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英雄城 7+hc?H[&'
戎新宇 \pSRG=`
挟清爽的金风,披和煦的秋阳,卸下繁杂的公务,踏上休闲的旅程,风驰电掣中,我来到浪花飞溅、碧波荡漾的鸭绿江畔,莅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辽宁东南部沿边、沿江、沿海的城市——丹东。 6KD-nr{S
这是一座有着243万人口、以银杏为市树、杜鹃为市花的美丽城市,它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景色迷人,为我国海疆的最北端、万里长城的东起点,抗美援朝中,曾被誉为“英雄的城市”而闻名遐迩。 |)*!&\Ch
拂去一身的舟车劳顿,舍弃月亮岛的游览,淡漠古长城的探幽,之后,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境,穿过宽阔而整洁的街道,直奔原志愿军指挥所遗址所在的英华山抗美援朝纪念馆。 :2:%
纪念馆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建筑构成。 Ra:UnA
纪念塔高达53米,象征着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定与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胜利,并且,邓小平亲自为其题写了“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 8+32hg@^F
走进陈列馆,迎入眼帘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浮雕,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塑像巍然屹立馆中央。整个陈列馆,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和现代手段,通过详实的资料,丰富的文物,全面地反映了抗美援朝全过程。 IH5^M74b
全景画馆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全景画陈列厅,下层为空军专馆和临时展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达16米、周长132.6米、配置灯光、地面塑型和音响效果的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取二次战役为背景,以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阻击战为重点,形象而逼真地反映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豪迈气慨,淋漓尽致地再现了恢宏、悲壮的战争场景。 Vh]=sd<F
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叛。目睹血与火的搏击场,耳闻震天地、泣鬼神的枪炮声,使人不禁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胆略颔首,并且,加深了对黄继光、杨根思、孙占元、邱少云等不胜枚举的英烈的缅怀,同时,进一步坚定了自身对于“人心齐、泰山移”、“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名言警句的诚服与信奉。 ?@MWV
告别纪念馆,在对抗美援朝交战双方胜负因素的剖析、思索中,沿着银杏叶铺就的黄金大道,我来到了鸭绿江边。 u^WZsW
鸭绿江古称壩水、馬訾水,唐朝始因江水清澈,颜色深綠酷似鴨頭而定名为鴨綠江。它发源于白頭山天池,经丹东市西南最终注入黄海,全长约790公里,流域面积达31751平方公里。 7| j
rk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站在鸭绿江边,昔日的《志愿军战歌》音犹在耳。我仿佛看到,数以百万计的志愿军将士,披坚执锐于静谧的丹东大地,个个摩拳擦掌、人人斗志昂扬,时刻准备听从祖国的召唤,抛头颅、洒热血,义无返顾地投入生与死的较量。无庸质疑,优秀的中华儿女清醒地意识到,国家的安宁,不论昨天、今天甚至未来,永远是个人生存与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有力保障! Rz6kwh=q
泛舟鸭绿江上,近在咫尺的两具铁龙尽收眼底,这就是人所共知的鸭绿江大桥即中朝友谊桥和断桥。 [MKt\(
中朝友谊桥1937年兴建,1943年竣工投运,全长940.8米。1990年10月,根据中朝两国商定,将鸭绿江大桥更名为“中朝友谊桥”。 1Oak8 \G
断桥,桥头镶有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写的桥名。这是1911年建成的鸭绿江第一座铁路桥。它长约941米,宽为11米,共有12孔。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元帅,就是第一个从断桥过江进入朝鲜战场的。 iQLP~Z>,T
天有不测风云。鸭绿江大桥曾经遭遇了命运的劫难。 8H8Q
1950年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桥梁进行地毯式轰炸。巍峨的断桥刹那间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8孔桥梁沉入江底,中方所剩四孔残桥至今依然傲立水中。与此同时,中朝友谊桥朝方一侧铁轨亦为美机轰炸,导致桥梁移位,桥面起火。有关方面组织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使大桥得以迅速修复,使其在战争的洗礼中,赢得“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美誉。 mS0;2xU
游船在江面上往返行使中。脚下,鱼儿在水中嬉戏,头顶,沙鸥在展翅飞翔。扶栏远眺,朝鲜新义州犹如中国六、七十年代般景象进入视野:破旧的平房星罗棋布,不多的几幢小楼相比之下显露出鹤立鸡群的模样,公路蜿蜒似乡间小径,稀疏的车辆、委靡的行人,无声中各奔西东……侧身回眸丹东:这里天蓝地绿,勃勃生机,典雅的公寓和民居建筑群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宾馆、饭店、写字楼鳞次栉比,四处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一派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_]Ceq/
有比较,才能更好的鉴别。平心而论,是改革、开放给英雄的城市插上腾飞的翅膀! ~SsfkM"
走下游船,进入江边公园,只见一个耄耋老人在那里徜徉。攀谈中了解到:这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基层指挥员,曾任排长、连长,多次立功受奖。一次,在与战友渡江实施战略转移时,有人不慎落水。为了抢救战友,他跳入刺骨的江中。最终,战友拣回了一条命,他却以此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每日疼痛难忍,无法继续呆在战斗序列,被迫无奈中,依依不舍告别三千里江山,转业回到了地方…… #'RfwldD9
老人兴致勃勃告诉我,在抗美援朝期间,丹东提出“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的口号。他们先后为志愿军捐款90亿元(东北币),献血58万毫升,腾房2万余间,支前27.7万人次,上千名当地青年参加志愿军,不少人血洒疆场,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战火硝烟早已在历史的天空散尽,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丹东的城市面貌沧桑巨变,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_s2F[
归来途中,夜不能寐,浮想联翩:国家的安宁依赖什么?城市发展谁主沉浮?小康以至富足生活究竟靠谁来实现? n,_9Eh#WD
人民,永远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显而易见,一个国家也好,城市也罢,只要善待那些善良、淳朴、聪明、智慧的人民大众,依靠他们的拼搏、进取、团结、奉献,那么,任何人间奇迹的创造都可能由虚幻变为现实。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诠释了这一点,丹东日复一日的可喜变化,更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t~!ag#3['.
我相信:英雄的城市孕育英雄的人民,而英雄人民劳动热情的点燃与聪明才智的迸发,必将进一步推动英雄的城市向着美好的明天迅猛发展! 4!
F$nmG)
f2v~: u
w]N;H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