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25:27

苏格拉底,让大脑绕个弯儿时间:2013-06-18 作者:未详 点击:2832次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跟随其学习8年。柏拉图一开始对自己的老师并不信服。
  
  一天,苏格拉底带着柏拉图去探访一位朋友,走到一条乡路上时,柏拉图见有不少马车载着货物朝前走,便对苏格拉底说:“我们比一下脚程如何?”苏格拉底微微一笑,说:“好的。”
  
  “那我们穿过前面的城镇后会合,谁先到达,谁就是胜者。”说着,柏拉图就向前奔去。
  
  柏拉图喜爱活动,体壮如牛。路越往前越难行,有好几次,柏拉图冲撞在马车上,他不得不慢了下来。进了城镇,柏拉图暗暗着急,因为前面是个集市,街道两边摆满了货物,中间是拥挤的车辆和人流。再往前走,竟有满满的一车货物严实地堵在路上。等柏拉图穿越城镇后,愣了,原来,苏格拉底已经气定神闲地站在会合点了。
  
  柏拉图气喘吁吁地问:“您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苏格拉底指指另一条道,又指指自己的脑袋,见柏拉图仍一脸茫然,便说:“很简单,当我看到路上有很多载着货物的马车时,我并没有像你一样,急于前奔,而是动了脑子,我猜想前面的城镇肯定有集市,那么,拥挤自不必说,所以,我便从岔路上绕了过来。”
  
  柏拉图恭恭敬敬地喊了声“老师”,自此才算真正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从此谦逊学习,最终成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人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其实,无论是一段路,还是一座城,穿越虽然艰难,绕过去却很容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25:37

价值范精华时间:2013-06-19 作者:未详 点击:491次   有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知名品牌公司打工,几年后成了公司的骨干,业务越做越大,老板给他的薪水也越来越多。

  这时,他觉得公司已经离不开他了,就一次次提出加薪要求。

  刚开始,老板都同意了,但最后一次,老板拒绝了他的要求。
  
  他辞职了,带着骄人的业绩投奔另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接纳了他,但开出的年薪只有10万,他对这家公司的老板说:“你应该知道我的价值,我以前的年薪是30万。”
  
  老板让人给他端来一杯咖啡说:“这杯咖啡,在高档的酒吧是80元一杯,在火车上是15元一杯,在我们这里却是免费的。你的价值也如此,在我们这儿,你只能拿这个薪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25:50

宽容的最高境界时间:2013-06-20 作者:未详 点击:822次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不分彼此,是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度过了几日。可也许是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只是伤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去,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
  
  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那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后来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放下即宽容。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仁慈友善,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哲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26:00

赵州石桥时间:2013-06-21 作者:未详 点击:779次   唐朝的赵州从谂禅师幼年出家,依止南泉普愿禅师20年,80岁时驻锡于赵州城东的观音院。
  
  某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参礼,谈起他在路途中见到的石桥。
  
  禅僧说:“赵州石桥,远近驰名,学人向往一睹风采已久,没想到亲眼见到,也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小桥而已。”
  
  从谂禅师微微一笑,说:“可惜呀,你远道而来,只见到一般的石桥,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赵州石桥。”
  
  禅僧被从谂禅师这么一提点,顿时心生惭愧,赶紧再问:“请问禅师,什么才是真正的赵州石桥呢?”
  
  从谂禅师淡淡地说:“度人来往。”
  
  “假如没有人来往呢?”
  
  “那就是石桥功德圆满了。”
  
  40年前,佛光山初建时,在东山建了一尊接引大佛。那时受制于经济的困难、建材的局限,大部分佛像都是用水泥塑成的。后来,各地人士前来参访,看到接引大佛身边那一圈水泥塑造的佛像,就批评说:“可惜,都是水泥文化,没有什么价值。”
  
  我也慨叹说:“的确可惜,老远来一趟,都没有看到佛像,只看到水泥。怎么我们住了几十年,只知有佛像,不知有水泥?”
  
  世间万法,一切唯心,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所以,我们到什么地方,能见到什么境界,就看我们的心境如何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26:11

人为什么一定要混得好?时间:2013-06-21 作者:未详 点击:2942次   一个老朋友,去国外很多年,听说最近回来了,但他没有和朋友们联系,一个人躲起来了。大家都知道这些年他混得不好,但回来了不见人,倒是没想到。为什么?知情的人说,他是怕被熟人们追问,怕被大家轻视。说起来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但躲又能躲多久呢?回都回来了。
  
  这些年,离乡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离乡就是为了衣锦还乡,这让许许多多的游子,怯于回乡。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压力,斩断了多少魂牵梦绕的回乡之路。
  
  可谁又能保证你离乡就一定能发达呢?尤其是这些年,国内发展迅速,家乡处处日新月异,游子们的回乡路被拉得更加遥远漫长了。
  
  人,为什么一定要混得好呢?没能够混得更好、不逼着自己混得更好的人,就一定是没出息、没本事、活该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的人吗?
  
  事实就是这样,当今现实社会是这样看也是这样做的。我们自己也一样,在内心深处,不但这样衡量判断别人,甚至也这样要求苛责自己。
  
  这就是当今中国现实的价值观。
  
  但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人比人吓死人,如果大家都一样,也就没有好与坏的区别了。这世界注定要有混得好的与混得差的两种人。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所谓混得好的永远是一小撮,绝大多数人过的都是普通人的普通日子。但不同于今天的是,过去混得好的人,不像今天这样嚣张跋扈,混得差的人,也能安之若素。
  
  为什么今天人们会这样不给别人,不给自己留后路?
  
  这些年所谓混得好的标准在中国被畸形地越放越大。某大学的一位导师对自己的弟子说,到了40岁,你若挣不到4000万元就不要觍着脸来见我。这样的氛围,让我们的身边充满了垂头丧气的失败者。
  
  凭什么一个刚工作几年的大学生就得买得起房?凭什么一个女孩没几件名牌就没脸见人?凭什么中年人就一定要有车有房?中国人真的有这么富裕吗?
  
  到底是我们自己在逼自己,还是这个社会在逼我们?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好。但我知道这世界从来不会为谁而改变,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改变自己。不是一味地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是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人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不盲从,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这个世界过去总是在教人如何不服输,殊不知,顺其自然,各安天命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躲起来的哥们儿出来吧,谁爱说啥就说啥吧,躲起来他们会说得更多。再有,你在别人眼中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他们说过之后也就忘了,自己还忙活不来自己呢。倒是要想想,出来了该干点什么。只要自己能养活自己,自己满意自己,这才是最紧要的、也是要去做的最起码的事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26:27

正解:对你很有帮助的十句话时间:2013-06-21 作者:未详 点击:7019次 正解:对你很有帮助的十句话
  
  人都是逼出来的。
  
  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躁,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势造英雄,穷则思变,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简单生活才能生活幸福,人要知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得太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尤人。要定期对记忆进行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人生苦短,财富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简简单单地生活就是快快乐乐地生活。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偶尔会想,如果人生真如一场电子游戏,玩坏了可以选择重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正因为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每一天都不可追回,所以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孝敬父母、疼爱孩子、体贴爱人、善待朋友。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
  
  人,切莫自以为是,地球离开了谁都会转,古往今来,恃才放肆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即便再能干,也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做好自己的事情,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过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己少。
  
  不胜酒力,体会不了酒的美味,却能感受知己的妙处。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独的,不完整的。因为生活的忙碌,朋友间渐渐少了联络,友谊就变得淡了,所以,抽点时间,和朋友一起聊聊天,让情谊在笑声中升腾。当朋友遇到难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挺身而出,即便帮不上忙,安慰也是最大的支持。
  
  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人,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人,也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有时,明知自己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所以,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守自己的原则。世界上的诱惑很多,但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发现错了,一定要止步。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现代的人好像特别脆弱,报纸上天天报道众多名人得抑郁症,这些人一定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正因为踌躇满志,才坚信自己是完美的,是无所不能的,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变得极度自卑,甚至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为自己找一个准确的定位,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是十分必要的。
  
  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
  
  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死,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
  
  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
  
  现代社会的人变得越来越势利,爱情也越来越无足轻重,于是我不得不相信“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是对现代爱情的最确切的描述。
  
  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敌人。
  
  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因为有了敌人的存在,有了不服输的决心,才会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时候,敌人比朋友的力量更大;有时候,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却有永远的朋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30:01

平常心的人生感悟时间:2013-06-13 作者:未详 点击:6920次   平常心的人生感悟
  
  1。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舆论和毁誉,那就不去管它们,顺其自然吧。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就顺其自然吧。
  
  2。我们不妨去追求最好——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谊,等等。但是,能否得到最好,取决于许多因素,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达到的。因此,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也应该坦然地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3。要有平常心。人到中年以后,也许在社会上取得了一点儿虚名浮利,这时候就应该牢记一无所有的从前。事实上,谁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是一个普通的生命?有平常心的人,看己看人都能除去名利的伪饰。
  
  4。人过中年,就应该基本戒除功利心、贪心、野心,给善心、闲心、平常心让出地盘,它们都源自一种看破红尘名利、回归生命本质的觉悟。如果没有这个觉悟会怎样呢?据说老年人容易变得冷漠、贪婪、自负,这也许就是答案吧。
  
  5。在青年时期,人有虚荣心和野心是很正常的。成熟的标志是能够认识自我,认清了自己的天赋方向,外在的虚荣心和野心就被内在的目标取代了。
  
  6。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确立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得高,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7。野心倘若肯下降为平常心,同时也就上升成了慧心。
  
  8。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做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
  
  9。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能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
  
  10。生而为人,忙于人类的事务本无可非议,重要的是保持心的从容。
  
  11。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他就成了哲人。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心中有神的全知,所以知道人归根到底是无知的,别的人却把人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全知。
  
  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30:19

诠释偏见时间:2013-06-14 作者:未详 点击:809次   朋友家的狗,只要一随地小便,就会被扯着身子带到厕所里教育一番,训它下次不要再犯……结果,后面的状况是:那狗狗每次在客厅撒尿后,总是自觉地跑到厕所去待一会儿再出来。
  
  这就是偏见。
  
  偏见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冰箱里有5个鸡蛋,第一个对第二个说:你看,第五个鸡蛋有毛毛哦!好可怕!第二个对第三个说:你看,第五个鸡蛋有毛毛哦,好可怕好可怕!第三个对第四个说:你看,第五个鸡蛋有毛毛……第五个“鸡蛋”听到了,冷冷回道:“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是猕猴桃!”
  
  这就是偏见。
  
  偏见就是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人云亦云。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老师问学生们。
  
  学生们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啊!”“那第二高峰呢?”学生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这就是偏见。
  
  偏见就是侧重与忽略。
  
  1960年,美国史上第一次电视竞选辩论,尼克松与肯尼迪对决,竞选辩论也在电台同步直播。看电视的人都认为肯尼迪赢了,而听收音机直播的人均觉得尼克松赢了。
  
  这就是偏见。
  
  有偏见的人常常过分依赖于一种感觉。
  
  有个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从不和他们有肢体接触,可他在念研究生时发生了车祸,双目失明。
  
  “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他向心理辅导员倾诉,当辅导员说自己就是黑人时,偏见消失了。“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多么幸福的事!”
  
  左右我们行为的最大困扰是偏见,影响我们行为的最大阻碍是偏执。
  
  平心静气地看待问题,与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美德。
  
  各种偏见,都是由只从自己出发,而忘记世界的辽阔造成的,比如所谓正常人对残疾人,所谓城里人对农村人……偏见可以是高估自我,也可能是因为贬低了别人。
  
  在判断有可能失准的情况下,先宽待;避免偏见,最仁慈智慧的选择,是教养。
  
  亦舒说,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自己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因为,人越成熟,偏见也会越来越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30:33

别让金钱割断了人性的纽带时间:2013-06-15 作者:未详 点击:633次   什么割断了人性的纽带
  
  当你闭上眼睛时,必定开启了心灵的窗户。这一点是人与生俱来的,却鲜有人懂得去享受。我们生怕遗漏,我们害怕失去,我们睁大着眼睛、绷紧着神经,我们过得一天比一天累。
  
  有一天,我在路上碰到两个并非乞丐模样的人,他们说自己是外地人,钱包被偷了,需要20元钱买车票,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我没有想过他们说的是真还是假,只想着能帮就帮了。
  
  因为不经思考就给了路人20元钱,有被骗的嫌疑,所以我遭到了朋友的耻笑,朋友一个“傻”字便把我概括了。至今,我也没弄明白,我的做法是太善良,还是太傻?或者是朋友想得太多?但我愿意相信那两个人是真的遇到了困难,我小小的帮助也许能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走出困境。
  
  我常常感动于温暖的故事,感动于人们的善良,感动于人与人之间至真至诚的美丽瞬间。每次听到感动人心的故事,我总喜欢记录下来,希望某一天或许能出版成集,把这种感动带给更多的人。
  
  前不久,我就记录了一个发生在母亲身上的故事:一次她去超市买了几大袋东西,出门时,由于双手被占着无法拉开门,走在她后面的一个女孩快走了两步,帮母亲拉开了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母亲走出后才松手。当母亲道谢时,那个女孩说:“我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希望她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会有人为她开门。”母亲讲的这件小事,在我的心头温暖了许久。
  
  一日,我因患病去医院输液。年轻的小护士为我扎了两针也没有把针扎进血管,针眼处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时我正想抱怨几句,抬头却看到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于是我安慰她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小护士连声说:“感谢您让我扎了三次。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真是太感谢了。”我告诉她,我有个和她差不多大的表妹,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有她的第一位患者,我真希望她的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我愿大家都有将心比心的宽容,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真诚和理解。
  
  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现代物质社会的浸染下变得异常脆弱,存款、房子、财产等,这些就能轻易地将人性扭曲,将情谊割断。亲人、爱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靠感情来维系,金钱关系上升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第一要素。
  
  我们曾经看到为了分得一套房子,姐妹几个翻脸成仇人,前半辈子是相亲相爱的亲人,后半辈子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曾经我们也看到一些生意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富了一个人,苦了一群人;曾经我们还看到朋友之间为了争夺利益,大打出手,对簿公堂,昔日感情荡然无存……
  
  温暖的故事在减少,丑恶的故事在增加,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报纸上看到发生在南京的一个真实事件。夫妻两人结婚四年,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男方偷偷转移了夫妻两人做生意赚来的十几万元钱,只答应分给女方很少的一部分,女方心理当然不平衡。于是在一天夜里,女方叫上自己的哥哥、父亲、表哥等五六名亲戚,拿着刀、木棒等凶器,守在男方经过的路上,准备用要挟的手段把钱要过来。结果可想而知,男方的两只胳膊都被砍断,头部左右各被砍了一刀,到现在还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那些让他们不顾夫妻情面,争来夺去的十几万元钱,现在用来缴付医药费恐怕都不够吧!女方还落得一个伤害罪,被判入狱。这是何必呢?机关算尽,争来斗去,都是为了身外之物,将感情置之不顾,将人性的丑恶充分暴露。
  
  然而,贪婪真的让人快乐吗?得到金钱就意味着拥有一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人们往往要在妻离子散、遭万人唾弃后才能醒悟。
  
  一天,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人,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反而和亲戚朋友处不好关系,身边的人都说他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人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人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人笑了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让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道理!
  
  很少有人知道,著名的慈善家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过双眼。
  
  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劳肯干,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可当他富甲一方后,便变得贪婪冷酷起来,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带的居民深受其害,对他恨之入骨。有的居民甚至以他为原型制作木偶,并放在绞刑架上将“他”“绞死”,以解心头之恨。无数充满憎恨和诅咒的威胁信被送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不齿他的行径,而将儿子的坟墓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中迁出,说:“在洛克菲勒支配的土地上,我的儿子无法安眠!”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是在众叛亲离中度过的。当洛克菲勒53岁时,他疾病缠身,人瘦得像木乃伊一样。医生告诉他必须在金钱和生命中选择一个。这时洛克菲勒才领悟到,是贪婪这个恶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去剧院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他开始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
  
  后来,洛克菲勒开始考虑如何把巨额财产捐给别人。起初人们并不接受,可是通过他的努力,人们慢慢地相信了他的诚意。洛克菲勒创办了不少福利事业,还帮助黑人。他一生至少赚进了10亿美元,捐出的就有7。5亿,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他。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在金钱中迷失了方向,后半生千金散尽,他得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平静、快乐、健康和长寿,以及别人的尊敬和爱戴。这正印证了“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如果一个人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便会迷失自己的世界,也领略不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快乐,也永远寻找不到生命的真谛。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钱财乃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机关算尽,反误了人间最真的情谊。
  
  别让金钱割断了人性的纽带,人生一程,同行是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26 21:30:47

放下所有的复杂时间:2013-06-15 作者:未详 点击:893次   放下所有的复杂
  
  一
  
  我一直以为穷人是最缺钱的。
  
  我有一个表叔,穷人,侍弄土地,修理地球。我还有一个表舅,富人,开一家大厂子,身家千万。因为亲戚家办喜事,他们聚到了一起。
  
  一整天,表舅不断地打电话,内容大体是收款、入账、催款之类的。声音大得吓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笑不得。倒是表叔,脸上没看出喜,也没看出忧,规规矩矩地迎来送往,全天没说出一个“钱”字。
  
  那一天,我觉得,富人看起来比穷人更缺钱。
  
  二
  
  我有一个朋友,表面上温和恭顺,但一转身就骂我。
  
  当然了,他骂我的事,是他的朋友告诉我的。
  
  你说,我的朋友是朋友吗?他的朋友算朋友吗?都不能算。
  
  当着面的事,看起来很热闹,却总是云山雾罩的,让人心里没底。只有一转身,你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来。
  
  现实中,有的人,假得一本正经,装得海枯石烂,假装得扑朔迷离。在这样的深度和厚度中,你只好晕头转向。
  
  三
  
  有一天,我看一个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我问他,你怎么了?他愣了,说,没怎么啊!
  
  走近了才发现,他没戴眼镜。他还是他,不过是没戴眼镜,为什么怎么看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呢?
  
  我摘下眼镜,照镜子,吓了一跳,原来,看自己比看别人还不顺眼。
  
  后来,与人相处,即使觉得对方说话做事别扭,我也赶紧原谅他。因为,在原谅之前,我先想到了自己的别扭。
  
  四
  
  我很少在学生面前读自己的文章。
  
  读的时候紧张,读完了就更紧张了。自我卖弄的嫌疑,常常让我不敢抬眼看学生,那种感觉,就像是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发现,遂语无伦次,手足无措。
  
  读别人的文章,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可以高声大气地夸赞,可以居高临下地褒扬,脸不红,心不慌,甚至敢用自己的威势,逼迫学生们生出与我一样的钦佩来。
  
  这个世界,没有比夸赞别人更让人心安理得的事了。
  
  五
  
  去采访一个老人,他在“文革”中差一点被迫害致死。
  
  谈起过往,他欷歔感慨。不过,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那些曾经迫害过他的人。他说,他们现在过得很不容易,过得很苦很苦。
  
  “怎么这个人没心没肺的,像个‘二百五’?”回来的路上,同去采访的小伙子,觉得老人实在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于是,说了这么一句难听的话。小伙子的意思是,你的仇人倒霉了,你该高兴才对啊。
  
  我笑笑,没说什么。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比海还深的宽恕。
  
  六
  
  前几年,在北京碰到一哥们儿。他说,你挺好,活得简单。
  
  我不知道他什么意思。我以为,他说我只会教书,干不了别的。后来,我懂了,他那是在夸我呢。
  
  原因是这些年我有了一些欲望,欲望让我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人一复杂,就痛苦连连。
  
  现在,我恨不得把所有让我复杂的事都放下。人要想快乐,不用求签,不用敬神,放下一点,就快乐一点。
页: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