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00米,一块可燃冰的故事(图8幅)
◎单旭泽 袁滨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一遇到火种便会熊熊燃烧,形成“冰火交融”的自然奇观。这种冰或埋藏于陆上永久冻土层中,或深潜于千米的海底,被称为“未来能源”。
2013年夏天,胜利地质录井公司中标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青海可燃冰项目”,由SL288队出征青海高原,王滨作为技术骨干成为其中的一名参战队员。
施工的DK-12井场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位于祁连山脉。这里蓝天如镜,雪山林立,但是高寒缺氧,物资匮乏。“全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8月飞雪白,四季穿棉袄。”当地的顺口溜,道出了环境的恶劣和寒冷。
在王滨和队友眼中,这里却是战斗的沙场。
8月正是盛夏,内陆天气炎热,这里却时常雪花漫天。开工后,井场上钻机、设备都包裹了厚厚的绿色帆布,在白茫茫的世界中格外醒目。到了10月份,夜间气温能达到零下20摄氏度。
DK-12井地处高原沼泽,大型起重设备无法吊装野营房就位。王滨和队员们住在简易帐篷里,经常在夜里被冻醒。因交通不便,很难吃上新鲜的蔬菜,每次上井时他们携带大量方便面、火腿肠。有时饮用的水是山上冰盖融化流淌下来的雪水,夹杂着草叶、植物根茎等。时任队长冯锐曾打趣道:“咱们喝的可是天然山泉水。”
有一次,王滨在取水的路上,被积雪覆盖的土坑绊倒,脸上划了一道3厘米的伤口,同事建议去150公里外的县城医院包扎。他担心来回往返时间长影响工作,毅然留在了井上,只用碘伏简单消毒处理,结果留下了一道伤疤。
到了夜晚,气温骤降,录井仪在户外的色谱气路容易被冻住,干燥管需要反复更换,一夜下来,需要来回跑二三十趟。王滨踏着盖过脚脖子的积雪,小心翼翼前行。因为积雪掩盖了不平的地面,一不小心就可能崴脚。早上交班时,王滨和队友常常累得腰酸腿痛。
越是艰苦,越要干好活。队长冯锐经常给队员们鼓劲:“别人干不了的,我们能干!别人能干的,我们要干得更好!”身处海拔4500米的高原,SL288队做出了“缺氧不缺斗志、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标准更高”的承诺。
当钻探进入关键目的层,开始取心的时候,王滨和冯锐、甲方主管一直坚守现场,随时关注取心动态。
“岩芯马上出筒了。”王滨说。
“这一筒岩心的气测数值很高,很可能有可燃冰。”冯锐说。
“出来了!你看岩芯顶上那块白的,很像。”王滨说。
“快拿酒精灯点点,可燃么?”冯锐说。
在高原,看着寒风中燃烧的淡蓝色火苗,王滨和在场队员欣喜而激动。他小心翼翼地把可燃冰从岩芯裂缝中敲下来,轻轻放入采样袋,郑重标上记号:“井号:DK-12井,井深:388.12米,见白色冰状晶体,沿裂隙分布,不透明,点火可燃。”
SL288队在可燃冰的勘探中,采用绳索取芯工艺,在钻进一定深度后,下入绳索将内置的岩芯筒提出。在DK-11井的完井资料整理中,甲方对于岩芯是否含有油气无法判定。SL288队主动向甲方推荐荧光录井检测,判断岩石含油性,进一步研究可燃冰的油气源。队员们检测到样品8块有荧光显示,为甲方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现场钻探中,钻遇煤层气、可燃冰都会引发气测录井值的异常升高,分辨这两种不同的气测值,对现场的钻探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滨和冯锐根据掌握的实钻数据,结合可燃冰形成的原理分析,综合钻时、组分比例、异常幅度,设计了一个计算公式,可精准计算出一个数值,准确区分出两种气测值,被命名为“可燃冰指数”。
在2013年至2014年间,王滨和队友征战高原,先后录取整理了青海可燃冰项目4口探井的资料。2014年施工结束后,甲方的区块项目负责人评价道:“胜利录井职工认真负责,敬业奉献,积极探索创新,为可燃冰的成功钻探提供了优质服务。”
图1:王滨(右)和时任队长冯锐在艰苦的青海高原施工
图2:气温零下20摄氏度下保持色谱气路畅通
图3:有时饮用的水是山上融化流淌的雪水
图4:雪夜施工
图5:用烧开的水疏通冻住的脱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