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我批评了我的上司
涂怀军
最近,员工情绪不稳定离职多了,每次在签离职单时,总要和员工聊聊,他们为什么要离职,公司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他们还有什么诉求需要解决,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离职谈话,想想自己在HR岗位快20年了,与多少离职员工谈话已经记不清楚了,而我自己离职,领导跟我的一次谈话,我却记忆犹新,因为我批评了我的上司。
那是2013年12月24日,平安夜。这一天,对我来说,并不平安。下午,我正在开发区劳动局办事,接到助理颜安打来电话,说:“涂经理,陈副总让我联系您,请您速回公司,有事情找您。”接完电话我在想,昨天不是来邮件说,裁员暂告一段落了嘛,难道又提出名单让我去裁员。
很快我回公司,走进副总办公室,除了陈副总外,还有财务汪副总监也在,看着这架势,明白了是专门等我的。汪副总监是上月由财务经理提拔财务副总监的。
陈副总看见我进来,一改往日阴冷的脸,笑呵呵招呼我坐下。我顿时感到受宠若惊,浑身不自在。他虽说是我的上司,其实我们平时除了工作,并无其他交集,每次进他办公室总看到他一副很忙的样子,究竟忙什么,谁也不知道。
“最近忙裁员,辛苦你了。根据裁员计划,你也在其中。还请你配合。集团要求,给你一周时间,元旦放假前完成工作移交给汪副总监,离职。”
我心想:好家伙,裁员到最后把我也“装”进去了。我看着汪副总监一副洋洋得意、小人得志的样子,真想吐,想起在公司办公会上,他多次对我部门的工作像“教师爷”一样评论、指手画脚,当时也没多想,只是觉得他就这个德行。
我清楚记得,从11月至12月实施经济性裁员,到今天我也是被裁对象,掐指算算我是第四批、第18个被裁对象。想想自己入职13个多月,我的前任王如东干了半年,王如东的再前任干了3个月,在试用期内被“出局”了。张副总曾经和我开玩笑说:“涂经理,你们综合管理部经理是个高危职业。”
“涂经理,你在综合管理部主持工作期间,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交代的事情,落实不及时,下面的人拖拉严重,你管理不严,离职员工上访处置不及时。”陈副总在数落着我的“罪行”。
我一边听,一幕幕不由地浮现在眼前:
不必说刚入职时一片乱象,桌面上摆满了待处理的工伤材料。全年处理的工伤事故中还有2011年没有处理的遗留问题。我下力气和时间理顺了工伤处理流程。
不必说处理了劳资纠纷,上至副总经理,下至员工,中间还有部门经理的劳动争议仲裁。准备应诉资料往返于仲裁委、中级法院。
不必说订单时有时无,经历了不间断地裁员和招工。要人时,想方设法去招工,回头看看全年招工94人,保障了生产用工;不要工人了,让我想办法,希望一夜之间工人“消失”,全年企业辞退员工146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1人。
不必说处理了公车违章罚款的销案,竟然还有2011年出现的违章等待处理。
不必说有多少个夜晚在办公室挑灯夜战起草公司文件、办公会议纪要、月度总结汇总材料。
不必说夏天冒着酷暑带着部门员工为车间员工送“清凉”,寒冬里自来水管爆裂起床去关阀,减少损失。……
卸磨杀驴。我只是一笑了之。
“陈副总,你刚才说了那么多,你作为公司常务副总,集团张董事长让你在淮安公司主持工作,你又做得如何?”我严肃地面对发问。
陈副总对我问话,明显地感到惊讶,他也许很难理解,平时很少与他交流的我,今天怎么了?
“这个问题,集团张总对我自有评价。你就不用考虑了。”
“我入职是你面试的,当时我问你公司怎么样,你说还不错,真的是这样吗?”
“我了解到,你在淮安公司主持工作的5年,是年年亏损,每年都在1000多万,你怎么对得起集团领导,对得起员工。”
“公司效益不好,工人没有福利,每次发工资,生产部都要吵架,工时定额不公布,工人有情绪。而你却拿着30万的年薪。”
“你和你的团队配合又如何,顾副总不是也在为了工资、补偿金打官司吗?”
“你在常务副总的位置上,关心过员工吗?看望过住院的员工吗?上下级之间冷漠到无法再冷漠了。”
“一个无能的领导,却在会上张口闭口要对公司负责,对集团负责,你用什么样的业绩对他们负责的?在下属的眼里,你不过就是来混日子拿钱的吧?”
坐在一旁的汪副总监,眼睛惊讶地看着我。“涂经理,不说了,忙交接吧”
“我明确告诉你们,元旦前交接是不可能的,我给你们的时间是过了元旦,如果你们为难的话,我打电话给福建集团张董事长”
“为什么要过了元旦才交接?”
“一月份就过年了,还需要我解释吗?”
“好吧,你不用打电话了,就过了元旦吧。”
走出副总办公室,我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和轻松。职场的上上下下,早已习以为常,而我今天批评了我的上司,在职场却不同寻常。
就这样,元旦后我办理了离职手续。
次年春节后,我应聘到一家纺织服装企业担任副总经理,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接到“老东家”李副总的电话:汪副总监出事了,在3月份被公司辞退了,公司5月份被浙江人收购了,陈副总被解聘回东北老家了。
人在职场,看沧海桑田,云卷云舒,我心依旧向明月。前几日,我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班上还说起这件事,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要清楚能做什么,要量力而行,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也是职场规则。
(作者系江苏省金湖县金绿源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此帖被橄榄树在2018-07-03 14: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