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陈应松长篇小说《森林沉默》:在光与光相遇的缝隙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487
财富: 1290474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620(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6
楼主 发表于: 2020-04-10  
来源于 书评 分类

陈应松长篇小说《森林沉默》:在光与光相遇的缝隙

来源:文艺报 | 刘海涛  2020年04月10日09:30 9mF '   
I= mz^c{  
        面对城市的喧嚣,森林是沉默的,而这种沉默也与喧嚣一样,反衬着内心的孤寂与久违的期待。从这个维度讲,无论森林是吴兴华心目中的“理想国度”,还是陈应松的“精神故乡”,终究都更多是属于过去的、属于记忆的,这场“森林体验”是以“出森林”为目的的,他们面对的哪一种未来都是对原来自我的超越与善良本性的回归、提升,是平衡的趋向。 S$6|K Y u  
ewZ?+G+m  
        谈及森林,会令我们想到神秘、广袤,以及生命的孕育,这也为无数的作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如果把这种创作称为“森林文学”,那么在这文学的森林中不乏一些独特的作品。譬如吴兴华的诗《森林的沉默》,告诉大家“月亮圆时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在他的心里,“森林是理想的国度”;对于陈应松而言,森林则意味着其“精神与肉体回归的双重故乡”。陈应松认为,“森林永远是沉默的,不能表达自己,它只是静静保存着人类无法磨灭的乡愁,以自然的生态庇护着众多的生命与种子,成为仅存的最圣洁的灵秀之地,对于远在城市里面的人来说它是沉默的”,并把这一感触融入《森林沉默》(《钟山》2019年第3期)。出入于那片“诡异”的森林,蕺玃(即“我”,一个疑似与野人杂交的满身长满红毛的“怪物”)、叔叔麻古、干爹贵将军、祖父蕺老泉等一群常年以森林为生活环境的人,和以支教女孩花仙为典型的一群城市人,带读者一起辗转于咕噜山区,进行一场奇妙的森林体验。 2w?q7N%  
44]s`QyG  
        小说依然延续着“神农架系列”的特色,有一些神异,有一些魔幻,陆续进入我们被现代城市文明武装的头脑。如安徒生·因贝特所说:“在魔幻现实主义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陈应松把那森林及森林里的神奇、看起来不可思议却很可能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写了出来。那唯有森林里才能生长的神奇植物与动物形成的天然景致,那一直存在于咕噜山区的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甚或粗野的色彩,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占全书达六分之一篇幅的森林景物描写,不但强化了森林的自然之美之雄之幽,增加了读者对自然的认知,也使人“广大其心,导达其仁”(钱穆语),并与那些看似魔幻的事情构成一种天然的和谐,这种森林文明相较于城市文明有着原始的生命力,也有着人类古典时代的纯粹和良善。 o<`vh*U@,4  
C"hN2Z!CD|  
        通览全篇,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应属花仙的出场及其自杀的结局。叙事上带有浓重的城市文明向森林文明寻找救赎的味道。作者大量运用了日记、诗歌的形式,将花仙个人的矛盾、自责、悔恨相交织的复杂心理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不露声色地将两种文明相遇过程中的缝隙、隔阂、碰撞甚至相互“绞杀”的气息传递给我们。山外面的老板花两万元买走蕺玃和爷爷的药兜,转手高价卖出,修建飞机场的人用各种手段占有本属于山区人的财富,蕺玃被宣传成红毛野人用于赚钱……这种“被占有”,引导读者去探究森林沉默的深层原因。此后,代表着城市文明的花仙来了,花仙的一句话尤其引人深思:“我不是因为恨而来的,是因为爱。”此时,两种文明之光自发而非自觉地相遇了。 @KN+)qP  
#lYyL`B+~  
        祖父说蕺玃“就是只野猴子”,这话可做多种理解,不过也隐隐说明在森林文明内部,人们对自我的认知是存在局限的甚至是狭隘的,可能也需要一面来自外界的镜子。花仙眼里的蕺玃更加公正客观,“不识字就真正是一只猴子……如果你识字,你就是人”,不仅还蕺玃以尊严,也显露出森林与城市的根本不同及其分化的原因。森林的确如小说中所说的“没有派出所,只有良心”,在森林沉默的胸怀里,唯有强大的认知与情侣般的默契才能感知其善良、温柔、苍凉与野蛮相混合的文明与礼规。正因如此,这种可爱的东西能保持多久又是一个问号。从小说中大家对黑熊的处理态度以及王小喜祖母听到采药人喊“斗地主了”时上吊的做法可以看出,那片森林抚育出的人的观念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差距。这是否从侧面暴露了那些被原始美好包裹下的幽暗? 6EqA Y`y  
TBj2(Z  
       相较于这种粗俗,城市里的文明人则呈现着另外一种精致的虚伪。花仙的男友——构陷老师的坏男人就是一例。他所言的“只有隐秘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让我一次次探问,这是真理还是城市文明里的那些苟且?它与森林里人们直白的粗话以及洞中的性骚扰距离有多远?是作者要直白化地告诉我们两种文明的背后是什么,还是它们都有共同的不堪?小说中的这部分叙事,似乎隐喻着城市人需要对森林的再认识与对自我及现代文明的再认识。遗憾的是,花仙以自杀结束生命,如果这是作者想寻觅的自赎,从森林深处寻求解脱的方式毕竟是不彻底的,也是不光明的。因为这种自杀式的结束,除了带有救赎的味道还有“殉道”的情怀。然而“道”在何方,森林是吗?森林的沉默是吗?如果不是,那么或许只有一种解释:这是一种牺牲,是为唤醒蕺玃这一象征原始生命文明力量的“怪物”回归现代文明,在与蕺玃生命相融合后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花仙找到了那个坏男人所问的“灵魂在哪儿”,并以自己的行动唤醒了那里的灵魂。任何一种进驻成为其主人都是要有代价的。比如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年轻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都有可能在奢华与浮躁中迷失一部分自己,这代价是与他们想成为这里的主人相辅相成的。花仙也是一样,选择了森林,也要有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不是所有的美好都是与美好或纯洁相关联,可能正好相反。在森林与城市的关系中,救赎是相互的,牺牲是相互的,而不仅仅只是森林单方面的沉默抑或城市单方面的喧嚣。 X8Z?G,[H  
t*{L[c9.Uq  
        小说中的森林可以解读为几个层面:森林中人眼里的森林、城市中人眼里的森林。对于森林中人来说,城市可能也意味着一种森林,一种人们常说的钢筋水泥的丛林。但不管森林是原始的还是现代的,那都是孕育我们的地方,进化着我们,也被我们所进化。同时,物化的森林,归其根本,还是“人心的森林”,它可以成为城市喧嚣的森林,也可以成为大自然里沉默的森林。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去开垦、去挖掘,更需要去反观。面对城市的喧嚣,森林是沉默的,而这种沉默也与喧嚣一样,反衬着内心的孤寂与久违的期待。从这个维度讲,无论森林是吴兴华心目中的“理想国度”,还是陈应松的“精神故乡”,终究都更多是属于过去的、属于记忆的,这场“森林体验”是以“出森林”(出森林人之森林,出城市人之森林)为目的的,他们面对的哪一种未来都是对原来自我的超越与善良本性的回归、提升,是平衡的趋向。如奥德修斯旅程一般,要克服倒退的诱惑,“使我们确信征服未来是值得的”(卡尔维诺语)。但森林及其文明作为人类孕育发展中的一个子链,无论从小说描写还是实际发展情况看,都是需要完善的。 ,+=9Rp`md  
+&GV-z~o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dqqjk离线
乔吉奎
级别: 管理员

UID: 39817
精华: 16
发帖: 82098
财富: 222953 鼎币
威望: 18 点
贡献值: 8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8 点
在线时间: 10484(时)
注册时间: 2016-09-07
最后登录: 2024-04-26
沙发 发表于: 2020-04-10  
dqqjk离线
乔吉奎
级别: 管理员

UID: 39817
精华: 16
发帖: 82098
财富: 222953 鼎币
威望: 18 点
贡献值: 8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8 点
在线时间: 10484(时)
注册时间: 2016-09-07
最后登录: 2024-04-26
板凳 发表于: 2020-04-10  
感谢精彩分享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