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大学英语思政元素的探索
dongzi在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477
财富: 1290441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619(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6
楼主 发表于: 2020-09-27  
0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大学英语思政元素的探索

管理提醒: 本帖被 dongzi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27)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W7r1!/ccj  
M[LjN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与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思政课程”相对应,泛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SO^:6GuJ  
o*& D;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能运用所学处理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基于大学英语课程具备人文性的特质,我们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于教学中,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目前,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功能都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完整的育人体系,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 ^kA^> vi  
1'@/ jR  
二、理论依据 ]U.1z  
Au(zvgP  
关于隐性教育的概念,沈嘉祺认为,隐性教育是行为主体在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非预计的某种体验的过程[1]。 8(J&_7u  
8T6.Zhv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周俊、肖文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侧面的、间接的、渗透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bR"hl? &c  
p}_n :a  
通过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显性课程与包括大学英语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隐性育人课程相结合,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格局。 ~Q}JC3f>  
"$#X[ .  
三、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 ]c%yib  
vs}_1o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由于突出的人文性特征,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在教授語言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挖掘知识体系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自然、合理、有效地融入教学之中。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引发思想的共鸣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坚持文化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试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文化自信、道德品质四个方面挖掘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 (lBgW z  
ASME~]]?  
(一)培育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 c~bi ~ f  
7/%{7q3G>  
家国情怀拉近了国家与个人的情感距离,是个体的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统一。随着时代发展,家国情怀的内涵也在丰富和发展。“家国一体”“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以国家繁荣为荣,培育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 oju)8H1o#  
qP@d)XRQ  
我院为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绝不是培养多少合格的施工员、安全员、建筑师助理、造价员,而是要培养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大学英语线上听力训练模块中设置今日中国专题,将“中国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中国高铁”“中国天眼”“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等新闻报道素材编辑成听力训练+小组研讨的形式。每当讨论国家近几年来取得的成就的话题时,学生都会激情澎湃,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表现出对国家、民族高度的认同感。在线上听力训练素材中选用的如“叙利亚再次爆发战争”等热点时事新闻报道,让学生感触“没有国,哪有家”。用真实事例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在涉外事务中立场明确自觉维护祖国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中国梦”助力,培育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 ^o^[p %  
IMjz#|c  
(二)立足鲁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Ux*":  
GAG=4 g  
2016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院为土建类高职院校,通过“鲁班文化”的育人实践来培育建筑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我院成立了鲁班文化研究会;打造了鲁班文化育人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和技能竞赛节等;建造了鲁班广场和文化长廊等系列以鲁班文化为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鲁班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对接课程评价标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以培养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鲁班文化育人体系。 huVw+vAA  
.4P5tIn\  
新时代鲁班文化,即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等内容,这正是建筑行业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品质。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新的内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应有的职业态度和尊崇的精神理念。当代的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DdJ>1504  
B@XnHh5y  
结合我院土建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大学英语课程整体设计中,将“鲁班文化”“工匠精神”融入其中,纳入大学英语育人体系中。在行业英语教材编写中,选用“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普利兹克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等阅读素材,分析人物故事中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品质和精神,学生逐渐产生对专业的认同,使“鲁班文化”“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ocOzQ13@Y  
}+";W)R  
(三)拥有文化自信,弘扬中国文化 /cM<  
H=b54.J8&  
目前,高职大学英语教材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少之又少,使学生无法有效输出本国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培养高职学生全球视野,倡导跨文化语境下运用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涉外事务中具备运用英语介绍、传播和宣扬中国文化的能力,拥有文化自信,弘扬中国文化。在强调全球视野的同时,坚定本土立场和弘扬本国文化。 e }>8rnR{  
[ aC7  
在通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置今日中国的听力教学模块,听力教学素材可以选择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的时事新闻报道、“一带一路”英语纪录片、美国探索频道三集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等素材了解当今中国。在行业英语教材编写中,设置建筑中国的教学模块,采用翻译+口语的训练模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徽派建筑、中国建筑史上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中国承建的海外工程典型案例,掌握相关词汇的翻译,并能简要地口头描述相关话题。使学生产生对专业认同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M5DQ{d<r  
 mkH {%7n  
(四)立足道德修身,培育高尚品质 O/b~TVA  
l+g\xUP  
道德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习惯性、比较稳定性的特征和倾向[2]。当代的高职学生成熟中带有幼稚;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教学重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在这种氛围下高职学生更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思政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的学习;社会环境的多变、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高职学生思想出现动摇、学习动力不足、行为出现偏差。在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关注道德品质的培育,让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情感转化成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助力高职学生实现成才目标。 A<-Prvryt  
+iKs)s_~  
英语文本阅读素材中有丰富的蕴含着爱情、亲情、友情等真善美的佳作,如Friendship; In This Life, What Did You Miss。有许多谈论世界观、人生观的文质兼美的短文,如Train Yourself For Success; You Are Stronger Than You Think。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经典美文,引起共鸣;英语协会每年举办主题演讲,如My Dream,启迪思考。在课堂引导和校园气氛的合力之下规范学生行为、培养高尚品质。 r;m_@*]  
xDv5'IGBb  
四、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要领 x|C[yu^c  
]gI>ay"\QA  
(一)坚守课程定位,服务专业 49. @Uzo  
1haNca_6,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改革是在大学英语课程顶层设计中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中,发挥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功能并形成体系。坚持课程定位不变,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在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坚持为专业服务的原则,服务职业岗位的需求,保持“通用英语+行业英语”的框架不变。在线上+线下的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文化自信、道德品质四个方面的教学素材,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真实事例中得到感悟。 mRVE@ pc2X  
XwWp4`Fd  
(二)采用线上+线下移动学习模式,拓宽学习渠道 &s m7R i  
HRP4"#9R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为达到某种学习目的,通过手機这类无线设备从网络中获取一些可供学习的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移动学习具备:可移动性、即时性、互动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时更新线上听力训练模块中的时事热点新闻。小组讨论环节可以借助移动学习的互动性优势,将课内面对面讨论延伸到课外线上讨论,拓宽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两结合,打破时空的限制,拓宽学习渠道。 ]r++YIg!j  
|KEq-  
(三)融入思政考评元素,注重知行合一  =d07c  
?z,^QjQ}  
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每个项目考核中包含知识和技能考核,占比80%,将价值取向、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文化自信、道德品质等思政考核指标量化考评,占比20%。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任课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本人、同学组成,从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多维度地综合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使“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拥有正能量。 Q(Q .(  
K6"#&0  
(四)转变教师观念,挖掘学科育人功能 ::bK{yZm   
fNjxdG{a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力量,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是师范类院校毕业,人文素养和教学能力较强。要让每位大学英语教师“种好责任田”,首先,让教师理解并且接受“课程思政”的理念,通俗地讲就是在日常教学中要“教书育人”,真正做到“育好人”,让学生拥有正能量。落实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其次,以点带面,骨干教师先试点,带动全体教研室教师参与。同时加强与思政课老师的交流,丰富思政理论知识。结合英语学科人文特点,集体探索本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有效、合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fk+"!-i%"  
yO}RkRA  
五、结语 X]up5tk~  
m2&"}bI{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落实“教书育人”,把“育人”“育好人”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做到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与德育协同发展。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深挖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在教学中落地。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