缕头发耷拉在白皙的额头上。这是土豪的儿子,一个文青,他不能容忍一帮土包子吞噬一只美丽的孔雀,而且是烤来吃。
文青义愤填膺直冲二楼,猛烈的摔门动作将整幢房子都震了一下。一桌人表情相当尴尬。“大家快吃,别去管这个小赤佬。”土豪说,“如果不是他自己要几根孔雀毛,我也不会去买这只孔雀的。其实孔雀跟鸡啊鸭啊一样的,都是给人吃的。”
原来土豪从这批瓷器中挑了几只瓶子给宝贝儿子,文青根据不知从哪本外国小说中看来的规矩,认为应该在瓶子里插几根孔雀毛,于是才有了烤孔雀这个副产品。
文青不肯吃饭,他母亲很着急:“沈老师,阿拉儿子是你的忠实粉丝,你去叫他下来吃饭,他是会听你话的。”在众人的推举下,我只得上楼试试。文青买我面子,开了门,让我侧身而入。“沈老师,想不到你也会吃孔雀。”
我解释说:“我没有吃。起先我以为是火鸡,后来得知是孔雀,就将筷子放下了。现在中国人富裕起来了,食谱空前丰富,但我也知道有些禁忌是必须遵守的,包括不吃孔雀。”文青马上说:“孔雀东南飞啊!印度还有孔雀王朝!孔雀是很有灵性的,看到穿着漂亮的女人就会开屏,那是在表示爱意!”
“是的,是的,你说得太对了。”跟下一代顺利沟通是一件愉快的事,于是我跟他说起自己不吃孔雀的理由:“我们这一代人是饿过肚子的,所以对食物有一种巨大的贪婪,什么都敢吃,10年前有一次出差,主人请我们吃——你知道是什么吗?鸳鸯宴!什么红焖鸳鸯、辣子鸳鸯、炸鸳鸯舌……摆了一台子。我坚持不动筷子,棒打鸳鸯已属心狠,怎能再从它们身上追寻口腹之乐?还有一次在外面,主人请吃全驴宴,驴耳朵、驴鼻冲、驴口条、驴灌肠、驴肝、驴肾、驴鞭之类一股脑儿端上桌来,或清汤白煮,或浓油赤酱,我光吃蔬菜不吃肉,趁别人劝酒时就溜到院里透气,看到马厩里整齐地立着十几头驴子,黑身白鼻,面目和善,我走到哪里,它们的目光就跟到哪里。”
“沈老师你别说了,我相信你是有爱心的。我们下楼吃饭去吧。”文青又拿出我两年前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叫我签名,最后我说:“瓶子里的那几根孔雀毛真是漂亮啊!”
“那当然,你看它们多么光亮!告诉你,必须从活的孔雀身上拔下来才对,孔雀一死,尾巴上的毛最早失去供血,效果就差多啦。”文青果然是文青,有点贵族腔调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7:29
国王的演讲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148次
公元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带领孤军深入法国腹地,最后他的军队被法军逼到一个没有防卫的要塞。
莎士比亚为我们描绘出当时的场景。在战役打响之前,国王作了这样的演讲:“谁没有心思打这一仗,就让他离队好了。我们发给他通行证,还让他带上钱作盘缠。既然他不愿和我们一起以身报国,我们也不愿和他死在一起。”
著名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分析道:这个策略是,任何想要接受这一临阵豁免提议的士兵,都不得不在所有同伴眼皮底下这么做,当然,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因为这实在太丢脸了。士兵通过拒绝这一提议,在心理上已经破釜沉舟、切断退路了。他们彼此之间已经签订了一份合同,宣布面临生命危险时,谁也不苟且偷生。
接下来本应该是“打了胜仗,金票大大的有”。但是亨利五世有更高明之处,他继续演讲道:“上了年纪的人记性差,但是哪怕什么都忘了,他也会如数家珍地回忆自己干下的业绩……我们这一帮生死与共的兄弟,凡是今天和我一道血洒战场的人,都将是我的兄弟。不管他的地位如何卑微低下……此刻熟睡的绅士,有朝一日会埋怨自己时运不济,没能来到这里……”
多么煽情的激励,成为国王的兄弟,他一开口就让其他人感到英雄气概顿生。
当他的将领感慨:“要是我们再多一万人就好了。”亨利五世回答道:“哪怕再增加一个人我也不愿意,增加一个人就会分享我们那么一点光荣。”反正也不会有援军来,不如说得体面点。
这段对话据说被当时的传记作家记录下来,后来被放入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而广为流传。
阿金库尔战役最后以亨利五世的大胜而告终。那么当你凯旋,国王会跟你说“我的兄弟,到我的王宫来,和我住在一起吧,把我的妹子嫁给你”吗?当然不会,说到底这是一些空话,但这种激励确实很管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6-1 15:07:43
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149次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搞笑访谈节目《两棵蕨类之间》访谈时,主持人故意说奥巴马是一个书呆子。这位美国总统的回答是:“如果我是一个书呆子,米歇尔怎么会嫁给我呢?不信你去问问米歇尔。”似乎米歇尔是他信誉的保证。
我一点都不好奇奥巴马是不是一个书呆子,我更关心米歇尔是如何嫁给他的。
与混血儿奥巴马相比,米歇尔才是血统纯正的非裔美国人。她的高祖杰姆·罗宾逊曾是弗兰德菲尔德种植园中辛勤劳作的奴隶,死后葬在了专门埋葬奴隶的坟地里。她的父亲是一名为芝加哥市政府工作的锅炉维修工,母亲是学校的一名秘书。换言之,米歇尔的家庭是美国最普通的工薪阶层,据美国媒体报道,她小时候生长在芝加哥南部的蓝领聚集区。从美国非裔奴隶的小白屋(奴隶们集体住的木屋通常刷着白漆,有些连窗子都没有)走进白宫,整整五代人,米歇尔是这段漫长而艰巨的行程的唯一实现者。
人人都有均等的成功机会,草根阶级也可向精英上层流动是“美国梦”的核心部分。相比奥巴马总统,米歇尔是“美国梦”更好的代言人。
米歇尔在一次讲演中提及父亲,说他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还要坚持工作,每次出门之前即使手脚不灵便也要自己穿衣服。她说自己看到那个景象,深为感动,说他是她的榜样,因为他一直在辛勤工作和生活。据说,在米歇尔兄妹出生后,母亲为了照顾他们就再没有工作,一家四口人靠父亲的工资生活。同时,他们从小家教甚严,举一个例子,米歇尔兄妹每天只被准许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有点像我们中国父母的管教方式。
总之,一个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一个蓝领阶层的家庭,却培养出了两名普林斯顿的毕业生——米歇尔和她的哥哥。米歇尔从小学业优异,跳级,进入为天资聪慧的孩子们准备的天才班,最后考入哈佛法学院,获得了法律博士学位。
从哈佛法学院毕业之后,米歇尔事业发展顺利。她先在一家全美排名第六的大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几年后成为芝加哥市长的助手,负责城市规划和发展,之后她成为一家非营利机构的执行董事……在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前,她是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副院长,同时还是几个机构的执行董事。2006年,她做副院长的年薪是20多万美元,加上其他职务的收入,一年大约能挣40万美元。在大选时,她比丈夫挣得多就已是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事。
在米歇尔所有的才能中,我最崇拜的是她做妈妈的本领。在一次采访中,她说两个相差两岁的女儿都由自己一手带大,从来没有请过保姆。她的两个女儿每次出现,都是一副青春阳光、家教很好的模样。奥巴马经常赞扬妻子,说米歇尔可以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是个高效率的持家能手”。她还会为奥巴马做他最喜欢的番茄蒜蓉小虾。
除此之外,我无法想象一个“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之间挣扎、疲于奔命”的米歇尔如何坚持每天健身45分钟,并保持着“结实饱满的手臂”。为了展示这两条令人骄傲的手臂,她最喜欢穿无袖的背心裙出现在公共场合。《纽约时报》以语言犀利著称的专栏女作家莫琳称赞米歇尔的“雕塑般的肱二头肌”是“现在唯一一个能令人振奋的‘美国力量’的象征符号”。
有一种说法是,当选民们不知道选谁做总统时,就选他们的第一夫人。谁的夫人更漂亮、更聪明、更让人喜欢,侧面也反映了这位先生的能力——能够追到如此完美的女性的男人一定有卓越之处。这种心态在老布什夫人芭芭拉·布什口中得到印证。老布什有两个儿子,哥俩都从政。有人问芭芭拉·布什,这两个儿子谁会成为美国总统?芭芭拉·布什说,她不知道这两个儿子谁更像美国总统,但是劳拉更像第一夫人。
让我们再从社会学家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美国的社会学家认为,今天美国人的婚姻处在“自我表达婚姻”的时代,人们把寻找婚姻的对象看成实现更好的自己、完成个人塑造的一个可选择的方式。“是你的存在,让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电影《尽善尽美》的这句台词,可被理解成志同道合的婚姻的标签。
或许这句台词可以变成“是你的存在,让我想成为一个总统”。这是真的,在奥巴马准备竞选总统时,米歇尔看过他的竞选计划之后才答应和他并肩战斗。作为一名高层职业女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多家机构的董事,她不但为丈夫的竞选计划把关,更利用她在商界的人脉为奥巴马的竞选筹集到不少赞助。很难想象,没有米歇尔的奥巴马会参加总统竞选并且连任成功。
洪晃曾提及,有75%的中国女人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米歇尔,无疑是美国独立知识女性的代表,她所阐释的是:“干得好才能嫁得好”。
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答案是:比总统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