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制了吐蕃社会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条文,“吐蕃基础三十六制”,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派大臣吞弥桑布扎去印度留学,创造了现在还在使用的藏文。“从东方汉地和木雅,引进公历书算,从南方白色的印度,翻译佛陀正法经典;从西方栗特尼泊尔,开享用财物的宝藏;从北方霍尔与回纥,获得法律事业的楷模,统治四方的勇武之王,边地财富悉聚治下”《智者喜宴》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定都拉萨。拉萨是个被高原群山环抱的小型平原,拉萨河像牛奶一样在平原的南方流过,水草肥美。平原中间有个湖叫做卧塘湖,旁边有三座连在一起的小山。在松赞干布的祖先拉托托日年赞的时代(年赞,王的意思)佛教开始传入吐蕃。传说拉托托日年赞第一次看见拉萨,看见天堂般的平原,那平原上有三座山,东有红山,中有药王山,西有帕马日山,河谷地带,绿草茵茵,牛羊肥美,藏王在逆光中看见拉萨河白银般的闪着光芒,如牛奶,所以取名为卧塘,就是流着牛奶的草原的意思。红山好像吉祥侧卧的大象,药王山好像狮子吼着跃向天空,帕马日山如老虎入洞,就在红山上建立一个白塔,是拉萨最早的人为建筑。松赞干布即位后回忆起“昔日我祖拉托托日年赞,乃圣普贤之化身,曾住在拉萨红山顶上”,于是决定“践履先王遗迹,往彼吉祥安适之处,而作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于是,王又从此(他的故乡墨竹工卡的强巴弥居林宫)前进,至红山顶修筑宫室居焉”。另一个说法是他“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这个公主是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卫藏通志》的记载则说“松赞干布好善信佛,……逐修布达拉城垣”。据说,最初的布达拉宫有“九百九十九间房子,连宫顶上的藏王寝宫共一千个房间。宫殿顶上树立着长矛旗帜”,飞檐、走廊、装饰着各种珠宝,丝绸、风铃,风来时万铃齐奏。为文成公主在南面筑了一座九层高的宫殿,与布达拉宫用银子和黄铜打造的桥连接着,桥上还安着风铃,挂着帷幔,公主过桥去见藏王的时候,桥就歌吟飘舞起来。布宫有四个城门,南面的城墙下,挖了深壕,上面铺着木板,木板上再铺上火砖,造出奇妙的效果,一匹马在上面跑过,听起来就像群马在奔驰。人们赞美这座宫殿,“极尽精美之能事”,“妙丽庄严,世绝其伦”,“胜似天堂之城寨”。因为建立在“玛波日”山,玛波日山就是红山,所以叫做红宫。布达拉宫是后来虔诚的佛教徒把它比喻为“普陀山”,才又叫布达拉,“布达拉”是藏语“普陀”的音译。一座伟大的宫殿当然需要时间来生长,伟大的建筑是有命运的,决非简单的土木工程。在八世纪后期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的时候,雷电袭击了布达拉宫。之后,在赤松德赞时期,布达拉宫又一次遭到雷击,当时佛教在西藏的地位并不牢固,人们把布达拉宫遭到雷击与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联系起来,“红山遭到雷击,人病畜瘟,年荒受灾,因此,全体属民心生反感”认为“此因赞普(藏王)信奉佛法所至”。但赞普决不动摇,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大师,大师绘制了精美的坛城图,做了一个圆光塔,指出雷击红山的乃是念青唐古拉山神,制造灾荒瘟疫的乃是永宁十二地母神,大师做了圆光法事,降服了它们。见(《西藏通史》上卷147页)九世纪中叶西藏爆发平民起义,布达拉宫在战乱中被大部分毁灭。只剩下松赞干布修行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圣观音殿,继续供奉着阿雅洛格夏热(圣观音自在)。 mDUS9>
fsoS!6h0k
布达拉在黑夜中等待它的救主,伟大的建筑总是在杰出人物的时代复活。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是西藏历史上的另一位英王。他由于杰出的业绩而被称为“阿巴钦波”即“大第五”——伟大的五世。公元1643年,林迈夏仲”贡觉群培大师对五世达赖说,曾见宁玛派预言,……在红山与加布日山(药王山)之间将会有一绵亘之宏广宫殿。” F44")fY
\&fK 8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