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印记】
编者按 悠长风笛声响起,那线条流畅的钢铁身躯,那磅礴的气势,那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呼啸着开进时光的隧道里,那是属于内燃机车永恒的记忆……在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大事记里,1959年9月,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大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卫星”号,开启中国内燃机新时代,永远值得国人骄傲和铭记。
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卫星”号诞生始末(图5幅)
■黄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上世纪50年代末,国民经济蓬勃发展,铁路运输量骤增,国家急需新型大马力牵引机车来满足铁路运输的需要。1958年夏天,铁道部向全国机车生产厂家提出“内燃、电力机车并举,以内燃为主”的制造方针。7月30日,四方机车车辆厂试制液力传动内燃机车项目正式上马。工厂派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赴铁道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取经,与他们共同设计研制新型机车。经过反复论证和实验,工程技术人员最终设计出了图纸,并投入生产。当时,四方机车车辆厂的技术工人革命干劲高涨,大家纷纷向厂里写决心书、请战书。参加新型机车研制的成员都是从各个车间挑选出来的技术尖子,根据设计人员绘制的图纸,技术工人开始试验制作,一切都是全新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技术数据可以参考,只能靠边摸索边试验,失败后再重新改进。
当时,四方机车车辆厂内燃机车研制车间管理非常严格,出入车间现场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挂上一个特制胸牌,以证明自己工作身份。内燃机车的研制试验设备也非常简陋,工人们用木头在厂房里搭建成临时架子,再将试验用的发动机放在木架上,测热器、曲轴、定子和转子以及仪表等工具也都临时挂在发动机旁边。搞试验时,技术人员还要拿个板凳坐在仪表边,关注着数据的细微变化。
为了尽快研制机车发动机,技术工作组的人员春节期间都吃住在厂里。除夕夜的晚上,正赶上发动机试验进入关键时刻,技术工作组的人员在100个小时以内寸步不离开试验台。西北风旋转着碎雪从研制车间的大门的缝隙钻进来,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人浑身上下冻透了,脚冻得麻木,手冻得拿不住工具,就跺跺脚,搓搓手再干……除夕时刻,厂里食堂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厂领导送来了暖心的新年祝福!
1959年9月,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出厂了,并以具有大跃进时代色彩的“卫星”号命名,代号NY1。该型号机车填补了新中国没有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历史。
“卫星”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为客运机车,由两台联挂牵引,亦可单独使用。每台机车前部为司机室,后部为动力室。动力室装有两套完全相同而独立的动力装置,每套额定功率为735千瓦(1000马力)。构造速度140公里/小时,车重84吨。
1959年10月,“卫星”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赴京参加了全国工业展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参观后,题诗:“电驰风掣今在眼,巨龙追逐卫星奔。韶山初见星星火,此日已经燎大原”,表示祝贺。这诗中提到的的“巨龙”、“韶山”都是与“卫星”号内燃机车同时代研制的新型内燃机车。
“卫星”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成功后,共制造了4台。主要用于上世纪60年代干线客运内燃机车牵引任务。经过12次试运转,走行4021公里后发现,该型机车在100公里/小时以下时性能良好,在100公里/小时以上时工作性能不稳定,未能完全达到原设计要求,后未继续生产。虽然“卫星”号机车没能批量生产,但给以后我国内燃机车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后来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的“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设计生产的。
图1:“卫星”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照片。
图2:当年“卫星” 0001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在北京站牵引客运列车的情景。
图3:当年技术人员研制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工作场面。
图4:上世纪60年代,由四方机车车辆厂业余美术组创作的“卫星”号宣传画。
图5:四方机车车辆厂为纪念“卫星”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制作的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