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治班之策
答对“管”人这道题:扬长抑短、取长补短
◎张劲松
作为已经在班组长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的变电运行职工,我是在单位班组建设关键时期,临危受命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宁阳县供电公司变电运行二班任班长的。在此之前,我在公司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任站长,工作得心应手,班组管理也是风生水起。单位领导从全局出发,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特点,决定调我到变电运行二班担任班长,以期待改变其班组工作效率极低的现状。临行前,公司分管运行的经理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嘱咐:“大胆管理,如果你能把变电运行二班管理好了,那你管理香港也没有问题了。”这句话让我倍感压力。
到公司变电运行二班后我很快发现,该班组由于地处偏远(距离县城将近50公里)和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人员流动性很大,这也直接导致班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不仅直接导致该班组的整体水平很难提高,也使得工作氛围和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作为新任班长,管理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个人技术水平的不均衡是导致班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发现问题所在后,我迅速调整工作思路,把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作为重点,采取内外结合、以人为本的方式,积极做好人才的协调和培养工作,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彻底扭转了原来班组管理的被动局面,变电运行二班也由原来的“脏乱差”班组成为公司炙手可热的优秀班组。
选好小组长,实行“划片管理”。初到变电运行二班工作时,我就发现大家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执行上级指令的意识也很明确。但由于人员业务水平的不同,同一件事情做起来,效果往往不同。有的职工做起工作来干净利索,效率很高;有的职工则不同,虽然他们一再努力,但局限于自身业务能力的限制,往往是手忙脚乱却做不出成绩。纵使班长怎样的恨铁不成钢,也很难扭转个人在工作上被动的局面。
在掌握了全员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我对值长的人选进行重新审视,通过班务会评选、日常表现考量等形式,重新选树每值的值长。当时,我所在的变电运行二班根据工作需要共分为3个值,每个值由一名值长和人员不等的值班员组成。值长作为该值的骨干,对成员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负责任的值长会带动其他人共同做好本值的工作,并对整个小组的全面工作负责。所以,选树一个好的值长,对人员较多,流动性较大,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变电运行二班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重新选树的值长为提高本团队的综合素质,会结合实际重新安排自己小组的工作,对自己小组中存在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会想办法改善。比如让他们多参加实际操作等,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最大程度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业务差距。这种“划片管理”,以大化小、以少胜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长想提升班组整体水平的压力,小组的综合实力提高了,班组的水平提升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倡导“师带徒”,做好“传帮带”。在一个班组里,业务水平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人员的流动,导致一些有经验的老职工离开工作岗位,而新职工又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我所在的变电运行二班负责近10座变电站的设备巡视和维护,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有经验的老职工即便是不用眼睛去看,站在设备区外,单凭设备运行的声音就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出设备运行的优劣,知道变压器或是断路器的油位是否过低、温度是否异常、刀闸接触是否良好等。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上,由于他们积累了较多的变电运行专业知识,处理起来不仅得心应手,成功率和安全系数也非常高,这些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是班组稳定和发展的财富。
倡导“师带徒”是提高班组成员综合素质的普遍做法。一个集体总是存在业务素质不同的情况,有经验的老职工或是业务骨干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签订“师带徒”协议,将自己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具体工作中传授给其他职工,进一步缩小班组成员间的业务差距,补上短板,改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弥补因人员流动导致业务起伏不定的缺憾,尽量让业务素质较弱的职工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等途径,向师傅靠拢。
合理搭配人员,实行“强弱联合”。人员的流动带来的业务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导致整体素质的下降也在所难免,班组长要立足实际,及时整合人员,在小组成员搭配上科学规划,以人为本,实行“强弱联合”的模式,使人员力量相对均衡,同时也可实现经验的相互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我所在的变电运行二班是一个较为偏远的班组,人员流动性很大。但无论人员怎样变迁,现存的班组成员中总有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职工。他们或在某一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长,或全面素质较高,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长处。针对实际情况,我就在小组人员搭配上仔细琢磨,实行“强弱联合”的模式,强弱互补,实现均衡发展。比如有的职工在设备操作上占有优势,有的职工虽然对事故处理得心应手,但是对设备操作的流程颇感头疼,把两个人安排到一个小组,后者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许多关于设备操作的知识,时间久了,自己的弱项就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这种取长补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组职工的整体水平,也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历次的设备检修中,我所在的变电运行二班由于前期准备充分,人员搭配合理,不仅每次都能很顺利地完成检修任务,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赢得时间,自己的团队也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经验,凝聚了班组战斗力,班组成员间的“强弱联合”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加强新进员工培训,提高全员素质。有时候班组职工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而班组却要正常运行,这就需要班组长及时发现新的突破口,及时培养新人,让班组时时保证具有良好的战斗力。
变电运行二班的人员流动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变电运行二班位置比较偏僻,距离县城将近50公里。有些职工觉得来回奔波比较辛苦,无法照顾孩子或是家庭,于是想方设法离开;二是有些职工工作年限较长,到了退休的年龄。在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原因占的比例较大,也是最难控制的因素。而新进的人员也同样有两种渠道,一是由于种种原因调到变电运行二班工作的,他们的年龄和业务水平不同,来的单位也各不相同,由于离家较近或是在原单位出了些小问题而调到班组;二是新分配的人员,这一部分人员以大学生居多,他们年轻热情,工作能力也比较强,但这一部分职工也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就是流动性太大,难以留下来长期工作。
于是,我就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对新进的职工,无论是从哪个渠道进入班组的,都加强培训,将人员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集体学习、开展学习日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班组内部形成一种人人倡导学习、人人参与学习的良好风气。同时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充分发挥老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将他们的工作经验、实际操控能力代代相传下去,形成班组的优良传统,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班组整体水平,形成了变电运行二班所特有的班组管理文化。
班组质量的提升是需要综合考量的。班组的工作就是人的工作,班组长要根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在人员正常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维护班组的整体利益,提升班组的整体水平,让班组持续保持良好的战斗力,推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