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51s^( 谁敢不服
/%4wm?(eA “伏羊节”可是徐州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每年7月入伏第一天,彭城伏羊美食文化节都会如期举行,彭城大街小巷呈现“万人吃伏羊”的壮观场景!
I(2qXOG “伏天吃伏羊”,最早可上溯到尧舜时期,民间就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大汗淋漓吃伏羊”已成了徐州人夏季如影随形的一大习俗。每年入伏之季,人们都会集中在各个小饭馆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作为半个徐州老户,他还真没少吃了羊肉。可是,让老A真正认识伏羊的还是2003年,那时他还在南京《今日商报》当记者,奉命负责采写第三届伏羊节的热闹情景。
Y(D&JKx 那天一大早,徐州新闻媒体几十名记者在“天地阁”大酒店参加完伏羊节开幕式以后,驱车到云龙山隧道观看民俗庆典活动。这里,早已是人头攥动,水泄不通。几乎徐州周边所有与“羊”字挂上勾的大小饭店,都在隧道里安营扎寨,支起了羊肉汤锅。赶来吃羊肉的市民络绎不绝。近11点时,风云突变,瓢泼大雨劈头倒下,但这毫不影响老百姓们吃伏羊的热情。一路上,老A从车窗里看到,五颜六色的雨伞比平日多的多。由于气压低,沿街的羊肉馆前大烟小汽,空气中到处飘荡着羊肉汤的香味,许多来晚的人,或举家老小,或青年情侣都急切地在排队等座位,真可谓“万人空巷”,趣闻多多。
M}cgVMW 接待老A们的是徐州一家非常知名的“老兴友”羊肉馆。偌大的店堂里人满为患,因为下雨,又是七月天,许多食客早已顾不得斯文,竟赤膊上阵,满头满脸满身汗水。人们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吵着、嚷着,那个开心!包间内,拌羊肉、烧羊头、炖羊腿、烧羊球、炖羊脑、烧羊排、炖羊杂,热的凉的,早就准备停当,红红的辣椒油,飘在冒着热气的大盆小碗上,吸入口中的满是鲜美的羊肉味。佐以冰镇的北京燕京啤酒,刚打入徐州市场的东北黑土地。真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个爽!不一会儿,人们脸上开始冒汗,有人开始脱衣。
A.@/~\ 都是文人,这种吃法未免有点粗野。晚报记者老黄提议:咱们文喝。每人说一句有关羊的成语,不许重复,说不上来者,喝酒!好主意。人人赞同!年龄最大的市烹饪协会副主席张老师首当其冲。“羊肠小道!”老张张口就来。“洋洋得意!”晚报记者老黄随口接道。没办法,带“羊”字的成语还真少的可怜。反正只要里边有“羊”就算数。晨报记者小刘开始抓耳扰腮。“羊城暗哨!”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大风》杂志的马记者犯难了。羊什么好呢?一看有人说不出,大家根本不容许他浪费时间,捏着鼻子就灌。日报的小李也张口结舌,自罚一杯。轮到老A了。他搜肠刮肚,汗滴直流。这时,马记者已经拿起了酒杯向老A走来。哪能服输?老A突然想起“挂羊头卖狗肉”,可这不是成语,当然,他也没说。吭哧半天,他又猛然冒出一句,你们这些鸟人就会“阳奉阴违”!嘿!谁敢不服!!
+^0Q~>=VD 哎,伙计们大眼瞪小眼,不服还真不行!这好歹是个成语,有“羊”就行呀!后边还有四位没说,看来他们只有喝酒的份了!热闹了一会,电台的小魏来一个“阳春白雪”,电视台的小翟说一个“扬眉吐气”,电视报的小朱来一句“养精蓄锐”。最后是特约嘉宾小张,他没戏了。吞吞吐吐,“羊”什么好呢?都让老大哥说完了。喝酒吧,大家开始唬他,带羊字的成语基本搜罗完毕。小张不服,挖空心思,说“仰韶文化!”“不行不行!这算什么成语!”“商鞅变法!”“不行!喝酒!喝酒!!”小张酒量差,人所共知。还是老张善解人意,解围道:“让他表演一个吃玻璃瓶吧。”对了,大家这才想起小张有吃玻璃渣子的特异功能。在一片掌声中,小张“噶蹦噶蹦”吃了半个啤酒瓶,惊得半晌合不上嘴的羊肉馆老板又专门鼓励了大伙一盆羊血豆腐。后来,大家又开始了第二轮的“酒令”。结果不要问了。“一般一般,全市第三”的老A肯定把那些NB哄哄的记者们都喝趴下了。
T|fmO<e*n 至于他们如何回家的,老A管不着,他下午就跑到一个参加伏羊节活动的羊肉馆采访。第二天,老A的一篇《磨刀霍霍向伏羊》登在商报的“伏羊节”专版头条,将活动推向了 万人空巷吃“伏羊”的高潮。
Utv#E.VI [ 此贴被147258在2009-03-24 18:09重新编辑 ]