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时代,父亲常给我讲关于桂林的美丽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
搅乱蟠桃盛会,嫦娥仙子趁乱出游。她见一赤地荒野,无水无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大动恻隐之心,先将北方的崇山峻岭变成骏马赶到广西,再将骏马化成群峰摆石成林。然后取种花秀锄、借观音净瓶,开河注水成漓江,再从月宫摘桂,仙袖一拂,于漓江两岸植下漫山遍野桂花树,终于成就了美甲天下的百里大花园——桂林。
后来,我在小学课本中读到陈淼的《桂林山水》,见老先生妙笔生花,将那条静不觉其动、清可见石、绿如翡翠的漓江水和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秀如翠璧的桂林山石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就对桂林美景心驰神往,恨不能马上亲临漓江,见识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动人美景。
马年春节,我终于梦想成真,借休假的机会从攀枝花出发,经昆明、过南宁,辗转1500余公里抵达桂林。一番畅游下来,方知桂林之美,奇在山、灵在水、妙在竹。如果说桂林的山,象沉稳憨厚、朴实勤劳的壮家小伙阿牛哥,那么漓江之水则恰似明目皓齿、嗓甜声美的妙曼少女刘三姐。正是清秀婉约的漓江将两岸孤立的峰林牵成一线,才得以成就桂林“山水相依,水天一色”的世间大美。
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说,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畅游漓江作为游桂林的首站。谁知天公不作美,刚到阳朔,就发现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突然变得迷离起来,漓江之上早有淡淡薄雾满江弥漫。我心里暗自懊恼,满以为今天算是白来了,灰蒙蒙的天空,漓江之上哪里还会有什么好景致?
导游一听我的担忧,开心地笑起来,她说:“游漓江,妙在这里的景观不因时、因地、因气候而受影响,不同的天气会有不一样的风味:晴可见青峰倒影、阴可享漫山云雾、雨可绘漓江烟雨。像这样的阴天,我们还能看见浮云穿奇峰,薄雾罩江山的水墨画面,包你来了漓江不想走哦”。
果然,当我跟随众人的脚步踏上竹筏,夹在其他数不清的游船之间顺江而下时,才发现和我们一起游漓江的队伍不下50条竹筏,所有竹筏顺序排着长队,百万雄师过大江般浩浩荡荡地顺江而下,或快或慢地游弋于漓江之上。
站在筏首回头望,只见清澈见底的漓江,恰似一条青罗玉带婀娜多姿地飘逸在万点奇峰之间。难怪唐代大诗人韩愈会发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由衷赞叹,这让酷爱摄影的我惊喜万分。
一路上,竹筏顺江而行,江水依山而转。但见两岸奇峰挺秀掩映于浩渺烟波之间,周遭千姿百态的山峰裹着青纱,鳞次栉比地向我们尽情展示喀斯特地貌特有的隽秀柔美,静静地在向游人述说当年图腾古道上甑皮人先民,以岭南为根、以漓江为伍,着弓弩箭、与兽禽拼的狩猎捕鱼场面,以及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岭南的古老传奇。
漓江之美,奇在山。你看那望夫石、神笔峰、鲤鱼挂壁、黄布倒影、美女照镜、骆驼过江,栩栩如生地屹立在沿江两岸,又层次分明地倒映在满江碧水之中,漓江上下诨若淡墨挥毫,下浸入水、上化于天。船浪过处,山卷水动,如影似幻。人在船上、船行江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皆见远山玉笋瑶簪,近峰青髻螺黛。远山、近水、依江而立的村舍尽皆透着几分朦胧,又间或变出几分清晰。渔舟、疏林、怪石嶙峋的群峰都变得水迷山蒙、似神若仙。
这里的山,三分形同、七分神似。但见那玉女峰婷婷玉立,巧理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秀才行色匆匆,求功名心切;跳龙门的鲤鱼坚韧不拔,期盼早日成龙;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我们这些在攀西大裂谷中生活的人目不暇接。冥冥中,觉得自己就要变成一位修者,希望长留此山此水间,哪怕不食人间烟火,也要在有朝一日和他们一样位列仙班 ……
待得到了九马画山,只见万丈削壁屏立,岩影五彩斑斓。不成想,这时我们得到了上天的厚爱,刚才还雾气弥漫的天空一下子变得晴朗起来,明媚的阳光探出云头,万丈光芒拉着长长的直线,照射在漓江之上。“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耳听不绝童谣,不禁豪气顿生、浮想联翩,仿佛看见嫦娥正调七彩色,乘白云鹤,上下腾挪、肆意点染、豪气冲天地在山崖上绘出九马神图。霎时,临江绝壁之上那白色斑印幻作九匹骏马,于空灵的漓江上空欢腾跃动。匹错落有致、虚实相生,或迎风长啸、或低头豪饮、或翘尾追逐……
漓江之美,灵在水。不知是筏工加大了马力还是水流提高了速度,我们的竹筏突然快了起来。两岸青山霎时随水而动,不管是有名还是无名的,悉数变得朦朦胧胧,带着几分想象、几多梦幻梯次顺着筏尾向远方的修竹退去,渐渐融入哗哗浪花之中。而此时的漓江,已经少了刚才那份濛濛雾霭,泼墨山水画变得愈加写实,两岸山水相映、修竹婀娜。
站在船首,只知船依山而行,不觉浪遇峰回转。但见江水泛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绿意欲滴;蓝天白云间,水天一色,千峦百嶂,尽入眼帘。黄布滩波平如镜,镜中峰秀影清,“但见青山顶,船在山顶行”,大有“船泛青云里,山摇碧浪中”之感,舟行江中,彷若被大自然置身于世外桃园,倍感万物百灵。恍惚之间,顿觉妙笔丹青、水墨天成,犹在画中。
漓江之美 ,妙在竹。不经意间,我突然发现沿江两岸密密生长的凤尾竹,或孤立水畔、或端倨山脚、或头手相依林立两岸,簇丛紧依、袅袅婷婷地紧挨成一道屏障。它们随山风而舞,听水韵而诉。微风过处,玉枝轻摇,恰似妙龄少女舞长裙,俏丽而温柔。这道道修竹,分明就是山之裙、水之带,是漓江之精灵,守护着一江青山碧水,为漓江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于是我们请筏工将竹筏靠岸 ,欢呼着奔进竹林,顿时,竹香在竹影簇拥下扑鼻而来。但见风起叶动、竹影婆娑,斑驳的阳光透过叶隙,轻洒游人脸、花影和人衣。人在竹林中,心平如水静,细赏悠悠江水,慢味依依竹韵。顿时将城市的渲嚣与忙碌、世间的燥扰与纷争忘记殆尽。唯有这青山绿竹,蓝天碧水呈在眼前。
漓江之美 ,犹在歌。吃完剑骨烤鱼,看完悠悠修竹、数完画山九马,我们一下子兴致高涨,纷纷跑上甲板,屹立在竹筏之首,奋臂欢呼,同其他客人快乐地学起电影《刘三姐》对起山歌。悠扬的歌声感染着岸边洗衣的姑娘正和树下编筐织萝的壮乡小伙,他们也扯开嗓子隔江对起山歌:
漓江的水,壮乡的酒
侗寨的汉子山里走
春风徐徐拂杨柳,阿妹等哥心依旧。
琵琶伴歌人娇羞,愿哥能知妹情愁。
今晚,壮乡的阿妹等你来对歌!
……
作者单位:攀钢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